..续本文上一页的生命还有哪一点不自由吗?你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睡就睡,没有任何的局限和狭隘。这个是获得自由的一个非常简单而且非常管用的一个诀窍。
那么在这里,也许有些同修,没有去观照的时候,你会怀疑。如果我真的对世界不要求了,那我工作还会好好干吗?那这个世界不是大乱了吗?大家都不干活了。诸位!这是你想的,你没有去做,如果你去做了,事实情况不是这样的。事实情况是什么呢?当你的身心感到绝对自由的时候,你这种力量使你去做任何事情,都会做到最好。也就是说,都会做到能尽你最大力量的那种程度,是一个极限。你就不会受任何外在的环境影响你的情绪,任何事情影响不了你。也就是说,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是你生命的所有力量的体现了。
如果你没有任何要求的时候,你骑自行车,你会把自行车骑得最好;如果你是踢足球,你就会把足球踢得最好;如果你是干工作,你就不会受任何负面影响,你所有的能力都会发挥出来。因为你的身心已经有一种绝对自由的力量在这里支配着了。
所以我们常人做不到这一点,我们总是觉得外界给我越多越好,为什么会有这种要求?诸位再看一看,我们身心为什么会对外界有要求呢?实际上是我们心里太虚了,我们心里面没有底,你对外界的要求就是你向外界追求一种支持,你希望这个世界给你支持,你希望旁人能给你支持。你想获得别人呵护你的时候,实际上是你的心虚了。你谈恋爱的时候,是希望对方能给你一种精神上的支持。所以你没有发现你这种力量就是绝对自由的力量,你没有发现。
而且,我们会有这样一种错觉,认为快乐是别人或者外界给你的。这种错觉是怎么来的呢?有时候人家满足你的一点要求,你就会感到很高兴,那么你就觉得:原来高兴快乐别人是可以给的。所以你就不停地向外追求。
当你获得钱财的时候,你就觉得钱财能给你带来快乐,你就更加努力的去追求。当你获得官职的时候,你以为官职能给你带来快乐,你就拼命地去追求。社会地位、物质享受乃至他人的关怀,种种情景能给你感到快乐的时候,那么你就错以为获得了那些,就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而实际上,这些对外界的求得之心,正好是在削弱我们的自由力量。
就像一个人被他的父母亲宠坏掉一样。父母宠他的时候,他很高兴,他就以为只有你宠他他才会高兴。这样一来,等父母亲去世了,再也没有人宠他的时候,那么他就摔得够呛了。古人总结一条经验说“富不过三代,贫不过三代”。富贵的人家对孩子总是很宠着的,那么孩子再宠孩子,好了,其他的人呢?下面的被宠的人呢,他这种自由的力量没有了。自由的力量一没有,那他以后干工作,做事情,总是受环境制约了,这样一受制约,麻烦就大了。所以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
佛陀告诉我们要生起出离心,为什么要生起出离心呢?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如果还有所贪求,那就正好减弱了我们自己的力量。佛陀正好看见了这一点,正好看见了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是一个绝对自由的人。
诸位啊!你真正的自由了吗?佛陀看到这一点,他掉眼泪了。他觉得我们很可惜,最可惜的原因就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就是绝对自由无价宝。当我们不知道自己是无价宝的时候,我们受制于环境,受制于外在,所以佛陀才这样告诉我们。才告诉我们世间是无常的,你们不要再想了,你们看看这个事实就是这样的。当你看到这个事实的时候,诸位也许会明白一下:哦,这事实是这样的。
所以下面佛陀又告诉我们了,你这些个种种贪求都是苦的。那么这个“多欲为苦”通常在佛经里面把我们的身心剖析得非常精细。怎么剖析法呢?“多欲为苦”这个“欲”就是指欲望,也就是我们对外界有要求。欲望虽然很多,有种种要求,概括起来不外乎五欲。五欲就是指染着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境界而生起的欲望。在《佛遗教经》里面说:“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就是佛告诉弟子们,你们已经能够守戒了,这是很严重的,那么这个五欲啊,非常危险,我们不要去追求了,不要再放逸了。这样说的原因,就是你如果去放逸了,你自己的自由就没有了。
第一种是色欲,就是指对于男女端庄形貌以及世间宝物等种种的妙色产生了兴趣,放不下。我们眼睛看到好看的就要追求,对于色情更是如此。比如说看到时髦的衣服,看到漂亮的发型,看到好看的鞋子,种种流行的款式,我们就会贪求。这是色欲。色有形色和显色两种。
形色指色法中,质碍粗着,因触觉始能觉知长短的。约有八种:长,一面多生。短,一面少生。方,四面齐等。圆,周遍一切处而生。高,中间凸出。下,中间拗凹。正,表面齐平。不正,表面参差。也就是各种形状的长短方圆大小高低等等。
显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种。此中,云,是指龙气。烟,是指火气。尘,是指风吹细土。雾,是指地之水气蒸腾。光,是指日焰。明,是指月、星、*、宝珠、电等诸焰。影,是指障碍光明之后所见之余色。闇,是指全不能见。此中,青、黄、赤、白等四者为本色,其余都是在其差别上所建立的,种种颜色之法,我们都非常贪执。
第二种是声欲,就是我们的耳朵对于声尘感到非常有兴趣。好听的话,好听的声音,都在这个上面去追求。声欲是指爱着于娇媚妖词(好听话)、淫声染语、丝竹弦管音乐之声以及环钏铃佩等声。比如说身上带着玉镯呀,还有怀佩挂在身上的玉佩呀,这种种装饰品,能够发出声音的,走路的声音,歌唱的声音,这种种声音听到了之后很美,很好听,以及风铃呀,天籁之音呀,我们很感兴趣。
第三种是香欲,就是指爱着于气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体之香。这个贪欲也是很多的,比如说这个香气,开花了,花香,你贪著于某一种香,就是我们的鼻根攀缘而不得自在。
第四种是味欲,贪著味,爱着酒肉珍肴、甘甜酸辣之美食。有人讲中国人特别讲究食品的味道,如满汉全席,还有什么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种种味道对我们的影响实在太大。
第五种是触欲,触就是感触、接触的触,这就是我们的身体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身根所对即为触尘。爱着于冷暖细滑、轻重强软、名衣上服、男女身体等等。
这五种境界都能够破坏种种善事。为什么说是破坏种种善事呢?当然这个在历史上,我们要是讲起故事来呀,那就非常多了。比如说过去:一笑倾城倾国貌。为了看见心爱的人一笑,而烽火戏诸侯,这一笑就能够把整个国家给笑灭了。所以很多时候,包括我们现在社会,许许多多的贪污腐败现象,很多人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贪污的,对于钱财,对于色欲,种种情形,都是因为五根追求外在的五尘。如箭伤身,所以用五支箭来比喻。
在《大智度论》里面说:“哀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苦恼,而犹求之不已。”你看看,我们为了看不到而烦恼,为了听不到而烦恼,然后又不停地去追求这一切。
论云:“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逐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这里还讲后世受无量苦了,那实际上在我们现世呢,真是如此啊。得到一样事情又不停地希望更多。我们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不停地在这里熏陶,牵引着大家,如钱财地位荣誉物资等等,都是越多越好。那么这种错误的观念贯穿到教育当中,就是不停的教育社会大众,希望大家获得越多越好,什么都要越多越好,越多越好。真的是越多越好吗?并不是真的越多越好。我们学习佛法有时候也会这么想,听得越多越好,看得越多越好。你真正的能够受用,能够领悟,他并不是真正的越多越好。
那么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了,佛教不许我们贪著五欲,就如刚才所说,因为你对外界有要求了,你内心的生命的力量就减弱了。如果你对外界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你还能够去做事情,那么这个时候,你会做得非常好,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很难把它说清楚。
为什么说很难说清楚呢?
比如说诸位现在你在这个网络上,在这里也是在工作一样的,你自己身心,一下子没有任何要求的时候,你站起来,伸伸手,弯弯腰,你感觉身心就是一片自由,一片自觉,没有任何要求。那么这种状态你感受到了,这个就是你获得破除五欲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上,你去做事情,那真的是非常受用。刚才讲的《大智度论》里每一句话都可以印证。
五欲没有利益,你追求的时候就像狗追骨头。这个小狗不懂得骨头上面没有肉,你给他扔一个骨头的时候他就追,那么骨头跑得越远,他也追得越远,直到最后咬到嘴上它很高兴,实际上呢,它还是什么都没吃到,什么都没有吃到。因为你的生命原本就不是由外界的这个物质,不是由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给你加起来的。你的生命的真正自由的价值也不是取决于外在的事物。
并不是说你成为百万富翁了,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也不是说你誉满全球了,就是一个自由的人。实际上相反的,如果你不能获得这种内在自由的力量,那么你外界的名誉越高,你就越是束缚,越是放不开,越是想不通,你的这个自由越没有。
当你获得这种自由之后,如果你还能够去做事情,还能够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财色名食睡你还样样都有,那么这个时候,这世界的一切就都成为你自己的妙用。非常微妙啊诸位!这个妙用,你会感到非常的幸福。如何去付出而获得的幸福,就是《八大人觉经》后面四觉要告诉我们的。那么前面四觉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获得这个自由。
在《华严经随疏演义钞》里面提到了,他称为五欲就是“财色名食…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五讲 正宗分——少欲无为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