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2)▪P2

  ..续本文上一页以外,佛法当中的大白牛车,法华经用种种的比喻,佛所讲的法都是一乘实相的,简单讲就是一切如,一切皆如,所以我们说,天台宗的思想,是占了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天台宗的思想,一念三千,还讲到十如是,因为我们很多的经文,都是用天台宗的思想去发挥的,所以天台宗的教观纲宗,天台宗的入门,不讲一定不行,你看大藏经,将来一定要谈到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不开这个课,以后你自己看经典,你怎么看也看不懂,你不晓得他在讲什么东西。

  唯识我们要开,像上次我们开的那个唯识才简介,一问都听不懂。奇怪!根器怎么那么[利]呢?一问统统听不懂。出去不要讲,你是慧老的徒弟,笑死人了。我们调查过,百分之九十八都听不懂,那不晓得怎么样开唯识课程呢?真的很头大了!本来我一直想开唯识,我看看干脆算了,先开教观纲宗好了。程度那么高,来讲的人,那个还是成大的,还成功大学的呢,还中钢上班呢,还当工程师呢,都听不懂。当工程师听不懂,那你们当什么师啊?佛法这种东西,实在很不容易,所以我一直在为了你们要开什么课程,很伤脑筋,不晓得怎么办?放下你们也很可怜,做法师的人难为,师道难为,要顾虑到众生的根器,要顾虑到影响你们将来自己阅读经典的,你们天台宗不懂,那将来看法华玄义、法华经那你怎么看得懂呢?所以一乘是法华经讲的,讲的意思就是实相的道理,就是大白牛车,用羊车、鹿车、牛车、还有大白牛车来比喻,那就是一乘,一乘当然就是绝对的。

  法性。法性就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此,这个法性就是固定的,一切皆空,空性。所谓性就是不变的东西,法性就是一切法如如,没有所谓的对立,没有所谓的分别,没有所谓的妄想,法性就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此,就是法性的意思。

  首楞严。楞严、首楞严意思就是定慧均等,叫做楞严、首楞严,又有一种叫做究竟坚固,所以说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不动转。“舜若多性可销亡”,是说空性如果可以把它去除掉,如果空可以把它消掉。“烁迦罗心不动转”就是坚固不坏的定力、愿力,也不会改变,还是要度众生。每天做早课的时候说,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不动转,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又开始气喘了)

  所以说很多人念楞严咒,念到前面不晓得那一句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中道,就是不偏空、不偏有,意思就是般若是坦荡荡,一切法不可得,愈是大智慧的人,不着边际,不着空有,当体即中。中道是对空、有讲的,其实也没有中道,中道也是多余的。你为什么有八正道?因为有八邪道。你如果说你本身就是行八正道,那你说哪来的邪?所以说这个中,就像路的中间,路有左边、右边,所以讲我走在路的中间。你说这个飞机飞到虚空里面去,飞到虚空,那我现在问你:哪边是左边、哪边是右边?飞机一直飞,不是飞在中间,那你的定位目标在哪里?哪里是左边、哪里是右边?太空船飞到外太空去的时候,哪里是左边右边?意思就是说,没有偏空,也没有偏有的话,就没有所为的中道。中道是破除义,是除掉执著叫做中道, 要了解古人的意思。所以也没有所谓中道,有歪道才要讲中道。八正道是对八邪道讲的,那如果没有八邪道,你讲什么八正道?连八正道也没有。空、有是对立的,空跟有是衬托出中道,中道是衬托空跟有的,你不执著就是中道嘛,傻瓜!就是这么简单!easy easy no difficult 很简单!师父,你那个英文怎么那么生硬呢?傻瓜,故意念的吗,念英文,no difficult 你看!多标准。 所以中道的问题,就是你一切法不可得,不偏空,不偏有,那么就是破除的意思,不执著就是中道,你执著中道也是歪道,对不对?你执著一个中道,你也是歪道,中就是破除义,不是真的有一个中。

  最后讲一个毕竟空。毕竟空就是彻底的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以前我们一听到一丝不挂,这个人实在很粗鲁,不太文雅,其实不是,这一丝不挂是佛教的,就是一点烦恼也不放在心里,那叫一丝不挂。后来的人,把它变成丝袜的丝,人家那个丝是指烦恼,一点烦恼,就是一尘不染的意思,一丝不挂跟一尘不染就是同样的意思,那后来的人,奇怪!佛教讲的名词,禅宗讲的一丝不挂,也被用到一个不正当的场所,你看!一丝不挂,多丢人!这就糟糕了。你看!“赤棵棵的”,不是赤裸裸的。所以说毕竟空就是所讲的赤裸裸的;一丝不挂的,无所住名毕竟空。什么叫毕竟空呢?一尘不染,绝对的空,意思是说,连一个起心一个动念都没有,心就是安住在如如不变的本性里面。看左边智度论里面讲的:[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之众生类,为之立名字。]大智度论里面讲,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就讲三论,加上大智度论,就是四论宗,所以三论宗,又叫四论宗,也对。这个大智度论我很想讲,但是大智度论就是太多了,这个大智度论的内容我告诉你,你一生一死就看这大智度论就不得了,真的!你要开大智慧,二部经一定要看,一个是楞严经,一个是大智度论,你要开大智慧,这二部经一定要看。但是这个大智度论就是很多,有十册,有的把它印成四册,大智度论有一百卷呢,开玩笑!不过太好了,大智度论。解释大般若经叫做大智度论,论就是问答,所以你看大智度论就是问、答,统统是问跟答,就是大智度论。而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的名,随众生之类,为之立名字。所以般若你也可以讲真性实相;可以讲一实谛;可以讲自性清净心;可以讲如来藏;也可以讲如如;也可以讲实际;也可以讲一乘;也可以讲法性;也可以讲楞严;也可以讲中道;也可以讲毕竟空。

  你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我今天才讲二个字,才讲二个字。

  我以前初学佛,到逢甲大学的旁边有一间寺庙,叫做[般若]然后一个[学],苑是一个草字头,再一个怨恨的怨没有心部,[般若学苑],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四个字念错了二个字,念:[般若学宛](即按普通话念)也没学佛,不知道啊,[ban ruo xue wan],大家都在笑我,我也不知道你在笑什么东西?就问说:这[般若学宛]难道有错吗?不是这样念啦,四个字念二个字错,就五十分而已。我说那怎么念?应该念:般若学苑,(读音分别为:波热学院)。所以念错时,有时笑死人。那一天有一个人来说:师父!我还没有[贩依]。奇怪,你讲什么,我听不懂?没有[贩依]?后来才知道没有皈依,我说那个不念[贩],那个念[皈],是皈依。所以人家觉得很好笑,还没[贩依]我以为还没有吃饭呢?所以说,研究经典可以让人家认识很多。

  翻开45页,今天我们从[波罗蜜多]。上个礼拜我们讲了般若,它有不同的名相,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之类,为之立名字。这个礼拜我们从波罗蜜多,先谈这个多字。这个多字是结尾语,没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就像那个[了],这个波罗[密]有的是用[虫]有的是用[山],这个密字就是翻译的音而已,波罗蜜翻译成中文有四种意思,第一,就是到彼岸,[多]就是[了],应时到彼岸了。

  般若波罗密多,意思就是大智慧到达彼岸了。心经就是一部最重要的经典。到彼岸,我们说生死是此岸,涅槃不生不死是彼岸,中间叫做烦恼的河流。我们在生死的凡夫此岸,依着佛讲的经典来悟入,然后渡烦恼的生死河,达到不生不死的彼岸,所以,波罗蜜翻译成中文第一个意思叫做到彼岸。

  第二个叫做度无极。度就是度化的度,无极,这不是无极老母,无极是超越到没有个底限的境界。简单讲,这个度,就是把我们的生命超越到不能用时间、空间去描述的那种解脱的状态,就是度无极,也就是没有穷尽,那么也只有佛法才有办法。

  波罗蜜的第三种意思,就是远离,远离什么呢?远离颠倒,远离妄想。凡夫俗子,有着种种的颠倒,以假为真,以无常的世间当作永恒的,以苦的世间当作可追求的,都颠倒了。妄想就是不能克制这个念头。他习惯以自己的思惟方式,用自我的标准状态,来批判、来衡量,来过活他的日子。所以妄想跟颠倒离不开执著,你妄想、颠倒,就一定执著37:33那么波罗蜜,就是能够远离这些颠倒妄想,意思就是,般若就是大智慧,能够让我们远离这个颠倒、妄想的世间,而过着一个透视、解脱,无量慈悲喜舍、庄严的日子。我们每天过的是离不开这些错觉,所以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佛陀说你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候也会错误的,要相信真理。真理必须要长远的时间道理都不改变,放诸四海而皆准,才能称为永恒的真理。我们今天不能远离颠倒、不能远离梦想,那我们的日子没有一天会过着真实的生命,我们没有过过一天真实、真正的生命,我们每天所过的生命里面,都是充满着错觉,强烈的主观自我意识,拥有自己的观念,然后做批判,烦恼得不得了。

  第四,波罗蜜翻译成中文的第四种意思,那就是究竟涅槃。意思就是大智慧能够让我们达到究竟涅槃,所以究竟涅槃不是有余涅槃,也不是偏空的涅槃,不是小乘的涅槃,是究竟不生不灭的佛果的涅槃。波罗蜜就是能够让我们达到究竟涅槃的,就是大智慧。如果把般若波罗密多连接起来讲,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度我们,超越一切时间、空间的束缚;大智慧能让我们远离颠倒梦想的一部最重要的经典;大智慧能够到达究竟涅槃境界的一部最重要的经典。所以为什么般若波罗密多这么多人诵?早课、晚课,小孩子的学习也是从这部经典,是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诸位看,上二个字译彼岸,下二个字翻译成到,有的人讲法不是这样子,所以因为对字的认知不太相同,所以有时候翻译的有一点出入,但是我们晓得波罗蜜多就[到彼岸了],也就可以了。生死喻此岸,烦恼喻中流,中间的河流。譬如说,你要从这个地方坐船,通过这个河流才能到达对岸,涅槃就是彼岸了,彼岸就是不生不灭的彼岸。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2)》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