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智不相违,所说皆是如来真实义,这叫做“善说一切智”。 二、善说一切种智之道 能宣说引导众生趣入一切种智的所有正道,或为顿然成就之道,或是渐次成就之道。 三、说如来智慧 直接开显诸法秘藏——如来智慧,即众生本具的智慧。如释迦佛成道时所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自得现前。”《法华经》中说,如来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何等因缘?欲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本具一切智,是无量佛法最终指归的秘要。因此,演说一切智,即是演说众生本具如来藏的一乘妙法。 依唐译解释: 又唐译中说:“若我当成佛时,国中菩萨说诸法要,不善顺入一切智者,不取菩提。”“善顺入一切智”,“善”即善巧,“顺”即随顺,“入”为趣入。“善巧”,指契机;“随顺”,指契理;“入一切智”,即说法的效果。 菩萨为教化众生而说法,因此,说法的妙善体现在能对众生起真实的、极好的效果,即能善引众生趣入一切种智。“善顺而入”,需要具备契机和契理两个条件。“契理”是与真实义相应,与真理契合;“契机”是与所化的根机相应。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所说的法不契真理,不符合真实义,那是不可能把众生引入一切智的。比如,错解了出世间安乐之义,解释成了有漏乐受,就不契理,这样误导众生以有漏乐受为究竟,不但不能趣入一切智,反而沉溺生死;又如说空性时,解释成像龟毛兔角一样的断空,让众生颠倒解空,不但不能趣入一切智,还将堕入恶趣。所以,不契真实义的任何说法,只会增长众生的无明,不但不能趣入一切智,反而愈趋愈远。 其次说法要契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有种种具体的情况),只有契合根机说法,才能收到实效。比如,对愚痴重者,说缘起观;对贪欲重者,说不净观;对散乱重者,说数息观;对邪见重者,以理破邪见;对有种种疑惑者,先断疑惑;对根性猛利者,说圆顿妙法;对一般人,说渐次成熟之法。 总之,机教要相应,所传的教不应机,就收不到效果,就像医生开药不对症,也是枉然。所以说法要契机。能契机、契理,就可以把众生引入一切种智。 这里,阿弥陀佛的愿力是使所有的净土菩萨在演说圣法时,都相应一切智。此愿已圆满成就,释迦佛说:极乐世界的菩萨众所说,都与一切智相应(唐译《无量寿经》)。所以,往生西方净土,能得到善说法要的极大能力。 在净土成就后,再回入世间说法,就极为自在、善巧。那时是真正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为一切世间明灯,做一切众生导师。就像本经所说:生到佛国中的菩萨众,常演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无有与真理及所化根机违背、失误之处),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引导众生究竟至于大涅槃彼岸),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以锐利的智慧斩断疑网,智慧从心中源源不断地流出),于佛教法,该罗无碍(总的对佛一切教法,大小、偏圆、权实、顿渐,都通达无碍)。 总之,发菩提心普度众生,就要为众生说法。而说法又必须契理契机,善说一切智。因此,首先应当以往生极乐世界为成就说法的捷径。往生极乐世界后,得佛力加持,就具足无碍演说一切智的能力。 第二十六 菩萨得金刚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 者,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发愿:若我成佛,我国中的菩萨不能获得坚固金刚那罗延身,我就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观见有些国土中菩萨具有如那罗延般的身力,而有些国土中菩萨却不具身力,因此怜悯身力弱小的菩萨,立下此愿。 问:为什么要成就金刚那罗延身? 答:须知,身心相依、互为影响。身苦,心就忧愁;身乐,心就欣喜。反过来,心忧愁,身就受损;心喜悦,身就得益。如果成就了金刚那罗延身,具有无限的身力,就有无限心力,在菩提道中能发起长夜大勇猛、大精进,这就是成就金刚身的必要。 当然,此处“那罗延身”只是一种形容,并非只有如天力士的力量,因为天力士只是三界凡夫,而净土圣众胜出三界。《往生论》中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问:金刚那罗延身之力如何? 以《抛石经》所说为例。此经记载,佛一度住在某处的森林中,拘尸那城的力士们想请佛应供。 在来此城的路中,有一块高十五庹 、宽七庹的巨石。力士们心想:我们应当搬走巨石,佛来应供就很方便,我们也将声名远播。于是就把上百只牛、马、骆驼、小象、大象赶到巨石旁边,有些人用绳子捆住石头;有些人架云梯,用草绳等缠绕,拉动巨石;有些人用铁犁锄出巨石的底部;有些人挥斧劈石;有些人揳入铁钎,想把石头撬开。还有人想依仗药物和咒力把巨石摧成粉末,结果巨石岿然不动,人们都累得疲惫不堪。 这时,佛来到现场。走到巨石前,用右脚拇指举起巨石,接在手掌中,顺手一抛。 巨石呼啸着飞向高空,顷刻间无影无踪,直飞到梵天之上。 不久,巨石从天而降,落在佛的掌中。佛吹了口气,石头顿时变为粉末,向四方纷纷飘落。佛又使神通,把石头的粉末重新聚成巨石,安放在一边。力士们一旁看着,惊叹不已。 佛又在经中说:“菩萨(悉达多太子)刚出生后,下足之时,整个世界陷没百千由旬;举足之时,地面又涌出百千由旬,因为诸佛持住大地,整个世界才不动摇、毁坏。这还只是如来父母所生身力,若使出神通力,能把恒河沙数的世界放在脚指一毛端上,抛过恒沙世界,如此往来,不会使众生有任何苦恼。所以,菩萨的神力不可称量。若菩萨完全示现神力,连阿罗汉都无法相信,何况其他众生。” 由以上可以类推了知,我们往生西方获得了金刚身力,那时,地球放在掌中,能像扔皮球一样随手抛到银河系外。一座高山用手一捏就立即碎为粉末,还能重新聚合成高山。现代人认为科学技术制造的原子弹威力极大,一颗能炸平一个城市,但和净土菩萨金刚身的威力相比,就万万倍也不如了。 又《集一切诸功德三昧经》中说:四天王天一切天子之力,即一天王之力;十个四天王天天王之力,即三十三天一天子之力;一切三十三天天子之力,即一帝释之力;十帝释之力,即焰摩天一天子之力;一切焰摩天天子之力,即焰摩天一天王之力;十焰摩天天王之力,即兜率天一天子之力;一切兜率天天子之力,即兜率天一天王之力;十兜率天天王之力,即化乐天一天子之力;一切化乐天天子之力,即化乐天一天王之力;十化乐天天王之力,即他化天一天子之力;一切他化天天子之力,即他化天一天王之力;十他化天天王之力,即魔天一天子之力;一切魔天天子之力,即一魔王之力;十魔王之力,即半个那罗延之力;十个半那罗延之力,即一个大那罗延之力;十个大那罗延之力,即一个百劫修行菩萨之力;十个百劫修行菩萨之力,即一个千劫修行菩萨之力。如是,十倍十倍地校量,乃至十方世界千千万万劫修行菩萨之力,等于一个无生法忍菩萨之力;十个无生法忍菩萨之力,等于一个十地菩萨之力;十个十地菩萨之力,等于一个最后生菩萨之力(如悉达多太子生下时,名为最后生菩萨)。 总之,阿弥陀佛的悲愿是要让一切往生者都得到金刚身的无限力量。从甚深密意来说,得金刚那罗延身,即是得佛金刚不坏之身。《涅槃经》中说:“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诸佛世尊,精勤修习,获金刚身。” 此处要把握的要点是:如果身力无限,心力就无限;身心的力量无限,纵然在千万劫中精进,也不会生一念疲厌之心。相反,身心力量不足,就会在修行自利利他的菩萨道时,疲惫厌倦,发不起勇猛精进;而没有精进之力,就不能成办广大的利生事业,也不能迅速获得智慧力、神通力。 每个人都有经验,身体不强健时,就难以担荷重任。精力不充沛时,就不能迅速完成事业。如果被病魔困扰,更是坐立不安,看一下书,就头昏眼花;听法的时间过长,就腰酸背痛、疲惫不堪。年老体衰,无有心力,不能持续思维法义,不能一天六座、八座地精勤修法。修行大乘佛道,身心需要有大力量,要发大精进。没有精进力,半途而废,终究一事无成。精进力又和身体强健与否有很大关系。 古德中,玄奘大师西行印度求法,经十六年,返回长安,翻译了上千卷经论。赵州禅师八十高龄还行脚天下。长庆禅师坐破七个蒲团,终至开悟。善导大师三十余年,没有卧室,无一刻睡眠,亲自书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图三百多幅。永明大师日行108佛事,念十万声佛,诵《法华经》达一万三千部,常为千万大众授菩萨戒,著述《宗镜录》一百卷。这些大祖师身心都有大力量。 那么,怎样得到这样的身心力量呢?捷径是往生极乐世界,仗佛愿力加持,显发自身金刚身的力量。如果往生获得了金刚身,则自然远离疾病、衰老、死亡,身心有无限的力量,即使在千万劫中长夜精进,也不会生丝毫疲厌、退转。那时再回入娑婆度众生,就能成办极其广大的事业。 第二十七 万物悉皆殊特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发愿:若我成佛,我国中的天人,接触的一切万物,悉皆庄严、清净、光明、华丽,形态、色彩超世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乃至得天眼者,能明了其品质,辨别名称、数量,我就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发起宏深誓愿,欲成就万物悉皆殊特的庄严净土。他说我国土中的万物,微小到一尘一毛,都严净光丽、形色殊特,意即,万物的体性清净庄严,远离垢染,不像秽土中的事物,是惑业所作,体性垢染。“形色殊特”,即池流花树、宫殿楼阁等,若形若色,为世所无。《往生论》中说:“观彼世界相,超出三界道。”所以…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