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讲记(上)▪P34

  ..续本文上一页的情形,但是应当类推而了知,即:造恶业最后从脚底逐渐收煖至心;造善业者最后从头部逐渐收煖至心。

  巳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分十一:一、从何处成办中有 二、成办中有之因 三、中有身形等 四、遣除对“于前世身不起欲乐”之误解 五、造善不善中有显现现前之相 六、中有所见 七、中有显色 八、中有何处有无 九、中有行态 十、中有寿量 十一、中有者将成其它中有之理

  【第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者。

  第四死后是如何变成中有的。

  之所以称为中有,是指在死有和生有二者中间出生的缘故。

  午一、从何处成办中有

  【如前所说识从何舍,即于彼处无间而成,死与中有,如秤低昂。

  神识从何处舍离,就立刻在那里形成中有,死与中有犹如秤的两头,秤左边低时就是右边昂起之时。比喻舍识之时便是中有形成之时,中间没有一刹那的间隔。

  午二、成办中有之因

  【依二种因,谓我爱已生故,无始乐著戏论已熏习故,善不善业已熏习故。

  依二种因成办中有:一是我爱已生的缘故;二是由于无始以来乐著无义戏论、虚妄分别的缘故,熏习成种子,能生所依所缘诸差别事。由于善不善业造作增长熏习力,因此能感五趣异熟的自体。

  无始以来生死流转,都是由这二种因力而成办中有的。唐译是这样的:“云何生?由我爱无间已生故,无始乐著戏论因已熏习故,净不净业因已熏习故,彼所依体,由二种因增上力故,从自种子,即于是处中有异熟无间得生。”

  午三、中有身形等

  【又此中有,眼等诸根悉皆完具,当生何趣即彼身形。

  而且,中有必定具足眼、耳、鼻、舌、身等诸根,将要转生到哪一趣,就会出现那一趣的身形。比如要转生为猪,中有会现猪的形相。

  【乃至未受生有以来,眼无障碍,犹如天眼,身无障碍,如具神通。

  中有具有这样的特征,就是在尚未受生期间,眼根无障如同天眼,身根也所向无碍,如具神境通一般。

  清净的天眼能见种种光明色、微细色、变化色、净妙色等,都无障碍;获得神境通时,身体可以无碍穿过墙壁、城垣等障碍物。中有也有上述功能。

  【《俱舍》亦云:“为当本有形,此谓死以前,生刹那以后,同类净眼见,具业神通力,根全无障碍,不转为寻香。”

  《俱舍论》也说:“中有显现如同本有的身体形相,所谓本有是指受生第一刹那之后乃至死亡之前的生命形态。中有以同类中有和清净天眼能看见,而且具有业力所生的神通力。中有五根完具,身根没有障碍,连山岩等也无法阻挡,但不能穿过母胎与金刚座。中有形成之后,不会被其他因缘转变,欲界中有以缘份的善恶而寻找香气与臭气,以香资养自身,寻香是中有的异名。”

  下面对于颂词中的“净眼见”、“不转”和“本有形”进行辨析。

  【此说中有是同类见,及修所得离过天眼能见。

  这是说只有同类中有以及修行所得的离过天眼能看见中有。

  以“修所得”说明以欲界天的报得天眼不能看见中有。

  【成办何趣中有,次定不可转趣余生,《集论》中说容有转改。

  一旦形成了某趣中有之后,肯定无法再转成其它趣的中有,但是《集论》中认为可以转变。

  比如亡者生前信奉三宝、相信因果,某些与他有缘的成就者在中有期间修法超度他,或者在四十九日之内为他做殊胜的善法等。由这些因素,本来已形成了恶趣的中有,也能转变中有的形态而改在善趣受生,或直接往生到净土。

  在僧伽的二十种分类中,有一类是中有成就的阿罗汉,这类阿罗汉不会有生有,因此所谓“以中有转为生有”的说法也不是一概而论的。

  《集论》说:“极住七日,或中夭,或时转移,住中有中,亦能集诸业,先串习力所引善等思现行故。”《瑜伽师地论》说:“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于此类生,若由余业可转中有种子转者,便于余类中生。”

  【本有者,《俱舍论》中总说四有:死已未生是为中有,当正受生初一刹那是为生有,从此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后刹那以前是为本有,临终最后刹那是为死有。

  《俱舍论》中如是界定四有:一、中有,死亡之后乃至尚未转生之间是中有;二、生有,正受生的第一刹那就是生有;三、本有,从受生后的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后刹那之前是本有;四、死有,临终最后一刹那是死有。

  以下纠正对《俱舍论》中“本有形”词义的误解。

  【此望将来受生之死有,是其本有,有误解此说为前生身形。

  《俱舍论》一颂中的“本有形”,是观待下一世受生的死有而安立的本有,有人将此“本有形”误解为前生本有的身体形相。

  【又有见说是后形故,说三日半为前生形,次三日半为后生形。

  又有人见到既说“死以前”,又说“生刹那之后”表示也是后生形相,所以将二者折衷,认为中有前三天半是前生的身形,后三天半是后生的身形。

  【此说全无清净依据,惟增益执。

  这些说法根本没有清净的依据,唯是增益执著。

  午四、遣除对“于前世身不起欲乐”之误解

  【《瑜伽论》说:“识不住故,于前世身不起欲乐。”故有说云:见前世身而生忧苦,亦属增益。

  《瑜伽师地论》说:因为神识已经离开前世身体的缘故,对于前世身体不会生起欲乐。有人以此为依据,认为“中有见前世身体会生起忧苦”,这也属于增益。

  唐译《瑜伽师地论》说:“先所依身已弃舍故,先我爱类不复现行。”(由于先前的所依身已经弃舍,先时执著前一蕴身为我的我爱已不再现行。)譬如,从城北迁居到城南,以前的住宅出售之后,对先前住宅的我所爱就不会再现行。因此,不能把“对前世身不起欲乐”理解为“见前世身而忧苦”。

  午五、造善不善中有显现现前之相

  【造不善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阴暗夜。作善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造恶者所得的中有,如同黑色牛毛毡或阴暗的夜色,行善者所得的中有则如白衣光或晴明的夜色。

  午六、中有所见

  【见己同类中有,及见自等所当生处。

  中有众生以如天眼般的眼根能看见与自己同类的中有,以及自己将要受生的地方。

  午七、中有显色

  【《入胎经》[96]云:“地狱中有如烧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鲜白。”

  《入胎经》云:“地狱中有的色相丑陋,犹如被火烧焦的木炭,旁生中有的身色似烟雾,饿鬼中有如水,人天中有如金色,色界中有的形色非常鲜白。”无色界本来没有中有,以无色之故。以上是显示各趣中有色相的差别。

  【此是显色差别。

  以上是显示各趣中有色相的差别。

  午八、中有何处有无

  【从无色没生下二界则有中有。若从下二生无色者则无中有,于何处没,即于其处成无色蕴。

  从无色界死亡后转生到欲界或色界,会有中有产生,而从下二界转生到无色界,则无中有,在何处死亡,当处就形成无色蕴,直接受生在无色界天。

  【堪为根据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说余无中有之例,故说上下无间,皆无中有,亦不应理。

  堪为根据的教典当中,除了受生无色界之外,并没有说到其它没有中有之例,因此,所谓“上下无间都没有中有”的说法也不应理。

  有人误解“上下无间,皆无中有”此句意思是说下二界死没无间受生无色界,以及上无色界死没无间受生下二界,都不需要经过中有。

  午九、中有行态

  【经中又说:天之中有头便向上,人之中有横行而去,诸作恶业所有中有,目向下视倒掷而行,意似通说三恶趣者。

  经中又说:天中有头部向上直立行走,人中有横行而去,所有造恶业的中有都是双眼下视,头向下脚向上倒身而行,这似乎是通说一切三恶趣众生。

  【《俱舍论》说:人鬼畜三,各如自行。

  《俱舍论》说:人、鬼、旁生的中有,各自的样子还是如人、鬼、旁生。

  午十、中有寿量

  【寿量者,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若得生缘,则无决定。

  中有的寿量,如果没有获得受生因缘,最长只有七天,如果得到生缘,则没有决定。

  【若仍未得则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内而住,于此期内定得生缘,故于此后更无安住。

  如果第七日仍未获得生缘,中有将会转换一个新的身体,最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安住,在此期间肯定会获得生缘,因此,七七之后不再安住中有之中。

  【堪依教典,悉未说有较彼更久,故说过此更能久住,不应道理。

  在二圣[97]六庄严[98]的教典中并没有说过中有能更久地安住,因此,所谓“中有能超过四十九日安住”的说法不符合道理。

  午十一、中有者将成其它中…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