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情形,但是應當類推而了知,即:造惡業最後從腳底逐漸收煖至心;造善業者最後從頭部逐漸收煖至心。
巳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分十一:一、從何處成辦中有 二、成辦中有之因 叁、中有身形等 四、遣除對“于前世身不起欲樂”之誤解 五、造善不善中有顯現現前之相 六、中有所見 七、中有顯色 八、中有何處有無 九、中有行態 十、中有壽量 十一、中有者將成其它中有之理
【第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者。】
第四死後是如何變成中有的。
之所以稱爲中有,是指在死有和生有二者中間出生的緣故。
午一、從何處成辦中有
【如前所說識從何舍,即于彼處無間而成,死與中有,如秤低昂。】
神識從何處舍離,就立刻在那裏形成中有,死與中有猶如秤的兩頭,秤左邊低時就是右邊昂起之時。比喻舍識之時便是中有形成之時,中間沒有一刹那的間隔。
午二、成辦中有之因
【依二種因,謂我愛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已熏習故,善不善業已熏習故。】
依二種因成辦中有:一是我愛已生的緣故;二是由于無始以來樂著無義戲論、虛妄分別的緣故,熏習成種子,能生所依所緣諸差別事。由于善不善業造作增長熏習力,因此能感五趣異熟的自體。
無始以來生死流轉,都是由這二種因力而成辦中有的。唐譯是這樣的:“雲何生?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于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
午叁、中有身形等
【又此中有,眼等諸根悉皆完具,當生何趣即彼身形。】
而且,中有必定具足眼、耳、鼻、舌、身等諸根,將要轉生到哪一趣,就會出現那一趣的身形。比如要轉生爲豬,中有會現豬的形相。
【乃至未受生有以來,眼無障礙,猶如天眼,身無障礙,如具神通。】
中有具有這樣的特征,就是在尚未受生期間,眼根無障如同天眼,身根也所向無礙,如具神境通一般。
清淨的天眼能見種種光明色、微細色、變化色、淨妙色等,都無障礙;獲得神境通時,身體可以無礙穿過牆壁、城垣等障礙物。中有也有上述功能。
【《俱舍》亦雲:“爲當本有形,此謂死以前,生刹那以後,同類淨眼見,具業神通力,根全無障礙,不轉爲尋香。”】
《俱舍論》也說:“中有顯現如同本有的身體形相,所謂本有是指受生第一刹那之後乃至死亡之前的生命形態。中有以同類中有和清淨天眼能看見,而且具有業力所生的神通力。中有五根完具,身根沒有障礙,連山岩等也無法阻擋,但不能穿過母胎與金剛座。中有形成之後,不會被其他因緣轉變,欲界中有以緣份的善惡而尋找香氣與臭氣,以香資養自身,尋香是中有的異名。”
下面對于頌詞中的“淨眼見”、“不轉”和“本有形”進行辨析。
【此說中有是同類見,及修所得離過天眼能見。】
這是說只有同類中有以及修行所得的離過天眼能看見中有。
以“修所得”說明以欲界天的報得天眼不能看見中有。
【成辦何趣中有,次定不可轉趣余生,《集論》中說容有轉改。】
一旦形成了某趣中有之後,肯定無法再轉成其它趣的中有,但是《集論》中認爲可以轉變。
比如亡者生前信奉叁寶、相信因果,某些與他有緣的成就者在中有期間修法超度他,或者在四十九日之內爲他做殊勝的善法等。由這些因素,本來已形成了惡趣的中有,也能轉變中有的形態而改在善趣受生,或直接往生到淨土。
在僧伽的二十種分類中,有一類是中有成就的阿羅漢,這類阿羅漢不會有生有,因此所謂“以中有轉爲生有”的說法也不是一概而論的。
《集論》說:“極住七日,或中夭,或時轉移,住中有中,亦能集諸業,先串習力所引善等思現行故。”《瑜伽師地論》說:“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于此類生,若由余業可轉中有種子轉者,便于余類中生。”
【本有者,《俱舍論》中總說四有:死已未生是爲中有,當正受生初一刹那是爲生有,從此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後刹那以前是爲本有,臨終最後刹那是爲死有。】
《俱舍論》中如是界定四有:一、中有,死亡之後乃至尚未轉生之間是中有;二、生有,正受生的第一刹那就是生有;叁、本有,從受生後的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後刹那之前是本有;四、死有,臨終最後一刹那是死有。
以下糾正對《俱舍論》中“本有形”詞義的誤解。
【此望將來受生之死有,是其本有,有誤解此說爲前生身形。】
《俱舍論》一頌中的“本有形”,是觀待下一世受生的死有而安立的本有,有人將此“本有形”誤解爲前生本有的身體形相。
【又有見說是後形故,說叁日半爲前生形,次叁日半爲後生形。】
又有人見到既說“死以前”,又說“生刹那之後”表示也是後生形相,所以將二者折衷,認爲中有前叁天半是前生的身形,後叁天半是後生的身形。
【此說全無清淨依據,惟增益執。】
這些說法根本沒有清淨的依據,唯是增益執著。
午四、遣除對“于前世身不起欲樂”之誤解
【《瑜伽論》說:“識不住故,于前世身不起欲樂。”故有說雲:見前世身而生憂苦,亦屬增益。】
《瑜伽師地論》說:因爲神識已經離開前世身體的緣故,對于前世身體不會生起欲樂。有人以此爲依據,認爲“中有見前世身體會生起憂苦”,這也屬于增益。
唐譯《瑜伽師地論》說:“先所依身已棄舍故,先我愛類不複現行。”(由于先前的所依身已經棄舍,先時執著前一蘊身爲我的我愛已不再現行。)譬如,從城北遷居到城南,以前的住宅出售之後,對先前住宅的我所愛就不會再現行。因此,不能把“對前世身不起欲樂”理解爲“見前世身而憂苦”。
午五、造善不善中有顯現現前之相
【造不善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暗夜。作善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造惡者所得的中有,如同黑色牛毛氈或陰暗的夜色,行善者所得的中有則如白衣光或晴明的夜色。
午六、中有所見
【見己同類中有,及見自等所當生處。】
中有衆生以如天眼般的眼根能看見與自己同類的中有,以及自己將要受生的地方。
午七、中有顯色
【《入胎經》[96]雲:“地獄中有如燒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煙,餓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鮮白。”】
《入胎經》雲:“地獄中有的色相醜陋,猶如被火燒焦的木炭,旁生中有的身色似煙霧,餓鬼中有如水,人天中有如金色,色界中有的形色非常鮮白。”無色界本來沒有中有,以無色之故。以上是顯示各趣中有色相的差別。
【此是顯色差別。】
以上是顯示各趣中有色相的差別。
午八、中有何處有無
【從無色沒生下二界則有中有。若從下二生無色者則無中有,于何處沒,即于其處成無色蘊。】
從無色界死亡後轉生到欲界或色界,會有中有産生,而從下二界轉生到無色界,則無中有,在何處死亡,當處就形成無色蘊,直接受生在無色界天。
【堪爲根據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說余無中有之例,故說上下無間,皆無中有,亦不應理。】
堪爲根據的教典當中,除了受生無色界之外,並沒有說到其它沒有中有之例,因此,所謂“上下無間都沒有中有”的說法也不應理。
有人誤解“上下無間,皆無中有”此句意思是說下二界死沒無間受生無色界,以及上無色界死沒無間受生下二界,都不需要經過中有。
午九、中有行態
【經中又說:天之中有頭便向上,人之中有橫行而去,諸作惡業所有中有,目向下視倒擲而行,意似通說叁惡趣者。】
經中又說:天中有頭部向上直立行走,人中有橫行而去,所有造惡業的中有都是雙眼下視,頭向下腳向上倒身而行,這似乎是通說一切叁惡趣衆生。
【《俱舍論》說:人鬼畜叁,各如自行。】
《俱舍論》說:人、鬼、旁生的中有,各自的樣子還是如人、鬼、旁生。
午十、中有壽量
【壽量者,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若得生緣,則無決定。】
中有的壽量,如果沒有獲得受生因緣,最長只有七天,如果得到生緣,則沒有決定。
【若仍未得則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內而住,于此期內定得生緣,故于此後更無安住。】
如果第七日仍未獲得生緣,中有將會轉換一個新的身體,最多在七七四十九日內安住,在此期間肯定會獲得生緣,因此,七七之後不再安住中有之中。
【堪依教典,悉未說有較彼更久,故說過此更能久住,不應道理。】
在二聖[97]六莊嚴[98]的教典中並沒有說過中有能更久地安住,因此,所謂“中有能超過四十九日安住”的說法不符合道理。
午十一、中有者將成其它中…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士道講記(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