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辨中边论颂讲记(二十三)▪P2

  ..续本文上一页,从来没有考虑过无量无边的众生,这就是依处很下劣。再比如,虽然是布施,但是人我的分别心很严重,只是为了自己以及自己所爱的人,才愿意奉献一点。对于自己讨厌的、或者不熟悉的陌生人,根本不愿意理睬,这就是布施的善行有间隔,布施的善根有间断,不是像大风一样遍及在一切时空境缘当中无碍的行持。

  再比如,虽然有一点布施,但是没有广大随喜的殊胜方便,一个人的布施终究比较有限,在这个世界当中本来有无数的圣贤,在各个地方、各种岗位上都在做无私忘我的奉献,有无量可歌可泣的善业功德,小到平民百姓,大到圣贤豪杰。从一个地域扩展到无量国土;从一种众生类,扩展到无量众生界;从一种布施善行,扩展到无穷无尽的布施善行。这些通通都是随喜的对境,这样的随喜善巧就能不困难而圆满布施的善根。假如不具有广大随喜的善巧方便,那根本不会感觉到这个无边的世界当中还有无穷无尽的众生在行持无量的布施行。这样像一个井底之蛙一样,只知道自己有一点布施钱财的功德,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这一点布施善行之外,还有无穷、无尽、不可数、不可计的以身心、财富和善根所作的奉献。这样单单以自己作来圆满布施的善根,就很困难。

  再比如,虽然世间和小乘能作一点布施,但是自在力不够,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能作一些布施,也不是以三摩地的妙力变现。这就是不自在。

  再比如,小乘人和世间人因为没有现前无分别智,所以作一点布施,心里会执著得很牢,无法脱开二取三轮的耽著,这就是没有无分别智摄受的下劣著相布施。

  通过这样比较,我们就知道大乘的布施超越了狭小、短时、依处下劣、有穷尽、有阻碍、有难、不自在、无智慧摄受的种种下劣境界。因为在心上超越了这些劣地,心灵已经提升到无上宽广、无上深邃、无上坚固、无上长远、无上自在、无上善巧、无上周遍的层次,所以叫做布施波罗蜜多,所以,叫做大乘不共的波罗蜜多。不但是布施,和布施一样,大乘的持戒正行、安忍正行乃至智正行,这一切都是具有这样的无上道相,所以是超越声闻、缘觉、世间等下劣境界的波罗蜜多。这样以理成立大乘正行决定是最殊胜的正行。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大乘的正行是这个世界上最殊胜、最伟大、最深广的正行,但是自己如何才能真正趣入乃至成办这样的正行呢?这个趣入的方法就是大乘的作意正行。补处弥勒菩萨殷切的教导我们:“菩萨以三慧,恒思维大乘。”要想使自己真正融入大乘的正行,成为真正的佛菩萨,日日夜夜都要以闻思修三慧恒时思维这个大乘教。不可以须臾而远离的,就是这个大乘法门。这就是最关键。这个大乘教具体来说,就是“如所施设法”,它的真实内涵,就是所有大乘已经得成就的诸佛菩萨,为了教化大乘种性者,让他们真正趣入伟大菩萨乘的境界,都会以大悲心按照自己实修实证的方法和境界,把这些证法安立成文字的教法,做为引导的方便。比如伟大的诸佛菩萨,他们一一身体力行过布施、持戒等十种波罗蜜多的修行,他们真实证入了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的境界,他们经历了五道十地,成就了无量总持和三摩地等的功德,这样就以文字的方便,按照自己的修行安立教法,施设了波罗蜜多、三解脱门、总持、三摩地等等无量的深广法门,这就叫做“以行立教”。一切诸佛菩萨的教法是以这样的方式施设出来的。

  现在我们要从一个薄地凡夫,证入到和诸佛菩萨同等的境界,唯一的道路就是以闻思修三慧恒时思维大乘如所施设法。这么样的成就,都是从模仿过来的。那么多人都可以成为佛菩萨,我们也是人,为什么不可以作成佛菩萨呢?我们学习佛菩萨的教法,就是要学习他们做成佛菩萨的道理。这个学习的方法就是以闻思修三慧作意大乘。

  我们翻开经书,或者听闻大乘圣教,要像诸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一样,好像佛菩萨正在教授大乘的修行方法以及修证的境界一样。这样听闻是非常重要的,不听闻我们怎么会知道大乘的基道果呢?怎么可能在自己的相续当中增长大乘深广的善根种子呢?所以,必须要闻,然后,必须要思维,思维后必须要修行。没有听闻过,怎么会知道大乘基道果的体性,自己的相续当中,大乘深广善要的世界各地没有办法增长,所以,大乘教法的功德无量无边,这个功德确实是以有限的数字无法衡量的。因为这样的大乘教是伟大、无上的教法,它给予人的利益无比深远,可以给自他带来无尽的安乐,所以不能轻视,要以无比恭敬、殷重的心来作听闻。但是听闻的要求,是要以闻所成慧作意,这就要有很严格的要求,不是光听听就完事,一定要用心,在心里产生闻慧,以闻慧任持住大乘深广教法的文义,不仅是听,而且要心里把意思听得清清楚楚,任持住这个殊胜的文义。如果这样做到的话,那决定会产生增长善根界的妙用。就好像是一场大雨,融入到大地之后,草木决定都会生根发芽一样。一个人没有殊胜的善根福德因缘,不会接触到大乘的深广妙法,而一旦听闻以闻所成慧如理作意,这个相续中的大乘善根种子,就会无法抑止的不断生长。也就是自性住种性如来藏借助闻所成慧作意的熏发力量,自自然然就会增上起来。在这之后,还要进一步深入,就是要以思所成慧作意,以自己的思维力来印持大乘的深广之义。通过四种道理,如理思维,遣除一切疑惑,这样大乘的深广法义就会一一在心里融会贯通,可以真正悟入法义当。这样在心里不只是听别人说说而已,真正是自己心里有决定,不可能随人转、随境界转,自己能够确立不拔。所以,思所成慧作意的作用很大,以它能够真实悟入所闻的法义。

  接下来,就是要真实成办佛菩萨的功德,这就需要以修所成慧作意。也就是要真实行到佛菩萨的境界,不是空谈、不是空想,而是知一分、行一分、证一分,知和行完全合一。这样的结果,就是会圆满成办大乘道所求的一切义。

  所以这样的作意正行,实际就是看佛菩萨的样子,学佛菩萨的样子,最后要做到佛菩萨的样子。或者说,佛菩萨是如自己修行的境界而施设教法,我们闻思这样的教法来实行,最后证到佛菩萨那样的境界。诸佛菩萨唯一是“依行立教”,而我们以闻思修三慧作意唯一就是要“由教实行”,以闻思作意这个教,是要明白诸佛菩萨是怎样行的,知道之后时时按这样去做。这就是作意正行。

  

《辨中边论颂讲记(二十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