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P5

  ..续本文上一页错认为苦因,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业。这就如疯子不断服食毒药一样,在无明的驱使下,反复串习堕落恶趣的业因。

  冷静观察世人每天身口意的行为,会知道世人的因苦已发展到何种地步,照这样发展下去,真不敢想象众生未来的命运。

  众生不断往阿赖耶识中熏建恶趣种子,一天之中不知种下多少转生地狱、饿鬼、旁生的种子,而且还不断加强恶趣种子的势力。这些并不会无缘无故消失,一旦成熟,就会现前漫长、深重的恶趣痛苦。

  再转到果上观察:

  思惟串习转生恶趣中的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如何;恶趣中受苦的状况和时间如何;从恶趣中脱生做人的果报如何。结合业果广泛地思惟,才会认识到众生的可怜。

  譬如,一位厨师生活富裕,似乎不需悲愍,而应羡慕。实际上,这是预判了地狱无期徒刑、等待入狱的人。他一生杀了多少生命,需要在热地狱感受多少亿年的痛苦;从热地狱脱出,要在近边地狱受多少苦;出地狱做人,要偿还多少次生命。观察众生的因苦和果苦,就知道众生没有因果正见随意造恶是多么可悲。

  以下综合观察四苦,即执著财富地位的痛苦:没得到时有追求之苦;得到了又有守护之苦、变坏之苦;因受用增长贪心,有无厌足之苦。

  贪求财富、地位的人,他们不知道从追求到获得、守护,最后失坏,整个过程充满了痛苦。(我们若认识到一件事的前后只有痛苦,首先自己不愿意做,看见别人自讨苦吃,也会倍感悲哀。)

  此处有强求与盲求之苦。凡夫被乐的假相诱惑,内心执著强求,由此造成身心各方面的痛苦。若能少欲知足,苦就可以减轻一大半,但人心不肯歇息,一直求到死也不省悟。

  还有盲目追求,南辕北辙,不修正因,却祈求果报,求千万次也毫无结果。在愿望不能实现、屡遭惨败时,又不知原因所在,内心绝望,饱受痛苦。所以,愚痴让人身陷痛苦无法自拔。

  财富不会自动跑到手上,为了求财,每天要起早贪黑。哪里有挣钱的机会,即使只能挣一小笔钱,也不辞劳苦地争取。

  求财欲望越大,付出也越多,身心也越辛苦。比如,创建一家公司,要筹集一大笔资金,配备各方面的人员,要办理各种手续,各方面都要处心积虑布置安排。

  追求财富时,心里患得患失,没得到时妄想盘算:我这个月要做到多少笔业务,通过哪些途径来积财,成功了如何发展……

  一笔生意没谈成,又内心后悔:“早知降一点价,也能赚到一笔。”

  机会出现时,又像狗见到肥肉,眼睛盯着不放。心早已飞出身体,一直在逐取快要到手的钱财。心中也盘算:怎么说一些诱他上钩的话,怎么给一点小恩小惠,约到饭店里吃一顿,这次至少能赚到多少,怎么和他建立长久的关系。

  看见客户到别的商家去,一颗心又悬起来,担心别人抢走生意,心想:我应当先下手,无论如何赚到多少算多少。

  若生意被对手抢走,对方挣得多、做得大,又生嫉妒心,眼睛烧得通红,口上还要恶骂两句。

  像这样,翻来覆去地邪思妄想,心识像游魂一样飘荡不定,毫无安乐可言。

  所以,众生追求财富充满了痛苦,有竞争之苦、紧张之苦、盼望之苦、失望之苦、嫉妒之苦、经营之苦……,这些都是发悲心的对境。

  获得了财富是否安乐呢?轮回法并不具有安乐性。求得了财富,又有守护的痛苦,有时甚至胜过求财之苦。比如,看到报刊上登载某老总被黑社会绑架讹诈一亿元的消息,他马上紧张,心想:我要雇保镖,孩子出门要小心,院门要安上铁丝网。像这样,财富多一分,就多一分守护之苦,比穷人更不安。

  又比如,在激烈的竞争中,若自己占据上风,则对手都会伺机击垮自己,容不得半点松懈。若经营策略稍有失误,就会在一夜之间被对手打垮。

  市场上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及时调整,马上采取新策略,推出新品牌、新广告,开展各种促销活动。

  可以想见,在你死我活的商战中,内心有多少紧张、忧虑,为了守财须付出多少精力。所以,很多企业家都是在很年轻时就心力交瘁过劳而死。

  追求财富时,还有无厌足苦。即便追求到了,反而助长贪心,要求更多、更大。

  无厌足有哪些苦相呢?犹如喝酒上瘾,一直要喝到烂醉为止,以无厌足让酒鬼无休止地喝酒,一天没酒,一天心神不定,想尽办法也要得到一瓶,得不到时就欲渴难耐,备受煎熬。同样,人心的无厌足把人紧紧拴在欲望的绳子上。没得到时,一直有难耐的欲渴;得到了,又很快失去新鲜感,进一步增上幻想。这样造成内心脆弱,稍有不满意,就会马上陷入苦恼之中。而且,一旦执著增强,则欲壑难填,而要放下却如油入面,怎么也放舍不了。

  如此不知厌足,只会一再加强对虚幻欲尘的实执,日益远离本性,远离真正具有大义的解脱道。

  欲尘埋没本性,造成人心冷漠、自私、散乱,安详、宁静、善良、真诚也就逐渐消失。最终以无厌足令人堕入恶趣深渊。

  若多方面观察无厌足苦,则知其内含如下诸苦:一、有增上贪欲之苦;二、有无实义之苦;三、有造集罪业之苦;四、有不得休息之苦;五、有不思大义之苦;六、有难以回归之苦;七、有不能谦下之苦;八、有心灵脆弱之苦;九、有身心紧张之苦;十、有终将堕落之苦;十一、有长夜流转之苦;十二、有埋没本性之苦。

  所谓“变坏苦”,即:

  一个人好不容易从恶趣中出头,得了一世人身,却将一生光阴都投注在追求五欲上。几十年过去,五光十色的财色五欲一点带不走,只有背一笔业债,重返恶趣还债。

  想一想“求取五欲”的整个过程,都是徒劳无义地折磨自己,费尽心力只是捕捉一个终将破灭的泡沫,对此,生起深深的悲悯。

  戍八、思惟七苦

  复有七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会苦,六爱别离苦,七虽复希求而不得苦。

  对此七苦,应具体按中士道内容思惟。此处只以生苦为例稍作解释。

  有情的受生其实是众苦的开端,拉开了无尽苦惑的序幕。不必异想天开,认为由业惑支配的五取蕴会突发慈悲,显现清净、安乐、永恒、自在。

  摸一摸自己的脑袋,想想这是清净的法吗?冷静地观察一下也会很悲哀,头皮里包裹的只有污秽的头脑、脑髓,这是由精血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哪来清净呢?只不过我们迷乱地执为清净而已。

  “生”何止带给我们苦恼不净的肉身,更携带了不计其数的烦恼种子,随时遇缘就会现行。

  我们行持善法时,这些烦恼粗重便开始扰乱。烦恼种子不断出生、增长,让心无法安住在善法上。就像金子中含有杂质无法打造成如意的金器一样,因为烦恼的影响,使内心不能统一、安定,不堪能行善。看着众生无力行善的状况,也让人心生悲悯。

  五蕴身中潜伏了无数烦恼种子,遇到引生烦恼的对境,注定要爆发。生贪境来了,便引发贪心,生嗔境来了,便引生嗔心,一生都是在烦烦恼恼中度过,难得有几天平静。这些烦恼都是以“生”为所依带来的,就像潮湿的地上会滋生大量飞虫一样,受了五取蕴,就必定会滋生无数烦恼。

  受生是苦恼的源泉。有了生,衰老、疾病、死亡以及各种大小诸苦都会随之而来。为了维持生命,人们要读书、工作、赚钱谋生,不可能一天不穿衣、不吃饭、不睡觉,下至维持起码的生存,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付出千辛万苦。

  一生之中,追求名声、地位、财富是为了身体,穿着、打扮是为了让它好看,追求享受是想给予它快乐,做各种运动是想使它健康。为了生,要吃多少饭、饮多少水、睡多少床、穿多少衣服、用多少香皂、服多少药……,诸般辛苦都是以“生”而带来的。

  再想想,因为受生,有多少住胎之苦、出胎之苦、成长之苦、追求现世之苦、求不得苦、疾病之苦……,因为“生”,一系列的痛苦都随之而来。

  一次受生就要遭受这么多苦,如果不解脱,还要无数次投胎,合计起来有不计其数的痛苦。而且,每一次受生的结果只是迎来死亡。这样观察凡夫受生、成熟、死亡的全过程,就会对有情受生生起悲愍。

  戍九、思惟八苦

  复有八苦,一寒苦,二热苦,三饥苦,四渴苦,五不自在苦,六自逼恼苦,谓无系等诸外道类,七他逼恼苦,谓遭遇他手块等触蚊虻等触,八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先讲前四苦。

  一、二、“寒热”之苦

  人的五蕴身,能适应生存的温度非常狭窄,平均温度必须保持三十七度左右。温度有所降低或升高,这时不加减衣服,或采取保暖、降温等措施,立刻会受到寒热之苦的逼迫,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

  在北方或者高原的冬天,抵御严寒是一件最主要的事。衣服穿少了在室外站立,用不了几分钟,就会冷得全身瑟瑟发抖、牙齿打战,身体机能也迅速下降。再呆下去,身体逐渐苍白、发青、僵硬、开裂,最后在神志不清中死去。

  冬天,在冷水里洗衣服也是一件苦事,极不情愿把手伸进冰凉的水中。刮风时,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生活在寒带,一个冬天几个月都要窝在屋里躲避寒冷。夜间,屋里没有烧炉子或开暖气,往往半夜冻醒,哆哆嗦嗦地度过不眠之夜。人在业感前是如此脆弱渺小、不堪一击。

  观想:冬季穿一件单衣,在青藏高原的野外站上一夜;或者被人五花大绑之后,用冰冷的水一盆一盆从头浇到脚;或者,被推入零下三十度的冷藏库中关紧门,经历一个昼夜。这样也会知道寒苦降临时有多么可怕。

  不要认为这些只是想象、只是极个别的例子,那种厄运不会降临在自他有情的头上。其实,轮回流转是很不自在的,恶业一旦成熟,什么情况都会遭遇。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寒冬因为缺衣少暖而在风雪中冻死,这样的悲剧在轮回中从未间断,未来还会不断发生。

  如果以恶业转生在八寒地狱,所受的寒苦更是无法想象的剧烈而漫长。那里,暗无天日、…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