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新广论讲记6)▪P33

  ..续本文上一页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造恶者所得的中有,如同黑色牛毛毡或阴暗的夜色。行善者所得的中有,则如白衣光或晴明的夜色。

  午六、中有所见

  【见己同类中有,及见自等所当生处。

  中有众生以如天眼般的眼根能看见与自己同类的中有,以及自己将要受生的地方。

  午七、中有显色

  【《入胎经》[95]云:“地狱中有如烧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鲜白。”

  《入胎经》中说:地狱中有的色相丑陋,犹如被火烧焦的木炭,旁生中有的身色似烟雾,饿鬼中有如水,人天中有如金色,色界中有的形色非常鲜白。

  无色界本来没有中有,以无色之故。以上是显示各趣中有色相的差别。

  【此是显色差别。

  以上是显示六道诸趣中有色相的差别。

  午八、中有何处有无

  【从无色没生下二界则有中有。若从下二生无色者则无中有,于何处没,即于其处成无色蕴。

  从无色界死后受生到欲界或色界,会有中有产生,而从下二界受生到无色界,则无中有,在何处死亡,当处就形成无色蕴,直接受生在无色界天。

  【堪为根据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说余无中有之例,故说上下无间,皆无中有,亦不应理。

  在堪为根据的诸教典当中,除了受生无色界之外,并没有说到其它没有中有之例,因此,所谓“上下无间都没有中有”的说法也不应理。

  “上下无间,皆无中有”,意思是说下二界死没无间受生无色界,以及上无色界死没无间受生下二界,都不需要经过中有。

  午九、中有行态

  【经中又说:天之中有头便向上,人之中有横行而去,诸作恶业所有中有,目向下视倒掷而行,意似通说三恶趣者。

  经中又说:天中有头部向上直立行走,人中有横行而去,所有造恶业的中有都是双眼下视,头向下脚向上倒身而行,这似乎是通说一切三恶趣众生。

  【《俱舍论》说:人鬼畜三,各如自行。

  《俱舍论》说:人、鬼、旁生的中有,各自的样子还是如人、鬼、旁生。

  午十、中有寿量

  【寿量者,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若得生缘,则无决定。

  中有的寿量,如果没有获得受生因缘,最长只有七天,如果得到生缘,则没有决定。

  【若仍未得则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内而住,于此期内定得生缘,故于此后更无安住。

  如果第七日仍未获得生缘,中有将会转换一个新的身体,最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安住,在此期间肯定会获得生缘,因此,七七之后不再安住中有之中。

  【堪依教典,悉未说有较彼更久,故说过此更能久住,不应道理。

  在二圣[96]六庄严[97]的教典中并没有说过中有能更久地安住,因此,所谓“中有能超过四十九日安住”的说法不符合道理。

  午十一、中有者将成其它中有之理

  【如天中有七日死已,或仍生为彼天中有,或转成办人等中有,谓由余业转变势用,能转中有诸种子故。余亦如是。

  例如,天中有七日死后,或者仍然转为该天的中有,或者转而形成人等的中有,这是由于以其它业的转变势力能转变中有的种子,因而由天中有转成人中有等。其它情况可以依此类推。

  “七日死”,“七日”是指一七至七七之间的任何一个七日,“死”是指中有安住七日后,势力就会衰竭而不能再安住,因此需要投生,或者转为下一个中有。如果是投生,就会按照已获得的中有形类,趣入当生之处;如果是以余业势力转变了中有种子,使中有的形态变异而受生,则是在余类中受生。

  巳五、次于生有受生道理分九:一、以贪爱往趣之理 二、起颠倒见 三、以嗔恚死殁结生 四、于何境以何种方式神识结生 五、福德厚者或薄者结生时的声音及显现 六、住胎身体圆满之理与降生时间 七、中有是否趣往受生处,可决定受生与否 八、受生旁生等生处之相 九、四生当中湿生、化生、卵生之相

  【第五次于生有结生之理者。

  即中有业识于下一个五取蕴结生的道理。

  结生有胎、卵、湿、化四种方式:胎生,就是经过胎藏诸位而圆满肢节后,从母胎中降生,比如马、象等;卵生,就是在蛋中经过七种变化成熟之后,蛋壳裂开而出生,比如鸟在蛋中成体后出生;湿生,不是卵生或胎生的方式,而仅仅是以煖、湿出生,比如蚂蚁、虱子等等;化生,就是无有胎藏等依托,唯一依业力诸根一时顿起,比如地狱众生和天人。五趣之中,天和地狱全是化生,鬼趣有胎化二种,人和旁生趣则四生都有。

  午一、以贪爱往趣之理

  【若是胎生,则彼中有于当生处,见有自己同类有情,为欲看彼及戏笑等,遂愿往趣当生之处。

  如果是胎生,中有会在将要投胎之处看见自己同类有情,当时非常想看而且想与他们一起游戏、玩耍等,以此欲心,很愿意往趣当生之处。

  午二、起颠倒见

  【次于父母精血,起颠倒见。尔时父母未行邪行,犹如幻变,见行邪行,便起贪爱。

  然后中有对父母行房所出精血生起了颠倒见。当时父母虽并没有行邪行,但如幻变般,以父母精血为基,颠倒见到父母正在行房,而引起了强烈的贪爱。

  比如,幻师以咒语加持石块,幻现出象马,实际只是一些石块,但观众却颠倒见为象马。同样,以父母精血为基,中有颠倒见到父母在行房,而引发强烈的贪爱。

  【此复若当为女,欲令母离,贪与父会;若当生男,便欲父离,贪与母会。《瑜伽师地》是说:“非实见其父母,误于精血,见行邪行。”

  假如要转为女身,当时中有就会排斥母亲,想让母亲离开,贪著与父亲交会;若要转为男身,就想父亲离开,贪著与母亲交会。《瑜伽师地论》说:不是真实见到父母行房,而是缘于父精母血,误见父母行邪行。

  对此,唐译的说法有所不同:“颠倒者,谓见父母为邪行时,不谓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觉,见己自行。见自行已,便起贪爱。”对父母行邪行,颠倒见为自己在行邪行。

  午三、以嗔恚死殁结生

  【生此欲已,如如渐近,如是如是渐渐不见男女余分,惟见男女二根之相,于此发愤,中有即没,而生其中。

  生起爱欲之后,中有不由自主地渐渐逼近受生处,渐渐看不见父母身体的其余部分,唯见男女二根之相,此时发愤,中有随即隐没,受生在精血之中。

  对以上所说的颠倒见,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有说在父母邪行之处,对父母精血误见为父母行不净行;也有说是父母行房之后,精血在母胎中和合,虽然房事已经结束,但是以见精血凝合,仍然颠倒见父母行房。无论何种情况,共同点是首先见男女之相,渐渐只见男女二根之相。

  午四、于何境以何种方式神识结生

  【此复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犹如热乳凝结之时,与此同时中有俱灭。

  父母贪爱至极点时,最后双方决定将各出一滴浓厚精血,在母胎中混合在一起,它的形状就像牛奶煮熟后稍微冷却,在牛奶表面凝结的一层浮皮。在精血和合的同时,中有随即隐没。

  【与灭同时,即由阿赖耶识力故,有余微细诸根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尔时识住,即名结生。

  中有灭的同时,由于前世阿赖耶识熏习了五色根的种子或功能,依靠这阿赖耶识的功能力,在中有趣入精血时,无间出生后世身体五根部分微细大种,这些微细诸根与同分的精血和合聚集而生,这时识安住在精血当中,就叫结生。

  当和合抟生时,相比原来单纯的父精母血的体性,已经转变成新生命胚胎的最前位。以比喻来说,在没有加入酒曲之前,只是单纯的牛奶,一旦酒曲与牛奶和合抟生,其性质已转变成酸奶的最前位,应当名为酸奶。同样,识趣入精血时,就名为结生。

  “阿赖耶识力”,一切种子识的功能力;“诸根”,眼耳鼻舌身五色根;“微细”,以这五色根只有功能,还没有出现色的实体,所以名为“微细”;“余”,其体性不是识,所以说“余”;“同分”,精血与诸根种类相似,所以叫“同分”。

  【诸有不许阿赖耶者,许为意识结生相续。

  经部宗和有些中观宗论师不承许阿赖耶识,只承许六识,就这些宗派来说,就叫第六意识结生相续。

  午五、福德厚者或薄者结生时的声音及显现

  【若薄福者,当生下贱种,彼于死时及入胎时,闻纷乱声,及自妄见入诸芦荻稠林等中。

  如果是薄福之人,将会受生在下贱之家,他死时与入胎时的境相不妙,会听到各种纷乱嘈杂的声音,很不寂静,而且出现幻觉,颠倒见自己进入到芦荻或者稠密的丛林当中。

  这些境相唯一是心识自现而已,如果烦恼深重、福德浅薄,则心前所现的环境、音声等都是不寂静之相。

  【造善业者,当生尊贵族…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新广论讲记6)》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