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灯之光七 对初学者的教诲▪P3

  ..续本文上一页可以把一秒的时间分成五千、五万、五十万或五百万分之一……,最后会发现,时间在一再分解之后,会变得不复存在。大家想想,这样分下去,最终精神真的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的意识又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呢?

  在微观世界,物理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证据。以前很多人认为,科学发达了,佛法就会崩溃,但事实证明,我们不但不需要顾虑科学的发展,反而非常感谢推动科学进步的科学家们。如果没有爱因斯坦、波尔、普朗特、海森堡等物理学家们给我们提供很好的科学证据来证明空性,即使佛法有一系列的全套理论,也没有以科学理论来说服现代人那么容易。如今,我们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佛教理论,任何人都没话可说。科学发达以后,给佛教带来了非常好的便利,至少我这样认为,也衷心地感谢这些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们。

  我曾遇到过一个美国教授,是在某大学里教藏传佛教的,他说:他给学生讲唯识宗,学生听不明白的时候,他就问学生,你们知不知道海森堡的理论呢?当学生回答说知道以后,他就说,唯识宗所讲的,就是海森堡量子力学里讲的,这样学生一下子就理解并接受了。

  我们当然不能把海森堡的量子物理和唯识宗划等号,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只有利用现代科学,才可以让现代人理解佛教,利用科学的力量,就能更好地弘扬佛法。无论科学也好,佛法也好,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学过物理或喜欢阅读西方科普读物的人知道,任何物质最终都可以分解成能量。能量已经与通常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完全不一样了,它没有什么固体的质碍,既然如此,那我们的肉体又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呢?

  虽然在西方哲学里有一个无限小的说法,但这也是一种数学上的错误观念。因为它是一个脱离了客观存在而无限膨胀的假设而已。我们以前讲过,比如,重量有一公斤、十公斤的差别,就是因为其中的原子或更小的粒子数量有差异。这就说明,粒子不可能无限分小。虽然我们的思维可以将物质与时间无限细分,但这只是不符合实际的一种假设而已。

  既然空间和时间都不能容纳我们的肉体和意识,那么,整个宇宙当中还有什么让我们存在的一席之地呢?这样去思维的时候,就会深深地体会到,原来一切都像海市蜃楼一样,只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幻觉。

  再比如,从远处用肉眼看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就是完整而清晰的,但如果用放大镜去看,就变成了无数个红、绿、白点等等,而不存在一个完整的图像,如果再分析,最后就是一些长长短短的波,也没有什么红色或黄色了,所以,荧光屏上的图案也是建立在错误幻觉的基础之上的。

  想在人类活动的空间中,找到一个绝对的真相,结果会发现,越是靠近真相,越是连我们自己的定义也确定不下来。

  大家好好想想,我们的精神基础是什么?它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说精神不存在,那我们的教育就没有存在价值了。比如说,如果精神真的是大脑的化学反应,那罪犯就不用关到监狱里去接受改造,而只需在大脑里换一个化学元素就万事大吉,就像有毛病而没有意识的汽车出问题时不必关在监狱里,而只需拿到修理厂更换零件一样。这就说明,人是有精神的,而汽车没有。如果精神存在,那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我们凡夫就是在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当中诞生、生存并死亡的,但我们现在不能这样糊涂下去了。

  我们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智慧,宁可当穷人也不能当愚蠢的人。什么叫愚蠢的人?没有读书的人是愚蠢的人吗?读过书的不一定有智慧,读过书的人当中也有很多做蠢事的,现在很多高科技犯罪就是不可否认的实例。六祖慧能大师虽然不识字,但谁也不会怀疑他是不是智者。所谓的愚蠢,就是对自己没有一个定义,没有一个准确认识。

  2、修行

  (1)修行的具体方法

  自心原状自然住。

  如果前面的分析和观察比较深入和透彻,就能深深体会到——心的本性是空性,是什么也不存在的。

  当深深体会到心本来是空性时,就不用去想其它的东西,而是在这个原始状态中很自然地静下来——什么也不想,一切都融入到虚空当中,身体也很自然地放松,一动不动。如果能对空性有比较好的体会,就可以说对空性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了。

  如果观察了,但还是模模糊糊的,对空性没有明显的体会,就从头再观察,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反复地观察,直到生起空性感觉为止。

  光是心静下来有没有用呢?没有用!有一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七、八十年前,色达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大圆满上师,他的弟子们也非常伟大。在动乱年代,他的弟子也显得与众不同,表现出修行人不畏千锤百炼的高尚风范,可见他们的上师是多么的了不起。

  当时有一个人经常修禅定,在修了很多年以后,当他吃东西、走路的时候,也会一不小心进入一个状态——就像电脑死机了一样,在这个状态下一动不动,甚至持续一、两天都没有问题,但却始终没有证悟空性的感受。

  上师知道这个人修法出问题了,就天天派遣寺院的小喇嘛故意去逗他——拍他的头顶,大声地吼叫,就是不让他静下来,还找了四个人负责监督,保证这个人在三年内不打座,并要求修禅者在三年中念一亿遍观音心咒“嗡嘛呢叭美吽”。其间,上师还经常把这个人和其他人叫到身边陪自己下藏棋,以防止他进入禅定状态。

  由此可以证明,仅仅是能静下来,也会变成证悟空性的阻碍。

  证悟空性的智慧与心平静下来相结合,是最理想的修法。证悟空性的境界能持续很久,就是止观双运——寂止与胜观双运,这是非常好的境界。其中最关键的不是寂止,而是胜观——证悟空性。那个人就是缺少了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即使他的心非常平稳——很长时间没有任何念头——都没有用。

  早期很多居士很爱说一些神神秘秘的经历——我昨天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啊,我修行时前面发了一个什么光啊,故而导致很多外界人士也认为佛教就是这些。

  有一个光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你可以因此而解脱了吗?这和外道已经没有差别了!一些气功的书我也看过,里面就讲某某气功大师坐飞机来的时候,一团光围绕着飞机,一直飘到机场……如果我们也这么说,那佛教就变质、变味了。神通不能证明什么,可能只是一种幻觉,都没有什么用处。

  藏地有过这样的故事:有几位修行人一起闭关修行,其中一个人莫明其妙地出现了一种神通,当他静座时,今天山下哪个人要来山上了,背了什么样的包,包里装了什么样的东西——酸奶、糌粑还是肉,都看得一清二楚,他也经常给上师汇报。

  有一天,上师把他叫到身边,冷不丁地把自己的念珠挂到他的脖子上,两、三天以后,神通就没有了。

  修行就要修正规的修法,最主要的,就是要证悟空性。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单单心静下来,是跟解脱没有关系的;反之,如果证悟了空性,但心却静不下来,证悟空性的境界就不能持续,一会儿就冒出一个其它的念头,证悟的境界就很容易被中断。

  (2)修行的结果

  若修稳固见心性。

  居士的信心是比较好的,只是有些不够稳定,比较盲目。如果有了很好的信心,又修金刚萨垛忏悔了罪过,修曼茶罗等积累了资粮,在有点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下一点功夫,初步了解空性并不难。如果信心很强烈,就有可能突然顿悟。这样的证悟,已经和密宗的证悟非常接近。但要让它发展、成长,就要观待自己的见解与精进程度了。

  个别修行人是这样的,没有证悟的时候,非常渴望,天天都想着怎样证悟,如果能证悟空性,那是多么幸福啊!所以都非常努力。一旦证悟以后,一下子都好像大功告成了一样,全都松懈下来,再也没有进步了。所以我想,让证悟的境界成长、进步、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以为,证悟了就是成佛了。其实,证悟离成佛还很远很远。只是在初步证悟以后,一般的烦恼可以自己解决,但这个智慧的能力毕竟很差,当遇到强力干涉、骚扰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自制了。证悟空性的智慧是需要培养、成长的,等它慢慢增强之后,一切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

  3、行为

  积累证悟的两大因素:

  (1)增强信心

  于师强信得加持。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也说,在证悟以后,也要加强对上师的信心,经常修上师瑜珈。

  密宗,特别是大圆满的证悟,不在于聪明不聪明等其它因素,而在于上师的加持。要得到上师的加持,就需要信心,没有信心是得不到加持的。

  (2)积资净障

  积资净障生悟心。

  修上师瑜伽的同时,要修曼茶罗、放生等积累资粮,并修金刚萨垛忏悔罪障。那样没有证悟的一定会证悟;证悟了的人,境界也一定会越来越明显、清晰。

  故当精勤而修持。

  大家不要认为,大圆满有很多了不起的方法,自己不修也可以证悟、成佛,其实,如果对空性一点体会都没有,大圆满恐怕是没有希望了;反之,要是能有一些空性的体会,并励力让它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推测,大圆满的境界也终究会来临。因此,希望大家能精进修持。

  

《慧灯之光七 对初学者的教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