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生,国王你要以悲悯之心恒常摄受、庇护而抚育、保护他们,行为要做到彬彬有礼亲近他们。
应时之饮食,啖食谷水果,
乞求彼等士,施前用非理。
六、适合岁月时节,冬暖夏凉新鲜合意的饮食、啖食、五谷杂粮以及水果,当诸位比丘与乞讨的人前来索求这些物品时,在没有给予他们之前,国王不应该自己先享用,因此要先作供施。
靴伞滤水器,除刺之用具,
针线及凉扇,置于凉亭中。
七、为了方便无有靴子的人、遭受酷热等逼恼者,将靴子等、伞、过滤器、拔刺的用具及零碎的用品,针线、消解热恼的凉扇这些都要放置在水阁亭处。
三果与三辛,酥蜂蜜眼药,
消毒置凉亭,亦书咒药方。
八、诃子、毛诃子、余柑子三果,与生姜、荜拨、胡椒三辛,酥油、蜂蜜,眼药以及消毒药、药布也要放在凉亭处,简略书写仅仅念诵也去病的咒语、四百零四种药方提供给众人。
涂身足头油,摇篮及糊羹,
瓶盘板斧等,请置凉亭中。
九、为了旅客,身油、足油、头油、婴儿的摇篮、像稀粥一样的面糊、取水的瓶器以及盛肉等用的盘子,劈柴等的板斧等,急需的物品,请放在凉亭等处。
芝麻米粮食,糖油皆具足,
净水所装满,小缸置凉处。
十、为了方便煮饭、熬粥等,装有芝麻、大米、杂粮、食品、糖、油的小缸以及装满净水的缸放在无有阳光的阴凉处。
蚁穴之洞口,食水糖谷堆,
恒常记心中,亦为众人行。
十一、有许多蚂蚁出没的洞穴口,要堆积食品、水、糖、五谷杂粮等,恒时不要忘却而记在心中,国王你也随心随力为所有人提供方便。
餐前与餐后,恒常于饿鬼,
犬蚁鸟类等,随意施饮食。
十二、在自己用餐之前及完毕之后,将残羹剩饭布施给饿鬼、狗、蚂蚁、鸟类等,对他们随心随力常常施舍饮食。
灾害饥馑年,压迫及瘟疫,
战败之领地,广摄诸世人。
十三、对于受到敌人怨家等侵害、庄稼遭到冰雹等摧残,此外各种损害纷纷出现,恶性瘟疫、被敌所毁等惨遭失败而成为可怜对境的世人们,以饮食等种种方便广泛呵护、摄受。
于诸苦农夫,摄以种子食。
十四、对于悲惨的农夫,要以种子、食物来摄受。
庚二、利他方便相应施舍:
废除强赋税,分支皆消减,
振灾而济贫,减免关卡税。
先王强制下令的徭役、沉重的赋税都是不应理的,因此要全部废除。庄稼的所有分支税也要一概减少,要全力以赴振济因负债累累而受难的灾民们。新王所制定有害他众的船费、关卡税、经过关卡要道等处的旅客们的税收都要免除,过分的关卡税等也要消减。
彼等门前候,苦难亦当除。
自境或他境,盗匪须平息。
商人从他乡而来时,要在财物上盖印,那些商贩在门口等候被拒之门外所受的严寒酷暑等苦难也要予以解除。国王对于自己境内或他地的所有盗贼土匪要千方百计给予平息。
货润须平衡,价值令合理。
当财物多少均衡之时,不能将价值控制得过高,商品的利润也要趋于平衡。如果(国王发现)物价不平等,就取消(经营者所定的)平等价格。如果价格同等,那么消除低价使之合情合理。
群臣所禀奏,自当皆知晓,
有益世人事,一切应常做。
如凡利已者,汝即有恭敬,
凡谓利他事,如是汝敬之。
对你多费口舌又有什么用呢?你要认真听取群臣的禀奏,当然也可能会有危害世间的启奏,因此对于他们的所有奏折与想法,要全面观察而做到了如指掌,作为国王你自身唯一为世界着想,所以,凡是有利于治国安邦、世界和平之事要恒常成办。对于他人所言与自己的事业也必须三思而后行。《本生传》中云:“如汝利益众生者,入于非正士之道,轻视而为实非理,三思而行方合理。虽有过亦现似善,善妙亦见稍非理,未经殊胜理观察,不晓需事之分寸。”如同凡是说“对你自己如何如何利益”,你都予以重视并恭敬一样,对于凡是说“如何如何利益他众”的事情,国王你也应当唯一为他利着想而恭恭敬敬集中精力去做。经中云:“见喜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竭力令众生见即生喜如是当为。何以故?世尊,菩萨非有他所为,普皆成熟众生而行持……”要依照此中所说而行持。
庚三、布施一切无主物:
如地水火风,药草及林木,
自于一须臾,令他随意用。
若行七步顷,怀舍诸物心,
菩萨所生福,无量如虚空。
此外,如同无主人所拥有的地、水、火、风,以及药、林苑的树木随意令他享受一样,大王自己的身体、受用一切如果根本不成立,则也应当于一须臾间,不执为我所而让他众随心所欲享用。《无爱子请问经》中云:“于何物不应有不舍心、不布施心。”由于不耽著受用并以舍心布施的缘故,甚至在行七步期间,尽管行为上没有做到,但对受用的一切财物怀有施他舍心的菩萨,所生福德资粮如虚空般不可估量,所以理应如是而行,而不应执为我所。《稀有智慧经》中云:“弥勒,普皆依止、修习舍心,若能屡次作意,则将圆满布施。”《宝云经》中云:“若问何为布施度,即思维一切财物以及果施舍于他众。”
庚四(布施求援之特殊对境等)分三:一、布施人之依据;二、布施其他求援者;三、合法布施。
辛一、布施人之依据:
貌美之女儿,若赐所求者,
依此分别得,受妙法总持。
往昔大能仁,同时而赐予,
八万装饰女,及一切资具。
如果有人认为:布施女儿是遮止的吧。
并非遮止,如果国王将自己貌美端庄的女儿等以珍宝饰品精心打扮而赐给诸追求者,那么依此布施将分别获得圆满受持妙法之名义的总持。可以这样布施有据可依,大能仁在昔日成为无边称法王等时,将佩带奇珍异宝诸装饰品的八万美女连同她们所需的服饰等一切资具一并赐予他人。因此,这种布施是合理的。《十地经》中云:“何时千数转轮王,尔时连同海诸地,四洲珍宝遍充满,我供先前诸佛陀。为彻寻觅法身故,昔日悦意且珍惜,彼等物我无不舍,多劫惜命尚布施。”
辛二、布施其他求援者:
种种光亮衣,及诸装饰品,
香鬘诸受用,愍施诸乞者。
白红等色彩斑斓、各式各样、光彩夺目、亮丽洁净的高档服装及一切装饰品,香鬘饮食等受用,要以仁慈心肠诚挚地给予一切前来乞求的人们。《般若摄颂》中云:“一切受用观无常,若自然起大悲心,由从我家施他家,极为应理当了达。施谁彼者不生畏,何物置家彼生畏,不足共用须常护,若施不招罪与害。”
辛三、合法布施:
何者无法义,极度生忧伤,
即刻赐彼乐,此施最殊胜。
任何人如果不具足听闻法义的顺缘,因此而极度忧伤,可怜兮兮,如果你想立即赐给他顺缘,那么没有比这更殊胜的布施了,因为这实际上就是你给予了他所要闻受的正法。经中云:“所有一切布施中,法施为最我所说。”
若于谁有利,毒亦作布施,
佳肴若无益,于彼莫施予。
犹如被蛇咬,断指谓有利,
佛说若利他,不乐亦为之。
如果有人问:菩萨该施给他人毒物吗?
答:如果知晓对患者等某些人来说毒物也有利益,那么不仅是其他药物等,就算是毒物也应施予,因为对他者有利必须放在主要位置上。纵然是上等的佳肴,但如果了知对他者不利,则这种食物也不可给予那一对境,因为何时何地都必须要断除损害的缘故。经中说,不成利益众生之事当舍弃。比如,对于被蛇所咬的人,据说如果砍断手指方有利。同样的道理,大能仁佛陀说,如果究竟利他,则暂时不安乐也要为之,就像依药治病一样。
己二、智慧资粮之分支:
共有二十五种,以十二颂说明。
于妙法法师,本当胜承侍,
恭敬而闻法,亦作法布施。
一、对于正法与讲说内明论典及说法者,本应当供以最上等的衣服、饮食等承侍。
二、断除骄傲自满的心态而毕恭毕敬听闻正法,并高度赞叹。
三、经函等正法方面的布施也要慷慨而为。
莫爱世间语,应喜出世言,
如自欲功德,亦令他生起。
四、切莫喜好散乱害他或者无利无害的各种世间俗语,因为会成为正法的违缘。如云:“世间悦意语,应时当言说,种种散乱词,畏故永莫言。”
五、应当唯一对出离轮回的方便等出世间忠言心生欢喜,因为能实现国王的一切利益。
六、犹如自己欲求生起闻思修的功德一样,也要令他人生起这些功德。
闻法无厌足,摄义且分析,
供养上师尊,恒常敬呈禀。
七、先前三番五次听受的法,仍旧不厌足,需要在数劫之间广泛求法。
八、所听闻的一切意义要善加归纳,念念不忘而受持。
九、正法的句义、了义、不了义等深入细致加以分析而宣说。经中云:“具目若有光,现见诸色法,如是善恶法,听闻而了知。”三学及其果位也是来自于听闻。经中又云:“以闻知诸法,以闻去罪恶,以闻断非…
《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三品 积菩提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