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戒律的艺术▪P2

  ..续本文上一页八关斋戒合起来就是八条戒加过午不食。

  八戒的内容是什么呢?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欲,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伎乐、不故往观听,第七不坐卧高广大床,第八不非时食。《西游记》里猪八戒的名字就是从这八条戒来的,就是提醒他要谨守这八条戒。

  八关斋戒里包括五戒,与五戒不一样的地方是,在家人受五戒,其中关于男女关系的一条叫不邪淫,在法律和道德许可范围内的夫妻关系没有问题,在这个范围之外,和其他异性发生两性关系,叫邪淫。但是八关斋戒里与此相对应的一条,要求跟出家人一样,不淫欲,因此我们称八关斋戒里的五戒叫清净五戒——不邪淫变成了不淫欲。此外还有一个差别,五戒是终身受持,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等的短期受持。

  佛教的戒律,不是随随便便地判定一个人说,你犯戒了、你没有犯戒,它有严格的判断条件。判断一个人犯或是不犯,还有犯的程度深浅,要根据“成犯”的缘——缘就是条件。以不杀生戒为例,有五个条件:第一,对方是人,客观对象是人;第二,你知道是人,就是主观对客观的认定;第三,起杀心,就是动机;第四,与方便,就是用工具;第五是结果——对方命断,按现在医学来说是脑死亡。这五个条件每一个都会影响到你这个行为的轻重,乃至于相应的因果。

  比如说,这五个条件里面后面四条到位了,第一条没到位——假如不是人而是狗,知道是狗,想杀它,用刀杀死了,这个也是杀生,但不是杀生里的根本犯。犯一条戒律有根本犯,有方便犯。根本犯就是最重的,方便犯就是次重或再次重。所以杀害动物也是杀生,但不是最重的,按照戒律的规定,是可以忏悔的。当然可不可以忏悔这个话也是相对的,即使是杀了人,在佛教教义里仍有一个法门可以忏悔,但是在戒律学的框架内,通常讲杀人是不可忏悔的。

  第二个是人想。知道是人,就是客观是人、主观不知道,是误杀,算不算呢?不算。

  第三,起杀心。在医院里面,医生拿刀给病人做手术:知道是人吗?知道;是人吗?是人;用了方便吗?用刀嘛;结果手术中人死了吗?命断。那他算不算杀人呢?不算。为什么呢?没有杀心,不仅没有杀心,而且是希望他好。

  第四是与方便。与方便的意思是你一定要用一个手段。打个比方说,有个人我很讨厌他,他在石家庄待着,叫张三。我在这儿说,张三我真希望他死!就在我正说的时候,他正好心脏病犯了,死了,那我算不算犯杀生戒呢?他是人,我知道他是人,我有杀心——希望他死嘛,他的命也断了,但是缺哪一个呢?我只是咒了他一句,没有用工具。气死,依照我的理解不应该是根本犯,因为你没有用工具。你们说言语是工具吗?现在我们来判定什么是工具,工具应该是对一般的人都有效。你的话能把这个人气死,对别人不一定有用,所以他气死他自己起码也要负七分的责任——他心量小嘛,气死活该嘛。[掌声]

  第五,命断。也有没杀死又救活了的,也不算“成犯”。杀生戒大概是这样的,就不讲了。

  还有一种特殊案例,很多人派一个人去杀另外一个人,是不是罪就可以平摊了、变轻呢?不是,每个人都是重。

  偷盗有六个条件,全满足了就是根本犯:第一,偷盗的东西有主人[“有主物”],第二,知道这个东西有主人,第三,有偷盗心,第四,偷盗的物的价值要达到某一个水准之上——按照比丘戒的规定是五钱以上,但这个五钱是释迦牟尼佛制戒的时候,参照他所在的印度王国的法律制定的,就是五钱以上,国王就要出来依法论治。关于这个问题,戒律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我个人倾向于下面这种见解,就是以今天来说,所偷东西的价值够得上司法部门来找你。比如我偷了你 10块钱,你去公安局报案,公安局可能不理你。现在的标准是 600块钱,要到 600块钱才论罪,这是讲根本犯。你偷 10块钱,也是偷,不过不是根本犯。第五,“与方便”,就是用各种手段。第六,东西离开了原来的地方[“离本处”]。有人说我偷了东西在半道扔了,就不算偷了吧。那也算,只要东西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就算。这六个条件都具备,就犯了偷盗的根本戒,属于严重的过失;缺一个或两个,就是轻的。

  什么叫有主物呢?知道不是自己的。你们现在在一个寮房里住,我把同寮人的东西拿到一边去,离开原来的地方了,但是暂时用,想我一会儿还拿回来,不是想占有它,这不算,这叫“非占用取”。还有“非同意取”,意思是什么呢,这个人我跟他很好,我拿他肯定不会有意见,这也不算。当然你要假装这么想也不对了。“他物”,就是知道这是他的、有主的;“他护”,就是有人守卫。有主物的范围,既包括没有生命的东西,也包括人、畜生。

  离本处的界定很丰富了,包括位置移动、改变形状。比如你的同学有件衣服,非常漂亮,你把它弄破了,或者把它的颜色破坏了,虽然东西还在原来的地方,也算离本处。涉及土地的问题,土地不能让它离开原来的地方,但是把土地的界标移动,也算离本处。以现代社会来说,离本处的界定就更丰富了,在电脑上把别人的账号破译改变,也是离本处。在诈骗罪中,跟对方签协议扣章生效,叫离本处。

  许多人派一个人去偷东西,平均一分,每个人都不够五钱,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是轻罪呢?不是,每个人都重,这里不能用除法。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现代社会 600块钱够根本犯了,那么我把 600块钱分三次偷,是不是每次都是轻罪?如果你刚开始的时候就想分几次偷,这就算重;如果你偷了一次 200块钱,心里想,再不干了,过了两天,忍不住了,又偷了 200,又想,真的不再干了,然后过了两天又偷 200,这是轻罪,三个轻加起来还是轻。偷盗的心念是连续的还是中断的,是判定的标准,连续的就算重,中断的就不能累计,不能用次数来累计。

  还有个问题就是你在美国偷的东西值 500,到中国来值 800,那是按美国的价还是按中国的价呢?按中国的价。

  现在我们看淫欲戒。根据戒律的规定,男性和男性、男性和女性、女性和女性宣淫,都是不允许的。接触了身体的三个部位——小便道、大便道、口,就算犯戒,只要一接触就算。

  第六条,不著香花鬘及香油涂身。就是说在你受八关斋戒期间,不要刻意地装饰你的身体。我相信你们体会得到,所以你们受戒以后要注意这一点。

  第七条,不歌舞伎乐,就是不唱歌跳舞,以及不专门去看别人唱歌跳舞。不过以歌唱来赞美三宝,这个没问题。

  第八条,不坐卧高广大床。这也是与身体有关的,说明不要把身体看得太重。高广大床所带来的身体的舒适感,不要追求它。

  所有的这八条戒,加上下面的不非时食,联合在一起,目的是让我们过一种清净的生活,一种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生活。

  现在我们看不非时食。不非时食要求是中午到第二天天亮不吃饭,但可以喝水。当然现在没有那么严格,放宽了一点儿,可以喝果汁啊、蜂蜜啊,这是针对身体弱的人。另外如果有病,晚上也可以吃药。严格地说,是从今天午饭后到明天天亮,期间不要再进食固体的东西。

  为什么要戒除非时食呢?今天中午到第二天天亮之前不吃东西,实际上是一个生命体制,高于普通人的习惯。如果你自然做到,那么你的生命体制高于普通人的习惯。饮食很重要,因为要维持生命,但是现在我们的饮食很多时候超出了维持身体需求这样一个标准,比如过分地吃一些补品,或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物,或贪著食物的口味,等等。如果我们为贪图口腹之欲而食,就超出了这个范围。实际上,严格的清贫呢,一定要从吃饭开始!或者说,真正的修行一定要从吃饭开始。如果不从这个地方下手的话,怎么可能跟清净的生活相应呢?

  吃饭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过程。看到食物的时候,我们的生理反应开始,口中有唾液,消化系统分泌消化液,肠胃蠕动。食物到嘴以后咀嚼的时候,口腔继续分泌生物酶,胃里分泌很多胃酸,帮助吸收和消化食物。咀嚼动作结束以后,肠胃还在那里活动。这样吃一顿饭,前后心理和生理的动荡,起码要延续三个小时。要是吃饭说话,时间会更长。有一些师父习惯于过午不食,他体验和享受的是身心内在的宁静,这种宁静有助于坐禅。所以佛经里讲:如果你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修念佛法门,临命终时精神一定能升华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世界。为什么呢?因为人在死亡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考验是什么呢?还是关于食物的。大家可以想一想,他日日夜夜、岁岁年年,一直是到了一个点就吃饭,内心形成一种惯性的反应,而临终的时候呢,他已经不能再进食了,但是那种惯性反应、那种欲求还有力量。所以,临终的时候如果善业力量不够,他就会体验到关于食物的强烈的欲求,以及这种欲求带来的肠胃燃烧的痛苦。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你们平时不能多多受持八关斋戒,晚饭要少吃一点,对你的身心会有帮助的。

  那么受持八关斋戒有什么功德?有如下几条:积累福报资粮;有助于身体健康;能消除我们过去的业障;能使我们的生命趋向快乐清净、光明自在;还有福报优厚,为我们未来的生命积累资粮,而不是透支。我们现在很多事情透支,透支太多!地下的挖出来补,天上的打下来吃,水里的捞出来吃,透支太多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用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帮助我们愚痴的众生认识这件事情的意义。他说“一日持戒斋,得六十万世余粮”。今生持一天一夜八关斋戒,未来六十万世不会遇到饥荒。此外对于修净土法门的人,八关斋戒是往生助缘。

  受持八关斋戒的人,要求是六根具足的男女。如果在我们受持之前,有犯过以下错误的人,就不能受戒,受戒也得不到利益。什么错误呢?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上的血、破坏僧团的和合,这个一般…

《戒律的艺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