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变化也会表现在呼吸变化上,所以呼吸就像心灵的纽带,会联结。另外,它又像身体的温度表一样,身体和心灵的变化都会表现在呼吸上,这一点在普通情况下,我们没有觉察。我们很兴奋的时候,呼吸是一种状态,我们很忧愁的时候,呼吸是一种状态,我们很宁静的时候,呼吸是一种状态,我们看到一个人,动一个念头讨厌他,呼吸马上会变化,这些我们都没有觉察,以前因为我们心太粗没有觉察到,其实都有关联。呼吸是一个重要参数,其它的变,它马上就变,如果我们修行有术了,定力增强了,我们就会非常敏锐地发现呼吸变了,身体也变了,某一个地方变了,甚至我们一举一动,走路的时候每一个姿势,在气息上都有微细的变化。所以这个意思是说呼吸在生命活动里的重要性。呼吸的另一个特点在哪里呢?它不像我们的身体那么粗,我们的身体很粗,我们要训练我们的身体,要跑步呀,做运动呀,打太极拳,只有这些。那么呼吸也不像我们的思想那么细,我们的思想太细了,细到我们看不到,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无形的。呼吸是介于我们的身体和思想之间的,它不像身体那么粗,也不像思维那么细,可以感触它、把握它、调整它。因此呢,可以通过调整它来达到调整身体的目的。因此我们坐禅的时候以呼吸作为我们坐禅关注的对象。
这里有一点我要解释一下,许多人对出家人坐禅有误解,认为坐禅就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这是错的。因为人的思想一般来说不可能什么都不想的,什么都不想的境界有没有呢?有,但那个是修行到了很高的境界而且还出了偏差,一种无想定。对于绝大多数众生来说,心要攀缘一个对象,而坐禅呢是一种正思维,就是用正确的方式去思维那个对象,又叫“静虑”。通俗地讲,坐禅不过是要我们有序地的去想,不是乱想。我们的心平时一直在动,像马一样,平时是野马。坐禅呢,要把野马的鼻子抓住,叫它慢就慢,叫它快就快,叫它到石家庄就到石家庄,不要跑到北京,是有序的,不是胡思乱想,要正思维。静虑就是坐禅的内涵,因此修习禅定一定要有一个对象,来作为心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对象有很多种,有时是佛号“阿弥陀佛”,上午有个营员数息念阿弥陀佛,那也是个很好的方法;有时候是密咒“唵嘛呢叭咪吽”,心中想着“唵嘛呢叭咪吽”;有时是地水火风;或者是参禅参一个公案的话头;或者是一个法义,比如说一切事物缘起性空吧,把这个作为对象。现在我们都不用这些对象,我们就用非常简单、非常贴近我们生命的呼吸作为对象,关注这个对象。关注呼吸这个对象又有几种,上午我讲的是观察,观察出,观察入,观察粗,观察细。还有简单的就是数它,数自己的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然后数它的进和出,一般我们数它的出。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呼吸的状况有四种,这四种里面有三种是呼吸不太健康的状况,不调的状况,有一种是调的健康的呼吸。不健康的呼吸有哪三种呢?第一种风相,呼吸属于风的呼吸,这种是说我们呼吸的时候出入有声,就像我们禅堂的风扇空调一样,有声音,这叫风相。第二种叫喘相,喘向是指呼吸不通,好像老是在哪个地方有堵塞,这个与健康有关系,气息不通。第三种不调叫气相,气相是指呼吸出入不细,这个叫气相。风相是有声,喘相是不通,气相是出入不细,这三种都是呼吸没有完全调好的状况。上午有个营员反映,打坐时出了一身汗。实际上在打坐的过程里面,我们的身体和呼吸是不断地在调整,因为我们把注意力关注在呼吸上,身体就会随之而调整,因此就会出汗呀、发麻呀、发胀呀,或者各个部位跳动呀,发热呀,各种感受千奇百怪,这种过程里面本身有调整作用,调节的良性作用。呼吸的非常健康,非常好的状况叫什么呢,叫息相,这个息相意思是指在呼吸的过程里,呼吸不粗,很细,很深很匀,绵长,绵绵若存,若有若无,听不到声音而且很通畅很均匀。这个叫息相,这是呼吸调节得比较好的状况。我想我们各位要学习坐禅,可以从数呼吸入手,当数呼吸有一定基础之后再观察呼吸。
下面大家可以把身体活动一下,然后把坐姿摆好。我们来数一数呼吸。把注意力关注在鼻端,数的时候从一数到十,再回来从一数到十,不断地回来从一数到十。每次呼吸一进一出算一次,每次出的时候数数,往外吐气的时候数数。不要用嘴呼吸,用鼻子。每次出来数,出来一,再出来二,再出来三 …… 数到十再回来。那么注意,往往还没有数到十,想别的了搞忘了,怎么办,赶紧再回到一。你不要说算了,赶紧回来,你比如数五,数到六,没有数到十,搞丢了,要回到一。所以不管有什么妄念出来干扰你,你不要理它,然后你再回到一。数字数丢了就回到一,如果没有丢就接着往下数,数到十再回来。这个工作非常简单,但是如果我们坐到 10 分钟或者 20 分钟中间没有任何杂念干扰,不数丢,那就很不容易了。所以我们现在坐一坐,看一看哪位营员没有数丢过,能够不数丢。从一数到十,不断地再回来,第一次呼气是一,第二次呼气是二,第三次呼气是三,这样数,有妄想杂念没有关系,再回来从头数,很简单。数的时候,我建议你们稍微带一点兴趣,不要被动地愁眉苦脸,带一点兴趣。前面我们讲了,我们的呼吸这么奇妙,这么重要,现在我们要数它,我们要注意它,带一点兴趣,研究一下的味道。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禅坐 30 分钟)
明海法师:深吸一口气从嘴里呼出来,然后再搓手,用手焐眼睛,摩擦面部、手臂,慢慢动一下身子,慢慢活动,按摩一下腿部。
(休息一刻钟)
明海法师:刚才打坐的时候我觉得心里特别安静,我从各位身上感觉到的是一种很强的安静的力量,不知你们自己感觉怎么样,你们可以自己谈谈,有什么体会。刚才的时间是半小时,上午是一刻钟,你们进步很快,一下就翻倍了(众笑)。
某营员: 我今天下午坐禅比上午坐禅感觉要好些,我现在主要从心情上和身体上来讲,刚开始时呼吸很短促,像明海法师讲的不通畅,有障碍,就好像是要送走一个客人,送出去又回来,持续大概有十来分钟。慢慢地呼吸就平稳了,它就不是客人了,就是主人了。在后十五分钟,麻胀,忽然有一个松开的过程,眼睛看见许多亮光,有这样一个过程,后来又开始麻胀。最后有一个问题,我以前神经衰弱,后来通过禅定治好了,可是又有点矫枉过正,在禅定的过程中总想睡觉。
明海法师: 原来没睡的觉现在都补上了。昏沉的毛病,你应该观察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一般脂肪较多,血脂高,血压高,饭量大,这样的人容易昏沉。观察自己的身体,另外自己坐着的姿势,如果腰不直也容易昏沉,所以可以在打坐的时候让其他的同修观察一下你的身体,坐得是否正、是否直,缩着头也容易昏沉。还有呢在打坐的过程里,我们的注意力以我刚才讲的方法来说是在鼻尖数呼吸,注意力是在呼吸上面,不要把眼睛全闭上,睁开一点,有利于防止昏沉。注意力特别往下是容易昏沉的,注意力往上(身体上面),心容易散漫不昏沉,所以这时你的眼睛不要闭起来。关于腿痛,有一点,我们刚开始学打坐的人,这种障碍,腿痛,身体方面的,还有心里面妄想多,昏沉重,我们要注意,注意什么呢?我们刚开始学打坐的人,每次坐的时间不要太长,每次坐的时间要以你的腿微微有点痛,忍一下就结束。你不要一点都不忍,否则你就不会进步。但如果忍的时间太长,过度了,在你的内心会对打坐这件事逐渐地升起厌烦。今天上午有个营员讲,要不要学佛要重新考虑了,他会升起厌烦。所以我们的心是一个很怪的东西,它跟一个小孩一样,你得慢慢引导它,但是又不能过分,但又不能完全顺着它。完全顺着它,它没有进步,就像那个举重运动员练举重一样,每天要加一点,每天加一公斤。如果一下加十公斤,他举不起来,就没有信心了。但是每天都要加一点,每次不要加多,如果他一点不加就没有进步。所以腿痛一样,这就是说你自己把时间调节好,调节到:一开始打坐很舒服,完了就腿痛,舒服没有了,下面就是煎熬了,煎熬一小会儿,马上就结束它。所以你打坐的水平提高了,时间会越来越长,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另外,你的定力增强。定力是主要的,心专一到目标上,很快就能够进入坐禅的那种喜悦、专一和宁静,进入到那种境界,结果就是我们对身体的感受会特别淡化,会忘记腿,忘记手,会有这种感受。所以再打坐的时候,很快就会进入那种境界,腿再痛的时候,你已经不知道它痛了。当然最后逐渐感知到腿痛的时候,觉得腿都木了。在这以前它痛你没有注意它,因为你的心已经完全投入到你的对象里面去了,心力没有分散。我们出家人在冬天要打禅七,现在柏林寺打禅七是三十五天,坐三十五天禅,就像在学校上课一样,一节一节课地这样上,这样情况下,腿也是特别会痛,因为一天到晚都坐,跟偶尔坐不同,怎么办?师父们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按摩、活动,使自己的定力提高,提高以后能够很快不注意腿,还有在打坐的过程里面,腿实在特别痛,也可以换,不是说绝对不能动,只要不影响别人,悄悄地换一下也没有关系。其他的营员还有什么问题?某营员:刚开始时,数呼好象数到吸上了,而且吸的时候会有妄想,但是我一直保持数没有中断。后来腿就开始痛,后来改散盘还是痛,后来索性改成双盘了,特别痛苦,好象腿要断似的,后来看到明奘师走到明海法师那儿,拿着一只表,好象是说时间到了。后来又看到好几个师父到明海法师那儿,好象是特别同情我们,明海法师说再等一会儿。在这过程中,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念头,维持那种数息的念头,好象也体验到一点禅坐的境界,虽然特别痛苦,我感觉其他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
明海法师: 这位营员的体验很有代…
《明海大和尚讲禅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