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P7

  ..续本文上一页声)

  21、我身体不好,想学佛以修心,坐禅以疗疾,苦于无人引导如何坐禅。法师可否将自己坐禅经验与大家分享?我又是否可以向你学习如何坐禅?

  要教你的,禅修营要教你的,行禅、坐禅,吃喝拉撒都是禅。没教你吗?我都是在这里学到的。所以说你好好学的话,就可以。

  22、请问,如何解读世俗世界的人生?

  谁规定的世俗?谁规定的一种超越?世俗,是我们自己认为的世俗吗?世俗,是有一种客观的世俗吗?要从我们自心拿掉这些东西。你沦入于世俗的观念了,人生就陷入于世俗的人生了。而我们自己,是可以限定的吗?应该不是可以限定的。

  23、梁漱溟先生曾经提出文化三路向说,认为佛教文化是向后看,你怎么看?

  前后怎么区分?在你们面前,我在你们前面。在我的面前,你在我的前面。到底谁在前面呢?佛法不是向前看,向后看,它是向如实看。

  24、许多学佛之人目标就是得解脱,如果有修为的人是处处西方极乐世界吗?留下世间人如何教化?请问法师如何发心出家的机缘?作为一个初接触佛法的人,我们应当树立学佛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就相当于这样说,今天世间上有很多失学的人,于是我们就失学来拯救这些失学的人。是不是这样?这个世间上有那么多人没有读书,于是我们就可以不开学校,不上学校,我们就可以帮助这些人,可不可以?这是什么理论?只有你自己学好了,你才可以帮助世间上的人。成佛也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也好,那都是你拯救众生的一种方法、手段,如果说你没有学好,你拿什么拯救众生?必要的学习是前提。我们学佛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到自己现下好好学习当中,成就好度化众生的智慧和能力。将来,你才能对众生有帮助。

  25、面对人生不断的十字路口,怎样选择自己的生活?面对不太幸福的婚姻,如何选择?

  选择,就是要你发生智慧。你没有智慧,你就不能选择的。要有智慧,你就能看清楚自己真实的需求。在十足路口,今天是张家女儿,明天是李家女儿,这个是瓜子脸,那个是苹果脸,两个都漂亮。你想要哪一个呢?你说我两个都要,那就随便你。人家要不要你就是她的事情,不是你要不要人家的事情。十字路口不就是这样吗?所以说你要明了自己。人与社会,一个方面是我们自己的需求,一个方面我们自己的需求和别人的需求怎么相结合的问题,是不是?

  28、我是一个刚接触佛法的女士,请开示我应该看哪些合适的书籍?

  佛学的启蒙书籍很多,比如《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像《三皈依》《十善业道经》,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启蒙的书籍。你可以好好看看。今天你到文殊院,结缘的书也有很多。可以好好看。

  29、现在的朋友,都是慢慢疏远。大家追求的是名利、家庭,如何能够像禅修营里面,能够感受到和尚们的关爱与慈悲?

  那就是你不断地去关爱别人,真实地去关爱别人。你对世间上投入仇恨,你收获的就是仇恨。你投入关爱,你得到的就是关爱。但是不要乱爱啊。(热烈掌声)乱爱,有的时间是要找打的。(众笑,掌声)

  30、为什么人混浊地过了一生,但在临死时仍然要贪恋这个世界?

  就像你今天在这里,你没有好好学,庸碌无为。但是临命终你还是有点留恋,这个文殊院的包子好吃哦,还不是一样的吗?无明、愚痴,一种耽著啊。

  31、现世的诱惑,人类的欲望,自身的经历,已到适婚年龄,但是以前有失败的经验,抱着对家里人一个交代的想法,可是结婚对象不是自己真爱、最爱,佛法对于爱情与婚姻怎么看待呢?

  如果不是最爱的,我就不要。如果说我要选择对别人交代,谁又对我交代呢?于是我在出家之前我就在选择对象,我找这个女的,不能满足我;我找那个女的,不能满足我;最后,我终于找到一个女的,能满足我,那就是我自性的女人,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而且,我打她骂她,打不转她骂不转她,她也不会嗔恨我,她会随时随地与我在一起。这就是我的最爱,我选择了她,所以说我幸福一生。

  你要对别人交代,我看你就成问题了,没人对你交代。

  很多人都是这样,到了结婚年龄,不结婚人家说你是怪物。结吧,随便找一个结吧,只要是男人就可以了。但是一结婚,发现完了,上圈套了,今天你要尽责任了,摆脱不了了,他要打你了,他要骂你了,他要查看你的信息了,彻底就被拴上了,进了猪圈了,是不是这样啊?小心啊,那个是陷阱啊,每一个人都可能是陷阱。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地雷。假如说你不需求就可以了。真是你需求,那就要冒着危险去把雷排掉。要找到你的安全区域。(笑声,掌声)

  32、对过去,仍然执迷不悟,明知有一段孽缘,参悟了佛法,却仍旧放不下。

  就像我们有疮一样,抠了又抠,痒了又痒。哎呀,这个痒还是一种快乐啊,没有疮了以后,不抠也不痒,没事可干了。识破了,不就这样吗?

  33、请问法师,生活当中有诸多烦恼与痛苦,佛法教育我们离苦得乐,怎么样才能以最佳心态持续欢喜?

  今天来的路上我们在说一个问题,我说,孤独是最好的治疗,寂寞是最真实的快乐,但是,很少有人懂这个道理。他都落在苦乐对待过程当中。凡是有快乐,它就必然有相对的苦法,苦与乐往往是一对,只要你超不出这种对待的境界,快乐过后你必然是加倍的失落。

  所以说,不苦不乐、不来不去、不生不灭,涅槃真心,是为常乐。(掌声)

  34、盐市口天桥上有一些又老又残的乞讨人,有人说他们是两种身份,表面上在乞讨,其实,是坑蒙拐骗。都说佛陀慈悲为怀,请问法师,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假如你真的慈悲,我劝你把这个现象看清楚。他究竟是真的乞讨呢,还是坑蒙拐骗呢?这是一个方面,看清楚以后你就知道怎么对待了。第二个方面,假如说你这种慈悲,是真慈悲的话,首先,慈悲一下自己。为啥呢?如果说你对财宝的悭贪没有舍弃,管他是真的假的,他都可以帮助你呀。世间上只要你善用,真真假假都可以汇为真,一真一切真。假如说你不善用,一假一切假。最后连真正乞讨的人,你也说这个假的。我走到世间上,人家说,和尚,低头。我说,干嘛要低头,看看你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因为他见到的假和尚太多了。所以说见到真的,他也说是假的。这个世间也许你会错掉很多机缘,对吧?

  就像刚才那个吃了亏,上了当,自己再没有生活的勇气,见了男人就是恐龙,见了美女就是河东狮子吼。于是,婚姻一步不前,这一辈子呢,痛苦结束。

  35、用电脑或者是播放器播放的诵经,和自己亲自诵经有什么区别?

  我们放一段录像,你在吃饭,你就吃过饭了;放一段录像,你在睡觉,你就睡过觉了。它有没有区别呢?

  播放的经文有效益吗?

  有效益。但是,对别人也许有效益,对你呢,如果说今天对你播放一段吃饭录像你就吃过了,那就真正有利益。

  经书不念出声,只是阅读的话,有没有功德?

  假如说你全心全意默念,也许比你出声音还要来得真切。

  如何自净其意?如何克服散乱和放逸?

  内心里面不染污,就清净了。你能不能够呢?别人的话啊,都是语言上的戏论,只有你自己做到了,一个烦恼一个烦恼地克服,一个恶业又一个恶业地对治,才能够自净其意啊。散乱,对治散乱就是要把你的心集中起来。从你最感兴趣的问题下手,穷追猛打,一直深入进去,也许,对你的散乱心有一个帮助克服的作用。放逸呢,假如说你喜欢放逸,今天就让你没有规则,在世间上随便放逸就可以了。但是,到处撞墙的就是我们。所以,这些东西需要自己去选择。

  如何增进智慧?

  多亲近宗和尚,多来禅修营。

  多体验生活,多认识因果。多看清自己。

  36、是否一旦发生杀生等重罪,不管如何修持佛法,如何做善事修功德都无济于事,此后都一定会下地狱呢?

  不一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果说你知错不改,那就糟糕了。人与人之间,你已经杀害掉别人了,对人家的家人总得有个交代吧,对自己总得有个交代吧,你这个杀人之心总得要解决吧?如果不然,我看你这种恶业很难解决。只要恶业没有解决,一定有它的势力,一定会陷我们于不复之地。

  37、我们是该平淡地生活,赚的钱仅够温饱就好呢,还是多多赚钱?多多布施才好?该不该为布施而去赚更多的钱呢?

  布施,是为了对治我们自己的悭贪。你平淡的生活也好,多多赚钱也好,看你是发什么样的心。以悭贪之心去赚钱呢?还是以平淡的心去赚钱?做一切事情的时候,发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发心是以贪心去赚钱,在你赚钱的过程当中,贪心被培养起来。等你赚到多多的钱以后,你再想布施,心相续已经被破坏掉了。你再想布施,已经没有办法了。所以说,平淡与浓艳的生活都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都无可厚非。关键是你有什么样的心态。

  38、请问师父,三世因果,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和坏事,是成正比的吗?

  那就要问你了,你做的时候是成正比的吗?你干坏事多,显现的时候,恶劣的果报一定多。你做坏事的时候投入,那么,你在受恶劣的结果时,也倍受伤害。和自己的投入,是成正比的。

  39、如何对灾区经历地震的孩子所讲的生活没意思,学习没意义进行劝解?

  也许要从我们自己认识自我以及从认识灾区的孩子开始,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他的来源是什么?有的时候不仅仅是讲道理。我劝大家多陪他玩一些他所喜欢玩的。这个也许比你千千万万的说教都要有意思。你跟他说没意思,但是,你跟他探讨要做什么的时候,他总有他要做的事情,于是,从这一点一点的陪玩、陪乐,陪做事这种过程当中,也许,它比千千万万的说教力量还要大些。不要光是去说教啊,要用亲身的精力关注他们的兴趣,关注他们的爱好。哪怕他是痛苦,我们帮他关注痛苦,也是一种意义。

  40、以现在内容为…

《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人间佛教的修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