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候看看自己的脸、看看自己的思想,有些困惑的问题,不得解决的事,自己什么出发点,在为谁打算,这样用用功,就把四念处阶段资粮道先学起来,从浅地方,低级地方下手。本来法无我是佛法中至高无上的真理,但我们只能从最低级的地方入手,所以我们念弥陀经不要把这段忘记了,虽然文字里没有放进去,我们不要忘了这一段是我们修行人必须要的。四念处是直接的对我们思想的要求。佛法是心学,就是要对治我们的心病对我们思想的要求就是对我们心的要求,这是核心问题,最重要的问题,不要把这个只当作名相,四念处是什么?光记得名相不行,要用起来。然后知见正了,就说行为了,规范你的行为,约束你的行为那就是戒学。戒学七众弟子各人有各人所受的戒,在家三皈五戒,出家人三皈五戒是基础。正规的说我们收一个小和尚披剃,做披剃仪式时先受三皈五戒,没有受三皈五戒的人不能剃头的,要受了的才能剃头。所以三皈五戒是佛法的入门,不要说出家人不受三皈五戒出家人丢不得三皈五戒,丢了连在家人不如。出家人的戒是在三皈五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戒。三皈五戒是我们戒的总根本,就一百岁的老比丘,再大的菩萨不能说不皈依三宝,所以戒里头三皈五戒是佛弟子的根本,尤其是三皈依。我们的行为以什么为规范?作为佛弟子,具体的规范就是我们的戒,三皈依是我们的根本规范,沙弥、具足戒,具体规范我们的在我们七众各人受的戒,还有菩萨戒,菩萨戒就是扩大我们七众别解脱戒的范围,心量广大。菩萨戒先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萨戒的愿戒,愿戒是发了愿无论如何艰苦都要成佛。受戒时说“假使热铁轮,在吾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所发愿”。若有轮子烧红了在头上旋,说你当不当菩萨?不当就给你取了。要当,还要旋,都要当菩萨,当佛。无论如何艰苦我都不退失菩提心,这叫菩萨的愿戒,是菩萨的一条总戒。如果退了菩提心,当菩萨行菩萨道艰难。看过去佛菩萨,行菩萨道经过的那些考验。舍利弗行菩萨道把左眼睛挖了,人家说不要左眼要右眼,经过这种考验都不退失菩提心,这叫菩萨愿戒。在这个总戒之下受梵网戒瑜伽戒。瑜伽戒非常切近人情灵活性大,梵网戒要求高,严格,在家菩萨修梵行就要受梵网戒。我们四十八个戒兄去受戒,老法师怕我不懂,就先说:你们没有出阁的这辈子就当老姑娘;居孀的你们这辈子就居孀守节;如果你们还有大居士的受这个戒就应分居,先讲清楚。修梵行,梵,梵天,色界天,色界天超出了欲界,没有男女。如果把欲界的男女欲断不到,就上不了色界天,你就不能受梵网戒。色界天的群众就叫梵众天、臣子就叫梵辅天、天子就叫梵天王,都要修梵行,都要修梵行。有人不懂问:你们学佛的为什么一定要出家?要修禅定梵行,单干户才行,梵网戒要修梵行,第一个单身,第二不吃肉,你都是菩萨了还吃众生肉,这条戒严格,受梵网戒一定吃长素,我们师父传梵网戒先把这两条讲了。持得了才受,持不了就不受。瑜伽菩萨戒在家人可受,不吃素也没有严格规定。出家人在我们汉民族地区必须要受梵网戒,外国的出家人不受梵网戒,不管是南传的藏传佛教满了二十岁受比丘戒不受梵网戒。藏传的一般受瑜伽菩萨戒。我们有时看到藏传喇嘛吃肉我们想不通。南传佛教也吃三净肉:不自杀生,不见杀,不为自己杀。人家没有受梵网戒,没有我们中国和尚高级,出了家就受梵网菩萨戒,非当菩萨比丘不可。
说句老实话,出家的人没有发菩提心不能出家,出了家就为三宝为众生服务,这个思想才出家,不发这么大心在三宝中住起就格格不入,你说:我出了家要独善其身,为自己修行,自己看经念佛,礼拜念诵,其它事不想做。那就不行。出家人跟大家是和合众,互相都要服务。所以各人都要担任一点职务,从前有钱的丛林下有的方丈和尚相当累,会当的当三年,就不当了,当老和尚什么事不做,退隐(侍者是主事师)拿单资还有其它优待,有些懒和尚当了三年就退院不当了。当方丈为常住立了功,为大家培养了接班人,庙子办好了,有一定劳绩,你退院当老和尚,人家心服口服,有些会躲懒,找另外人当,人家对他有意见,如果你出了家光坐着修行什么都不管,不行,总要为丛林担当一部分责任,大众才心服口服,依众靠众,大家互相依靠,谁都要出点力,所以要发心,当了方丈和尚就是当退院老和尚也要发心。宝光寺无穷老和尚退院了,火烧房子了,差点就把大殿藏经楼烧了,无穷老和尚爬在房子上拿命去拼,火就熄了,被烟呛了后来生病说不出话,但世人看了都尊敬,他抢火,跟火拼命,感得护法菩萨来灭火。中国出家人出了家就受菩萨戒,现生在僧中要培福,不然一个人躲懒众人都学我躲懒,大家都躲懒。丛林又哪个管?
我们不论担任的大事小事,执事管的面宽些,清众管的面小些,都是为僧众服务,各人担任的事要倾心尽职,规约上说的。我们是清众,清众有清众的责任,派了你的工作,哪怕你最小的螺丝钉不合适,哪一环扣不住就要成问题早上打报钟,没有接上就是问题,厨房的饭没有煮好更成问题,都是重要人,火头菜头汤药师要把饭好好拿出来给大家吃,哪一环扣不起就不行,要发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以这个也是戒,三百四十八条我给你们提了要背,要这样受。不要受在本本上,本本是个纸哪天没有带本本戒就没有了记不得,第一背得略戒。
做好事有干劲肯劳神,才叫勤。熬夜打麻将不叫勤,做坏事肯劳神不叫勤。勤是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叫正勤。我们佛弟子主要工作是止恶修善,这是我们的正事,这是我们最要紧用功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戒学,说一句总话,你们受了三百四十八条,后头七佛略戒,是总纲领,不要把它看成老生常谈。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这就是我们的戒,一切恶莫作,这个话包得宽,岂止三百四十八。一切恶莫作,反之当奉行于善,止恶是消极说,反过来修善,什么叫修行?止恶修善才是真正的修行,不是空谈。大家都说那个事做不得,是害人的事,你就不能做,不做坏事等于修善。积极地,这是好事需要我做就该做,未生善令生,没有做的好事没有发的好心,要有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当好人,世间上当善人,我们不要当了佛弟子世间善人都不是,你学的什么佛,口善心恶,口念阿弥陀佛干得是害人的事,那样的人不但害了他自己,总的还害了佛教。人家说你学了佛还整人害人,那你学佛干什么?总的是止恶修善,真正修行要摆在事实上,对人对事,看这个事对众人有益没有,首先要对多数人有益,对多数人有害就是更大的恶。首先要看对人家不要看对自己,自己吃点亏不要紧对人家有益,若这个事做来损害了人家随便损害哪个,人家也不愿意,同时有因果。佛法讲因果,你不要损害别人。
佛法三皈依主要皈依法,皈依法的意义,一个说“自皈依法,永不皈依天魔外道”,另外一个“皈依法,不损恼有情”有情包含得宽,六道众生都叫有情。天上的天人,我们损天不易,有时我们做事讨那些天人不喜欢,我们做事要小心,那些护法天人不喜欢,我们做了他要生嗔恨心,有的护法跟我们一样,他不是大菩萨,是菩萨的眷属,属于六道有情一类,他看我们佛弟子特别出家人做的事不合佛法,他要生嗔心。损:让他吃亏;恼:让他心头不喜欢生嗔恨心。有情包得宽,不但天人,就是一个蚂蚁,我们也不要无缘无故损害它。我小时候逮蝴蝶,夹干了就是书签,把蝴蝶逮来放在多厚的精装书里,等它夹干了成书签,过了一个星期我打开看它没有死,死了就算了,目的是它死了做书签,它倒死不活,发抖,把我吓得一身起鸡皮,不好处理,再整死它又下不了手,不整死它又活受罪,最后我把它倒在草丛里就跑了,我至今想到蝴蝶颤抖的样子,这就是小孩子干蠢事,小孩子无始来带的无明,只晓得整人家来利用,所以损害人家,人家吃了亏自己心里过不去,同样要受精神上的痛苦,所以很小的生命我们也不损害,蚂蚁蚯蚓也不能损害,小孩子有坏德性,弱小生命要整它,因果上要受惩罚,不说损害有情,就是小动物损害了精神上也要受惩罚,以后还受因果的报。所以那年生病在医院不准我走,我说来偿报了,就是我从前整了小动物把它拿来关起,今天在医院不准我走。皈依法不损恼有情,随时考虑我们说话形式,是不是使别人吃亏,人更不能损害,乃至动物也不能损害,这是一条总戒。皈依法,法就是戒,就是佛的法律,皈依法的戒是不损恼有情,佛等视众生如一子,一切有情最小的动物都是生命,晓得痛苦,从不损恼有情总戒出发就制定五戒,佛弟子受三皈五戒,三皈五戒就是戒,五戒实在职业关系受不了,佛允许守四戒。佛在世的时候,妓女佛都许她当佛弟子,淫戒没有办法,可以受其余四戒,不然她不能皈依受戒,屠夫也让他当佛弟子,靠杀生吃饭不受杀戒,可以守其余四条,慢慢来,是佛的大慈悲,五戒不是整抬的。
能受五戒的是满分优婆夷,只受几条的不叫满分的优婆塞优婆夷,佛的大慈悲,能五戒都持的更好,五戒居士不容易。特别酒戒没有开的,要当佛弟子要戒酒。“开中唯除酒”,有病非酒做药可以开一下,医好就不吃了。正常没有病的都戒酒。吃烟,那时吃烟的人多,流行一个笑话:吃烟无碍,不犯五戒,连吃三口,安然自在,云里雾里莎诃!笑吃烟的佛教徒,吃鸦片的佛弟子。五戒中没有说不吃烟,烟是指鸦片,那不懂戒酒就要戒烟,烟也是一种麻醉性,酒也是麻醉的。西藏的佛教徒,对烟看得严格得很,西藏佛教徒说:宁可让你在我经堂杀人,不让你在我经堂抽烟。西藏说烟的种子就是魔种下的,害人得很,旧社会吃鸦片害得家破人亡。鸦片战争差点把中国打亡了。现在缉毒贩毒,共产党来了一下就把老瘾哥戒了。共产党没有来时什么都戒不了,共产党一来什么大瘾哥都戒了,一口都没有还是没有死,共产党第一做了这个好事,吃的不敢吃卖也不敢卖。那时卖烟的就像现在卖火锅的一样一条街有几处,吸毒的把他本人害死,家屋吃穷,弄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悲惨,共产党来了一下就肃清了,现在边界上有的地方,又有贩毒了。所以吸烟这个事不说那些毒就是纸烟也是害人的。雷医生非常好的人,为我们这义诊,她的病人个个喜欢她,她就是吃纸烟喉咙里长癌就医不到,才死了几年,比我年轻,纸烟害人比鸦片差不远,喉癌呼吸道的病,那个东西害人,吸毒有通过纸烟里一齐吃上瘾,离不得,继续吃,继续中毒,不能劳动,死亡,家庭有这种人就影响家庭幸福。佛在戒条虽没有说戒烟,烟比酒厉害,酒有时可治病,酒除非你生病不用酒要死人才许开。我们四川的大律师慧持,慧远的弟弟,亦是师弟,慧持法师持戒精严,后来生病医生说要吃酒,无酒不行,他说:开得开不得?说,开得。他要把律藏翻来看开得才开,书没有翻着就死了,慧持法师宁死不犯戒。端杯子就不好的,在宴会上不端杯子。最近这两年赵朴老在宴会上不端杯子。梵网戒中说端杯子犯戒的,杯子不能端酒壶不能提。伊斯兰教有个大阿訇,宴会上那天是他们吃素,桌子上摆了酒杯,那个阿訇叫拿开,不吃酒酒杯都叫拿开。酒害人,烟也害人。不认真讲有好多出家人都陷在里头。我看所有的出家人醉酒,醉死的,没有把这事当个慎重事,好像吃酒又没有杀生不沾杀盗婬妄,这个不叫性戒,又不害哪个,这个叫遮戒,佛挡了不许做的。你没有害别人,害了自己,喝醉了,五戒都可犯,所以酒没有开,除非非酒要死,可开,病好了就不许吃了。烟、打牌、麻将,到处都在打麻将,不管什么赌输赢,不赢钱犯了放逸,贪玩的戒;如果赢钱犯盗戒。有些皈依弟子不晓得这是犯戒。学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哪些是坏事,我晓得有这种家庭,大人打牌把娃娃带去又不上学,害人,这是属盗戒里的。五戒有些是我们在家菩萨不晓得犯戒的,我常时要说。
《阿弥陀经讲记 九》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