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贪者何所贪
观已现生于世间 谁人从于此处死
谁人复往彼处生 谁为所亲谁所爱
一切悉皆如虚空 愿如我者咸受持
若以观察究竟的正理,寻找安立义,观察是否于真实义中成就时,这时,贪爱的人是谁呢?又对于什么境生起贪爱呢?贪爱的三轮自性不成。
若以观察真如的正理观察的话,现在正生活在世间上的有情是谁呢?谁从此世死去呢?投生来世的又是谁呢?曾经生于前世的又是谁呢?前后世的一切士夫都是自性空的。
另外,作利益的亲人、情投意合的好友又是谁呢?没有丝毫自性可言。
是故,诸法平等,皆是谛实空的,如虚空一般。本论作者寂天菩萨教导后学者说:祈愿如我一样的有情应全面地受持这种空理。因为只有证空之道才能斩断轮回根本,是证得解脱与一切智的主因。
丁二、无励出生利他的大悲:
诸求自身安乐者 由诸愤争欢爱因
或极操扰或欢喜 忧恼勤劬起斗争
互相斩杀或斫刺 由是诸罪受大苦
一心希望让自己今生生活得幸福快乐的人们,总还是无奈地受着种种的痛苦,超不出苦的性质,因为他们一方面热衷于与障碍自己利乐的仇敌作斗争,另一方面又热衷于与自己的亲人一起散乱嬉戏,由于这些因素,使他们内心得不到平静,极度地烦燥不安;或欣喜若狂;或未能如愿时,忧悲苦恼;或为了达成所愿,辛苦奔劳、与他争斗。
为了自己的目标,互相斗争,受着斩杀或斫刺等杀身之苦;三门的罪恶与尝受的种种痛苦肆无忌惮地欺凌着他们,如此艰辛生活的愚痴凡夫无意义地虚度着大好的生命光阴。
有智慧的人应想想这些情况,不要贪著今世的圆满。
数数来生善趣中 受用众多妙乐竟
死已还堕诸恶趣 难堪众苦常相逼
不仅如此,来世的过患者:由于善知识的恩德,以及所积福德的力量,也曾多次投生到犹如闪电般转瞬即失的善趣,但对于有漏的安乐,再怎么多地受用,也从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一旦过去贤善的福业受尽,死后定会堕入恶趣,尝受粗暴难忍的痛苦,时间又是那样的久远,似乎永无尽期。当思惟恶趣痛苦,精进于道!
三有之中险难多 愚痴系缚恒如是
无明解脱互相违 实执锁镣困生死
此中难忍难比喻 三有大海苦无边
总之,三有之处,由于所积恶因众多,导致其果报——恶趣的险地也极为繁多,而从此三有痛苦中解脱的方便,即是证悟真如,若没有证悟真如,就被束缚于轮回中。
无明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是正好相违的,只要由实执的锁镣困于生死的期间,若没有这样证悟真如,就会于此生死中,无尽期地感受无边无际、难忍难喻的轮回苦海。
作善无力极微劣 暇满所依难保信
衣食活命医药缘 营扰饥躯常疲困
睡眠逼恼恒相随 更狎愚迷作无义
此生无义速消逝 如是观修极难得
在三有轮回中,虽偶一生于善趣,行善的力量又那么微弱。而作为修善的暇满人身,又是这样的短暂,难得有修法的时间。
在短暂的生命光阴里,为了长久地生存,多方积聚财产;为了身体的健康长寿,作各种洗浴按摩等的承事,还要服食汤药;有时被饥渴、劳累、昏睡,以及内外的各种伤害交相煎熬;有时又与恶友相伴,狎近愚迷,做各种无义的事情,虚度时日,就这样,生命就在这样百无聊赖中速疾地消失,从没有在正法上下一点功夫。
而超越三有的因即是观察真如的观慧,是非常难以得到的,因此当精进闻思修于解脱轮回的方便。
此中复习为散乱 遮彼之道何由得
况复魔天恒勤求 令人堕落大恶趣
若有这样的想法:“得到善趣时,由修空性,不就能遮止轮回了吗?”
即便在生于善趣的时候,我们执著诸法实有的实执与猥杂等散乱,是从无始轮回以来,一切生世中数数串习了的,极难遮止,哪里有遮止的方法呢?是很难立刻遮止的,因为顺缘稀少,违缘众多,即使想做一点善事,天魔等也是耍尽伎俩,百般阻挠,令堕入大恶趣中。违缘是这样众多,又是那么难以遮止。
此中倒引多歧途 犹豫徘徊难越渡
有暇人身既难得 大觉出世尤难遇
另外,想做一点善事的时候,也多被邪知识所欺骗,令堕入常断二边中,这样的歧途也非常多,或者令对清净道心生疑惑,徘徊不前,难以超越多疑的误区,因为能够斩断疑网的外缘——善知识的摄受,内缘——明辨是非的智慧等,实难获得故。
在得到贤善的人身能够修法的这个时候,若没有修习一种清净的正法,以后就再也难以得到有暇的人身,而且圆满具足大觉应化世间等的顺缘也是无比难值难遇。
惑业洪流截止难 呜呼众苦恒相续
有情沉溺众苦中 如是众苦不自知
大苦暴流中安住 噫嘻岂不堪悲痛
譬如有人数数浴 数数投身大火中
安住如是极大苦 仍复矜炫自为乐
在得到上师善知识摄受的时候,若内心上没能令生起证悟甚深空性之道,则很难截止汹涌的惑业洪流,很难连根拔除三有的根本,因为除此空慧外,再没有其它的对治法。
若未断除三有的根本,唉!轮回的痛苦就会像水波一样,层出不穷,没有穷尽的时候。
像这样漂流轮回的众生,常受众苦交煎,却执苦为乐,不知道自己受苦逼恼的愚夫,恒时地沉溺于大苦暴流中。见到这种现象,悲心凄切难耐:唉!怎不让人感到无比哀伤?
就如有些被邪知识欺骗的外道,一再地洗浴,然后又一再地投身大火中,受这样的难行所逼恼,处于极度的痛苦中,还自诩为安乐,妄认为这样的苦行就是投生善趣与证得解脱的因呢!
宛如不知有老死 如是行于一切处
定为死王所刑戮 堕落难堪恶趣中
像这样的凡夫俗子,虽没有从生老病死中解脱出来,但却如阿罗汉一样,似乎超越了老死,没有忧伤怖畏,优游度日,放逸而行。
愚痴的人啊,死王定会在他们最初以为还不至于死的时候,突然来临,不可遮止地把他们杀害,令堕入恶趣,尝受无尽的痛苦。
如是众苦大火聚 以我福德妙大云
出生安乐资粮雨 安得息灭使清凉
如前所说,缘被恶趣等痛苦的火焰煎熬的有情,这样修习悲心:什么时候,我所积集的布施等无量的福德妙云,普降灵丹妙药、衣服饮食等无尽的安乐资具,息灭那些痛苦的火焰,令他们获得安乐呢?
安得依此无相法 恭敬勤修福德聚
于诸着相沉沦者 开示空性为大师
什么时候?我能够证悟三轮体空的真理,没有丝毫实执的所缘,无住无相,积集广大的智慧资粮,同时,还能对布施等方便分,心怀恭敬好跃,积集广大的福德资粮,然后对被实执的所缘束缚,而沉沦三有受苦的众生,开示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无上方便——甚深空义。这样思惟修习承担起利他之任的大悲心:我当令一切有情解脱痛苦,安立于解脱与一切智的无上大乐中。
犹如诸大菩萨,把具有悲空心要的菩提心作为修习的中心,我们也应修习悲空双运之道,特别应精进寻求离边的中观贤善道。
如文殊怙主第二法王说:
“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贾操一切智说:
“中观离二边见若未证,触证殊妙圣位非所能,
缘生性空深义既辨析,如理精勤励力应修行。”
因此,在偶一获得暇身的这个时候,我们应看到今生所显现的三有圆满,皆如芭蕉树杆一般,没有任何心要,从而意乐加行两方面如理地依止大乘善知识,令大乘道的入门——大宝菩提心在心中,未生者生,生已不退,并且辗转增长,如是具有一切方便行相,殊胜般若波罗密多修持等的一切佛子大行,我们应全面学修,究竟圆满自他二利!
甲二、解释品名:
入行论智慧品第九品。
简明易懂。
二零零五年冬 译于 广东梅州千佛塔寺
《入行论智慧品略释(隆莲法师 译颂)》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