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却是幻有,是假的,不是永远有,永远有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他是缘起性空,迁流不住,一直在像水一样在动,你说他会停下来吗,不会的。所以住则误以为有身,所以你以为停留下来了,以为有身体,因为你执著了,所以你认为有身体,所以我们就自私,我们就小心眼,我们就贪嗔痴。不住则无身,如果你不执著了就没有这个身体,他就不会是你修道的障碍,他就是你修道的助缘,所以没有这个身体你不能修行,有这个身体你执著他也不是修行。有了他我去感悟他,他不是实在的,这就是修行,这才是你修道的因缘。
那么,入气象万千我们要回归自性。什么叫气象万千呢,你用金子做各种各样的,千差万别的手饰。但是你要回归金性,你不要在外表上说这是耳环呀,那是镯子呀,那是项链呀,你不要执著外面的相,你要回归金性,一下子我就认识到,原来就是你,你是谁你就是金子,你怎么变我都知道你就是金子,你变什么你还不都是金子呢,你要认识到金子了你就解脱了。你要说这个项链很漂亮呀,这个镯子很漂亮呀,这个耳环很漂亮呀,你就迷失方向,迷失方向就轮回了,一下我就看到你就是金子,你怎么变我都认识你,那你就不会被外表的假相迷惑所左右,你解脱了,就是这样。哪里有器相呢?没有耳环、没有镯子、没有项链、没有戒指,没有这些东西,当然也就没有身相,因为身相也是由四大五蕴组成的,没有主宰相,性是金子,外表的相不重要,当然你得通过外表来认识本质,你没有这个外表也不行呀。所以这是中观,你说我就空了。请问你通过什么来认识空的,我不认识什么我闭着眼睛,闭着眼睛断灭空呀,不行呀,你没有锻炼你没有抵抗力你只是逃跑,不行呀,生死面前你不面对你逃跑,说我跑了,我不面对生死,我跑了,跑不了。所以你必须面对生死,去感悟生死的如幻如画,所以你不在乎生死,一下就走出来了,这才是真解脱,佛法是敢于面对敢于承当,不是逃跑,不是颓废,不是消极。
如是诸法实相不增不减,那金子增加了吗,没有增加,减少了吗,没有减少,今天一直都这样,即不起见身及见身灭,于是你没有看到一个整体实在性的身体,你也没有看到这个身体灭了,没有灭,这个身体没有主宰性而已,不增不减,没增加什么也没有减少什么。所以说我们觉悟了没增加,没有觉悟的时候也没有减少,就是一种回归而已,回归生命的真相。如是身与灭身,平等无二,所以你的身体现前了,你的身体消失了,两者之间都是平等无二的,缘聚缘散,他们是平等的。缘聚是没有自性的,缘散依然没有自性的。我们是透过这种现象来完成对本质的感悟,就是不增不减的,平等不二的。没有分别,你的分别就带来这种主观意识,心意识,错。如是即能够在此中不惊不惧,也就是死而何惧生而何欢,不害怕,要不然的话谁不贪生怕死,如果你觉得死了到更好的极乐世界去,你可能会赖在这里吗,不赖在这里了,还是走了好,走了没有负担了,赖在这里就说明对于死后的世界无所知,不确知,或者自己的种子没有办法到更好的地方去,或者没有智慧去改变这种执著和挂碍,当然还是赖在这里好。所以说我们要面对这种执著要去改变,不惊不惧就是入不二法门,所以不二法门对我们来讲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经文“上善菩萨曰:身口意业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经文意思是第二十四位菩萨站起来谈他自己对不二法门的感悟。这样菩萨三业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什么叫清净呢,就是不执著不挂碍,但是还要面对。面对怎么办呢,恒顺众生,心里了不无牵挂,众生喜欢的我就多做,不喜欢的我不做,遵守规则,心里并没有觉得自己疲倦呀,累呀,觉得烦恼呀、障碍呀,没有。通达中道无所得,要面对身口意,要面对现实,所以面对现实的过程之中要了无牵挂,所以叫中道无所得,所以称为上善菩萨。上善,中道才是上,要不然那就不是上,无上。他站起来说身口意三业互异,互相之间有差别,身业不是口业,口业不是意业,凡夫二乘以为是二法,我们也一直认识他是有差别的,他是一样的,二乘人认为是空的,凡夫以为是有的,一个偏空一个偏有,都是错误的,都是极端。事实上三业都无作相,没有造作相,没有一个实在的造作相,哪有主宰性呢。虽如此凡夫由三业造作诸罪所以受报,虽然没有一个实在的造作相,但是凡夫也就是我们却是由造作,因为贪嗔痴、身口意给我们增加一个能量,我们就造作,因为这种造作我们就有罪性,有罪业了,有痕迹了,所以我们就自作自受,有了种子,当然你有种子,轮回的痕迹就这样,然后你将来就受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那么这要受报的呀,而上善菩萨在三业中通达空性,身口意三业,身有主宰性吗,没有,口有主宰性吗,没有,意有主宰性吗,没有。所以通达三业的空性,所以是三业皆无作相,没有一个实在的造作相,哪有规律呢,我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我这种话可以这样说可以那样说,他是不固定的。我身体可以坐着可以站起来可以躺着,哪里有固定相呢。思想也是一样的,他也是不固定的,遇到一个什么因缘我就生起一个分别心,也是不固定的。
那么如是身无作相,身体没有实在的造作相,于是口也没有实在的造作相,说你不必须去说什么不必去说什么,不是呀。虽然戒律上也有规定,但是戒律的规定是防非止恶的,是一个一般的规定,你想想规定的只是外表没有规定你的心,你的心是心猿意马的,是千流不住的,是一直在动。
那么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所以你的嘴没有固定相,你的意识也没有固定相。不仅身口意三业无作相,没有一个实在的固定相,造作相,一切法莫不如此,都是没有实在的造作相,没有固定相的,如是能够这样随顺无作真实慧,没有实在造作的,于是我们就不会执著。那么进入空性,空性就是真实慧,真实的本质是空,如果你能够相应就是智慧,而你不相应你光只是嘴上说,那只是空性而已,并不是智慧,就是入于不二法门。所以不二法门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应该向上善菩萨去学,走中道,不回避三业,但是身口意三业又没有造作相,没有造作相,你就会感觉你随时随地都是自在的,随时随地都是自在的也就是入于不二法门,当你入于不二法门的时候,你真正的感悟了佛法,内心世界无比快乐无比自在,没有生死的这种烦恼呀,担忧呀,恐惧呀,没有了,真正解脱了。
阿弥陀佛!
《入不二法门品 第四讲 下》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