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年8月北京传法 第二课 空性修法 上▪P2

  ..续本文上一页失了,诞生了一个新的“我”呢?如果承认第二刹那有一个新的“我”,也就承认了还会有很多的“我”会诞生,一秒钟的时间里,就会有亿万个“我”死掉,随之有亿万个“我”出生。我们认为“我”在昨天、今天、明天一直存在,但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找不到,会不会在其他地方呢?答案是否定的,整个宇宙里都找不到这样一个永恒存在的“我”!

  2、再从“我”是独立存在的角度思维:观察我们的肉体和精神,肉体可以分成分子、原子、电子等粒子,《大乘阿毗达摩经》和《俱舍论》里称之为“微尘”。肉体是由这无数的粒子组成,这无数的粒子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每一个粒子都独立存在,按照各自的轨迹高速运动。没有一个粒子可以涵盖其他所有的粒子。要承认“我”在肉体上存在,那就必须承认肉体上所有的粒子都是“我”,也就产生了无数个“我”,这与现实生活中的“我”执概念相悖。即使我们从众多粒子中找出一个粒子是真正的“我”,但这个粒子也只存在一瞬间,第二刹那就消失了。可见,我们想象中的“我”其实并不存在,肉体上找不到一个独立和永恒的“我”。精神上的第六意识,一天会产生无数的杂念,有人说一天心灵上会产生8000个或更多的念头。一个念头不可能涵盖这所有的念头,如果认为这些精神和意识是“我”,那么就会有8000个我存在,这也与现实生活中的“我”执概念相悖。所以在精神上也找不到一个“我”。

  3、最后从“我”是统治者,我的身体和意识是被统治者的角度思维:用科学客观的心态希望找到“我”,但都没办法找到结果,很遗憾,原来“我”并不存在。西方人的自我意识很强,认为如果说“我”不存在,自己就受到了侮辱。但佛教认为自我本身就不存在,只是一种错觉。我们通常认为我们的第六意识全部串连起来就是“我”,这是盲目的错觉。地球每秒钟以29.79公里的速度公转,但我们认为只有坐飞机时才飞,一点儿高速运转的感觉都没有,因为我们的感觉很迟钝!佛陀说不要相信眼耳鼻舌身,更不要相信依靠五根产生的意识,因为它更容易犯错误。眼根直接感受到光,意识又根据感官提供的数据整理分析后,得出错误的判断:把原本前后都没有任何关联的东西串联起来,认为这就是时间。认为从身边的房子、车子到很小的粒子都是独立存在的整体。意识之所以会犯错误,因为它本身其实感受不到外在的一切,它是通过五官传达的错误信息得出的错误结论。这不是宗教,是非常严肃的逻辑推理,结论是没有“我”的存在,我们所想象的永恒独立的统治者“我”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将来也不可能存在。最后深深体会到:“我”真的不存在,为什么为了这么一个不存在的“我”,我们还要这么辛苦,还要感受这么多的痛苦呢?就像电影胶片是由一帧帧的静止照片组成的,这些照片先后没有任何关系,单看照片,第一帧的内容可能是一只手在桌上,第二帧手离开桌子,第三帧手又到了另一个位置。放映一秒种的时间由24帧照片组成,把这些静止的照片通过镜头投射到银幕上,就能看到手在离开桌子做运动的连续画面,此时在银幕上,你根本看不出这些连续运动的画面是由一帧一帧静止的画面构成的。这就是眼睛和意识给我们造成的错觉。如果一秒钟只有五帧静止画面,我们就能看到手在做着不连贯的运动,这更接近事物的真相。电影放映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幻觉,而无常则是一种自然创造的幻觉。我们的眼睛本身很迟钝,它看到的是一只手在运动,没有看到背后是很多图片在生灭。眼根给意识提供了这些错误信息:手是在连续运动。同样,我们在六道轮回中流转,今天在人间,明天堕地狱,也是感觉真实存在的幻觉。

  人类通常会在常和无常的问题上犯错:外道通过不正确的逻辑,告诉大家存在永恒不变的自我。我们看到任何一个茶杯,都认为它是一个不变的整体,但通过显微镜我们会发现构成茶杯的任何一个分子和原子都在高速地做着布朗运动。可惜眼睛不是显微镜,它过于迟钝,看不到这些运动。一个物体如果以每秒钟1000公里的速度运动,眼睛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已经超出了眼睛的感受极限。所以眼睛把自己看到的错误信息传达给了意识,意识又根据眼睛提供的信息进行了错误判断:茶杯是一个整体的东西、静止,而且独立。错误的原凶就是肉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暂时又需要这种幻觉,这样我们会觉得很安全,五根和意识的迟钝会让我们增加安全感,否则会失去这种安全感。

  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存在,也没有象上述一样去深究“我”的来龙去脉,但现在我们通过佛陀的教言和龙树菩萨教授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观察,找不到这样一个“我”。所以感官在传达各种错误的信息,意识又根据错误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而恶果却是由我们来承受!这就是我们无始以来在轮回中痛苦流转不得解脱的根源。

  下面讲一下具体修法(“人无我”的空性修法):

  《前行备忘录》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都有详细介绍。先毗卢七法让自己静下来。与禅定不一样的是,禅定没有什么智慧和证悟的境界,只是让心平静下来。而这个“人无我”的修法是通过思维和推理,发现从来没有发现的真理:无始以来一直认为“我”是存在的,恍然发现“我”是不存在的。大家可能会问,是怎样的东西在何时,为什么会导致我们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呢?根源就在于1、物质的高速运动;2、我们迟钝的感官,这两者欺骗了我们,导致了这个严重的错误。我们无始以来无数次流转于地狱、饿鬼、旁生道,受了无量的痛苦,这么严重的后果竟然源于看似这么小的一个错误!

  思维的方法很简单。有一点点中观的知识,或者高中物理常识的人都可以学的。用这种简单的方法去思维,一点儿也不复杂。专家学者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修行是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但前提是不能失去修行的核心意义。

  静下来。首先不要有任何立场,不要希望找到“我”存在,也不要希望找到“我”不存在。不要有任何成见,只要客观公正的分析。存在就存在,不存在就不存在。肉体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变化,每一刹那的前后分开,时间不能重叠,左手和右手可以相握重叠,但昨天和今天不能重叠,否则一切都乱套了。前后要分开,第一个瞬间毁灭后,才能出现第二个瞬间,宏观上我们认为前后可以有关联,就象父亲和儿子一样,但这是幻觉。在微观世界里(世界的本来面目),第一瞬间与第二瞬间永远不可能在一起,如果第一瞬间与第二瞬间在一起,那么第一、二、三、四、五瞬间都会在一起。2011年1月1日也就和12月31日重叠在一起,成了同一天,整个世界就乱套了。从宏观上看,先后产生的东西有因果的关联。从微观上看,前一刹那的东西彻底毁灭了不存在了,第二个刹那的东西才会出现。前一刹那的东西存在,第二刹那的东西就不可能出现。让我们从微观上分析一下它们之间是否有关联?它们从来没有碰到过,第一瞬间的东西存在,第二瞬间的东西就不存在。第二瞬间的东西一存在,第一瞬间的东西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所谓的一秒的亿万分之一的当下,其实也不存在,这个概念只是为了我们理解方便而设立的,这个当下也一样涵盖在瞬间生灭的过程里,一秒的亿万分之一同样也不存在。我们认为,相互连接的东西实际上互相无关,只是意识错误地把它连接起来,原来认为:这是我的生命,原来的小孩、现在的中年人、将来的老人都是我。但经过清醒思维以后发现,原来“我”真的不存在。这不是佛说的,是自己苦苦寻找,但找不到这个“我”,对原来的我执观念从怀疑到否定以后,深深地体会到的:“我”不存在!这样,就通达了无我的感受。这就是初期阶段的证悟(明白地知道无我)。

  真正的证悟要有强烈的“体会”,现在这个初期阶段的证悟还不是真正的证悟,只是有了强烈的感受:“我”永远都不存在(这种感受是无我智慧的种子,还不是无我的智慧)。这时要立即静下来,专注于无我的状态中维持无我的感受(不要有思维),初学者一般能维持几秒种到到两三分钟,然后又开始产生杂念。在产生杂念的当下一定要立刻发现知晓,不然正确的感受就失去了,后面就全部变成杂念了,这样会对修行产生严重的干扰。所以在维持无我的感受的同时,一定要有“监视系统”,杂念出来后,要重新开始观察,再次得到无我的感受后,要立即停下来专注于无我的感受中,有可能几秒钟到几分钟后会再次产生杂念。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能保持一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无我的感受和感觉非常强烈时,一定要停下来。因为我们的修行能力不够,这种很好的无我感受再持续几秒钟,杂念就有可能产生出来。为了保证修行的质量和这种很好的修行感受不会被杂念破坏掉,也为下一次修行奠定基础和树立信心,这时,我们要先停下来,再重新思维精神、肉体和运动速度,当无我的感受非常强烈时,再停下来。

  整个修行时间需要1—2个小时,其中会分成若干1分钟到几分钟的时间。(除非禅定修的非常好,才有可能在整个修行时间里一直持续安住在无我的感受中)。修到最后,会很疲倦,不想思维,杂念也会很少。这时静下来禅定,什么都不去想,不去刻意思维,三分钟到五分钟以后,杂念再次生起时,这时“监视系统”启动,一定要发现第一个杂念头,如果没有发现,那么后面的就都是杂念了。这时,立即采取措施,要马上开始思维再次进入无我的修法。进行禅定和无我的修法时,不要闭眼,要睁开眼睛,一开始看到的东西对禅定和思维有干扰,习惯就好了。禅定和思维时如果闭眼,刚开始一二十分钟可能效果不错,但再往后就开始昏沉疲倦了。要养成睁眼打坐的习惯。当我们昏沉时,要打开空调,或者用凉水洗脸,窗户要打开,光线亮一点儿。有的时候非常兴奋,心静不下来,胡思乱想,这时要把温度调高不能太凉。有条件的话,昏沉的时候要到高处打坐,散乱的时候到低处打坐。如果这些都没有效果,就暂时不要修了,可以暂时出坐,磕头、看书、念经或做一些其他的功课。修行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不能过于强迫自己做暂时力不能及的事情。

  如此修行的话,慢慢我们的压力和痛苦会逐渐消除。当然修两三天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要有一个长远的修行计划。这个修法,不管灌没灌过顶,所有人都可以修。坚持一段时间,烦恼的力量会慢慢减少,没有以前厉害,压力和痛苦也会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消除。当然更殊胜的断除烦恼的修法是大圆满,但如果没有加行的基础和灌顶是不能说的,说了也没有用,也不能修,修了也没有用。我们要尊重佛法的次第。

  世间的工作生活带给我们的压力、痛苦和烦恼,如果用空性和大圆满的修法来对治的话,非常容易。因为这些压力、痛苦和烦恼都是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上的。大圆满可以让我们的意识完全消失,转化为本来的智慧。如果一张纸上的图案是烦恼的话,大圆满所做的就是直接把这张纸烧掉。

  麦彭仁波切说,空性的修法即使修七天,也会有效果!

  总结一下上面的修法:1、思维阶段:观察、思维、推理,寻找“我”的存在,最后得出结论——“我”并不存在。2、结论:用各种方法观察寻找“我”都没有找到,而且可以否定“我”的存在,产生“我不存在”的感受,这时不能有思维,一旦有这个“无我”的感受,就立即在此感受中停下来。

  这种修法,可以在特殊的压力和痛苦出现时,靠加行又对治不了的情况下,作为应机的修法来调伏烦恼。

  我们在修完五加行后,在正式修行大圆满之前,可以选择几种修法作为大圆满不共加行的修法。上一堂课讲的禅定是其中之一,今天讲的空性“人无我”的修法是其中之二。

  修行大圆满,不分出家、在家、文化高低、闻思多少,主要看两方面:1、要看前面加行修得好不好,基础牢不牢;2、对上师和法有不共的信心。具备了这两方面就一定会证悟。

  闻思五部大论对证悟会有帮助,但不是决定。一生当中有机会修这么好的法,这是我们多生累劫积累的福报,这一生如果有机会修大圆满,修般若波罗蜜多法,听大乘的佛法,这是真正的福报,比上万次投生成有钱人要有价值的多。但如果不珍惜,就把福报白白浪费掉了。我们一定要珍惜福报!

  课后答疑选录:

  1、安住与禅定:

  “人无我”修法的安住是指安住在“无我”的感受中,不去思维。而上一堂课讲的禅定的安住,是放下一切,心静下来,什么都不去思维。

  2、“人无我”与“法无我”

  本课思维推理“人无我”时,分析到粒子和一秒的亿万分之一就可以了,但思维“法无我”时要继续分细,一直分到没。

  3、意识监管者

  意识的监管者也是通过第六意识,我们通过第六意识来思维“人无我”,但监管也还是靠第六意识。

  

  

《2011年8月北京传法 第二课 空性修法 上》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