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个世界上,简单的说有三类人,有一种人在客观的世界里,能够在困难之中去创造自己的空间和快乐。前天晚上,你们听到了老和尚怎么去向北京争取举办生活禅夏令营的。当时的社会比较封闭,但在这个封闭和不灵活的环境里,老和尚接不接受呢?他是接受的。但接受之下,他自己开创空间,成为一个引导潮流的人。我们现在常常说的Iphnoe,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为什么苹果的Iphone可以成为潮流呢?因为它能够开拓新的潮流,并非随波逐流。老和尚能够在一个当时比较困难的环境里,接受这个这么困难的环境,继而在里面开创自己的世界。有一些人,在困难的环境里,他能够生活,能够生存,但不能够创造自己的美丽世界,这就是普通的人,并不是一些可以开创、创造的人。还有第三种人,他们的成长是很幸福的,你不要以为在家中是独女独子很幸福,你家中所有的人也非常疼你们,你可能会以为自己非常的幸福,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的成长,也是在温室里面。当你来到社会,你的上司、同事,一定不是你的爸爸妈妈;你的教授,一定不是你的爷爷奶奶。你在这个环境里,你能够适应吗?我说你危险啊!因为你没有在一个不如意的环境里去创造生存的力量和经验。你看看昨天晚上的小雪,你们还记得她的爸爸妈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吗?他们俩加起来一个月才可以赚七十块,这是一个非常穷的生活。小雪的成长,是绝对辛苦和艰难的,所以她培养了很多抗御的能力,在再艰苦的环境中,她也可以坚持。如果你的父亲母亲也是非常幸福,你就没有这个能力了,你会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也是为你而设计的,你自己就是世界的核心,其他人的存在也是为你服务的。这是非常自大的,你一定会变得痛苦,因为世界也是因缘和合,世界有自己运作的方式,社会也有它运作的方式,如果你不去配合,你就会被淘汰。第三种人,因为他没有这种生存的能力,在一些他不习惯的环境,他就会变得很辛苦。
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机会去经历一些困难的环境,故意找一些困难的事情去做,在佛教里面就是所谓的苦行,去锻炼你们的心,在困难中我也能够坚持。不单要训练你身体的肌肉,还要训练你心的坚持、坚韧的力量。怎样才能培养这样的力量呢?就是在困难中去坚持。当你能够在困难中坚持,就能够培养出坚持的肌肉。当一切事情都是顺风顺水的时候,你就是整个世界的宝贝,当你变成整个世界的宝贝的时候,你就不懂得怎样去培养坚持的力量,所以你不要觉得幸福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你们有时候可以去训练举重,因为举重可以锻炼坚持的肌肉,在刻苦中才能够学会坚持,能够坚持才能够成功。小雪之所以能够成功,你们反思一下她的母亲说了多少句“不要放弃”。所以我们刚才说要培养统理心,了解和尊重个人的背景和不足,因为背景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人。人之中有些人条件比较好,有的比较差,这个事情也要在自己的身上看到。
慈悲,首先就要去接纳。慈悲,你首先要学会慈悲自己。你要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要接受自己的不足。当你接受了自己的不足,你才可以把它们改正。当你看不到自己不好或者不足的地方,你就不懂得怎么去改。当你知道自己的傲慢,你才会觉得,哦,原来我是这么的傲慢。因为一直以来你在成长中,你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所以这就会令你自己变得傲慢。这个傲慢是从因缘所生的。我知道我的傲慢,但也知道傲慢的不好,因此我要去改。所以当你可以了解和尊重个人的背景和不足,才能真正地关怀和接受对方。当有一个你很讨厌的人,他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你看到他们的经验和成长,你观想一下,如果你是在他们的成长环境里,你会变成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这样你才可以去接纳你认为讨厌的人。其实社会里面的坏人,害人的贼,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他们有成长的困难。我们并不是容许这些坏人在社会上肆无忌惮地作恶,但我们要谅解他们的困难。我们要惩罚他们的时候,内心可能会生起一份慈悲心。以上所说的,也是让大家去培养修慈悲心的一些思考方法,这些都是“作意”和思考。
我刚才大概用了三十分钟说了这些东西。当你修慈悲观的时候,你可以仿效我刚才这样的“作意”和思考,然后坐好,最好像我们刚才禅修一样。你们要去观想一下,看看我讲稿上观想的文字:“生命是有困难和痛苦的,亦有幸福和安乐。”这是一句真实的语言。你可以想一想小雪的困难,也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痛苦,而确定生命真的是有困难和痛苦的。当然生命也是有幸福和安乐的,你们看到小雪现在的成功,或是看到你们进入大学的好处,或者爸爸妈妈对你们的宠爱,或是能够学习到佛法,这些也是幸福和安乐的。生命是有困难和痛苦,也有幸福和安乐,这是客观的事实,你们可以去反思一下,接着你就说:“愿我有智慧和慈悲心去面对和处理好它们。”困难痛苦、幸福快乐其实也是世界上的因缘条件,也是我们的机会。小雪的机会来自她之前父母的放弃,不要她了,她有了这个严重的困难和痛苦。可是因为她现在的母亲,她用智慧、慈悲和忍耐去面对这件事情,善巧的处理,所以现在小雪就成功了。刚才我也说了,如果你是幸福的,没有智慧和慈悲,你可能会因此而堕落。结论就是:不管你是困难或是痛苦,幸福或是安乐,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智慧和慈悲。你有智慧和慈悲,就可以在困难和痛苦中,创造未来的幸福。如果你没有智慧和慈悲,你就会在幸福和安乐之中创造痛苦。所以重点就在于智慧和慈悲。如果你要生起慈悲心,关键的字就是你的愿,你的希望,你希望自己有智慧和慈悲心,面对生命的快乐和痛苦。这个愿望,希望自己有智慧和慈悲的愿望,就是大悲心,就是希望你们自己有智慧和慈悲。为什么呢?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在禅修里,你首先通过“作意”和思维,造就后来你修“寻”和“伺”的机会的背景。当你创造了这个背景之后,接下来你就要练习我刚才说的三句话,你定下来后要记住这三句话:“生命是有困难和痛苦,亦有幸福和安乐,我愿自己,我希望自己,有智慧和慈悲,去好好地处理上面所说的快乐和痛苦。没有智慧和慈悲我就会很惨了,我真的希望我有,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安乐。”
你再看看“慈悲心”的定义,慈悲心的定义就是觉察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痛苦。那我刚刚和大家讲痛苦,然后你又看到这个痛苦和机会,继而你有一个愿望,一个希望,去抚平这些困难,希望你自己幸福。你再看之前所说的“寻”和“伺”。“作意”、“思”,跟着是“寻”。“寻”就是去找,去找什么呢?就是寻找你要专注的目标。现在你要专注的目标,就是你的慈悲心。你要把你的心完全投入到你的慈悲心里,令你的心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有遗留下一念的慈悲,那这个时候你就进入了慈悲的三昧。那你怎么样让你的心完全投入到慈悲呢?通过作意,去建造这个背景,有了这个背景之后,你就可以思维。好像一个鼓手那样,把你的专注力,慢慢地去集中到你要集中的地方。比如修慈悲观,就是要专注于这个慈悲心,令你的心什么都没有,只遗留下一念慈悲。你看看后面的“寻”和“伺”。“寻”就是令心忽遽,令你的心忽然间觉察到,令你通过这个意言境,什么是“意言境”呢?就是由你刚才思维创造出来的那份慈悲心,慈悲心同你思维小雪的经验是不同的,是在帮你思维小雪的经验的时候你的心生起的慈悲。那慈悲心的生起是通过思维小雪的经历,那在这个阶段你是还有思维的,这就是所谓的急迫的探究,重点在“思”,是有审思的,有决定的,有发动的。譬如刚才我们说生命是有困难和痛苦的,也同样有幸福和安乐。我一定要有智慧和慈悲啊,没有的话我就会很惨啊。这个就是决定了,接着你就去发动,发动就是你很诚意的去愿自己,愿我有智慧和慈悲。这个也是“寻”。“寻”就是同作意、思维和背景,你现在的心对你所要专注的目标,那一份慈悲的心,慈悲的感觉,你要开始去保护它,令它存在不散,令它继续在你的心里面留连不散,你的心要常常有这份慈悲的心念,并不是说老想着小雪和生命的痛苦,而是你的心要有一份慈悲的心念。简单地举例,你去爱一个人,你就要想他真的很帅啊,这个女孩真的很美啊,她对我笑哦,她送我礼物哦,她打电话给我哦,她说我靓哦,哎呀我真的爱她哦。这个爱的感觉,是一个感觉,这个爱的感觉是由其他种种客观的事物和思维而得到的一份心念。这份心念,当你想了一段时间的时候,你只会坐在那里傻傻地微笑,感觉到幸福,那份就是爱的感觉。这份爱的三昧,就是经过一个背景,一个“作意”。啊!他是多么的帅,多么的美丽,他对我很好。你反复地思维,专注于他的笑容,或者你手牵手的那份暖的感觉,那你就能够保任、保持那份爱的感觉,这份爱的感觉,就是爱的三昧。但爱的三昧对于我们修行来说是没什么用的,因为它容易产生贪欲和自私心,这个大家应该很容易明白的。那我们大家将这个思维,去用于培养慈悲心,通过刚才所说的“作意”和思维,你的内心就会生起一份慈悲。你看到一些做得很美丽的菩萨像,她的脸上有轻轻的微笑,眼睛会露出一种很诚意的关怀,这就是她慈悲的表现。她在那个时候已经不用再思维众生的苦了,因为她整个人已经有一份的慈悲。好像你刚刚堕入爱河,你每一个念头都想起你的爱人,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她,你一有空就想起她,你读书也是为了她,你整个人都充满着爱。但观音菩萨就不同,她整个人都充满慈悲,她的行住坐卧,都散发出她自己内心的慈悲,她的心能够保持这一份慈悲心不消失。
修慈悲观如此,修般若空观也是如此,修南传的苦、空、无我也是如此。修般若空观应该怎样做?首先你要明白缘起,看到缘起性空的事实,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继而不断去观察世界缘起性空的事…
《禅修指导二(衍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