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为善最乐(李焯芬教授)▪P4

  ..续本文上一页,有位先生到海滨散步,他沿着海滨走着,看到了由于昨天的暴风雨,有很多小鱼被卷到海滩上来。它们如今被困在沙滩上的水洼里,尽管离开大海不远,小鱼还是没办法爬回大海,被困在那里的小鱼最少也有几百条吧,说不定可能有几千条。如果这些小鱼继续留在水洼里面,那么很快就会被太阳晒干了,小鱼就会干死。那位先生看到这个情况,同时看到前面有个小男孩,他走得非常慢,而且不停地弯下腰去,捡起小洼里面的小鱼,非常用力地把它掷向大海,送回大海去。那位散步中的男士看到小男孩正在抢救小鱼的生命,他忍不住走过去劝他:“小朋友,你看水洼里最少也有几百几千条的小鱼,你做不完的。”小朋友就说:“那我知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事呢?谁在乎呢?”小朋友一边捡起一条鱼掷进大海,一边说:“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条,还有那条。”他就不停地把小鱼救回大海去。

  各位同学,我们现在还在求学的阶段,我们的经济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帮助不了很多的人,也肯定帮助不了全世界的人,可是在日常生活里面,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机会,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内做一点好事,帮助周边的一些人,减轻他们的烦恼、他们的痛苦。为善最乐,你能从善行里面得到快乐,小小的一点善行有时也会为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善小而不为,累积小善就能成就大善,我们还是可以在我们能力范围里面做各种的善事。此外,我们做善事时还应有一条原则:以平等心视之。你做善事并不代表你就是高人一等,你帮助别人跟你接受别人的帮助是同等的。你做善事时,那个接受你帮助的人跟你是完全平等的,我们应该有这种平等心。

  我这里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在某一条小街上,有一档卖馄饨面的小摊,由两夫妇来经营,很简单、很简陋的小档摊,两夫妇在这里经营了多年。每天早上总有一位老人,穿着非常破旧的衣服的一个老人在小摊旁边安安静静地等着。两夫妇见那位老人来就一边忙着自己手边的活,一边非常客气、面带微笑对老人说:老人家,麻烦你稍等一下,我回头就给你弄。过了一会儿,那对老夫妇做好其他客人的生意后,就把一碗煮好的馄饨面,放在一个塑料饭盒内,送到老人家手中去,还不时提醒老人:别烫着。老人家他用一双颤巍巍的手,默默接了过去。他从来也没付过什么钱。有一天,有人忍不住好奇,向馄饨摊的两夫妇问起这事。那位中年的档主阿姨就说:那位老人家命苦,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却没有一个靠得住,都跑掉了,我们也做过父母,如果要我们拿很多的钱去周济周边的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但老人家每天来,一碗馄饨面就让他吃饱一顿,这个我们还是能做到的。说这句话的时候,那位阿姨脸上还流露出一种内疚的神情,好像是为了只能提供一碗馄饨面而感到有点抱歉。从旁边看,那对夫妇招呼老人家就像招呼其他付钱的客人一样,绝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意味,也绝没有一点施舍的意味。后来,那条街上又陆续开了许多小吃店,不过好多人还是回到馄饨面摊来买馄饨面。档主两夫妇的那种真诚、平等心,让周边的人都能感受到了。施舍,好多人都能做,平等地给与,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将来各位同学要帮助别人的话,也希望你们能抱有一个平等心,你给别人任何的帮助都应该是平等地给与,也要感恩那些接受你帮助的人,他们圆了你帮助别人的愿望,成就了你帮助别人的善行,也是一种功德。

  再讲一个自利利他的小故事。在北欧有一个国家叫芬兰,芬兰的一个小渔村里有个求救的信号塔,如果有渔船出海碰到风浪,它就用电信传回来,求救于村子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这个信号台马上就发出警报,希望留在小渔村里的其他渔民,能马上出海去营救。他们有这种长期的传统,有些人出海遇险了,那其他人就去抢救。有一天晚上,信号台的警报灯亮了,表示海上有一艘船正遇到了暴风雨的危险,这回轮到两个年轻人前去营救。渔村里的人,于是把一条小机动船拉了出来。这两位年轻人正准备出海,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老妈妈听说了,就非常悲伤地跑过来拉住自己儿子的手说:孩子,多年前,你父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风雨之夜,出去救人,结果丧身大海,没有再回来了。如今你哥哥出海已经半个月了,还不见回来,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如果你又要出海,如有三长两短的话,那你叫妈妈怎么办呢?她很忧伤地要求儿子不要出海。年轻人就给她说:妈妈我不能见死不救啊。他安慰了妈妈几句,就登上了抢救船,跟另外一个人一块出去了。他们的船大概开了50多海浬后,就遇到了风浪,碰到这种鬼天气很危险。船上那位伙伴有点害怕,不敢再前去了,他就放下救生艇给那位年轻人,自己开着抢救船跑掉了。原来老妈妈曾劝他不要出海的那个年轻人,如今一个人在救生艇上,他感到他还是有责任去救人的,他不管了,我就一个人去吧!他于是坚持一个人坐着救生艇去救人了。两天后,出去救人的那条抢救船回到渔船的岸边,破破烂烂的。渔村的人登船一看,船上一个人也没有,那位老妈妈看到这情况就晕过去了,以为自己的小儿子也不在了。又过了三天,有一艘小小的机动船,在晨雾中慢慢地驶向渔村,有一人站在船头,大声叫着,是我是我,原来他就是出去救船的那位年轻人。她妈妈听了非常高兴,谢天谢地,欢迎他回来。他回到岸上来,说:他也遇到了危险,但求救的原来就是他哥哥,就是出海已经半个月的那条船,他结果救回了他的哥哥,一家子两兄弟也团聚了。

  有些善行能为我们打开意想不到的门,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得道多助。尽管我们不会想着得到什么回报。各位同学,你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宜多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这种善行,很多时候也是互动的,你存好心,多帮助别人,人家是感受到的。有些情况下,在不经意之间,别人也会给你一些回馈,一点帮助,尽管你并不祈求别人的回报。

  人与人的感情是双向的,你对别人好,人家不会不知道,人家也会在其他的适当的场合帮助你,也会有一些善良的表示。在你未来的事业里面,你越帮助别人,你的朋友就会越多,你的成就也就越大。因此为善最乐,对你的事业前途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今天上午,没讲什么大道理,只能跟大家分享这些生活里的小故事,也非常感恩大家耐心听我这种啰啰嗦嗦的小故事。感恩大家,谢谢!

  明海大和尚:非常感谢李教授今天上午用这么多精彩的行善的故事,来启发我们大家的善念,也启发我们行善的智慧。佛法就是善法,那么什么是善呢?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跟我们的分享,相信大家会有一些体会。善就是利他,但是在生活中怎么样利他,机会很多,善巧方便也很多,所以李教授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善是无处不在的,利他的机会也是无处不在的。李教授从香港这么远的地方,这么热的天来到我们这里,跟我们分享,这个本身也是个很大的善行,让我们向李教授的善行表示感谢!

  我这里有个纪念品送给他做留念。

  李教授:谢谢!

  

  

《为善最乐(李焯芬教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