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认识虚云和尚——虚云和尚的生平及其启示▪P2

  ..续本文上一页往鸡足山的途中:流沙河乘船落水,晒经关不许挂单,地湿衣湿寒夜苦熬。

  到达鸡足山后,原本发心修复祖师道场,为山上子孙所不许。遂于昆明兴福寺闭关一年,戒尘法师护关。65岁出关后,在归化寺讲《圆觉经》《四十二章经》,在筇竹寺讲《楞严经》,在崇圣寺讲《法华经》,后在大理提督张松林、李福兴等达官的帮助下,接修钵盂庵,从此揭开了漫长的修复道场、弘法利生的生涯。时乃光绪三十年(1904)。

  (二)虚云和尚自度时期对我们的启示

  1、知因果,守戒律。

  修道人,欲得成就,必须知因果,守戒律。若不守戒,必遭魔事。

  虚云和尚一生中两次拒绝女色的诱惑,两次拾金不昧,在鼓山请应慈法师时,自己出钱买油买盐。

  2、培福报。

  修行离不开福报。福报的定义——修行需要法财侣地的具足。富足的物质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康的身体,轻松的心态,生计无忧,现世的人际关系的和谐,过去世的逆缘消解、善缘增长。培福报的方法——六度四摄。利他,布施,放生,超度,爱惜物命,护持三宝。

  虚云和尚自度时期非常注意培福。

  2 3—2 7岁,在鼓山任职四年。所当职务,自水头、园头、行堂、典座,皆苦行事。中间曾派月无事,弗为也。即寺中常住,时有单贝親,亦不领受。每日仅粥一盂,而体力强健。

  51—52岁,在金陵、宜兴等,帮助道友修复道场。

  3、勤拜忏。

  消除业障,通泰身心,从身心两个方面为入道作准备。世人不入道,有二障:业障、身体的障碍。

  20岁,从妙莲老和尚受戒后,为了逃避父亲的追寻,居鼓山后山石洞中礼万佛忏。一直到23岁,在洞中礼万佛忏,整整三年。

  43—45岁,43岁那一年,为报父母之恩,从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朝五台。历时三年。至45岁那一年五月底始达五台山显通寺。途中九死一生,两次得文殊菩萨搭救。我们在家人应当像虚云和尚一样,勤拜佛修忏,既消业障,又能修养色身,为修定打基础。

  4、深入经教,明白理路。

  3 1岁,见融镜老法师,是人生的转折点,开始重视经教。

  31—35岁,参侍融镜老法师,其间,经常前往国清寺学习禅制、经教。

  36—42岁,36岁离开融镜老法师,至高明寺,听敏曦法师讲《法华经》,到宁波岳林寺听《阿弥陀经》,37岁,在天童寺听《楞严宗通》。如此这般,一直到42岁,一直在江浙一带,如天宁、焦山、高旻、金山等古道场参学,学习经教,参加禅七。

  53—55岁,与月霞、普照、印莲诸师,在九华山后山翠峰茅蓬,研习《华严经》等。

  58岁,到狼山参礼大势至菩萨道场,在焦山助通智法师讲《楞严经》,同年在阿育王寺燃指供佛。59岁,在宁波七塔寺听默庵法师讲《法华经》。

  所学有:《法华经》《弥陀经》《楞严经》《华严经》《天台教观》。

  所讲有:《法华经》《弥陀经》《楞严经》《圆觉经》《四十二章经》《心经》《金刚经》《地藏经》《药师经》《观音菩萨普门品》《大乘起信论》等。特别注重三经一论。

  5、行脚参方,正念行禅。

  虚云和尚非常注重行脚参方。行脚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修行禅。行禅的功德不可思议。

  48—50岁,48岁那一年,离开终南山,由汉中,入四川,朝礼新都宝光寺。49岁又朝成都、峨嵋等地圣迹,之后,经康藏入西藏。50岁又从西藏过大雪山,至不丹,至孟加拉,到锡兰,又从锡兰到缅甸,朝大金塔。之后,经过汉龙关入云南境内,朝鸡足山。由昆明,经贵阳,入湖南衡阳,北行至湖北武汉,又过江到庐山,参加念佛法会。之后,又到安徽九华山。

  两年间,纵横两万里。“除渡海须航外,余皆步行。水驿山程,霜风雪雨,碛砂峻岭,岛屿榔椰,境风日变,心月孤悬,体力增强,步履轻捷,不特不觉行旅之苦,反思昔日放逸之非。”

  二、度他时期

  (一)度他时期的行业

  云南时期——

  1、63岁到鸡足山,65岁(1904)修祝圣寺。

  光绪三十二年(1 9 0 6),为修祝圣寺,只身赴南洋化缘。从仰光到马来西亚的途中,差一点被剖腹开膛。

  光绪三十三年(1907),护送妙莲和尚舍利到槟榔极乐寺供养,顺便到南洋募化修藏经楼。在泰国曼谷龙莲寺讲《地藏经》,一定九日。

  特别值得注意者有三:

  维护教界权益。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庙产事,随寄禅和尚进京请愿。原随扈西行途中认识的王公大臣多所帮忙。提庙产之议遂止。两次上北京维护教权。

  说服李根源。辛亥革命,滇中大乱。李根源率兵围鸡足山。与罗容轩针锋相对。民国二年,罗容轩以庙产兴学为名,极力损害教产,当时蔡锷任都督。屎罐子砸教育厅。后虚云和尚进京,通过法源寺的道阶长老,找熊希龄,将罗调移贵州。 为地方消灾,利益一方。消除汉藏边衅,说服土匪招安。

  整理法务仪轨,制定规约。

  在修复祝圣寺期间,虚云和尚针对当地出家人不懂法事仪规之现实,参考金山、高旻等诸大丛林的规制,对丛林中各种法务活动的仪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用于指导大众的修行,这些仪规包括《钟板堂当值规约》《引礼寮仪式》《告香仪规》《初坛戒范》《禅堂法器规矩(坐香规约)》《传戒仪规》《戒期启谏榜式》等。

  同时,虚云和尚还根据清规戒律,针对寺院各个堂口,制订了一整套规约,将寺院日常管理纳入律制的范围。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云门寺期间。虚云和尚所制订的规约,主要有《共住规约》《客堂规约》《云水堂规约》《禅堂规约》《戒堂规约》《爱道堂共住规约》《衣钵寮规约》《教习学生规约》《大寮规约》《浴室规约》《农场组织简章》等。

  2、81岁(1920)建云栖寺。

  原被地方政府卖给西人作俱乐部,虚云和尚找唐继尧,收回修复。

  戒行清净,不昧因果:民国十年,修云栖寺时,解救少妇,拒绝以身相报,安忍中伤。早在光绪三年,从宁波至杭州舟中,拒邻女挑逗。

  福建时期——

  90岁(1929)到鼓山。得到杨幼京(树庄)、方声涛等闽府政要的支持。制订安单规则(1930年),冒死整顿职事。1931年有人在大厨内纵火。创立佛学院。鼓山佛学院之筹备,于1930年就开始了。

  1931年春,正式成立,杨树庄为名誉院长,虚云为院长,聘请觉澄、深悟等五人为佛学院教师。不久,因本山子孙之疑嫉及办事人之失检,这首批五位教师先后离去。不得已,虚老又继请应慈老法师来佛学院讲《华严悬谈》。讲毕,应慈老法师回沪,虚老又先后聘请大醒、心道、印顺、慈舟等法师,帮助继办佛学院之事。为办好佛学院,从资金之募化,到规章制度之制订,到任课法师之聘请,虚老均费心一一操持。这中间几停几废,足见,开办佛学院所遇阻力之巨大。

  整理经版,佛祖道影,星灯集,列祖联芳,鼓山宗谱,编辑整理出版寺志。虚老主持鼓山期间,特别注意佛教文化遗产的保存和整理。涌泉寺内历来收藏有许多经版,但到虚老接任时,因年久失检,保管不善,虫蛀潮霉,多有损毁。有见于此,虚老组织观本等人专事整理,缺者补之,毁者复之。明确要求加上丹黄标签,分简册之部居,考证译撰者人名,记录锓梓的时间。经过数月艰辛劳作,编著完成《鼓山涌泉寺经板目录》,虚老亲自为之撰序。为使四众弟子追踪古人得髓之真传,勿忘先德嘉惠之至意,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将其付梓面世。在整理经版的过程中,发现罕为人知的延祐年间福建陈觉林刻本《大般若经》六百卷、《大宝积经》百二十卷、《大涅槃经》四十卷。虚老命观本等加以详细核对,查勘三经共残缺四十卷。后来寺中僧众在知客师的倡议下,发心手抄,足其卷数。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抄补事竣,虚老很是高兴,看到这三部古本大经焕然复新,自己朝夕肃然,若对古佛也,并亲撰《修补古经跋言》,记述其原委。两年后,朱庆澜居士征得虚老的同意,将此三经一并收入《碛砂藏》影印传世。为此,虚老认为,此乃扶持正法眼藏之举,功德无量,欣然命笔,撰《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序》。

  住持鼓山寺务期间, 虚老考虑到寺中所藏《佛祖道影》,成书于永觉和尚主法之时,虽在康熙年间曾加修补,但时隔二百七十多年,日久散失,中间多有破损残缺。所留仅有一百一十七位,像、赞也参差不齐。因此,于禅诵之余,虚老组织僧众多方征集资料,派专人赴沪请来《续藏》,从中获益不小,增补诸祖师传记,并使之与原苏州玛瑙经房刊本相校勘与会编,增刻祖师画像至三百一十尊,配齐传赞,题名《增订佛祖道影》。又亲撰《增订佛祖道影序》,记其因缘。到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一并刊印流行。在编辑此书过程中,虚老还多方设法寻觅资料,对禅宗的法系加以考证,尤其是对有关史籍记述中存在的一些错误,予以订正,撰成《法系考证》一文。

  在《增订佛祖道影》的编辑即将完成之际,虚老编辑了以记述鼓山列代祖师业绩为主要内容的《鼓山列祖联芳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对禅宗五派源流进行一系列的考证,分宗列派,溯源道流,把各派辈份整理编辑成文,名曰《禅宗五派源流》,附于《增订鼓山列祖联芳集》之后,亲自撰序,然后一并付印流行。

  广东时期——

  1、95岁(1934)到南华寺。

  可注意者:

  支持抗战。日中一食,节约粮食,支持前线将士。1942年底到1943年春,在重庆建护国息灾法会。

  高僧灵异:河流改道,树神求戒,老虎皈依,枯柏重新,灵泉祷应,白狐往生,敌机堕毁。

  拾金不昧,不好钱财。1 9 3 8年秋于宝林山麓拾国币一包,数额颇巨,捐给粤省主席李汉魂,用于拯救饥民。

  重建华亭寺的时候,在招提村附近,拾金银币一包,价值二十…

《认识虚云和尚——虚云和尚的生平及其启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