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認識虛雲和尚——虛雲和尚的生平及其啓示▪P2

  ..續本文上一頁往雞足山的途中:流沙河乘船落水,曬經關不許挂單,地濕衣濕寒夜苦熬。

  到達雞足山後,原本發心修複祖師道場,爲山上子孫所不許。遂于昆明興福寺閉關一年,戒塵法師護關。65歲出關後,在歸化寺講《圓覺經》《四十二章經》,在筇竹寺講《楞嚴經》,在崇聖寺講《法華經》,後在大理提督張松林、李福興等達官的幫助下,接修缽盂庵,從此揭開了漫長的修複道場、弘法利生的生涯。時乃光緒叁十年(1904)。

  (二)虛雲和尚自度時期對我們的啓示

  1、知因果,守戒律。

  修道人,欲得成就,必須知因果,守戒律。若不守戒,必遭魔事。

  虛雲和尚一生中兩次拒絕女色的誘惑,兩次拾金不昧,在鼓山請應慈法師時,自己出錢買油買鹽。

  2、培福報。

  修行離不開福報。福報的定義——修行需要法財侶地的具足。富足的物質環境,和諧的社會環境,健康的身體,輕松的心態,生計無憂,現世的人際關系的和諧,過去世的逆緣消解、善緣增長。培福報的方法——六度四攝。利他,布施,放生,超度,愛惜物命,護持叁寶。

  虛雲和尚自度時期非常注意培福。

  2 3—2 7歲,在鼓山任職四年。所當職務,自水頭、園頭、行堂、典座,皆苦行事。中間曾派月無事,弗爲也。即寺中常住,時有單貝親,亦不領受。每日僅粥一盂,而體力強健。

  51—52歲,在金陵、宜興等,幫助道友修複道場。

  3、勤拜忏。

  消除業障,通泰身心,從身心兩個方面爲入道作准備。世人不入道,有二障:業障、身體的障礙。

  20歲,從妙蓮老和尚受戒後,爲了逃避父親的追尋,居鼓山後山石洞中禮萬佛忏。一直到23歲,在洞中禮萬佛忏,整整叁年。

  43—45歲,43歲那一年,爲報父母之恩,從普陀山法華庵起香,叁步一拜,朝五臺。曆時叁年。至45歲那一年五月底始達五臺山顯通寺。途中九死一生,兩次得文殊菩薩搭救。我們在家人應當像虛雲和尚一樣,勤拜佛修忏,既消業障,又能修養色身,爲修定打基礎。

  4、深入經教,明白理路。

  3 1歲,見融鏡老法師,是人生的轉折點,開始重視經教。

  31—35歲,參侍融鏡老法師,其間,經常前往國清寺學習禅製、經教。

  36—42歲,36歲離開融鏡老法師,至高明寺,聽敏曦法師講《法華經》,到甯波嶽林寺聽《阿彌陀經》,37歲,在天童寺聽《楞嚴宗通》。如此這般,一直到42歲,一直在江浙一帶,如天甯、焦山、高旻、金山等古道場參學,學習經教,參加禅七。

  53—55歲,與月霞、普照、印蓮諸師,在九華山後山翠峰茅蓬,研習《華嚴經》等。

  58歲,到狼山參禮大勢至菩薩道場,在焦山助通智法師講《楞嚴經》,同年在阿育王寺燃指供佛。59歲,在甯波七塔寺聽默庵法師講《法華經》。

  所學有:《法華經》《彌陀經》《楞嚴經》《華嚴經》《天臺教觀》。

  所講有:《法華經》《彌陀經》《楞嚴經》《圓覺經》《四十二章經》《心經》《金剛經》《地藏經》《藥師經》《觀音菩薩普門品》《大乘起信論》等。特別注重叁經一論。

  5、行腳參方,正念行禅。

  虛雲和尚非常注重行腳參方。行腳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修行禅。行禅的功德不可思議。

  48—50歲,48歲那一年,離開終南山,由漢中,入四川,朝禮新都寶光寺。49歲又朝成都、峨嵋等地聖迹,之後,經康藏入西藏。50歲又從西藏過大雪山,至不丹,至孟加拉,到錫蘭,又從錫蘭到緬甸,朝大金塔。之後,經過漢龍關入雲南境內,朝雞足山。由昆明,經貴陽,入湖南衡陽,北行至湖北武漢,又過江到廬山,參加念佛法會。之後,又到安徽九華山。

  兩年間,縱橫兩萬裏。“除渡海須航外,余皆步行。水驿山程,霜風雪雨,碛砂峻嶺,島嶼榔椰,境風日變,心月孤懸,體力增強,步履輕捷,不特不覺行旅之苦,反思昔日放逸之非。”

  二、度他時期

  (一)度他時期的行業

  雲南時期——

  1、63歲到雞足山,65歲(1904)修祝聖寺。

  光緒叁十二年(1 9 0 6),爲修祝聖寺,只身赴南洋化緣。從仰光到馬來西亞的途中,差一點被剖腹開膛。

  光緒叁十叁年(1907),護送妙蓮和尚舍利到槟榔極樂寺供養,順便到南洋募化修藏經樓。在泰國曼谷龍蓮寺講《地藏經》,一定九日。

  特別值得注意者有叁:

  維護教界權益。光緒叁十二年(1906),爲廟産事,隨寄禅和尚進京請願。原隨扈西行途中認識的王公大臣多所幫忙。提廟産之議遂止。兩次上北京維護教權。

  說服李根源。辛亥革命,滇中大亂。李根源率兵圍雞足山。與羅容軒針鋒相對。民國二年,羅容軒以廟産興學爲名,極力損害教産,當時蔡锷任都督。屎罐子砸教育廳。後虛雲和尚進京,通過法源寺的道階長老,找熊希齡,將羅調移貴州。 爲地方消災,利益一方。消除漢藏邊釁,說服土匪招安。

  整理法務儀軌,製定規約。

  在修複祝聖寺期間,虛雲和尚針對當地出家人不懂法事儀規之現實,參考金山、高旻等諸大叢林的規製,對叢林中各種法務活動的儀規進行了系統的整理,用于指導大衆的修行,這些儀規包括《鍾板堂當值規約》《引禮寮儀式》《告香儀規》《初壇戒範》《禅堂法器規矩(坐香規約)》《傳戒儀規》《戒期啓谏榜式》等。

  同時,虛雲和尚還根據清規戒律,針對寺院各個堂口,製訂了一整套規約,將寺院日常管理納入律製的範圍。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雲門寺期間。虛雲和尚所製訂的規約,主要有《共住規約》《客堂規約》《雲水堂規約》《禅堂規約》《戒堂規約》《愛道堂共住規約》《衣缽寮規約》《教習學生規約》《大寮規約》《浴室規約》《農場組織簡章》等。

  2、81歲(1920)建雲棲寺。

  原被地方政府賣給西人作俱樂部,虛雲和尚找唐繼堯,收回修複。

  戒行清淨,不昧因果:民國十年,修雲棲寺時,解救少婦,拒絕以身相報,安忍中傷。早在光緒叁年,從甯波至杭州舟中,拒鄰女挑逗。

  福建時期——

  90歲(1929)到鼓山。得到楊幼京(樹莊)、方聲濤等閩府政要的支持。製訂安單規則(1930年),冒死整頓職事。1931年有人在大廚內縱火。創立佛學院。鼓山佛學院之籌備,于1930年就開始了。

  1931年春,正式成立,楊樹莊爲名譽院長,虛雲爲院長,聘請覺澄、深悟等五人爲佛學院教師。不久,因本山子孫之疑嫉及辦事人之失檢,這首批五位教師先後離去。不得已,虛老又繼請應慈老法師來佛學院講《華嚴懸談》。講畢,應慈老法師回滬,虛老又先後聘請大醒、心道、印順、慈舟等法師,幫助繼辦佛學院之事。爲辦好佛學院,從資金之募化,到規章製度之製訂,到任課法師之聘請,虛老均費心一一操持。這中間幾停幾廢,足見,開辦佛學院所遇阻力之巨大。

  整理經版,佛祖道影,星燈集,列祖聯芳,鼓山宗譜,編輯整理出版寺志。虛老主持鼓山期間,特別注意佛教文化遺産的保存和整理。湧泉寺內曆來收藏有許多經版,但到虛老接任時,因年久失檢,保管不善,蟲蛀潮黴,多有損毀。有見于此,虛老組織觀本等人專事整理,缺者補之,毀者複之。明確要求加上丹黃標簽,分簡冊之部居,考證譯撰者人名,記錄锓梓的時間。經過數月艱辛勞作,編著完成《鼓山湧泉寺經板目錄》,虛老親自爲之撰序。爲使四衆弟子追蹤古人得髓之真傳,勿忘先德嘉惠之至意,于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將其付梓面世。在整理經版的過程中,發現罕爲人知的延祐年間福建陳覺林刻本《大般若經》六百卷、《大寶積經》百二十卷、《大涅槃經》四十卷。虛老命觀本等加以詳細核對,查勘叁經共殘缺四十卷。後來寺中僧衆在知客師的倡議下,發心手抄,足其卷數。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抄補事竣,虛老很是高興,看到這叁部古本大經煥然複新,自己朝夕肅然,若對古佛也,並親撰《修補古經跋言》,記述其原委。兩年後,朱慶瀾居士征得虛老的同意,將此叁經一並收入《碛砂藏》影印傳世。爲此,虛老認爲,此乃扶持正法眼藏之舉,功德無量,欣然命筆,撰《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經序》。

  住持鼓山寺務期間, 虛老考慮到寺中所藏《佛祖道影》,成書于永覺和尚主法之時,雖在康熙年間曾加修補,但時隔二百七十多年,日久散失,中間多有破損殘缺。所留僅有一百一十七位,像、贊也參差不齊。因此,于禅誦之余,虛老組織僧衆多方征集資料,派專人赴滬請來《續藏》,從中獲益不小,增補諸祖師傳記,並使之與原蘇州瑪瑙經房刊本相校勘與會編,增刻祖師畫像至叁百一十尊,配齊傳贊,題名《增訂佛祖道影》。又親撰《增訂佛祖道影序》,記其因緣。到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一並刊印流行。在編輯此書過程中,虛老還多方設法尋覓資料,對禅宗的法系加以考證,尤其是對有關史籍記述中存在的一些錯誤,予以訂正,撰成《法系考證》一文。

  在《增訂佛祖道影》的編輯即將完成之際,虛老編輯了以記述鼓山列代祖師業績爲主要內容的《鼓山列祖聯芳集》。在這一過程中,同時對禅宗五派源流進行一系列的考證,分宗列派,溯源道流,把各派輩份整理編輯成文,名曰《禅宗五派源流》,附于《增訂鼓山列祖聯芳集》之後,親自撰序,然後一並付印流行。

  廣東時期——

  1、95歲(1934)到南華寺。

  可注意者:

  支持抗戰。日中一食,節約糧食,支持前線將士。1942年底到1943年春,在重慶建護國息災法會。

  高僧靈異:河流改道,樹神求戒,老虎皈依,枯柏重新,靈泉禱應,白狐往生,敵機墮毀。

  拾金不昧,不好錢財。1 9 3 8年秋于寶林山麓拾國幣一包,數額頗巨,捐給粵省主席李漢魂,用于拯救饑民。

  重建華亭寺的時候,在招提村附近,拾金銀幣一包,價值二十…

《認識虛雲和尚——虛雲和尚的生平及其啓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