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时候,也不要做那种攀比,比如几个人到了庙里以后,这个人往功德箱里扔五块钱,那个人不扔又不好意思,你已扔了五块,我就得拿十块,这种心态很不好,最重要的是你内心里面有没有真的发起供养和布施的心。这些都需要通过对法无我有了体认以后,才能生起的智慧。观法无我,就是让我们放弃自我,从而把我们这个心量打开,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真正的舍,不要对世间的众生又是苛刻,又是批评,又是指责。总之,对法无我的体认是非常深远,意义也非常广泛,不是我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的,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够再讲下去了。
昨天大和尚在开营式上讲到,我们在佛法上不要等待,要积极。我想要讲的是,在修行上,我们也不要等待,要积极,不要等待哪一个人教自己一个法,哪一个人给自己摸一下脑袋就可以成佛了。修行的路要靠自己去走,这中间需要非常漫长的历程,当然,对那些根基好的,这个过程会缩短一些,但都得有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修行。我们有必要把身体、心理感受的东西,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用佛法的智慧来观照。让我们的身心充满喜悦,让我们有一个平常的心态,让我们通过法无我的透视能够多一些包容,那么,我们前面讲的在生活里面的生存危机,可以解决;精神危机,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解决;自己与他人的矛盾,可以解决;人与自我的矛盾,同样可以解决,就绝对能够化解那两种危机,调解好这三种矛盾,生活一定会很和谐、很圆融。这个方法最后要落实到我们的念头上,要在念头上下功夫,就是时时刻刻注意这个念头,跑了就赶紧把它拉回来。过去禅宗考人,是随时走在路上,从你背后猛击一下就考你了,就看到你生活里面起智慧了没有。这个非常关键,生活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组成的,所以具体要在每一个念头上去落实。由于我个人对佛法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对这样一个题目我也只能简单从这些方面做一些介绍,也算是自己学习当中的一份答卷,来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和分享。感谢大和尚和各位老师的慈悲,感谢各位法师的抬爱,也感谢各位这么耐心地听讲,感谢这些网友,希望这些网友们在网上,能够跟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分享学习佛法的快乐,祝愿大家真正在生活里面能够起观照,生起智慧,过上智慧的生活。阿弥陀佛!
课堂提问
问:你刚才讲到观身是苦时,讲了很多苦的感受,事实上有些苦,比如死苦,我们一般是感觉不到的,请法师能否再作一解释?
答:在佛教经典里,对“八苦”的解释很多,受时间的限制,今天不可能把它展开来讲。关于死亡的过程,可以写一部专著,佛法不认为死亡和自己没有关系,讲死是一种苦,是指人在弥留之际的一些感受,佛教讲轮回,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
问:网上有人问神识是不是第八识?
答:这两个是有交叉的地方,第八识的范围比神识更广,神识是一般人讲的灵魂。唯识宗认为第八识熏染我们整个生命,是我们生命的枢纽,但它决不是主体,它也是在变化当中。真正在我们生命中取决定作用的是我们的善业与恶业,这善、恶的业力靠第八识来保存,并传递到来生。神识与第八识有本质的区别,按神识论讲灵魂就是连续生命的主体,它是独立不变的。
主持人问:我代表营员问一些具体问题,法师今年有多大?怎么懂得这么多,是在哪里出的家,有哪些师父对你影响最大?
答:我本人已到了而立之年,是89年在成都昭觉寺出的家,在清定上师座下住了两年,后来在佛学院上学、教书呆了十年,去年在这里参加夏令营后又回到了成都。实在说我是稀里糊涂出的家,那天我本来是去看一个朋友,上错了车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庙里,当时我对寺庙很新奇,就转来转去的。有位老太太问我是不是想当和尚,我说能行吗?她就帮我去试试,因寺里要开法会缺人,师父就把我留了下来,那时我什么也不懂,就知道跟着人家念经磕头。有些时间,家里人不知道我去那里了,就到处找。那个庙离我家有一百来华里,家乡有人来拜佛时发现了我,就告诉了我家里,我父亲就到寺里把我强行带了回去。在家呆了一段时间,有位同参给我去了封信,讲出家如何如何好,于是,我趁家人不注意,就跑回了寺里。师父见我有些机灵,便把我带到了成都,我就正式出了家,不久就受了戒,我对诵经拜忏还是学得比较快的,十八岁就会放焰口。后来我就出来读书了,我很感恩佛学院,我对佛法的体认、认识乃至信仰体系的建立,都得益于佛学院。
对我影响较大的有几个人,一是我的师父,虽然他不识字,但他非常支持我读书,为此还和清定上师吵了一架,师父对我真的是太好了,就连夏天睡觉还要给我赶蚊子,怕我被盯着了。可以说,这位老人把晚年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我的身上,对此,我有一个信念就是我不能变坏,否则,这位老人的精神要全部垮掉,在这样的信念之下,使我在佛学院一直撑了下来。惟贤法师和我交往也是十多年,这位老人也是非常慈悲,我只要有问题向他去信,他都是有问必答,给我的鼓励是很大的。虽然我亲近清定上师不多,但他的感召力和摄受力使我很赞叹,我刚讲的"四念处"很多是从他那里听到的,他见到任何人都是微笑,那种微笑很自然,让你感到是一种依靠,生活中他从来没有脾气,对任何人都很平等。这三位老和尚对我人生的成长及学佛的经历,影响是非常大的,还有唐老师、韩老师等等,对我的成长与帮助也是很大的,我非常感激他们的恩德。
《祖师禅的精髓: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宗性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