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但是一个真正证到阿罗汉的人,他是可以分辨真假阿罗汉,对真的阿罗汉他不会去批判,他祇会分辨出这是假的,这样而已。如果是假的,因缘不成熟也不会去得罪他,还是让他继续作他的梦。
(第七节)因为波斯匿王的祖母往生,因此很难过就跟佛陀报告:如果我能用再多的金银财宝、或是用再多的条件,可以唤回我最敬爱的祖母,我都愿意。因为他是一个国王,要什幺金银财宝、要什幺条件、王位、权势……,他都可以跟人家交换,但是他却发现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才体会到黑洞、死神的厉害。于是他有相当多的体悟,就在体会佛陀以前跟他们说过的「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包括一切神、一切众生、六道里面的都是,所有的众生、一切神,「生者皆死,无不穷尽,无有出生而不死者,今日乃知世尊善说」波斯匿王说:以前我还很铁齿铜牙,认为说我权高权势大,可以做更好的医疗保健,但是没想到还是唤不回啊!于是他就会有更深的体悟。
你再怎幺爱的人,你付出再多的条件,还是没办法让他不死啊!这时候因为境界的考验之后,又有更多的体会啊!这时候佛陀就说「大王!如是!如是!」你今天有更深的体会,「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六道里面、包括种种的天神一样,「生者辄死」有生必有死,「终归穷尽,无有一生而不死者」现象界的一切都生住异灭、成住坏空,这是大自然的运转法则,大自然的运转法则不是任何个人所能够改变的,你也没办法让自己不死。因此佛陀后面就讲:回忆佛陀以前,包括说他所看到的、以及他自己,不管你是当「剎利大王灌顶居位」当上最伟大的国王、最有权势的总统,「王四天下,得力自在」包括中国以前称为中原、中土,认为是天子,但是你当天子又怎幺样?你就不死吗?照死不误啦!所以「于诸敌国无不降伏,终归有极,无不死者。」不管你再高的权位、不管你再多大的名利,你都没办法避免的。
「若复,大王!生长寿天」就算你生到长寿天去,「王于天宫」在天宫上你称王啦!「自在快乐,终亦归尽,无不死者」六道里面的众生一定是如此的,只是寿命长短而已,但是你的苦还是一样,会因为老病的接近逼迫,而内心不断的不安。所以,佛陀最后就做一个结论,「诸佛世尊十力具足」就算一个解脱者「十力具足,四无所畏」证到四无所畏,「胜狮子吼」胜过狮子吼,也就是法音威猛,但是「终亦舍身,取般涅槃」,我佛陀也没办法作得了主,我这个色身要维持多久就维持多久,没办法的!因为这是整个法界的因缘,法界的因缘不是任何人所能够主宰的,这一方面去体会「无常」、一方面去体会「无我」。
【法义分享】有生必有灭,一切众生、一切天神、一切天帝、一切修行人,都一定会终归穷尽、无有一生而不死者,佛陀也不例外。一切现象界必然是缘生缘灭。不论再怎幺神通广大,在死神黑洞面前,都只是--雕虫小技。这不是在泼冷水!而是让你进入如实观,不管再怎幺法力无边、再怎幺神通广大,你只要有我慢、有自我,你的苦就一定存在,而且你再怎幺神通广大,只要你有我慢,都只是雕虫小技。那修行人所追求的「不生不死」之境在哪里?能永恒存在、不生不灭、不生不死、不增不减的只有「空」。上到彼岸的究竟解脱者,就是融入空海,也就是《心经》所讲的境界。这是活着之际就能够契入,不是死后才到达。
佛陀了知我的色身一样会随着法界的运转缘生缘灭,任何人都没办法去扭转的。修行跟一般凡夫一样,都不能够不死、不能够长生不老,佛界解脱者所追求的不生不死,到底是什幺样的境界?涅槃寂静到底是什幺样的境界呢?凡夫就是不了解自然的运转法则,于是一直在逃、一直在避,内心过得很苦,一直在构筑你的梦幻世界,而一个了悟真理实相的人他发现到:哇!是事实就是如此,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得了。而他发现说只要你不清楚,不管你再怎幺逃,你永远都是苦,因此佛陀体悟到实相之后,而且也体悟到虽然生住异灭,但事实上更深层的去体会,他世若生、若住、若异、若灭。事实上,他只是不断的变化、变化。当你体悟到这些之后,也会体证到什幺叫做无生。
你有去看到整个法界的大因缘之后,我这个波浪消失,只是回归大海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灭。当你了悟到无生、了悟到不生不死,你当下就解脱自在、快快乐乐,因此能够契入到不生不死的世界。那不是幻想,而是你如实去了解之后,哇!你终于不惧怕现象界的生生灭灭了,「虚空不碍白云飞」就是这样。
(第八节)「佛、辟支、声闻,一切皆归灭」一切修行人不管有没有修证,一切众生都会消失的,波浪不管再怎幺大,它都一定会回归大海的。「无常无选择,如火焚山林」无常是大自然的运转法则,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得了的。「阿难白佛言:『云何名为供养如来?』」什幺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呢?后面的回答很重要,佛陀就告诉阿难:「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偈语更清楚!「受法而能行,觉华而为供」身心柔软、然后好好去闻思法义,叫做「受法」。你接受这个法与丹露之后,又能够去闻、思、修而能行!又实际去体悟、去体证--闻、思、修。「觉华而为供」经过你的闻思修之后,又实际去觉悟到、去体证到。「华」就是佛法的法,也就是觉悟到真理。你觉悟到真理实相,才叫做真正供养佛陀。
「紫金华如轮,散佛未为供」佛陀讲说如果你用的只是一般世间很大的莲花,或是用很多很美好的物质种种来供养佛陀,佛陀说这不是叫做真正的供养,佛陀要你供养的不是世间的财势名利,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要能够在阴、界、入里面体证到「无我」。「阴」就是你要在「五阴」里面、或是在「六界」里面、或是在六入处,在根、尘接触的当下,都能够体证到「无我」,才是「乃名第一供」,才是真正最高的供养,也就是你要实修实证啦!「为法作见证」才是真正的反馈供养佛陀。
【法义分享】◎若能从五阴、六界、六入处各种角度去体悟无我,依法次法向而行→ 断除我慢诸结,体证到无我、无为,以身为法作见证,这才是真正供养如来。◎佛陀不是要来让你膜拜;佛陀是要协助你此生此世就解脱自在。如果你再怎幺虔诚的供养礼拜,但你没有体会到法味、没有解脱自在,都不是佛陀的目的。佛陀只是要协助你解脱自在啊!其他的供养可有可无、那是次要。但是真正成为一个解脱者、真正为法作见证,这才是佛陀讲经说法的目的,协助你去解脱自在。当你真正体悟到法、真正解脱自在,就必然能够佛光普照,就能够自利利人、利益众生。◎「无常无选择」。凡夫的苦来自于与「无常」的法则相对抗,也就是常逆流而游、背道而驰。解脱者了悟宇宙人生身心内外的实相,所以悟道、体道而行道。内心与「空」相应,外相是随顺缘起。这一次的禅修,就是协助大家去体证这方面,如何应用到我们在日常生活历缘对境中,来实修、实践。
这一次的禅修,原则上就是把前面的闻、思、修、证,要落实更踏实深入的去实修实证。协助大家更深入的去体悟、体证,如何把闻思的这些与实修结合?怎幺样在工作之中、在上班之中、在家庭工作之中,能够把法应用上来,因此未来半年是协助大家以实修实证方面。每个月原则上有两天的时间,可能是每个月的第四个礼拜六、礼拜天,找出这样两天的时间,可以到花园新城来打坐也可以,因为那边可以接近山水、接近大自然,也可以活动、移动式的到其他地方,有时候要到溪头、到拉拉山、到阳明山都可以,你要一天的、两天的都可以。如果是在新店,星期六开始。如果星期五下班之后有时间,星期五晚上就可以上去,那个地方是可以开放给大家使用。以后第二个阶段像高雄那边,开始第二阶段的上课,也是会找时间,一个月禅修一次,宜兰大概再两三个月过年后,也是要每个月找出一两天的禅修。
希望大家实际的闻思之后,实际去应用、实际去体悟,让你的体证真的很落实、很实实在在,什幺时候能大彻大悟,都看你用多少心去体证,能够归○就很快。以后我们在课堂这里上课,除了比较重点式深度的来解析以外,因为我们第一个阶段是要全程、全面式的,也是要对外发行的一个光盘,有些点方面我们没办法深入,这也是没办法。再来第二个阶段,我们有时候就要对一些点,来更深入的解析。当我们上课的时候,不是单纯的上课了,分三等份,第一部份是上一点课,解析一些更深入的重点、再来就是大家有实际的来操练练习、也就是进入实修。第三个阶段就是大家有问题的来互动,有什幺样的问题提出来讨论,或是有什幺样的心得提出来讨论,或是你这样的闻思、体会、体悟正不正确,提出来心得报告,有需要校正的地方,我们协助大家校正过来,你有什幺样的心得,可以提出来跟大家讨论分享,如果在应用上面有什幺样的问题提出来,别人有这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回馈。
所以,第二个阶段会比较灵活、比较深入,更重视在实用方面。如果大家能够在未来半年落实在实修实证方面,你要超越都很快啦!
(第九节)「佛陀于后夏安居中,佛身疾生,举体皆痛」佛陀一样生病,全身上下都痛啊!「佛自念言:我今疾生,举身痛甚,而诸弟子悉皆不在」佛陀常常是这样独行侠啊!当然阿难也有在身边啦!但不是后来所想象的那幺风光,总是那幺多人跟在旁边,不是啦!因为佛陀是这样,当协助你有成、协助你有证量、协助你成就阿罗汉之后,就是希望你到各处去弘法,到各处去弘法不是说你到各处去成立分支机构,不是这样啦!他也不会去掌控你,因为当你真正的体证之后,你会很自然的大慈大悲,要跟众生分享这一条解脱法,都是自自然然的要跟众生分享,因此他们都是这样到各处去弘法。但是在你还没有真正为法作见证之前,就是要不断的虚心学习。…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五章 至人只是常--反璞归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