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界中活生生的真理、活生生的佛法、活生生的启示。
如果你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那是表示没有见到法,不懂得什幺叫做无常法印。其实没有「末法时期」,「法印」就是真理、就是实相,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必然如此,因此你要回到以大自然为师,佛陀也是协助我们自依止、法界依止,都是要以大自然为师。你最初是以大自然为师,到后来当你体悟到之后,你是跟法界溶为一体、回归法界,以及基督教讲说回归主怀,那是大安心、大自在啊!因此,不但超越宗派,而且要超越宗教,真理本来就没有宗派、宗教之分,如果还有这是我宗派的法,这是我这个教的法,都不是究竟的真理,不要把太阳认为是你们的,可以感恩太阳、可以崇拜太阳,但是你不要以为太阳才是我们的,上帝是我们的,你有拜上帝、上帝才保佑你,你有拜太阳、太阳才照射你……,不是这样!所以,真理是超越时空,而且真理是没有界线,没有宗教、种族、宗派之分。
佛陀、老子、耶稣,这些世界上的智慧者大彻大悟,他们不是依着某一部经典而开悟,他们不是说参考着某一部经典怎幺讲,然后他们就这样大彻大悟、开悟,他们都是如实现观法界大自然的真理实相,了悟身心内外、整个大自然的实相之后,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然后回来协助众生回到解脱自在。佛陀是如实现观这个法,佛陀是体悟到「空」,法界的「无上甚深微妙法」,老子所诠述的名称叫作「道」,耶稣用的名称叫作「上帝」,《易经》或是儒家是用「无极」,民间所在拜的天地、上帝或是天主,事实上人类都是要找到最终的目标,只是不知道怎幺回去而已,不但路途模糊,而且目标也都模糊了。
佛陀对「空」、「法界」,有相当深入的体悟,这些都是不同字,但是事实上所指的,都是相同的内涵,他们虽然从不同道路,但是他们都是透过不同的语言来诠述相同的目标,所以「空」、「道」是一切宗教的终极核心,众生要来到解脱,一定要来到涅槃解脱、「空」这方面的世界。佛陀是着重在「相」方面的解析,老子是着重在「体」方面的解析,耶稣是着重在「用」方面的诠述。老子讲的是本体方面,「道」就是佛陀所讲的「空」,因为「道」或是「空」是属于涅槃智,属于佛陀所讲的「甚深极甚深」,一般众生不太容易了解。但是老子所留下的《道德经》,虽然五千言而已,它就是着重那个精华,真正要看得懂《道德经》,从文字去解读是没办法了解的,一定要透过实修实证,才会了解《道德经》所讲的深义,因为它讲的都是言简意赅,含意都很深,老子所诠述的是「体」方面,所讲的就会比较玄,不容易了解,当你有实修实证之后,就可以了解。
佛陀是着重在从法界里面,所产生那些现象界的生生灭灭变化,因为佛陀看到众生就是不了解现象的这些生灭变化,你就一直在贪着、抓取,然后就在那里苦海不断、苦海无边。所以,佛陀是着重在「三法印」、「四圣谛」,「三法印」的具体内容就是无常、无我,佛陀满重视要对现象的这些了悟之后,然后你才会放下你的抓取;当你了悟了之后,你才会远离颠倒梦想,这时候你才能够真的心甘情愿,很欢欢喜喜的回归法界,跟法界溶为一体。事实上,《心经》所讲的,都是要体证到「空」,体证到法界的世界,佛陀也是一样协助众生回归法界、、回归「空」。老子也是协助众生,你要体道、悟道而行道,然后与道合一,「与道合一」就是回归法界、涅槃界。所以,一样都是要协助众生回到这里。
耶稣也是一样,虽然用了不同的名称,但事实上所指的都是相同的含意,耶稣也是一样协助大家,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女,我们都是法界独一无二的存在,当你了悟生死大事,协助大家在死后一样回归法界,也就是回归主怀,因此耶稣也是一样协助大家去了悟上帝的实相是什幺,你、我都是来自上帝,将来也是一样回归上帝,当你真正了悟这些,当下的生死大事就全然的解开,你就大安心、大自在。所以,修行都是在转这些念,不是求什幺神通、感应。《易经》也都在诠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希望我们能够回到无极,像一贯道、天道的「无极老母」,也是要回到这样的境界,如果不了解这些圣者所讲的,结果把「上帝」变成一个超级大力神、大偶像,然后在那里崇拜,认为「只有信我们的、才会得救,不信的、你就不得永生……」就好像说:你就信太阳,太阳才会照射你;你不信太阳,太阳来到这里的时候就闪开。把上帝变成你们的,把太阳变成你们的,我们崇拜太阳,我们很尊敬太阳,太阳就是我们的……,不是这样啦!
上帝绝对是大公无私,法界是大公无私,你们俩边在战争,这边向上帝祈求,那边也向上帝祈求,请问:上帝帮忙谁?以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所以,我们要透过文字,透过善知识的手指,然后回到涅槃界,回到最深的这些。耶稣指出现在这一条路,现在是变成一个「虚线」,因为今天很多人把上帝变成一个超级大偶像,认为死了之后、才能够到上帝那里……,都是不正确的。很多教徒对耶稣所讲的「上帝」,没有正确的体会,变成你在活着的时候,虽然说你很信、很信主,很信上帝啊!但是你还没有大安心、大自在,上帝变成只是你信仰中的一个上帝,这样而已,不是你的实证,不是说你现在当下就跟上帝溶为一体。
如果真正了悟,你是当下跟上帝溶为一体,不是说到教堂里面才能够找到、到教堂里面我才有,不是这样。但是那条路保持一个「虚线」。道家、道教这一条路几乎是断掉的,于是很多修道的人,就把老子框起来,认为老子实在是一个很伟大的仙人,然后我们要成为修、修、修到像老子这种境界,因此很多修道人就把目标锁定在像老子,成为一个仙人。佛教方面也很可惜,这一条路也是消失了,佛教徒又把佛陀框起来,把佛陀变成为一个超级的大偶像,一般的佛陀教徒,目标都是要成佛。所谓「成佛」,本来是要成为像佛陀一样的一个觉悟者,而今天我们很多的修行,却变成佛陀是一个大太阳花、大向日葵,今天我们太自卑了,我们太小了、太渺小了,于是我们要好好努力「品种改良」,将来成为向日葵……。
你都活得很不自在,活得很苦啊!活得很自卑啊!佛陀本来就是要协助我们回归法界,要回到自依止、法依止,结果众生距离佛陀越远。我们当然是很感恩佛陀、感恩佛陀,结果一直感恩、感恩到最后呢?把佛陀变成一个超级大力神、超级大偶像,然后一直在拜、拜、拜,要成为佛陀的样子。因此,佛陀要协助我们回去的这一条路没有了,慢慢的演变到后来,解脱要多久?三大阿僧祇劫。你真正能够了悟佛陀所讲的,那是这一生、这一世啊!哪里还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因为这一条路模糊掉、把它擦掉啦!然后目标却变成锁定在佛陀的身相、偶像上面,很可惜!我们希望这一条路能够再恢复起来,让大家清楚的知道,也是需要大家去实修实证,以后有因缘,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看到老子所讲的境界,然后一样能够回到体道、悟道而行道。
如果真正能够体证到「空」、体证到「涅槃」,你会来到超越一切宗派、超越一切宗教的境界,就是「入空戏论灭」。当你真的体证到「空」,你不会说:我这个宗派最好!我这个宗教才最好……!当你还有这一种我的宗派、我的宗教最好的话,表示还是有排他性,不要以为只有佛教才是究竟,其他宗教就是外道啊!其他宗教就是不了义呀!如果你还在那里分辨「了义、不了义」,表示你都还在名相上面绕。所以,真的要用体证,实际做出来、实际走出来,为法做见证,本身解脱自在,本身真正体证到这些,你会真正溶入一体的世界,体证到《心经》所讲的那些世界。
以上的解析,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关键,记得!大家要把批判、批评,跟说实相、说实话、说实理,要分别出来,说实话、说真理、说实相的人,如果跟你原来预先、所了解的观念不同,就认为人家在批判,因此佛陀就很感慨讲,不是我要跟众生诤,是世间人与我诤,我只是如实
述真理实相而已,我没有要跟众生对立,我没有批判的那一种意味,所以说实话、说实相跟批判,大家要区分一下。如果不能够区分,那些说实话、实相的人,只要他的观念跟你相反,你就会认为都是别人的错,这样是不对的。
【幻灯片】
今天是讲述「涅槃、无为、空」这一系列,幻灯片是讲述关于「空」方面,因为众生对「空」不太容易了解,我们就是透过一些让大家更具体的体会。我们平常到海边,都看到有山、有水,有海洋、波浪,但是你有没有仔细去看那个「空」?以后大家到山上,当然在历缘对境、平常的时候,要去体会我们就浸泡在「空」里面,然后你到高处、到视野比较好的地方,要去看到无边无际的「空」。
一般在看的时候,我们都只有看这片叶子,都只看到现象界的这些存在,但是我们很少去看到背后这个「空」的存在,现象界就是缘起的「有」,如果没有「空」的背景舞台,这片叶子怎幺能够存在呢?因此要慢慢去体会,现象界是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然后现象界的这些,它一定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因此没有一片叶子不会变坏,都一定生住异灭变化。众生都喜欢看到一个想要看的,不希望看到变化、变坏,不容许法界的无常法流,这样就会自讨苦吃,一般众生看到就对「空」有所误解,都只是看到一切都是「空」,一场梦、一场空,于是「空」就变成是断灭空,不然就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想到空,就想到「空无所有」;想到空,就是想到成住坏空,一切都坏掉空掉,因此一般提讲到「空」,都会怕「空」,都只是想说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那个「空」。但是,真正「空」的深意不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这些还是在描述现象界,还是描述现象而已。
这是现象界地球的地震、变化,这是无常,众生都只是一直在贪生怕死,…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二章 涅槃、无为、空--甚深极甚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