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章 证果次第(四双八辈)
九月十一号,台北时间是九月十二号,得知美国发生九一一事件,纽约的双子星大楼被轰炸,也是震惊全世界,这一件事情,以后我们还会再找时间深入讨论分析,因为带给大家有很多很多的启示。如果我们没有跳脱出二元对立,世界的纷争就是没完没了,你站在哪一方,就认为它是对的,则相反的另一方,就认为你是错的。关于这方面,最近正在制作这一系列的幻灯片,以后会跟大家进一步解析,包括这一次纳莉台风的怪台,那种怪异是超乎大家的想象,超乎气象员的预测,可以说完全没有办法掌控它,以前气象局可以预定台风的行径,这一次几乎完全没办法,这些也都是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如果你能够深入去看到,你会处处去见到法,而且会去看到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奥妙,如果你能够去看到这一层面,我慢会大大的降服,我们以后也会跟大家再进一步探讨。
第卅章的经文,是简短把四个果位所要断的结叙述,证到「须陀洹」要断三结,「斯陀含」是三结断--贪、恚、痴薄,「阿那含」就是证到三果、五下分结尽,阿罗汉是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修行的地图要清清楚楚,你走到哪里,也很清清楚楚,不是打迷糊仗的,修行到迈向究竟解脱,最终的阶段就是要断十个结,「十个结」内容是那些呢?我们把它整理在后面的【法义分享】。如果你的修行不是针对这十个结下工夫,都还在世间法里面绕。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让你回来「止观双运」,其中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看到法界的真理实相、三法印,第二个就是回来看到我们的贪瞋痴、我们的十个结。
当你真正见到大自然法则、实相,就会渐渐的远离颠倒梦想,包括「身见结」这些都会破除,于是一个结一个结都会慢慢破除。所以,见法就是帮助我们了悟实相,然后你内心的无明抓取,就会渐渐放下、放舍,就是这十个结。如果是初果,断前三结就是断身结、戒禁取、疑,在第29章的十个结,已经有讲过前面五个结,这一章的重点是讲后面的「五上分结」。
证初果就是要断这三个结--身见结、戒禁取、疑结,证二果一定是包括前面这三个结断,然后贪欲、瞋恚两个结也渐渐淡薄,它是渐渐的淡薄、淡薄,我们称作二果。证到三果,就是贪欲与瞋恚两个结也断除了,等于断前面五个结,叫做证到三果。证到三果,已是人间少有的圣者了,但是还有后面五个结没有断,就是「五上分结」,「五上分结」必须要全断,才能够证到四果阿罗汉,到此才叫做证到四果阿罗汉,一个远离颠倒梦想、我慢断尽的人,就是到达涅槃彼岸的究竟解脱者。
当究竟解脱者之后,要称阿罗汉、辟支佛或是佛陀,都是随顺世间的因缘,不是解脱者的问题,因此不必在名相上面,争谁大、谁高、谁小……,不必!最重要是我们怎幺样去断这几个结,然后让我们能够解脱自在,因此重点要摆好。
【法义分享】一个人能够证到三果,已经是人间少有的阿那含圣者,但是要注意的就是说,仍然有「五上分结」没有断,仍然是我慢未断、仍然无明所覆。所以不要得少为足。证到三果的人,还是有我慢未断、无明所覆,记得!还有无明。证到三果的人,一定要用尽各种有为法、三十七道品这些,就是佛陀设计出一条很安稳的解脱道,让大家逐步的从向初果开始,然后证初果这样一路的上来,都是要经历过有为法的阶段。当你经历这些有为法,初果、二果、三果这样,一路上来,但是还有后面的五个结,必须要继续再突破,所以不要得少为足,必须不断再突破。
(第二节)「何等为增上戒学呢?」「增上戒」就是「比丘戒为满足」,「满足」就是成就的意思,一个人戒方面成就,就是持戒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了。「少定少慧」这样的人定力、慧方面比较不足,这样他有见到法之后,就是属于证初果的特征。「断三结,谓身见、戒禁取、疑。断此三结」就是证到「须陀洹」,他是「不堕恶趣,决定正趣三菩提」证到初果的人一定会继续迈向究竟解脱,已经来到不退转的地位了,因此证到初果就不会退转。在证到初果到证到阿罗汉果,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就是「七有天人往生」,证到初果的人最多再七次的人天往返,这样就会到达「究竟苦边」,到达究竟的解脱、究竟涅槃。
证初果、二果、三果,一个人在往生的那一剎那,来结算你的成绩,这里讲说证初果,会七有天人往返;证二果会一还果,都是以当事者在涅槃、临命终时,证到哪个果位,来算他的成绩,并不是像现在假设,我们在这之中,经过几天的禅修之后,有人证到初果,然后就要继续还要七世,不一定要这样。当你证到初果之后,如果继续努力、继续精进用功,有可能明年就能够二果、三果这样上来。所以,如果你继续再用功,有可能在两三年内证到阿罗汉,这都是可能的。只要你有证初果以上的证量,你要证到阿罗汉果,时间长短可长可短,短的话,叫做不待时节因缘,只要你继续用功、用生命去找法,时间就会很缩短。如果证到初果之后,然后就自得意满,没有积极精进用功,到你临命终的时候,还是浸泡在证初果,这样你的成绩就到证初果,这样最多还会有七次的人天往返。
「何等为增上意学?」「增上意学」就是增上定、增上心,增上定学或是增上心学,「心、意」讲的意思都是一样,有的时候翻做增上定学,也就是所谓的戒、定、慧。为什幺心或意方面,用定方面来诠释呢?事实上,修定就是要让我们这一颗心猿意马、飘动不拘的心,能够慢慢安止下来,当然这只是一个过程。当你的心能够安定下来,慧的产生就是要透过「止观双运」。如果一个人能够证到三果,「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禁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生般涅槃」「生般涅槃」就是他在临命终的时候,就在往生的那一剎那而大彻大悟,全然的放开、证到阿罗汉果,因此三果叫做「不还果」,「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就是证到三果的人。
「何等为增上慧学?」「慧学」就是真正的无漏智慧,就是阿罗汉的智慧--无漏,「欲有漏心解脱」一个人能够断除他的贪、瞋了,「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这个「有」就是爱、取、有、生、老、病、死,也就是贪生怕死的那个「有」,希望要延续、相续、生命抓取的那个「有」。他这时候已经解脱掉了,已经能够体证到「无生」、体证到「无为」。「有有漏心解脱」就是体证到「无生」,不会再对生命的抓取相续,但是不要误以为解脱者是悲观消极的,其实他是真正了悟生死大事之后,很自然的放开。「无明有漏心解脱」已经破除「无明」,是「五上分结」的最后那个结,所谓的十个结都解开。「解脱知见」所谓的「解脱」与「解脱知见」不一样,「解脱」是自己一个人受用、自己解脱,再来又把你自己走过来的这一条道路弄得清清楚楚,你真正走过这一条路,就会有正知正见,整条解脱的路都很清清楚楚,于是又能够把你所走过的路跟众生分享,就是「解脱知见」。
有的人讲说他已经是开悟者,于是就问他是怎幺样到达如此情况呢?他认为要怎幺样、怎幺样,但是又讲不出一套所以然,有可能当事人可能有部份的解脱,但是对整个道路却还不是很清楚,就是「解脱知见」还没有具足。这一经就是戒、定、慧,跟证果做一个配合。【法义分享】证初果的须陀洹--最多再七次的人天往返,必达究竟解脱。所谓最多再七次的人天往返,因为有参考到《中阿含》。证二果的斯陀含--往生后,会再来人间投胎一次,然后达究竟解脱。所以,二果又称「一返果」。证三果的阿那含--他就在临命终、往生之际,达究竟解脱。所以三果又称不还果。一个人证到三果,他是五下分结断,但是后面的五上分结并没有断,意即还是有我慢、无明,最后这些结缚的断,是因什幺力量而断?法界的力量、大自然的力量、黑洞的力量,事实上都是一样,因为这些都是属于大自然,法界、黑洞也是法界里面的大自然的现象,因此在临命终时,被黑洞、被法界、被大自然的力量所粉碎掉。
事实上,证到三果的人,对于外面种种那些都可以放下,包括到最后临命终,发现深层的生命还是抓着不放,因为他还没有真正了悟生死大事,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还没有真正了悟,此时他的生命就是万法能够归一,但是还是不知「一」归何处,这时候他不敢放,生命的核心还是一直抓着,到最后就是让黑洞把他这些粉碎掉。如果没有酝酿到三果的证量,当你在二果的时候,就算黑洞出现,还是没办法帮你把我慢、无明破除掉,于是这时候你还会再生天界、再来人间投胎一次,叫做「一还果」。,但是,证到二果的人,当他下次再来人间投胎,因为在他前世的意识中,已经薰习相当的正知正见了,所以当他下一世再来人间,从小孩、然后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寻法、找法的解脱心就会逐渐出来。
证到二果的人,当下一世再到人间投胎,修行都是自动自发的,都不必对他督促、鼓吹,他是自动自发一直要找法,一直要找究竟解脱,像这样他那一世就可以,因为他不断的精进努力用功,就能够到达解脱。如果是证初果的人,当他证初果往生之后,下一世到人间转世,他未必很认真的找,有时候还会吊儿啷当、散散的,有的时候还要半推半就,还要再予以鼓励啊!等到他历经更多的挫折之后,他才会想到:唉!我要修行,于是又赶快进来修行,他不会很积极,就是游荡游荡,但是他玩七世以内,游荡几世之后,也会不好意思啦!所以还是会积极的用功,因为他会发现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还没有真正的解除,有一天他一定会因缘成熟,又会努力去突破。
所谓昨天、今天、明天,在时间上面可以这样划分,地球有几千年前的地球,也有现在的情况,几十年后、几百年后,地球还会继续存在,但是过去跟…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章 证果次第(四双八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