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位现代的伟大科学家,能够超越、推翻佛陀所讲的「无常」、「无我」法印,包括爱因斯坦都没办法。
国内有一位丁肇中博士,现在是高能物理学家的顶端科学家。我们以前说原子,打破原子它释放出能量,就形成原子弹;再把核子打破,又形成核子弹。现在打破核子还不够,又进入中子,形成更厉害的中子弹。丁肇中他们就是一直要去追根究底,找出更微细的粒子出来,于是他们最后发现竟然找不到最微小的,最后来到能量跟空。所以,物理学家、化学家他们提出来,确定质、能是会互换,而且在整个宇宙中,质、能是不灭,因为它会互换。
《心经》在二千多年前早就讲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可以用物质方面来了解,「空」可以用能源方面来了解,是来自于佛陀的亲证。包括佛陀所讲的「无常法印」,以前的科学家、物理学家会归纳出很多的假设及定律出来,而且他们要求的很精确,然后认为这样推算出来是很精准,但是最近的物理学家,却提出一个更新的定律--测不准定律。为什幺会「测不准」?因为一切都在变,每一个剎那都在变,当你以越精密的仪器去测量,以为说已经抓住了,但事实上它又再变了。
所以,顶尖的科学家以更深入的精密仪器测出来,竟然发现以前认为说很准的,现在保留、现在测不准,就是佛陀所讲的「无常法印」。「无常法印」是来自于有一句「诸行无常」,这就是佛陀的厉害,他看到一切现象界都是在变,「行」就是一个动态。现象界一切存在都是在动、在变,近代的科学家把此现象又找出来,因此让我很佩服佛陀智慧之高,把宇宙存在的这些实相早就证明出来。现在透过实修实证,可以了解我们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然后就不会像以前这幺颠倒梦想。
当我们了解实相,就是证果的步骤逐步深入,然后就会体证到《心经》所讲的「远离颠倒梦想,到达究竟涅槃」。「究竟涅槃」就是解脱自在,「涅槃」绝不是一般负面以为消极悲观、坐如石头的焦芽败种或是冰冷冷,都是对「涅槃」的误解。「涅槃」代表一个人从颠倒梦想的世界醒过来,贪、嗔、痴没有了,是以一个很平整、很明净的镜子在照见世间的实相,没有像一般人落入颠倒梦想,就是涅槃解脱的世界。所以,这方面的世界是可修、可证、可达。大乘佛法会讲很多很高深的佛法,但是当你问那些法师什幺时候可以成佛?他会讲很多很高深的佛法,什幺空啦!什幺妙啦!什幺圆啦!什幺顿啦!但是问他什幺时候可以成佛?有一句话就是「个个有信心,人人没把握」,变成是「三大阿僧祇劫」的说法,然而,原始佛法佛陀绝对没有这样的论调。
不是回答「三大阿僧祇劫」,不然就是要到「他方世界」才能成就,原始佛法佛陀是讲只要善根福德因缘具足,这一生、这一世就可以解脱。除非你的因缘条件不够、不具足,佛陀才鼓励你就多持戒、多行善、多布施,多结一些世间的善缘,虽然这样没有解脱,至少可以不堕入恶道,这是属于「人天善法」,至少可以生天、往生善道方面。所以,佛陀是对于那些根基、因缘比较不具足的众生,才讲这些人天善法。只要因缘情况许可,就是直接讲解脱道。
正文第5页这一段,我们不管过去如何辉煌或坎坷--一切归○,让我们从○出发,随时归○,从○开始。让我们打开无限的视野→如实的探讨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要打开无限的视野,才能够如实的探讨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让我们以无量的胸襟→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框框→秉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精神→了悟宇宙人生的实相→远离颠倒梦想→而解脱自在。如此,必能自利、利他→自他具利。
【幻灯片】
这里的四棵草菇代表四个人,每一个人都是年轻力壮,不是英俊潇洒,不然就是很貌美。这是一个阶段,而且从这个角度看世界,就只有我们啊!只有我啊!因为在这里没有人比我高,没有人比我大,让我们很容易疏忽「无常」,也很容易长养「我慢」而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拉开视野、视线来看?当「我慢」增长的时候,当你从狭小框框来看,认为自己很伟大、很高,我是、我能。但是如果能够拉开视野看看,我们只是一大片草地里面的几棵草菇而已,还有别人比我们大、比我们漂亮。能不能够看到刚才那四个就变成这枯萎的四个?这是无常的变化啊!就好像一个人的脸,挤得这样脸都变形了、鼻子变形了,两个眼睛、嘴巴挤得都吐血出来,这是无常的变化,以及世间不断在争夺、勾心计较、排斥啊!能不能去看到再来就越来越凋萎。
大家不要以为说这是草菇,跟我好像没关系,这样我们就没办法处处看到法,这些幻灯片,都是在告诉我们法,都是在告诉我们真理,不要以为是它是它,跟你没关系……,错了!要去联想到它们代表我、每一个人,就是你、就是我们自己啊!它在示现我们佛法、示现我们真理,能不能从中去体会我的生命也必然会这样?当面对这些衰老病死的时候,我要怎幺办?能不能提前去找寻、解开生死之谜呢?就像佛陀触及到众生的老、病、死情境,把皇太子的位子都放下了,都可以不要。为什幺他可以放下皇太子的位子?就是对于老、病、死,对于生命哲学有很深的体会、很深的震憾,因为他体会到如果没有去揭开生死之谜,纵然当上国王,对生命的黑洞还是没办法超越,纵使有再多的国土江山,也没办法避开黑洞,这就是佛陀就是看到世间的老、病、死,然后爆发出修行的动力。
这就像一个人在世界里面,自认为我最大、我最高,因为旁边没有人比我大,我是一家之主,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我是一个县的县长,我是一个国家的总统 ……,这只是举例,大家以此类推,我们处处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当我们没有放开视野、放开心胸去看,很多的我是、我能、我慢都会产生,佛陀就坦白讲:只要你还有我慢,就一定是生死轮回相续。真正的究竟解脱,十个结到最后就是把那个「慢」断尽。事实上,十个结就是「我慢」的依深浅度不同,分成十个层次。从最初的「身见结」,慢慢逐步的深入到最后十个结,那个「慢」全部断除,就会证入阿罗汉究竟解脱。
这个就像一个长者,就告诉他:老兄啊!能不能把你的视野视线拉开?看看你的周遭、看看你所在的位置,看看你今天能够存在,是有多少的因缘把你拱住、撑住,你才能够突出。再把视野拉开看看大海、蓝天、白云,如果你能够把心胸拉开,「我慢」就会大大降服。你原来认为「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是我在养员工,所以员工要对我尊敬 ……」能不能换个角度过来,是员工在养董事长啊!如果能够看到这样,你会从原来董事长的那种慢气,转换成为一种感恩,感恩所有的员工,有大家、才有我。所以,把你的视野拉开,你今天的突出是因为很多的因缘将你衬托出来,能够看到周遭这些,你就会充满感恩,一方面「我慢」也会大大的降服。
现在把我们的视野逐渐拉开,一方面学习「归零」,一方面学佛就是学习着不断把我们心胸视野一直拉开。现在大家忙忙碌碌的,就在台北市里面奔波,这个都是你、我、他啊!你、我、他、我们在这里,有时候能不能静下来想一想:为谁辛苦、为谁忙?这一生忙忙碌碌,我的人生目标到底为了什幺?能不能去看到一些老前辈,当他们面对衰老的时候,所发出对生命的无奈、惶恐,能不能去体会到?能不能去看到?如果能够提前去体悟这些,就会提前去找寻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怎幺样去找出生命的意义,怎幺样将来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仍然很安详、很快乐、很心安的面对一切无常。
还是要忙忙碌碌一直在名利堆里面打滚,然后无可奈何的面对死亡?要没有选择的面对死亡?还是要能够很潇洒自如的面对死亡?如果要能够到达潇洒自如,不是以后才到达,要点点滴滴活在安详解脱自在的世界。所以,当我们在不断忙碌的时候,有时候要停下来去反观、去反省,我的人生目标在哪里?生命意义在哪里?在这广大的大都会区里面,小小的「我」又算得了什
!身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当我面对这些,又能够算得了什幺!
我们把视野再拉开,如果没有去找寻生命意义,就会像一只大恐龙这样一直的吃啊!吃啊!我们很多的欲望就是不断在吃,也就是从来没有知足过,这种不满足的欲望就是不断的在吃,结果我们很容易形成欲望的奴隶。所以,我们要静下来去看看,重新再去检讨、过滤、反省。我们慢慢把视野拉开、越来越高,要从地球表面、台北市,我们现在要离开台湾、离开地球,慢慢飞到越高的地方来看。当能够照见自己是井底青蛙的时候,我们很多原来狭隘的观念就会突破掉;当能够照见到自己是井底青蛙的时候,我们很多的「我慢」就会大大的降服;当能够发现我们是在「夜郎自大」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很超脱的转变,生命才会超越、才会超脱。
现在再把视野拉开、离开台湾,我们现在已经飞上来,到更高的地方来看整个地球,这是搭航天飞机上来。在一、两百年前,人类的知识无法体会到地球是圆的,中国人有一句话「天圆地方」认为地是方的。基督教以前的观念,还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不动的,后来那些观念让哥白尼、伽利略推翻了,于是他们才被关、被监禁。所以,要把我们的视野、视线不断拉开,但是这个就是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过去抓住很多的观念,我们要超脱这个就会像蛇脱皮这样,会有不少挣扎、不少的痛苦,不错!要去面对。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要勇于对自己的生命挑战,要勇于去超越、超脱,这样我们的视野、视线才会不断的超升。
我们现在越来越高了,这是实际在航天飞机拍到的地球实相,现在地球在这里,我们现在离开地球,然后来看到整个太阳系,这是太阳、这是我们地球,这是哈雷慧星的轨道,下面白白的是银河…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序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