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内心世界就开始矛盾、冲突,已经不和谐了,讲更深入一点就是他这时就从天堂里掉落出来,亦即离开净土的世界。当你的内心被划分出来之后,就会有很多的不要、很多的抗拒、很多的防备,所谓的「防备、抗拒」,你需不需要用力?你的身、心都需要用力的,这样不断的防备、不断的抗拒,一方面又不断的在抓取,所以就是活在「苦海」里面。
「亚当犯了罪之后,他自己造出的相对世界」(也就是二元对立的世界)「转身过来折磨他,苦乐、善恶、生死、工作与玩乐…于是对立冲突的大军,攻陷了人类的阵地」此处「亚当」不要认为是属于基督教的「亚当」,每个人类的「自我」就是「亚当」,当你用「自我」去界定、去划分种种界线之后,所划分、所制造出来的相对世界,就会转身过来折磨你。转身过来,你就落入在苦乐、善恶、生死的二元对立世界里面。
你会觉得工作跟修行好像是冲突,会觉得「我要抗拒死亡,要修到没有死亡的境界,我要来到那一种没有苦的世界…」于是对立、冲突不断。于是对立冲突的大军攻陷了人类的阵地,「五浊恶世」就是这样由来的。「五浊恶世」是来自于人类二元对立的划分,法界本来就是清净的,法界本来就是很庄严的,为什么当一个人制定种种界线之后,这个戒律、戒条反而会来捆绑他?
举个例来讲:「不持金银」的深意本来是要告诫我们不要迷失在名利堆,不要一味追逐金钱,把金钱当做是生命的目的,而让你因此迷失掉,「不持金银」原本的用意系在此。但如果你不了解,一旦落入戒相,一直坚持「不持金银」,认为就是不可以碰触金钱,当你制定、遵守这个戒律之后,结果世间所有的金钱就会变成是你的敌人,因为你制定一个框架,自己就躲进一个不可以碰触到金钱的戒条,世间的这些金钱就会变成是你的敌对境界。
你约制自己不碰触金钱,但是当别人碰触到金钱的时候呢?尤其如果同样是修行人或是同样出家人碰触到金钱,你就会用自己标准去指责别人犯戒、持戒不清净,然后会自以为是守戒清净的圣者,认为别人就是持戒不清净、还是个凡夫、修行还没入门…。你制定出这样的一个框框,把自己框住之后,外面所有的这些钱,就变成是你的敌对境界,然后又再用这样的框架来套牢别人,去投射别人、影射别人、衡量别人。所以你的内心世界如何能够自在?
包括如果你一直坚持「过午不食」的戒条,「过午」有的人就很坚持在十二点,如果偶而因缘不巧合,超过十二点或是在十二点的边缘吃饭,或在十一点五十分吃饭菜的时候,你就会很不自在、很紧张!若是超过十二点,就会觉得很罪恶!法界大自然有没有时间概念或是「时间相」?我们要去体悟守持戒律的精神原则,而不是固守死板僵固的戒条、戒相,否则你的生命就会渐渐的僵化。
不是说持戒不重要,而是要守持戒律的精神原则,你虽然不持金银,但是金钱对你会是一个境界,若还是你所不碰触的境界,则金钱对你而言,你内心里跟金钱却都还在拉扯,虽然金钱没有沾染到你的身上,但是却攻陷了你的心。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来到名利都完全很淡薄且放下,就算身上有钱,这个钱也只是世间的方便工具,对我来讲不会执着、也不染着,金钱也只是一个工具,来回馈世间、回馈众生,做妥善的应用,帮助这世间少苦、离苦,所以大家要去体会持戒的根本精神原则所在。
「亚当从每况愈下的现实中得到了教训:他所划的每道界线都成了战争的导火线」因为他的内心不断在冲突啊!「界线一分,冲突随之而来,尤其是敌友之战、生死之别、苦乐、善恶之战。他发现自己发展出来的划界本领,竟成了制造纷争的本领」这就是无边的苦海啊!有的人不知道根本的原因在哪里?然后就觉得这世间好苦、好苦!因为你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原本这个世界就是净土、是中性的。
人类一直不断的划分种种界线,然后还无知的一直自以为聪明。「问题就出在:我们常会把分界线误认为实体存在」(第35页)。众生常会把这分界线「然后玩弄正反两面于指掌之间,我们从不去反问(误认为实际的存在)界线本身的真假」。对法界而言,本来就没有界线;对众生、世间所存在的原来实相而言,本来也没有界线。但是众生以「自我」将它划分之后,却认为界线是很真实的存在,然后就玩弄正反两面、于指掌之间。很少去反问这界线本身存在的真假。
「我们既然对于界线这么认真,自然就会相信相对的两极是不可能融合的」当你把它划分出来之后,然后就认为这相对的二极是不可能溶合的,所以你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白天就是白天、晚上就是晚上,怎么可能会兼容?!但是法界就是这么的奥妙,白天会变成黑夜,黑夜会变成白天,老子看出这整个法界活生生的转变,而不是死的二元对立。人类用二元对立的头脑去界定,用逻辑的头脑去分析,因此就界定出来。
「俗云:东就是东,西就是西,两者永不相会。我们也认为上帝和魔鬼、生与死、善与恶、爱与恨、自我与他人,就像日夜一般,永无相会之日。」《葛拉玛经》记载佛陀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第六点: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第七点: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人类最大敌人是自己,我们被自己欺骗而不知道,众生都是设定A为:非、坏、非,不是A即为是、善、好的,然后白的…这样;B我们就界定出来的非、恶,然后是坏的、黑的,还区分出这个代表「福」、那个就是代表「祸」。众生一般的观念就是认为A跟B就是不等于。我们的是、非道德观念都很清楚、戒条分明,认定我们是法律分明、是法治国家…。
其实,法律制定的越详细,社会就会越乱,但不是说不要制定法律,能不能就规范一个大原则就好?佛法在佛陀原始僧团,最初都只是订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由心生」,掌握大原则即可。所以一般众生就是A不等于B,是就是对,非就是非,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白就是白,黑就是黑,白天就是白天,黑夜就是黑夜,而不会兼容。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