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章华寺禅修空海法师解答学员提问(二)
起点既是终点此岸既是彼岸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大家好!师父好,我们会更好,世界会更好!好 好好我本来想说禅修期间可以不用问候,不过又想到还是要慈悲一点,因为你们禁语,禁一天哦,还是要让你们能够大声的讲出来,憋在里面的气可以发泄出来。
好,来,现在回答一些学员所提到的问题。因为方法方面,修行的方法,我们每天上午下午都会有不同的进度,来协助大家逐渐的落实实修,也协助大家逐渐的深入,在七天之内我们会把整个四念处的修行要领以及将来离开禅堂之后,怎么样去活用遍用到一切,我们都会陆续跟大家来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够学到现在就很实用,将来也都很实用的活生生的法。
这里有人问到,他说:感情很丰富的人是否不利于修行,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感情很丰富的人是否不利于修行,你们认为呢?没关系,好,没关系我就可以讲。因为我本身也是感情丰富的人哪,如果我感情不丰富的话,我们没有这样的因缘同聚在一堂。但是,大家不要错用,我现在先讲真正那些所谓的菩萨心肠,大慈大悲大爱那个都是充满丰富的感情啊,导驾慈航那个都是因为有悲心悲愿,那这个悲心悲愿就是他充满丰富的感情。只是你的感情有没有智慧,这个才是重点。如果你的感情没有智慧的话,那你的感情是一种爱着、粘着、贪爱抓取,或是自我的发泄,那如果有智慧就不一样。所以像男女之爱诶他们都是感情很丰富啊,最初在恋爱的时候都是感情非常的丰富啊,问题是那一种感情他是含有抓取执取,后边导致很多的痛苦。再来,如果欠缺智慧的话,容易感情义气用事,还有容易凭着当下的感觉、感动然后就跟着走,进入宗教狂热、信仰狂热、迷信都不知道。所以并不是说感情觉受方面有问题,而是有没有智慧那才是关健。所以在修解脱道的过程,当下如果你没有感情你就不容易长养出真正的慈悲心大爱的心。你的修行很容易变成很冷冰冰,很冷酷,然后逐渐的僵化都不知道。所以,问题不在于感情,而是在于我们有没有逐渐的开启智慧。
再来,这里有人问到如何保持清醒,有时头脑昏昏沉沉不清醒怎么办?
不清醒哦,你可以,当然平时的时候,我们就要做闻思的基础工作了。那最重要这种不清醒跟昏沉,还有想要睡觉疲倦这个也都有关系。通常一般人平常太过忙碌,太过劳累,让身体、体力透支,这个也会容易形成精神体力不挤而形成昏沉。像这种情况,平时我们就要减少攀缘,尤其要禅修,我们要让我们的身心要宁静下来,你才能够把那个昏沉真正的消化掉。如果昏沉你没有消化掉的话,他会形成五盖,昏昏沉沉的盖住。所以为什么跟大家讲,你要心要静下来要减少攀缘,要收摄六根,那个都是避免大家的心散乱跟昏沉。如果你下到禅堂还是会昏沉,一方面要看我们的睡眠够不够,如果不够,我们睡眠方面要充分。如果觉得睡眠已经够,但是睡眠品质不太好,那都是因为平常胡思乱想太多。这个平常就要去注意,然后让我们心逐渐宁静下来。如果在禅修的时候你觉得我生活起居都正常啊,那有时候是因为空气比较闷,我们要注意空气的流畅。还有,有时候如果你觉得昏沉,去洗个冷水,凉水也会清醒,或是做一些柔软的活动,运动,血液通畅也比较不会昏沉。
再来,这里有人问,正信、修行、解脱成佛是好事,但不被家人、同事、同学、朋友理解,甚至对其有一定的伤害,如何对待?如何处理?
正信修行,解脱是好事,这个要分两方面,不被家人、同事、同学、朋友所理解。如果我们走的确实是真正在追求心灵的成长,智慧的开启,我们确实没有去伤害别人。那我们确实有崇高的理想,希望了解生命实相,真理实相,希望把生命意义发挥出来,希望我们的生命不同于一般的昏昏沉沉。当你有崇高的理想,去追求你的解脱之路。这样通常不容易被家人或是同事所了解,这是很正常很普遍的情况。那如果你是这一种发心正确,也是走在追求真理,然后又是慈悲去善待众生,没有跟任何人起冲突,没有去伤害别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别人不了解,那你一样都可以很坦然的去面对。别人了解不了解无所谓,你了解自己,你清楚知道我要选择什么,我在走什么样的路。这才是最重要。别人了解不了解无所谓。
就比如说,依我个人而言,我是从青少年就在追求真理之路,解脱之路,智慧之路。但是我的家人他们不了解我在做什么,他们只知道我很认真读书,我很用功,他们就只知道这样。那也知道我的人缘也还不错,因为我从来不去跟人家打架,也不会跟人家吵架,所以他们知道我在各方面我没有去跟人家冲突。那也没有看到我去学坏,看到我很认真在奋斗,那至于真正我在学佛,我在追求真理这方面的追求解脱之路,我父母亲,我的兄弟姐妹,哥哥姐姐他们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那顶多他们只知道说我有在学佛,就这样。那他们不了解,我没办法跟他们,当然亲情之间的流露可以。因为有亲情,血缘的关系,有一份那个亲切家人的感觉。但是真正心灵里面想谈的那些法语,却没办法能够跟家人来讨论,来分享。所以往往都是很孤单的走自己在追求的解脱之路。
那在一路成长的过程一样啊,朋友同事他们也不太了解,我真正在追求是什么,他们顶多只知道说这个人在学佛,在修行,就这样。他们只知道一个概略的观念,那至于我具体在追求的内容是什么,他们不了解。也没办法真正的谈心。所以一样啊,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但我清楚知道我在找寻什么,追求什么。不过通常会比较孤单,孤独一些,但是我的内心却是很充实啊,我内心却是很安详很快乐啊。内心不断的这样充实,然后,觉得视野各方面不断在开启,所以你在各方面你所做所为你会不同于一般人,但是你也不会产生我慢瞧不起别人。也不会显现出很怪异,然后认为自己是修行人要别人也要怎么样,不会啊。所以这要分成两方面,依我个人的情况让大家可以参考。
那如果我们在强调我们自己要修行,然后该尽的责任我们没有去尽责,甚至还自认为自己是修行人,然后瞧不起不跟你共同理念的亲戚朋友甚至家人。你瞧不起他们,或是勉强,常常勉强他们要跟你认同,这样产生很多的拉扯痛苦。或是侮辱别人,认为他们不修行然后就是下贱,或是什么业障深重。你这样的话本身就不断的在制造分裂,对立,伤害。如果我们以前在成长学佛的过程对家人对亲戚朋友有造成伤害,我们要坦然去面对,该道歉的我们要道歉,能弥补的我们要弥补。从现在开始我们用具体的身心的改变,具体的成果呈现出我们已经不同于过去,就算别人不谅解也没关系,你诚心诚意的来善待当下的每一个因缘,能弥补的我们弥补。没办法弥补的也没关系,我们就从现在开始,点点滴滴的播种善因,结善缘。把我们听闻正法我们的净化,我们的改变,我们的成长,把这些果实呈现出来,来跟家人分享。他们了解不了解,谅解不谅解没关系,我们就是诚心诚意来善待,就这样。只要你真的是诚心诚意来善待,用爱心去善待,终有一天会化解,再深的恩怨都会化解。
所以记得爱的力量最大。用爱去化解我们过去所造成的伤害,用爱去包容原谅伤害我们的人,用爱来化解所有的冲突对立。宇宙中最伟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佛陀没有用任何一兵一足,佛陀没有去伤害任何人,佛陀没有用任何武力,佛陀只有用慈悲大爱,就这样。所以大家要好好去体会。慈悲大爱的力量,那是宇宙最伟大的力量。希望你们能够学到这些真宝,善用他,你的人际关系各方面都会逐渐的化解。
好,再来,这里有学员问到:弟子平时一打坐,坐下来进入松静状态后,就见一些禅相,不能再深入深定,达不到止观双运,不能再向前突破,怎么办?请师父开示。
这里就是他提到的,当他打坐松静下来之后,就是一些禅相不断的出现,像这种情况通常是,也许你在还没有学解脱道之前,你对于修行方面你就有很多的想像,很多的幻想。或是比如说,你觉得说,我念佛就是要求生什么世界,然后你要观想什么相,然后你要观想怎么样的境界,或是说你一念佛,或是一修行,一持咒,然后你就内心里面会有想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世界,看到什么样的境界。通常是因为你内心有想要看,看什么,看什么,结果那个相就容易出现,我们内心里很多的欲望,他就会投射出来。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淡化我们的念头,要净化我们的念头,这是从根本,我们是要净化我们的意根,而不是在那里要看什么相什么相,修什么相。所以第一个就是要先净化我们的意根。简化、清静我们的念头。再来明觉度要提高,明觉度要提高。当你明觉度提高的时候,那些相它就比较不会产生,就算产生也不会干扰。再来,如果你一静下来,比较宁静之后,禅相会容易出现或是产生困扰干扰,那你可以练习静坐中的动中禅。静坐中的动中禅他可以让你再继续提高明觉,开发觉性。如果还会有一些干扰,那你可以睁开眼睛,再来,再闭起来,然后稍微睁开一点点,眼睛不要全闭,这样就比较不会有那些禅相。那有了定力明觉,你就可以进行止观双运。
再来,这里有学员提到:当我们禅修到了空明觉,体悟清静本性,当体空寂之后,是否此时就到了像禅宗里讲的即而保任,但保任需要到何种程度视为解脱的彼岸?
不错,这时候是当你能够真正来到开发出空、明、觉,超越那些二元对立,善恶止息,这时候我们的清净本心会逐渐的流露出来,当下空起。那这时候就是需要我们继续,所谓的保任就是说需要把这样的空明觉的程度稳定度逐渐的让他扩大稳定。那不只是在打坐的时候我们能够有空明觉,出了禅堂下坐,走路,径行,做其它事情,我们一样都能够维持这样一种空明觉的心灵。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说明觉不嫌多,因为我们要来到遍一切处,我们都能…
《2010年9月章华寺禅修空海法师解答学员提问(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