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花香它含意是这样啊。
三业恒清净,同佛往西方。同佛往西方,三业就是身口意啊,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时候,我们的身口意都在冲动啊,处在无明情况之下都在造恶业我们不知道啊,用贪嗔痴在伤害众生我们不知道啊。今天我们来现出家相,我们来修行,就是要让我们的身口意都能够净化、净化、净化。所以我们连在漱口的过程中呢,我们也勉励自己,把以前用嘴巴用口行去伤人、去造恶业的把它转换过来。让我们从嘴巴讲出去的就是跟众生结善缘;让我们从嘴巴讲出去的就是朵朵莲花。
你看噢这个一正一反,差别就多少啊,所以同样的身口意你是在造恶业、结恶缘、还是在种善因、结善缘,同样的嘴巴在讲话,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心有没有清净、我们的心有没有慈悲心。如果我们处在无明情况,就是三业身口意在造恶业,在累积贪、嗔、痴;如果我们转换过来三业恒清净。那这样呢,一方面我们不断的这样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一方面我们跟众生广结善缘。你的善因善缘越多,我们清净、也带给众生清净,你就是实际的在创造人间净土啊。这时候你跟诸佛菩萨一样,都是在法界里面在创造净土,这就是这里所讲的同佛往西方。我们不只是跟佛一样可以处在净土的世界,同时我们跟诸佛菩萨都在让这个娑婆世界、让苦海的世界,成为净土成为极乐世界,就是这里所讲的同佛往西方。
不是只是求生西方而已啊,我们求生西方,但是更具体的是现在当下,我们就跟诸佛菩萨的心相连、跟那个频率相同,一起净化我们自己、一起净化这个世间,噢,就是这里所讲的同佛往西方。所以你看连漱口都含有很深的含义。
这里我们要再引申出讲话、说话的修行要领,改天会跟大家来,进一步来解析,讲话具体的修行要领怎么修,所以毗尼日用切要就是我们每天在历缘对境中,你都可以应用得到的,都很实际的、很实用的。那我们怎么样把过去的无明转为明,把过去的造恶业转为累积善因、善业,就是透过大家虚心的学习,认真的深入佛法里面去闻、思、修。你只要虚心学习很快的你就能够转换过来,这个就是超凡入圣啊,脱胎换骨啊,现在讲到这里大家可以了解噢。好,OK
现在再来跟大家分享一点,前面我们有提到食存五观,这些吃饭的心态;接受众生供养的心态;我们要有正确的心态来吃。前面已经解析过了。那现在更进一步来跟大家分享,吃饭怎么修行,你们在三坛大戒期间,我们的引礼师他们就会逐步的告诉大家,怎么样去用钵、怎么样去吃饭,整个规矩、礼仪、仪节这个大家都要学习都要学会,这是一种庄严。那这方面呢,引礼师他们都会逐渐的来跟大家引导,让大家去学会这些礼节。
那我现在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吃饭修行的要领。除了前面的感恩心这个已经讲过了食存五观。再来呢,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记得一定要保持明觉,一般人,一般人噢,是我唱了供养偈之后,或是我食存五观,然后再来就开始动手吃,那在这个吃的过程呢,吃饭噢、夹菜吃饭的这个过程动作都很快。好像说我前面的这个我已经做过了,然后现在就开始吃啊,然后就这样一直吃。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就错失掉了吃饭也是在修行。
那我们现在怎么样来开发明觉呢,在吃饭的时候,行堂把饭菜都已经打好了。好当我们唱过供养偈之后,开始要用餐了,这时候记得我们手到那里,心就要到那里,我们手伸出去拿钵都要清楚的知道这整个过程,伸出去拿,我们是要从下拿回来这样的过程,我们都要清楚,不要急躁不要粗鲁。比如说什么叫急躁,我要去拿毛巾,那我就这样很粗鲁的去拿。我们现在你要开发明觉,处处都在开发明觉你才会一天一天的觉醒过来;你处处开发明觉你才会从无明转为明。清、醒、明、觉活在每一个当下。所以连吃饭我去拿碗钵的过程清楚觉察;再来我把饭一口一口的送到嘴巴的过程,这个手在送饭的过程我们也清楚觉察;饭送入口中,我们在咀嚼的过程都要清楚觉察;牙龈在上下咬动你都要清楚觉察啊。
一般人噢饭菜送到嘴巴就是这样都很快的在嚼,然后很快的吞下去,然后再拿饭菜,这个就是囫囵吞枣。而且你当下你的心,心不在焉、心往前冲、心瞻前顾后没有活在当下。吃饭你就好好的吃,那是很庄严的,但并不是拘谨噢。如果你吃饭很紧张很拘谨,你的消化会不好。你绷紧紧张的话,我们胃的分泌就是会不良,所以你消化会不好甚至会形成胃溃疡,我们是要放松但是要保持明觉,要保持明觉。所以在咀嚼的过程呢,每咬一口牙龈的上下咬动我们要保持明觉,是快是慢都要清楚觉察。食物在口中又粗变细这个过程我们也要清楚觉知,食物咬细之后要吞下去,经过我们的食道吞下去,这个吞咽的过程我们也都保持清楚明觉。夹菜一样通通一样,在这个过程手有动作,我们就觉察手的动作,手没有在动作嘴巴在咀嚼,我们就清楚觉察嘴巴在嚼的过程。吞咽就觉察吞咽的过程,喝水喝汤同样要去拿汤端起汤过程通通都要保持明觉,在喝汤的过程、吞下去的过程都要保持明觉。记得我讲的是保持明觉不是绷紧,是放松但不是放纵,轻松放松但不拘谨。你放松保持明觉,那个真正的庄严才会出来。而且在吃饭的过程你都是在修行,吃饭过程也是在开发明觉。
前面感恩的心已经流露出来,所以用感恩的心来吃、用明觉的心来吃。你能够这样的话,你看你连吃饭你都培养慈悲心、感恩心。而且连吃饭你都是在修行,处处都是道场。你真的会用功,随时随处都是道场,随时随处都是在帮我们开发明觉,让我们醒过来、醒过来,记得成佛之道就是觉醒的过程啊!佛陀就是觉醒者,佛陀就是觉悟者。
不要小看这个觉知这个觉醒,如果你没有开发明觉你做什么事情就是冲动、冲动、冲动,如果你有开发明觉你的动作就会缓和下来,你的动作就会含有柔和。当你含有明觉脚到、心到、手到、心到,这时候呢因为它是含有定力的,这里面就含有定,不但戒定都有。而且当你在动作工作的过程那都是含有戒定,所以他自然的呈现柔和的身、口、意。这时候你就会体会到也会做到什么叫做三妙行。身行、口行、意行,它都会呈现出三妙行,那个妙是代表没有冲动、没有无明,明觉又柔和。有动作但是它又是稳重庄严,没有粗鲁没有急躁。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学佛修行的过程就是要把无明的冲动转为三妙行。
那这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有没有明觉,你的动作只要有明觉,那个冲动它就会逐渐的缓和下来,你的动作只要有明觉,三妙行就会逐渐的显露出来。这个就是要把修行,落实到日常生活每个行、住、坐、卧之中啊。你能够把握住这样的修行要领的话,你就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做道场遍一切处,你到哪里都是在修行;到那里都是在净化;到那里都是在跟众生结善缘。这样大家可以了解噢。
好,好,所以大家要清楚的了解,成佛的过程就是开发明觉的过程,让我们从不知不觉的世界逐渐的醒过来,觉性可以大致分为几种?三种,一个是不知不觉;第二是后知后觉;第三是先知先觉。那些大智慧者像佛陀他们就是先知先觉的人。
那一般众生就是处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不知不觉的情况之下,就是处在所谓的无明啊,无明行、无明的冲动。那当我们处在无明冲动的情况之下,我们的身口意在造恶业,你都看不到也都觉察不到,所以很多情况师长或是善知识告诉我们,你这样是在跟众生结恶缘啊;你在造恶业啊;在造口业啊。很多人他都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察不到,所以就常常处在不知不觉不以为然的世界,这就是处在无明的情况。为什么说无明很可怕,无明的可怕就在于你在种恶因、结恶缘、造恶业的时候你不知不觉。
那我们要出离苦海,很重要的关键就是要把这个无明破除啊,那无明破除的那个开门的钥匙就在于觉性的开发。你只要脚踏实地的认真去开发这个觉性,明觉他就不断的增长,你明觉不断的增长我们的无明就会不断的减少、减少,明觉开发一分无明就减少一分。当我们的觉性不断的开发、开发,你会从不知不觉的情况,提升到后知后觉,不要得少为足,继续在精进用功净化,你就能够来到跟诸佛菩萨一样,成为先知先觉。
所以成佛之路就是觉醒之路,你真的觉醒过来你就会像佛陀一样成为觉醒者,觉悟者。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只要你跟随佛陀他所跟我们示现的解脱之路,一步一脚印的去做,人人都能成佛,我们大家互相勉励。OK~
《2010年10月灵泉寺三坛大戒开示--毗尼日用切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