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教育学家陶继新与空海法师
灵峰寺讲座
2011年3月19日
(上)
陶老师:空海师父,老师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共同聆听了空海师父的智慧之语。大家听得那么专注,那么认真,令我感动。而且我个人感到很欣慰的是,今天上午空海师父又跟我们谈了很多生命之道,对我的启发非常非常大。所以,我建议大家向空海师父表示由衷的感谢!
空海法师:大家应该要感谢我们的陶老师啊!
陶老师:谢谢!谢谢!谢谢!
空海法师:没有他的慧眼,就没有今天的盛会。
陶老师:谢谢!谢谢!昨天晚上跟空海师父我们共同交流的题目是“心灵和谐”。我们谈了很多问题,其中还有一个我们各位老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就是对财富的认识。有的是真财富,有的是假财富,但是我们往往真假难辨。所以为了辨析这样一个问题,使我们真正地迈向高等心灵,现在就请空海法师来解说个中的奥妙。
空海法师:好,我们现在来跟大家分享什么是假的财富,什么是真的财富。你们要准备好,因为这个价值观会颠覆掉你很多传统习以为常的观念。
我们一般人的观念大部分都是从金钱、现在社会上所公认的金钱数目的累积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是贫穷啊或是富有,这是大家一般所公认的。但是我要告诉各位,高等心灵不是用这一种来衡量的,因为从高等心灵来看,众生、一般人所拿的这些钱财,这是小孩子在玩大富翁游戏,这只是一些方便工具,那不是真正的财富。因为这些是你生不带来,你死也带不去、带不走的。
什么是真正的财富呢?我们要重新来衡量价值观。所谓的富有不是因为你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我们需要的很少。来仔细听一遍:所谓的富有不是因为我们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我们需要的很少。
再来,富有不是看你世间金银财宝累积多少,不是用这一种来衡量,而是看你快乐吗?你真的感觉到幸福吗?你真的感受到很安心、很自在吗?你真的常常流露出大慈大悲大爱之心吗?如果你经常开怀地微笑、很知足,这个人是真正的富有;如果你经常是大慈大悲为众生在服务,这是真正的富有;如果你真的很知足、很快乐、很安心,这是所谓真正的富有。
如果你用世间的这一种价值观,认为说:我拥有很多钱哪,你才十万元人民币的身价,我拥有十亿元的价值,我拥有十亿元的财产,我比你富有!但是,那这个是很粗俗的界定。
你快乐吗?你安心吗?你真的很知足吗?如果你拥有很多的钱财,但是你却过得不快乐,没有真正地得到幸福,那你这些钱财对你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拥有很多钱财,却常常是在忧悲恼苦、勾心斗角,那这些钱财对你的生命有什么意义?你反而常常成为守财奴,成为金钱的奴隶你也不知道,你以为说“我拥有很多的钱财我很快乐”,那都只是表象。
高等心灵不是看你表象,是看你的实际的存在,看你实际的心灵里面:你快乐吗?你幸福吗?你安心吗?你有慈悲心吗?你有大爱之心吗?有,就很富有。你拥有世间的名利、钱财、权势,但是却常常过得很不安,常常忧悲恼苦,那你是很贫穷的人。心灵贫穷的人,再多外面的金钱、再多外面的金银财宝,没办法填补你内心的空虚。
所以什么叫真正的富有?就是心灵的安详、快乐、自在,内心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那真正内心的富有——我很知足,我很快乐,我没有欠缺什么,所以这时候他不管他到哪里,他都是可以随缘来跟众生服务、回馈,因为他没有欠缺什么,所以我不会去跟众生勾心斗角,去打压别人、去陷害别人,绝不会有这些。你真正心里富有的人他就是大慈大悲,到哪里就是跟众生回馈、服务、奉献、分享。当你越分享你就越喜悦,所以我们要重新来认定什么叫做真正的富有。这样大家可以了解了啊?
陶老师:空海师父关于真假财富的述说真是高屋建瓴。其实大家想一下,在物质层面和心灵层面孰轻孰重,有的人是分不清楚的。其实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当下,我们回顾过去的几千年,大家看看当年的老子、孔子富吗?但是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精神财富穿越时空,仍然定格在有思想和文化品格人的心里,而且映照出来,还可以成为一道又一道的精神和文化风景。
但是我们再往前还是看一看,当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大家当时看他富有吧?太富有了!当时整个中国都是他的。但非常遗憾的是,当秦始皇死掉的时候,二世胡亥竟然很短时间就亡国了,所以所有的物质跟金钱,甚至包括地位,随着他的消亡灰飞烟灭。但是只有那种高贵的心灵、高尚的思想他是与日月同在的。
所以我有时在思考一个问题,财富除了人们心灵层面以外,我们还要关注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身体健康。
大家知道大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句话,他说:“一个健康的膝盖比一个非常富有的国王更富有。”是的,当一个人的身体彻底垮掉之后,他会损失掉很多东西。我有一个熟人是在一个局里当局长,但是他是心脏病、高血压,而且后来得了脑血栓。他那天很有意思,他家有个农民工,他跟这个农民工说:“我局长也不要了,我的工资也不要了,把你这个健康身体给我换换行不?”这个农民工说:“我绝对不跟你换。”所以健康也是我们人生的一种财富。
很多人狗苟蝇营、奔奔波波,为了不正当目的可以说机关算尽,结果到头来呢,看是他得到了一些财富,但是当他的身体垮掉的时候,他原有的财富也就分文不值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既需要一种健康的心灵,我们也需要一种健康的体魄,二者的合一才是我们真正的富有。当然了,这种富有和心灵的富有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我刚才说了,真是心灵高贵者,两千年、三千年、四千年、五千年,甚至永远永远,他这种精神财富照样和日月同辉。所以空海师父他谈这种高贵的心灵,这种精神层面的才是最最重要的财富。
但是我们即便有的时候明白了真财富和假财富,但是我们的心灵往往不能安宁。昨天我说了,孔子说有的人是“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他得到了他怕失去,他得不到他想尽千方百计去得到它,所以因此心里一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躁动状态,那实现心灵的高贵层面是绝无可能的。所以我们可以听听空海师父来谈一下如何宠辱不惊,使我们的心灵能够实现一种高贵的境界。
空海法师:我觉得我们陶老师他真的很会问问题,因为他在教育界各方面他也有很资深的历练,他也蛮清楚、也了解众生需要的是什么,众生关心的是什么,所以他很会问问题。好,我们现在来跟大家分享:怎么样做到宠辱不惊。
宠就是受宠、受重视或是得到权势,辱就是你受到侮辱或是失去了权势、失去了名利,也就是在大风大浪、大起大落情况之下,你怎么样来到平稳、平常心面对,而不是随着这些风浪起伏颠倒,不容易!这个也是要真功夫,你用讲的很容易啊。你没有名、没有利的时候,你觉得这个很容易啦、很简单啦,“名利于我如浮云”啦,用讲的都很容易啊。但是当有一天你真正得了权势,你不产生我慢、不耍权术,那不容易。当你失宠的时候,当你没落的时候,当你在人生谷底的时候,你还能够维持着平常心、开心、会心微笑,不容易!这真的是需要真功夫。
当然我们现在大家先有了解,就像先打预防针啊,然后历缘对境的时候,再去实现、实验、历练,你就容易做到,不然真的很不容易。因为名、利对众生的腐蚀性非常的强。
宠、辱、得失心,一般人所在乎的就是名、利的得与失啊。如果你没有透视名利,它是缘起的、它是假设的,它是缘起有,如果你不知道它只是一个幻化出来的,那你看不透名利,你就会被名利牵着鼻子走。位置让你高,你就我慢、傲慢,但是你不知道当下你就播种了恶因,然后没多久你又摔下来。所以如果你没办法透视名利的话,你就是会被名利牵着鼻子走,浪起浪落、大浮大沉,就在苦海里面浮沉。
我们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讲。历史上汉朝的开国功臣大将,哪一位?韩信,大家知道,韩信。好。韩信他在青年的时候,曾经受过所谓的胯下之辱,别人欺负他,要他从胯下爬过去。好,这样的侮辱,对他来讲,对一个人的人格来讲是莫大的侮辱,那他那时候,他柔软心接受了,所以从胯下爬过去。
那这样的一种侮辱对他而言,在内心里面形成一种激发的力量,不断在刺激他:你要好好的努力、奋斗、争气,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将来一定要功成名就。好,所以这样的屈辱让他不断的向上、向上,好,这样的屈辱对他有推进的力量。
好了,有一天当他成为,他投靠刘邦之后,刘邦重视他,然后给他授予大权,仅次于刘邦王位的第二号人物大权,让你掌握大权,掌握三军统帅。那这时候大权在握,韩信也不辱使命,所以开始为刘邦效劳,为汉国效劳,然后开始打天下,项羽就败在韩信的手下。好了,所以当韩信他这样受宠的时候,不错,他也是很兢兢业业的完成他该做的事情、他该做的使命,也算得上是功臣,而且是功成名就。
后面问题来了,因为他拥有非常庞大的权力啊,刘邦一定会担心他,所以会要设法削减他的兵权、他的权力。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把他的权力从他手上取下来,韩信在这样一步一步被刘邦把他的权力分瓜掉之后,他受得了吗?受不了。
张良早就跟他讲:你要提得起、要放得下,进与退同等重要,但是韩信听不懂,悟不到,他认为:我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我拥有大功,我享受荣华富贵,这是理所当然啊!所以他还是一样,想的就是:我应该有的、应该得的,我是大功臣,我享有荣华富贵这是正常的啊,功成名就这是正常的啊,那今天怎么会遭受这样的遭遇?!所以对韩信而言,他内心是没办法放下、没办法抚平,所以他一样想要拥有功、名,就这样的一种放不下,还有贪恋功名之心、还有居功之心,导致刘邦对他一直耿耿于怀,到最后,韩信就走上死路一条。
…
《国内著名教育学家陶继新与空海法师(灵峰寺讲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