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学之道▪P2

  ..续本文上一页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所以也就是说你已经知道生命的目标,你很肯定、也很笃定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会“知止而后有定”,你的心就不会像无头苍蝇到处撞、到处钻,或是觉得生命茫茫然,觉得好无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这时候,你的身心就不会到处去冲、撞、寻觅,你已经清楚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我要怎么样一步一步去走,所以这时候你的身心能够宁静下来、定静下来。因为你的目标确定了,你的心就渐渐的静下来了。“静而后能安”,这时候你能够一心一意,“安”就是身心很一心一意安住在当下,然后一步一脚印的去实践。该充实的我们不断的自我充实,该学习的我们不断的学习。“安而后能虑”,因为我们身心安定了,我们的思考就会充满着智慧,思虑就会很清晰、很有条理,不再是胡思乱想,不会是茫茫然的,也不是一下子冲出来一些念头,都不是的。因为这时候你能够深思熟虑,不会后悔,也不是冲动,你知道我要怎么样具体的一步一步去实践,知道我未来的方向要往哪方面走。“虑而后能得”,因为你用清晰的头脑去分析,然后逐步的去实现,去实践、用功,一步一脚印的耕耘,很笃定的往你的理想目标迈进,自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自然水到渠成——“虑而后能得”,这个“得”就是理想目标的实现,到这里大家可以了解吗?

  我以现实的人生举个例子来让大家参考,这样大家就能够体会的更具体。这只是举例,因为我本身是医生,我走过这一条路,所以我们暂且把医生当做是一个理想、一个目标,然后来跟大家分享,其他各行各业你都可以以此类推,你理想的目标未必是要跟我相同,而是说每个人都有你觉得你理想的目标,那我是举我个人的列子让大家参考,这样大家应用起来就更能够得心应手,而不是只是停留一些观念。

  大 学 之 道(二)

  已有 8 次阅读2011-9-25 15:11

  “知止而后有定”,比如说:我经过一段期间的思维,体会到当医生可以悬壶济世,济世救人,可以实现我们回馈这个世间,帮助众生解除病痛的这个愿望理想。所以当我思考之后,我觉得医生这个行业不错,所以我的心就“定”下来了,定下来以后我找个很不错的环境然后一心一意的去用功,朝着成为一位医生的路途迈进。深入医学的读本,医学的领域去钻研,那真的是需要放下万缘、一心一意的去做。像现在有些学子他要考医生,他能够心定得下来特别用功,因为他有生命方的向感,就能够舍出很多的玩乐、外缘,这就是在“定”、“静”、“安”的这个阶段。当你的理想目标清楚之后,然后一心一意的去努力用功,好几年之后皇天不负苦心人,我们终于能够成为合格的医生,让我们把这个当作是一种阶段的“得”。

  当你成就一个医生之后,就可以具体的实现我们的理想,来回馈这个世间。所以“定”、“静”、“安”、“虑”、“得”,那是因为你对生命的方向感清楚了,你已经选择了一个你很有兴趣的行业、职业。如果你所从事的是你的理想、你的兴趣的话,你做起来会觉得很快乐,再苦我都不觉得累,对不对?比如说我们在这边有几位讲师、老师,他们常常在国学讲堂里面跟大家义务的来回馈、来服务、来奉献,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回馈世间的一个神圣的意义,所以当他们做这些的时候很有兴趣,而且在教学相长。人家觉得你很辛苦,我们却会觉得很快乐,这就是因为知道怎么样发挥我们生命的意义,来跟众生结善缘。

  好,我们在看下一段:“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已。”

  “物有本末”就好像说一颗树,它有根本、有树干、有枝末,我们做事情若能够掌握到根本核心,掌握到要领重点的话,你就很快能成功;如果你做事情没有头绪,没有掌握到核心要领,只是在支流末节上面下功夫的话,那这样你会浪费掉很多的时间,很多的生命,你距离成功就遥遥无期。或是没有次第、没有步骤,想无头苍蝇一直钻来钻去,像这样的话,你很可能花费个二三十年都还没办法见到成效。

  就比如说我们今天在这里讲座,这个地方叫做文昌阁的国学大讲堂,我们有一群很热爱中国文化,也希望把中国文化传扬开来的一群热心人士。如果我们只是在街上随便找几个人来讲,当然也可以讲,但是这样的成效不会很好;如果我们有因缘大家志同道合,共镶盛举来筹建一个讲堂,然后让四面八方有心要研习国学的人,可以来这个讲堂听闻,这样省钱、省力、省时间,又能够利益更多众生,比你在街头到处跟人家讲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金钱,而所发挥出来的效果又是大好几十倍的。

  这就是说,我们办事情要掌握那个核心要领、掌握根本,你能够学习掌握到核心要领、根本的话,你办的事情很快就会成功。这里所讲的“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样做就很快能够成功,如果以修行、以人生来讲的话就是“成道”。像孔子也曾讲:朝闻道夕死可矣。你要来到真正的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方向次第很重要。

  如果你在走成圣成贤之路,但你的方向感没有出来,方向感、核心次第你没有掌握的话,再修好几辈子你依然觉得我怎么都还是凡夫?我怎么没有像孔夫子这样的智慧?所以这里就是勉励我们要掌握核心要领。这里所跟大家分享的次第方法完全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完全不会浪费大家的生命,而是能够让大家很快就可以掌握成圣成贤的次第步骤。如果以一般世间人传功夫来讲的话,或是传秘诀来讲的话,这是属于无上的“心法”、无上的“秘诀”,一般是秘而不传不对外讲的,因为这是成圣成贤的心法,但是真正的伟人就是这样……,我现在替孔子讲啊,真正伟人的内心就是这样:我没有什么秘而不可传的,我没有保留一手,只要我所知道能够帮助大家的,我都乐意来跟大家分享。我今天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智慧,能够有这样的看法思想,我走过来的路途路程是怎么样,次第步骤是怎么样,我孔子愿意毫无保留的来跟大家分享。我把它讲出来,只要你们愿意这样一步一脚印的按照这个次第循序上进的话,很快“则近道矣”!很快你就能够得道,很快你就能够有所成就。

  《大学》很深,前面就是帮助大家勾勒出一个我们人生的理想蓝图、方向、目标。我们每个人都会希望真正把生命的光辉发挥出来,回馈这个世间。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见贤思齐,成圣成贤。每一个人都希望我们的生命不只是事业成功,而是希望我们的人生也能够真正的成功,光宗耀祖,甚至将来国家以你为荣,对不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目标,那你怎么样去实践、怎么样去做呢?

  请看这一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成其意者,先至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里就是毫无保留的跟大家讲出来:你怎么样才能够真正让你光明的德行发挥出来来利益众生呢?你怎么样能够真正开发出我们无限的生命潜能呢?你不要认为我跟孔夫子距离差很远,他是圣贤而我们是凡夫,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而且我们的“明德”、我们的本心本性跟孔子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本质上我们跟孔子都是相同的。

  要成为圣贤,或是说把我们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这个次第步骤就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你真的要能来到名留千秋万世,德泽百姓,就要先治其国。这个国家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当国家主席,或是当总统,或是当什么政府首长才能够,并不是这样而已。这里所讲的“国”,就是说如果你希望把你的生命意义真正发挥广泽众生的话,那你就是要能够把你所处的这个大团体、大单位处理得很和谐。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国”跟“家”我们可以把它区分为是一个大单位跟小单位,不是一定要局限在国或是一个小家庭。在家居士你们有家庭的话,这个家庭就是一个家,没结婚的话,公司就是他的“家”,一个小单位、小团体这就是一个家,一个广大的单位、广大的团体,我们把它称为一个国。所以这个“国”跟“家”我们不要把它局限在字面上,而是说小范围跟大范围。你要真正名留千秋万世,一定是你要影响的范围要很广大,让广大的众生感受到你的慈悲、你的智慧、你的德泽,别忘了那是从我们一个小单位做起,这就是先“齐其家”,你在一个小单位、在家庭里面,能够把这个家庭从原来的冲突变成和谐,从原来的对立变成大家都真诚真心的流露真爱,当然你就能够有更多的生命力来回馈这个世间。

  这里讲的都有次第,然后你若希望把一个小单位能够做好,把这个家庭做好,把公司搞好,问题的重点又在哪里呢?“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你要想真正把这个家变成一个祥和的家庭,你要想把这个公司变成一个和谐团结的家庭,要知道不是仅仅在于我们是一家之主,然后我用命令的方式去要求别人。用命令的方式,别人顶多只是表面服你,心里不会服你。如果你希望“齐其家”,让这个家能够很和谐、很祥和,要知道一定是我们本身以身作则,一定要我们本身能够修身养性,从我们本身开始做起,我们本身就是个模范,我们本身流露出来慈悲和爱,家人就会受到熏习、熏陶,而且他们会见贤思齐。所以不是去要求别人,而是回来要求我们自己,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

  “欲修其身者,先诚其心。”越讲越核心,越讲越精彩、越精华。

  当我在读这些的时候,我觉得是在聆听古圣先贤的真传,得到他们的宝,然后我在挖宝。中国文化真的蕴藏无尽的宝藏啊!这些宝藏跟一般世间人理解的那一种宝藏不一样的地方是:世间人的宝藏在开发了之后,它会逐渐的减少;祖先所留给我们的无尽宝藏却是不一样,你越去开发他,你会得到越多的珍宝。这就是跟一般的世间财宝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大家不用客气,好好的去挖掘开发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珍宝…

《大学之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四念处修行要领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