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修开示:教外别传•慧眼禅心(七)▪P2

  ..续本文上一页而不见的现象。”这个问道者还是不解其意啊。所以这个资深的弟子又说了:“一位艺术家用他的画教我们欣赏日落的景色。大师以他的开示教我们认识生活中每一刹那的真相。”

  喔,这个含义都非常深!大家要慢慢去消化。我们再来分享一遍:“到底师父有何用处呢?”资深的弟子就说:“他教你一些你早已知道的事,向你指示那终日你视而不见的现象。”

  你看!三法印、无常,很多人都知道,都会说:“我知道无常啦,我知道啊!”表面上、表面上好像你已经知道无常,但是你看得都很粗浅的。你虽然表面上知道一些无常,但是你内心里面都在抓常,你就不知道。

  所以,大师他们就继续协助你去看到你终日视而不见的现象,包括无我的真理实相,包括净土、极乐世界就在眼前,天堂就在眼前,但是你终日视而不见,你没看到。所以那些大师呢,他们就协助你去看到这个已经存在的事实。

  那问道的人他不解其意啊,所以资深弟子又说了:“就像一位艺术家他用他的画、图画,教导我们如何欣赏日落的景色。而大师呢,以他的开示教我们认识生活中每一刹那的真相。”

  同样在欣赏一个日落的这个景色,很多人看这个没什么啊、没什么啊!但是艺术家他们的心灵更敏感、更敏锐,他们能够看到,哇!日落之美啊。那一份不是用言语所能够传达的,所以他透过他的心灵、透过笔来画出来。让你看到:哇!原来你看不懂的日落竟然在画家、艺术家的心目眼中,竟然是这么样的充满法界的奥妙。

  好!同样的依此类推。宗教的大师、一个打开智慧眼的大师呢,他是以他的开示透过文字、透过语言,也就是透过他的手指,教我们认识生活中每一刹那的真相。你看是每一刹那的真相。

  如果你没有体证无常法印、没有体证到无常法流的话,你不知道什么叫做每一刹那;你没有体证到三法印的话,你不知道什么叫做真相。但并不因为你不知道,而这些真理实相它就不存在,不是喔!它是本来就存在,华严世界也是本来就存在、在你的眼前哪!

  那些大师呢,他们是协助你去看到这个已经存在的事实,你终日视而不见,所以这就是我们要从颠倒梦想的世界醒过来的理由。唯有你真的醒过来,你去发现到这个实相之后呢,你才会见到,哇!原来真的涅槃彼岸就在此岸、就在眼前哪!

  所以我们要知道:解脱不是在未来,开悟也不离现在,净土不离眼前。大师们他们是协助你打开智慧眼,然后读懂这一部大地风云经,看清真理实相,了悟法界的奥妙而成为生活的艺术家,与法界溶为一体,你本身就是法身具足。

  第39则——猜忌

  猜忌:这个的话可以说佛陀所讲那个结缚里面的疑结,怀疑的那个疑结。

  有位访客请教大师如何分辨师父的真假呢?大师简单地答复说:“如果你自己是不可欺的,就没有人能欺骗得了你。”事后,大师向弟子说:“为什么求道的人总是假定自己是正直无欺,而百般试探师父的真假呢?”

  这里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说,众生常常在问别人是真是假,但是却很少回来问自己是真是假,或是更严重的假而不知道假;我们会去苛求、要求别人是真是假,却很少回来问自己,我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你真诚、你真心地在找,迟早你会找到真的。所以我们要先要求自己真诚、实在,要从自己做起啦!你是真的话,你就会跟真人相应。

  第40则——随机施教

  有位访客满怀期待而来,却对大师的一般陈腔滥调颇感失望。他向一位门人吐诉:“我不惜跋涉千里,只为一访名师,但是我却发现他与凡人并没有两样啊,我很失望啊!他没有飞在空中给我看,我很失望。”这位门人就答复他说啦:“师父好比一位鞋匠啊,虽然拥有取之不尽的皮货,但他的责任,只能够按照你的脚的尺寸,加以裁剪、缝制而已。”

  这也是在点醒他,但是一般众生是听不懂。你以为他没什么,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真心在学在找啊!所以你的程度到哪里,那你就能够、只能够体会到哪里啊。纵然他讲出很深的,你也听不懂。你用的是皮毛层,你也只能够听到皮毛层的力道啊!所以你认为他并没有什么特殊,那是因为你的用功程度都很肤浅,只是在皮毛而已啊!

  再来,一方面善知识就如同一座钟啊,撞钟的那个钟啊,钟声的钟。钟声的大小那是以叩钟人的力道而定,你用多少功夫在求法,你就得多少。你觉得他没有什么,那是因为你自己也没下多少功夫。所以,一切都要回来问我们自己。

  第41则——过犹不及

  一位充满狂热的弟子一心想去教导别人“真理”,前来征求大师的意见。大师只说:“等一等。”每年这位弟子都提出同样的请求,而每年大师的答复都是:“等一等。”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质问大师:“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够资格去教导别人呢?”大师就说:“当你一心想为人师的狂热消退以后。”

  这个含义又很深!很多人学佛修行,是为了成为别人的师表;学佛、研究佛学是想当弘法师、宗教师;懂得一些佛学知见之后,就要去教别人,都没有问自己到底我做到了多少?我体悟到了多少?我是不是在鹦鹉学语呢?我有没有在以盲引盲呢?

  所以,一位真正真修实证的大师的话,他不会随便让那一种有企图心、想为人师表的弟子很快出去。所以你看,以前佛陀都是协助弟子们,你要真修实证之后,解脱人天绳索之后,然后到各处去弘法。因为你没有见到法的话,真的会形成以盲引盲。

  再来,当你有想为人师的时候,这里面就是有我慢、我是、我能。如果你真的真修实证,有一天你来到体证三法印,自我消失了。这时候你再出来跟众生分享,那就不一样;这时候你出来的是以一种感恩回馈的心在回馈这世间,你是跟众生分享法味、法喜,分享真理;你不是要为人师,不是我是、我能。

  你能够来到这样,你也不会有名利心的熏染。你真的体证三法印、你真的做到之后,你也才不会扭曲真理实相。

  第42则——操纵

  大师坐在那儿听一位妇女抱怨她的丈夫。最后,大师就说了:“孩子啊,如果你能做一个好妻子的话,你的婚姻就可以算是相当幸福啰!”“那,我该如何做呢?”大师就回答她:“别再拼命想把你的先生改造为一个好丈夫!”

  这个也是很深的、也是很好的一个答案!我们一般人都是在怪别人:“都是他了,他不改了、死不改了!那个死老头就是死不改!他要改的话,我就很幸福、我就很快乐、我就很好了!”

  我们都要别人改,但是很少……一样啊你要别人改,别人也是一样啊,你那个另外那个老头他也是一样啊:“都是她了,她都不改了;死不改了,老顽固了!”我们都是要别人改变,但很少要回来自我改变,而这就是世间的冲突不断的原因。

  所以,今天你要消化这些冲突,要变得和谐,你要体会到一件事情:除非你能先改变自己,否则你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除非你能先改变自己,否则你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顶多别人只是畏惧在你的权威之下,暂时的服从。但是他内心的不满,他一定会迟早会爆发出来。夫妻之间、子女之间,为什么日久之后会有很多的冲突?就是这样啊!

  我们要看到,这里面有很多我们的意思食在后面作祟啊!这里讲的操纵,那个就是我们背后的意思食在操纵。所以,要看到我们有没有意思食。

  再来,真的要先回来改变自己。所以他这个答案,我们现在再做几个、再讲几则,让大家也可以参考。这里的答案是说:“你别再拼命想把你的先生改造为一个好丈夫。”其它的我们可以类推:你也别再拼命想把你的太太改变为一个好妻子;你也别拼命想要把你的小孩改造为一个好儿子。你越想这样去做,你越会适得其反!

  如果你真的能够改变自己,如果你能够对身边的人充分的尊重,真诚真心的爱,这样家庭它就会逐渐的改变!

  第43则——共融

  这一则也蛮有意思的。我一讲出来大家应该就可以了解,这一则里面的主角是谁!

  大师即将圆寂,这是无法挽回的事实了。弟子们希望为他预备一场隆重的葬礼。大师听到了大家的筹备会之后,就说:“哎呀,很简单啦!以天地为棺,以日月星辰为冕,整个宇宙为我护行入墓——我还能够奢求比这个更庄严的仪式吗?”

  这是谁知道吗?这是庄子啊!庄子他就是这样这么潇洒啊!但是大师要求的是天葬,也就是回归自然法界这样啦。但弟子们无法接受他的遗命,担心他会被飞禽鸟兽吞噬!

  那这个可爱的相当可爱的庄子, 他就笑着说了:“那么记得!把我的手杖搁在身旁,好让我能够及时赶走那些飞禽野兽!”“这怎么可能!你已经死了,已经没有知觉了,你没办法动啊!”庄子回答:“那既然如此,鸟兽来吃我又有什么关系呢?你把我埋在土中,给那些细菌、给那些蚂蚁吃,那跟在地上然后让那些飞禽走兽吃有什么不一样呢?”

  庄子的潇洒啊!我们要慢慢去品味一位真人。一位了悟生死大事的人,他们的生命就是这么样的、这么样的潇洒!

  以前有一首歌,叫做“潇洒走一回”,有没有?如果你能够真的了悟真理实相,你的生命真的是很潇洒。不管你到哪里,你都是洒脱自在。但绝对不是不负责任、敷衍,不是这样!他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因缘当下,他都是全心全然的去生活,能提能放。

  所以大家要慢慢去体会,那像庄子,他来到这一种……这一则的主题是说“共融”,庄子就是来到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啊,无来无去呀!

  第44则——食谱

  就是妇女常用的这个煮菜的那个“食谱”了。

  “你在寻找什么?”大师问那位前来请益的学者,就问“你在寻找什么?”这一位学者就答道:“我在找寻生命。”大师说:“如果你要生命,那就必须先死于文字。”学者央求大师进一步解释。所以大师就说:“你已经陷入了困境、迷失了方向。因为你所渴望的是实质的生命,而你却满心意足地仰赖文字为生。要知道,菜单不能让你喂饱、不能让你吃饱,食谱也不能解你的饥渴。”…

《禅修开示:教外别传•慧眼禅心(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