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修開示:教外別傳•慧眼禅心(七)▪P2

  ..續本文上一頁而不見的現象。”這個問道者還是不解其意啊。所以這個資深的弟子又說了:“一位藝術家用他的畫教我們欣賞日落的景色。大師以他的開示教我們認識生活中每一刹那的真相。”

  喔,這個含義都非常深!大家要慢慢去消化。我們再來分享一遍:“到底師父有何用處呢?”資深的弟子就說:“他教你一些你早已知道的事,向你指示那終日你視而不見的現象。”

  你看!叁法印、無常,很多人都知道,都會說:“我知道無常啦,我知道啊!”表面上、表面上好像你已經知道無常,但是你看得都很粗淺的。你雖然表面上知道一些無常,但是你內心裏面都在抓常,你就不知道。

  所以,大師他們就繼續協助你去看到你終日視而不見的現象,包括無我的真理實相,包括淨土、極樂世界就在眼前,天堂就在眼前,但是你終日視而不見,你沒看到。所以那些大師呢,他們就協助你去看到這個已經存在的事實。

  那問道的人他不解其意啊,所以資深弟子又說了:“就像一位藝術家他用他的畫、圖畫,教導我們如何欣賞日落的景色。而大師呢,以他的開示教我們認識生活中每一刹那的真相。”

  同樣在欣賞一個日落的這個景色,很多人看這個沒什麼啊、沒什麼啊!但是藝術家他們的心靈更敏感、更敏銳,他們能夠看到,哇!日落之美啊。那一份不是用言語所能夠傳達的,所以他透過他的心靈、透過筆來畫出來。讓你看到:哇!原來你看不懂的日落竟然在畫家、藝術家的心目眼中,竟然是這麼樣的充滿法界的奧妙。

  好!同樣的依此類推。宗教的大師、一個打開智慧眼的大師呢,他是以他的開示透過文字、透過語言,也就是透過他的手指,教我們認識生活中每一刹那的真相。你看是每一刹那的真相。

  如果你沒有體證無常法印、沒有體證到無常法流的話,你不知道什麼叫做每一刹那;你沒有體證到叁法印的話,你不知道什麼叫做真相。但並不因爲你不知道,而這些真理實相它就不存在,不是喔!它是本來就存在,華嚴世界也是本來就存在、在你的眼前哪!

  那些大師呢,他們是協助你去看到這個已經存在的事實,你終日視而不見,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從顛倒夢想的世界醒過來的理由。唯有你真的醒過來,你去發現到這個實相之後呢,你才會見到,哇!原來真的涅槃彼岸就在此岸、就在眼前哪!

  所以我們要知道:解脫不是在未來,開悟也不離現在,淨土不離眼前。大師們他們是協助你打開智慧眼,然後讀懂這一部大地風雲經,看清真理實相,了悟法界的奧妙而成爲生活的藝術家,與法界溶爲一體,你本身就是法身具足。

  第39則——猜忌

  猜忌:這個的話可以說佛陀所講那個結縛裏面的疑結,懷疑的那個疑結。

  有位訪客請教大師如何分辨師父的真假呢?大師簡單地答複說:“如果你自己是不可欺的,就沒有人能欺騙得了你。”事後,大師向弟子說:“爲什麼求道的人總是假定自己是正直無欺,而百般試探師父的真假呢?”

  這裏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說,衆生常常在問別人是真是假,但是卻很少回來問自己是真是假,或是更嚴重的假而不知道假;我們會去苛求、要求別人是真是假,卻很少回來問自己,我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你真誠、你真心地在找,遲早你會找到真的。所以我們要先要求自己真誠、實在,要從自己做起啦!你是真的話,你就會跟真人相應。

  第40則——隨機施教

  有位訪客滿懷期待而來,卻對大師的一般陳腔濫調頗感失望。他向一位門人吐訴:“我不惜跋涉千裏,只爲一訪名師,但是我卻發現他與凡人並沒有兩樣啊,我很失望啊!他沒有飛在空中給我看,我很失望。”這位門人就答複他說啦:“師父好比一位鞋匠啊,雖然擁有取之不盡的皮貨,但他的責任,只能夠按照你的腳的尺寸,加以裁剪、縫製而已。”

  這也是在點醒他,但是一般衆生是聽不懂。你以爲他沒什麼,那是因爲你沒有真正真心在學在找啊!所以你的程度到哪裏,那你就能夠、只能夠體會到哪裏啊。縱然他講出很深的,你也聽不懂。你用的是皮毛層,你也只能夠聽到皮毛層的力道啊!所以你認爲他並沒有什麼特殊,那是因爲你的用功程度都很膚淺,只是在皮毛而已啊!

  再來,一方面善知識就如同一座鍾啊,撞鍾的那個鍾啊,鍾聲的鍾。鍾聲的大小那是以叩鍾人的力道而定,你用多少功夫在求法,你就得多少。你覺得他沒有什麼,那是因爲你自己也沒下多少功夫。所以,一切都要回來問我們自己。

  第41則——過猶不及

  一位充滿狂熱的弟子一心想去教導別人“真理”,前來征求大師的意見。大師只說:“等一等。”每年這位弟子都提出同樣的請求,而每年大師的答複都是:“等一等。”有一天,他終于忍不住質問大師:“究竟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夠資格去教導別人呢?”大師就說:“當你一心想爲人師的狂熱消退以後。”

  這個含義又很深!很多人學佛修行,是爲了成爲別人的師表;學佛、研究佛學是想當弘法師、宗教師;懂得一些佛學知見之後,就要去教別人,都沒有問自己到底我做到了多少?我體悟到了多少?我是不是在鹦鹉學語呢?我有沒有在以盲引盲呢?

  所以,一位真正真修實證的大師的話,他不會隨便讓那一種有企圖心、想爲人師表的弟子很快出去。所以你看,以前佛陀都是協助弟子們,你要真修實證之後,解脫人天繩索之後,然後到各處去弘法。因爲你沒有見到法的話,真的會形成以盲引盲。

  再來,當你有想爲人師的時候,這裏面就是有我慢、我是、我能。如果你真的真修實證,有一天你來到體證叁法印,自我消失了。這時候你再出來跟衆生分享,那就不一樣;這時候你出來的是以一種感恩回饋的心在回饋這世間,你是跟衆生分享法味、法喜,分享真理;你不是要爲人師,不是我是、我能。

  你能夠來到這樣,你也不會有名利心的熏染。你真的體證叁法印、你真的做到之後,你也才不會扭曲真理實相。

  第42則——操縱

  大師坐在那兒聽一位婦女抱怨她的丈夫。最後,大師就說了:“孩子啊,如果你能做一個好妻子的話,你的婚姻就可以算是相當幸福啰!”“那,我該如何做呢?”大師就回答她:“別再拼命想把你的先生改造爲一個好丈夫!”

  這個也是很深的、也是很好的一個答案!我們一般人都是在怪別人:“都是他了,他不改了、死不改了!那個死老頭就是死不改!他要改的話,我就很幸福、我就很快樂、我就很好了!”

  我們都要別人改,但是很少……一樣啊你要別人改,別人也是一樣啊,你那個另外那個老頭他也是一樣啊:“都是她了,她都不改了;死不改了,老頑固了!”我們都是要別人改變,但很少要回來自我改變,而這就是世間的沖突不斷的原因。

  所以,今天你要消化這些沖突,要變得和諧,你要體會到一件事情:除非你能先改變自己,否則你不可能改變任何人;除非你能先改變自己,否則你不可能改變任何人。頂多別人只是畏懼在你的權威之下,暫時的服從。但是他內心的不滿,他一定會遲早會爆發出來。夫妻之間、子女之間,爲什麼日久之後會有很多的沖突?就是這樣啊!

  我們要看到,這裏面有很多我們的意思食在後面作祟啊!這裏講的操縱,那個就是我們背後的意思食在操縱。所以,要看到我們有沒有意思食。

  再來,真的要先回來改變自己。所以他這個答案,我們現在再做幾個、再講幾則,讓大家也可以參考。這裏的答案是說:“你別再拼命想把你的先生改造爲一個好丈夫。”其它的我們可以類推:你也別再拼命想把你的太太改變爲一個好妻子;你也別拼命想要把你的小孩改造爲一個好兒子。你越想這樣去做,你越會適得其反!

  如果你真的能夠改變自己,如果你能夠對身邊的人充分的尊重,真誠真心的愛,這樣家庭它就會逐漸的改變!

  第43則——共融

  這一則也蠻有意思的。我一講出來大家應該就可以了解,這一則裏面的主角是誰!

  大師即將圓寂,這是無法挽回的事實了。弟子們希望爲他預備一場隆重的葬禮。大師聽到了大家的籌備會之後,就說:“哎呀,很簡單啦!以天地爲棺,以日月星辰爲冕,整個宇宙爲我護行入墓——我還能夠奢求比這個更莊嚴的儀式嗎?”

  這是誰知道嗎?這是莊子啊!莊子他就是這樣這麼潇灑啊!但是大師要求的是天葬,也就是回歸自然法界這樣啦。但弟子們無法接受他的遺命,擔心他會被飛禽鳥獸吞噬!

  那這個可愛的相當可愛的莊子, 他就笑著說了:“那麼記得!把我的手杖擱在身旁,好讓我能夠及時趕走那些飛禽野獸!”“這怎麼可能!你已經死了,已經沒有知覺了,你沒辦法動啊!”莊子回答:“那既然如此,鳥獸來吃我又有什麼關系呢?你把我埋在土中,給那些細菌、給那些螞蟻吃,那跟在地上然後讓那些飛禽走獸吃有什麼不一樣呢?”

  莊子的潇灑啊!我們要慢慢去品味一位真人。一位了悟生死大事的人,他們的生命就是這麼樣的、這麼樣的潇灑!

  以前有一首歌,叫做“潇灑走一回”,有沒有?如果你能夠真的了悟真理實相,你的生命真的是很潇灑。不管你到哪裏,你都是灑脫自在。但絕對不是不負責任、敷衍,不是這樣!他每一個過程,每一個因緣當下,他都是全心全然的去生活,能提能放。

  所以大家要慢慢去體會,那像莊子,他來到這一種……這一則的主題是說“共融”,莊子就是來到跟整個法界溶爲一體啊,無來無去呀!

  第44則——食譜

  就是婦女常用的這個煮菜的那個“食譜”了。

  “你在尋找什麼?”大師問那位前來請益的學者,就問“你在尋找什麼?”這一位學者就答道:“我在找尋生命。”大師說:“如果你要生命,那就必須先死于文字。”學者央求大師進一步解釋。所以大師就說:“你已經陷入了困境、迷失了方向。因爲你所渴望的是實質的生命,而你卻滿心意足地仰賴文字爲生。要知道,菜單不能讓你喂飽、不能讓你吃飽,食譜也不能解你的饑渴。”…

《禅修開示:教外別傳•慧眼禅心(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