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我的宗教体验▪P3

  ..续本文上一页之后,心里觉得很落实、很平安。禁语,对于青年时代初学佛法的我,在学习过程中,有很深的意义。

  西方流行着一句谚语:“沉默是金。”有时粗糙的语言,实在无法表达我们细腻的心灵活动,在静静无声的沉默之中,彼此的心意反而更能相契。学佛的人,首先要学习无声,不止口中无声,更重要的是心中无声。有时我们受了一点委屈,表面上虽然若无其事,但是内心的不平怨愤却如澎湃的浪涛一样,发出巨大的响声,如果我们能够止息内心烦恼的声音,那就是宁静无声的证悟世界。现在有些人参加打禅七或打佛七的活动,由于禁语不能讲话,看到人就比手划脚,表示自己正在实践禁语。这样还是不彻底,你口中虽然不说,但是心中尚有说话的念头,仍然是一种执着。何况比手势,也是讲话的方法之一,聋哑的人,就是以“手语”来表达他们的意思。俗语说:“把坛口封紧的酱瓜酱菜,特别香脆。”我们要从嘴上的禁语,做到心中的禁语,从无声之中,深化生命,增长灵智。

  我一生和拜佛有很深厚的因缘,这和我受戒有很深的关系,而受戒时的生活训练,培养我几个习惯。

  我十二岁出家,十五岁受戒,在五十三天的戒期之中,我几乎没有睁开过眼睛,正视周遭的一切。本来十五岁的男孩子,正是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烈的时候,对于身旁的事事物物,难免好奇地看一眼;听到一些风吹草动的声音,有时也兴致勃勃地聆听着。而戒场的引礼师父们看到了,就挥动手中的竹藤,狠狠地打我一顿说:“小小年纪,两只眼睛不老实东瞟西看的,那一样东西是你的?”“小孩子,听一些闲话做什么?把耳朵收起来!”挨了戒师一顿打,心想:这戒常住栖霞丛林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那一样是我的东西?既然没有一样东西是我的,我怎么可以贪婪地观赏呢?戒常住的事情,岂是我们小孩子可以随便插足的呢?因此五十多天的戒期,我把眼睛紧闭起来,不看外面纷纭的世界,而返观内在平静的世界;我把耳朵堵塞起来,不听尘嚣的喧哗声,而聆听心灵深处的幽谷跫音。

  戒期快要结束时,我偶然随众在走廊上经行,把眼睛一睁,蓦然发觉这世间还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我体会出为什么残障的人反而比一般完整无缺的人,还要耳聪目明。海伦凯勒曾经写过一篇感人的文章:假如他有三天的时间,能够去看世界的话,他将要细心地去观览小草是如何换上了它们的绿裳;假如他有三天的时间,可以聆听声音的话,他将要侧耳去倾听小鸟是如何欢欣地谱下它们的新曲。海伦凯勒虽然双眼失明,却拥有了慧眼;两耳虽然失聪,却能听到一切的天籁。

  在戒期之中,由于每天所安排的功课,非常紧凑,没有时间躺下来睡觉。小时候,我看到牛马站着也能睡觉,心想我绝对不能输给他们,因此戒期中,我养成坐着也能入睡、站着也能安眠的习惯,客观环境所形成的障碍,让它成为修道的逆增上缘。

  佛教里的规矩,戒期圆满的时候,要烧身供佛,以示虔诚。中国佛教从明朝以来,形成在头顶上燃烧戒疤的制度,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日。那时我十五岁,家师可能认为我年幼出家,将来是否经得起考验,不变初心,把出家的路走好?为了让我安住于佛门,于是请戒师燃烧戒疤时,把我的戒疤烧大一点,以留下明显的印帜,让社会上的人一看,就明了这是个曾经出过家的人,而杜绝我立足于社会的念头,使我“置之死地而后生”,死心塌地的做个出家人。烧香疤的老和尚听到家师这么说,因此当香珠燃烧至头顶骨的时候,他就用力在我头上一吹,香珠的火一旺盛,把我的头盖骨烧得凹了下去,十二个香疤连结在一起,彷佛下陷的盆地一般。这一烧不打紧,不仅把头骨烧出个窪地,并且破坏脑神经细胞,原本饯巧的小孩子,竟然从此失去了记忆力,变得笨拙不会念书,但是佛学院的老师,功课又逼迫得很紧,每天要背诵文章经典,为了避免受到处罚,拼命地用功。由于记忆奇差,过目即忘,于是趁更深人寝的时候,躺卧在棉被里头,偷偷地背诵着白天的功课:“归去来兮,归去来兮……”反覆不断地念着,好像记住了。再背下一句:“田园将芜胡不归……”重覆不停的默念一百次,似乎牢记在心头了,再回忆前面所背的,却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心想:完了,脑筋退化得和白痴一样的愚笨。记忆实在不好,记不住课文,老师于是处罚我跪在人来人往的走廊上背诵,以示警诫,虽然如此,脑袋偏偏不合作,搜遍枯肠,仍然无法背好。老师于是拿起戒尺,笞打我的手心,一面笑嘻嘻的责骂:“你这家伙!怎么不会背啊?太傻了,你要拜拜观世音菩萨求智能啊!”说完“啪!”又打了下来。我听了戒师父的话,手上的疼痛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心中一点也不感到难过,只觉得眼前展现无尽的光明,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啊!礼拜观世音菩萨,就会有智能吗?太好了,从今以后,我要好好的礼拜观世音菩萨!”

  在佛教僧团里一切生活起居,要随着团体进退作息,个人不能随便活动,即使拜佛也有一定共修的时间,不可以自由随便。为了求智能,我总是等到大家都熟睡了,才悄悄的起床。在月黑风高的深夜,丛林深山古寺里,四周阒静无声,连虫儿都摒住了呼吸,只听到自己如雷鸣的心跳声。我蹑手蹑脚走到殿堂,埋头就礼拜观世音菩萨,口里念着:“悉发菩提心,莲花遍地生,弟子心朦胧,礼拜观世音。求聪明,拜智能,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我彷佛失怙的孩子,重回慈母怀抱,挚诚恳切的称念着菩萨的名字;如同遭难的舟船,找到了明灯,拜下了我的赤忱。

  我每天虔诚地礼拜菩萨,大约连续了两个月,虽然没有菩萨摩顶授记、甘露灌顶等等感应,但是却有另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受,我这个愚笨的头脑不但恢复过去的记忆,并且比过去更聪明,学校的功课,背诵纯熟,过目不忘。明天要考试了,其它的同学认真地准备功课,我仍然照常玩耍,只要晚上稍微看一下,明天就能倒背如流,应付自如。

  当时童稚的心理,以为礼拜观世音菩萨是为了求聪明、会读书,既然现在读书已经不成问题,菩萨也就不需要如此夜夜去礼拜了,因此拜了一段时日以后,再加上团体生活的关系,就停止礼拜了。。我想如果当时有一位大德能够指导我、鼓励我继续不断地礼拜下去的话,一定能收到很大的效果。虽然如此,从这次的经验以后,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不曾一刻离开过我的心头。四十多年来,无论走路、睡觉、做事,总是自然地默念着:“南无观世音菩萨!”任何欢喜的时候,总觉得一切是菩萨的加被;任何苦难的时候,当一切的人都弃舍我而去时,菩萨仍然陪伴在我左右,慈祥地庇护着我,给我一股无比的力量。我一生的弘法工作中,受到菩萨慈悲加持的事迹,非常的多,譬如我开创佛光山,观世音菩萨灵感的事情,就不胜枚举,许多人曾经在大悲殿里听到法器梵呗的声音,也有人看到毫光显现,这些感应,我们不多讲,因为讲多了有点玄奇,我个人以为最重要的是要以我们的心去“感”菩萨的悲心,有了“感”之后,自然能“应”受到菩萨的恩泽加被。在我的生命里,和观世音菩萨有非常深远的感应!

  除了礼拜观世音菩萨之外,称念弥陀圣号,和我也有很深的因缘。我一生之中,提倡“朝观音,晚弥陀。”也就是早晨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晚上念唱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观世音菩萨慈航普渡,应声解救疾苦,是排除我们“生”的苦难问题;阿弥陀佛慈悲接引我们,脱离娑婆的痛苦往生西方极乐,是解决我们“死”的归宿问题,因此“朝观音,晚弥陀”是解决我们生死的问题。我们如果能够朝念观音,暮持弥陀的话,不但今生无忧无虑,来世更能得到无上的快乐!

  我平时除了持念弥陀圣号之外,我一生之中,参加过或者亲自主持的弥陀佛七,不下一百次以上。一次的佛七,为期七天,一百次的佛七,就有七百多天。在这七百多天佛号不断的日子里,感觉非常的轻安。我不像许多人有许多灵异的感应,不过有几次的佛七,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民国四十三年,我在宜兰雷音寺主持佛七,有特别的感受,今天回想起来,不晓得那七天究竟如何渡过的?只觉得佛号绵绵不断,嘹绕于耳际。吃饭的时候,吃的彷佛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刷牙的涮涮声,也变成一声声的阿弥陀佛……睡觉的时候,人虽然睡着了,但是神志清明,心中仍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响个不停;走路的时候,脚步轻盈,好像腾空一般,不是自己在行走,身后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自己前进,而每一个步伐,也是阿弥陀佛……任何时刻所感受到的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七天就在绵绵密密的弥陀圣号之中,一眨眼地过去了,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为何物?感觉七天只不过一弹指罢了!这次的佛七所给予我的信心、宗教的体验,比过去膜拜观世音菩萨更深刻,让我体会了物我两忘、时空俱泯的境界!

  对于念佛礼拜,我们初学者在持念佛号,或者顶礼圣容的时候,要放下一切,将身心完全投入念佛礼拜之中,念得让你感受到这个世界不存在,感觉到人我都已荡然无存,身心已经脱落泯灭,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悠悠扬扬、似有似无地回荡于四周。只要真正进入到这种情况,宗教情操的培养,宗教信仰的增长,自然比听闻多少次的讲经说法更直接、更能收效。“说法一丈不如行道一尺”,希望研讨会的大家,除了研究教理之外,在实践修持方面,能够加功用行,把一句佛号念得热起来,彷佛煮饭一样,一束草把、一束草把,不断地添加,等到最后一綑柴火,把米煮熟了,自然能吃到香喷喷的饭。我们念佛也一样,要一支香、一支香,持之以恒地念下去,等到一心不乱,和佛菩萨感应道交的时候,自然能够水到渠成,收到无限的妙用。

  我青年时代的参学生活,除了拜佛念佛之外,也打坐参禅。中国佛教从宋朝以后,…

《我的宗教体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