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心日光论(虚空祥尊者造 释法音译)▪P5

  ..续本文上一页亦得与法结合,获致彼义:若不如是,虽然所有假立为功德之名者,仍然不外乎是我执的增上顺缘,有成为烦恼增长的助伴的危险。

  第二点,从思惟爱他执的功德而明示取修品,如云:『修一切大恩。』一般说来,具大乘种性的补特伽罗,如《入中论》所说,彼大慈悲心初、中、後三际皆极重要,所有这些都是依著众生生起,也就是缘著诸匮乏安乐的众生而起大慈心,缘著如为累累火聚烧损的众生而起大悲心,《入行论》说:『怀慈供有情,因彼尊贵故。』不仅如此,即使以慈悲心为前行者的欲求无上大菩提的菩提心也依著众生发起,亦即见到如是有力成办一切众生的无余利乐、除灭所有损害痛苦者唯一是佛,因此乃为慈悲心所鼓动,生起欲得圆满佛果的菩提心,如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四摄、六度也依著众生而生起,而安住,而愈发转增。如是,行之所依彼菩提心的根本——大慈悲心修习的所依、发心、诸行自体无一不是依著众生而有,基乎此义,可说成就佛果的所有因聚皆依於众生:即使现证圆满佛果之後其任运无问的事业,仍然是依著所行义利之境——众生而有。简摄言之,所有大乘因果的根本,就是执爱众生,如云:『有谓皆唯依彼等,我庶得成佛果位,故即眼观彼众生,亦以正直慈理观。』此外,譬如见到在极肥沃的沃田中种下饱实种子善予守护,就可获得又多又好的收成,因而於此妙善田地极极爱护珍视。就像这样,见到在众生之田中种下慈悲心、菩提心、六度、四摄的坚实种子善予守护,就可得到二利究竟的佛薄伽梵果位,因而於此众生之田也极极爱护珍视,也就是应当见到具可悦爱相而予恭敬。《入行论》说:

  『是故能仁说,众生佛福田,

  常敬此二者,能令圆彼岸。

  有情与诸佛,同能生佛法,

  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

  非由意功德。』

  另外,见到众生原是佛因俱果的生源,因而极具恭敬众生实为应理,彼论说:

  『若人於此功德聚,但能显现一少分,

  是人应受之供养,尽三界供犹嫌少。

  於诸有情若具足,能生微妙佛法分,

  仅依此分而符顺,有情亦应受供养。』

  也有说:由执爱众生进而成办彼等利乐,就会得到增上生与决定胜;由弃舍众生,就会得到一切衰损,《释菩提心论》说:

  『世间善恶趣,其爱非爱果,

  皆由於有情,作利损而生。

  若无上佛位,且依有情得,

  人天诸资财,梵自在猛利,

  护世所受用,於此三趣中,

  无非利有情,所引此何奇。

  地狱鬼畜中,有情之受苦,

  苦事诸多相,从损有情起。

  饥渴互打击,及侵害等苦,

  难遮无穷尽,皆损有情果。』

  小乘补特伽罗以弃舍众生,故只得少分菩提再无其他:具胜乘种性者因执爱他人,所以现证无上菩提,彼论说:

  『於有情离贪,如毒应弃舍,

  诸声闻离贪,岂非劣菩提,

  由不弃有情,佛证大菩提,

  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诸果,

  则於刹那顷,岂有贪自利。』

  现今显现为作伤损的这些众生,其实是以往昔无始以来自心续的烦恼作为近取因、以无始以来自身所造损害他人之业作为俱作缘所致:基於此诸能损者多作以恶心为动机的猛利颠倒加行的缘故,总的为无始轮回,个别在诸恶趣中蒙受了种种痛苦——这些过失实际上悉当归咎於我们自身,圣者寂天说:

  『由我宿业所招戚,令诸有情损恼我,彼若因此堕地狱,岂非由我令堕落

  』

  特别当下在我们趣人大乘法门之际,这些乃由各种门径造作诸多损害,由於作为大乘法的障碍,因此总的堕在轮回之苦,个别将沉沦三涂,成为许多恶趣痛苦之器,应想这种情况是极可哀悯的。

  此外,彼能损者曾为我母亲不能数量,我吃汝肉、饮血、啃骨、披皮不能数量:若予积聚暍过的乳汁,三千大千世界之器犹嫌狭小。曾行杀害、捶楚、劫夺也都不能数量,对於这一切的报恩与宿债偿报,现今理应由汝作主;应想这些於我实具大恩,当特为刻意以施舍取受二者修习慈悲心。

  特别是依著能损者,以忍辱为基础的六度也依彼而有,亦即以彼能损者为忍辱境,故得修忍:若有忍辱,前二度得为彼前行,及余三度也依彼而有。实义上若予反覆思惟,这些境界其实就是将佛果赐与手中者,如是即彼伽喀瓦大师的教说:『或敌或亲亦皆可,能於诸生烦恼境,谁得见为善知识,彼住何处悉唯乐。』需如所说而修学。譬如由和尚阿阇黎赐与律仪,故为解脱与一切种智之因,恩泽极大:如是,依此亦得圆满忍辱,进而由彼成为大菩提之因。准此,当如谚语所说:

  『口中已得美味好食,舌必不吐弃。』

  亦即《入行论》说:

  『如人无心未寻求,忽得家中大宝藏,

  得菩提行胜伴侣,我应於敌生欢喜。』

  又说:

  『愿彼谖骂我,或他作损害,

  或如受讥嘲,皆成菩提缘。』

  另外,伽喀瓦大师说:

  『虽以伤损报资利,再报当修大悲心,

  南瞻部洲之胜士,即受恶报亦起善。』

  如果懂得如是修学,则如谓有胆识之身刀器悉不能害而自落地,或如谓来到宝洲被犬咬时,也找不到掷犬之石——没有不是修心之时,如云:『此即是唯一法要的总摄,若有此者,一人一法,唯此一法充当一切。』若得了知如是要义,即可安立法名谓:『修习菩提心……』等。一如称谓吉祥女天说:『百名母或干名母,虽任唱名亦汝名,虽任假立亦汝名。』朗立塘巴则说:『偿报能生三世诸佛的众生母……』等,他又说:『菩提心乃依众生生起,故有谓如戴重盔不得安乐之理,若任於何处有见他人眼疼不喜者,应当勉力不舍,慈爱取受,彼即有成佛之因。』此爱他执的功德与我爱执的过患,取要言之,即圣者寂天的教说:『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如是善思惟已,见到我爱执原是一切过失的根源、由爱他执则有一切功德,进而於所行义利之境的众生心生可悦爱相:因此乃至我爱执与弃舍他人之心二者位置未得转换之际,应当精勤。

  已简略说讫自他相换之理。

  正行欲求利他的修习菩提心之理有二,即正行之时的修学、与後得及座间之时的修学。

  首先有二:修习慈心、与修习悲心。

  第一,如云:广杂修取舍二。,是说由将身躯、受用、善根施舍他人而修习慈心。

  最初若能思惟功德即得生起掹利好乐,故彼功德是,《三摩地王经》说:『遍於无边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分数。,是说相较以广大物资恒时供养究竟因,此福尤极广大。《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也说:『於东北方有大自在工佛,世界曰干庄严,其中有情皆具安乐,如诸此丘入灭定乐。设於彼土修净梵行,经过百千俱胝年岁,若於此上最下乃至於弹指顷,缘一切有情发生慈心,其所生福较前尤多。况昼夜住。』又《宝鬘论》说:

  『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

  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

  天人皆慈爱,彼等恒守护,

  喜乐多安乐,毒刀不能害。

  无劳事得成,当生梵世间,

  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

  也就是,若有慈心,天人即慈爱而自然集会,佛也以慈力伏败魔军,故守护中为最殊胜……等。

  那么由施舍身躯、受用、善根而修习慈心,此由何教说

  ——《入行论》在取受菩提心的仪轨时、在加行仪轨後而正行时、及在正说誓言仪轨之前晓谕慈悲心的所缘行相时,在在都有说到施舍身躯、受用、善根。至於这些一般的施舍之理,经教的说法,下当述说。

  必须施舍的需要,是为了圆满福慧二种资粮而施舍身躯、受用、善根。《入行论》说:

  『由我以诸身受用,及诸三时所生善,

  为成有情义利故,悉能施舍无顾惜。』

  此中,其一,施舍身躯者,一般以血肉等不净行相施舍是不应理的:若於此有希求者,其施舍之理於下述说。

  那么,身躯如何施舍呢

  ——《华严经》说:

  『愿我转成长养一切有情的资生如意身。』

  《金刚幢幡经》说:

  『四大者,以种种门、种种理、种种异名而长养一切众生;菩萨自身躯愿成长养一切众生的资生之事,亦复如是。』

  《入行论》说:

  『为成有情利,修成如意身。』

  一如所说,是以任随所欲的行相而施舍。《入行论》说:

  『於彼凶年饥馑劫,愿我化身供饮食,

  有情贫困乏资财,愿我成为无尽藏,

  随心所欲诸资具。』

  又说:

  『诸无依怙我为依,诸人道者我为导,

  诸欲渡者为舟楫,或为巨船或桥梁,

  求洲渚者为洲渚,求灯炬者为灯炬,

  求舍宅者为舍宅,有情若欲役使我,

  愿为仆役供驱使,愿成持明阿伽药,

  妙瓶及诸如意树,如彼地等四大种,

  亦如虚空常无尽,有情种类多无量,

  悉能为彼资生事,如是尽於虚空际,

  一切种类有情界,乃至未证涅槃问,

  愿我为其资生事。』

  《菩萨地》说:

  『诸菩萨来至静处,向内摄心,清净意乐,由衷净信,普为作意,诸所施之法信解种种行相,广大无量,施予众生。谓由此故,菩萨极小劬劳、极短时际,广增无量资粮,彼即是菩萨具足大慧布施。』

  即如所说,於此思惟有二:施舍有情世间、及施舍器世间。

  首先有二,即供养未人道的补特伽罗、与供养已人道的补特伽罗。

  第一,即将自身躯施舍尽所有等活等八热地狱众生、寒疱等八寒地狱众生、近边及孤独地狱众生:犹如点金料将铁转成金,思惟所有众生获得了饶富七圣财的具上界七功德的暇满身。一如由如意宝珠能得衣食等任所需欲,思惟由转为如意身而令此诸所缘境具足百味饮食、干种衣饰、五百层楼宇,并为任所祈愿的圆满助伴,也就是作为由何受用的所依、受用何境的受用、以及与何俱行受用的眷属——所有这一切圆满也皆得转成修行大乘正法的顺缘。

  再者,思惟这些众生皆已具足主要外缘—如由具相大乘善知识所喜而随予摄持,也具足任作闻思之事的显密教典等诸外缘,内缘则具足了信等七圣财及持戒等三学宝。要言之,…

《修心日光论(虚空祥尊者造 释法音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