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浅议佛教中的科学知识▪P3

  ..续本文上一页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展开的。”这种看法当然没有错误,但是却忽视了佛教里面的历史内涵,佛教之所以能够长期以来流传世间,就是因为他以广纳百川的胸怀,包容了一切。佛教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发展科学,但是他并不否认科学,所以他愿意更多地利用科学,于是将一些有科学内容的知识放在佛经里面,用以启发人们的智慧。佛教不是“关于生存技能方面的东西佛经中确实讲的比较少”,而是讲得很多,只是其用来作为例子或譬喻而出现的,难免被人们所忽视。所以智行法师说:“佛法本身,以现代眼光来看,是最有科学精神,而且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何况其中除了哲学思想以外,有关理论科学、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只是这一宝藏尚未被世人所深入认识,大量开发而已。”我以为这一点讲得很好,点出了佛经里面的科学知识的丰富性实质与特点。

  佛教属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500余年的历史,佛教一直不断地在人类社会上发出光芒。究其原因,除了佛教与时俱进的品格之外,我以为也与它的贴近生活,贴近人世有重要的关系。佛教的历史,是一部从不拒绝科学,并且充分利用科学成果的历史;佛教的大藏经是一部充满时代特点,记录时代科技成果的丛书。佛教讲“五明”,其中“工巧明”就是人间的各种生活知识与学问,包括工艺、技术、算历之学集成。“医方明”指医学、药学、咒法之学,包括生命科学。所以,佛教贴近生活,就要不断地利用已经出现的各种人类经验与知识,其中包括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知识。例如天文学的知识曾经在佛经里被保存下来,《占察经》是佛教(也有说是印度教)天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僧人一行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科学家与天文学家。贴近人世就要始终为人所用,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愿望,其中也包括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各种科技成果的运用。古代的印刷术的创立,为佛教的大藏经刊印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使佛教文化成果得以传到了今天。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科技所出现的最尖端的电子产品与信息技术都被佛教拿来所用,佛教网络成为佛教弘化的一个重要的方式;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已被佛教寺院借鉴,作为寺院管理的一个最新的方向,深圳弘法寺由于采用了现代管理思想,使传统寺院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迈进了一大步。毫无疑问,未来的佛教,将还会利用更多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时代同步发展。

  一百年来,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思想、新观念充斥着人们的头脑,新技术、新成果充分被人们利用。传统的宗教在现代社会的东风吹拂下,也在一步步地往前发展,但是它的步子明显地要落后于时代与科学的发展。由于新观念和新思想的进一步普及,科学主义成为时代思潮,佛教面对新的时代思潮也在奋力追赶,试图融入正在突飞而起的现代社会。受新思想与新观念的影响,一大批世界各地的学者与思想家都在试图将传统佛教的理论与现代科学新技术与新观念融通,他们努力在传统的经典中寻找现代的因子,试图将传统的思想与观念来比附现代的新思想与新观念,亦即“将佛法中对宇宙真理的描述列编成册,以科学印证之。让科学证明佛法,则信仰科学的人自然也相信了佛法的真实不虚。”以实现梁启超所说的“佛教之信仰,乃是智信而非迷信”和孙中山的“佛学为哲学之母,救世之仁,研究佛学可以补科学之偏。”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许多人刻意去找到佛教里面的科学因子,特别是唯识思想与华严学被许多人看好,认为这是佛教契入当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进路。“唯识宗学,不但与唯物科学关通甚切(案:中华隋唐间因研究竺乾外道小乘之学者颇盛,故此大乘唯识宗学因之昌明。由五代入宋元,各学衰微,唯识宗学亦因之湮没。相乘者但禅宗及净土宗耳),正可因唯物科学大发达之时,显明唯识宗学,抑亟须以唯识宗学救唯物科学之穷耳。”又如佛教徒认为,佛教与近现代物理学的相互印证发明,说明随着西方近现代物理学两大理论的发展,以科学来解释佛法的路径,也就跟着一天天地开拓;量子论与相对论的诞生,正好为佛法带来了科学性、时代性的注脚;佛法中许多极为重要而原来又极不易为人接受的观念,在近现代物理学知识的普及下,既验证了它的正确性,又为更多的人所知道和接受。也有人认为佛教超越于科学,如太虚认为,科学以经验为基础,长处是确实可靠,不足之处在于欠缺普遍性。哲学凭借思辨,优点是覆盖面宽,但缺点是缺乏可靠性。唯有佛学集科学、哲学之优点集于一身,“佛学与通常科学、哲学不同:科学家以五官感觉为工具,根据其所得之经验而归纳之,其所得结论为种种之学问,此学问恒确而不遍,属部分的。至哲学家,则以一种假设为根据而论宇宙事物,其结论为普遍的,然恒患不确。盖确而遍,惟佛学为能;而又有超常之觉者,所谓“无上正遍觉”,彼于事事物物万有之相,皆能体妙入微,人得此觉即为无上正遍觉者,即“佛陀”也。然则佛学非科学之确定一物一事而不移,亦非其他哲学之超人生而恒不切实际也。”还有人认为“佛法就是佛法。佛法非宗教。佛法非哲学。”诸如此种,当今愈演愈烈。

  各界人士的这种热情与对佛教的执著的态度是令人感动的,强调“一切宗教绝未有以科学方法出发者,有之则唯佛法”的思想,愿望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佛教是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发展出来的宗教,离开了历史去谈佛教的科学精神是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佛教是宗教,它的特点是在以于解救人心为宗旨,而不是要发展科学为目的,指导思想决定了佛教只能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为自己所用,通过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来证明佛教的理论教义思想,以此说明佛教的有效性与有用性。虽然经过历代佛教徒不懈地努力,在汲取大量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佛教教义思想,反过来对社会与人们的创造力起到了反作用的力量,使人们在创新科技时得到了更多的启发,但是这不是佛教的根本目的,只是佛教对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做出的贡献,我们知道这一点,就不必刻意去比较或强调佛法与科学技术的高低,而应该肯定佛教对历史与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看到佛教里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内容,再将它们挖掘与总结出来,丰富与光大传统文化。如此才能做到佛学“不特对于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上一层精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上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上一层保证。”

  三、由“神七”和“问题奶粉”而想到的宗教与科学关系

  最近我国刚刚完成“神七”载人飞行,太空行走的高科技行动。“国家增荣誉,国人增自信”,进一步激发了国人的民族心、爱国情。载人航天是人类最伟大的壮举之一,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引发的科技热浪潮,增强了人们了探求未来世界的信心。而这片领域自古都是属于宗教家的权威解释。当科技还无力对地球之外的太空世界作出正确的解释,人们走不出地球的时候,神秘而奥妙无穷的太空无疑就是神的领域。各种宗教都为这片曾经是未知领域的世界,划定了地盘,安排了各种各样的神祗主宰,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神话。今天,“神七”正在解开了人们对宇宙世界的疑问,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长期流传在人们中间的一些美好的理想成为现实,上天揽月,下海捉鳖已不再神往,随着“神七”事业的深入,我们对未来世界的认知将会更多,宗教在这方面的权威也会相应地减少。这当然已是不争的事实。

  “神七”的成功证明了科学技术改变现实世界的真理,科学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科学精神和科学主义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每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都会改变整个世界,每一项发明创造都让人类获得了飞跃。然而宗教也始终是时代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运转和科学的发展,必然会作出相应的适应能力,早在20世纪开始,现代宗教就已经不再拒绝和排斥科学,宗教不仅承认科学所取得的各项成果,而且还热心使用因科技的发现所带来的高科技产品,宗教人士所同样地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知识,既使拥有纯正信仰的宗教徒也会全然相信科学家对天外太空探索的科学成果,并为之感到振奋和赞叹!如果我们至今还在认为宗教与科学处在对立的情况,这不能说是一种认识的误区,我们走进宗教界里,就会发现科学知识同样对宗教人士也是非常需要,而且信仰宗教的人有中有很多本身就是世界有名的科学家。

  “神七”代表了当前科学技术最尖端的成果,并且推动了我国当前高扬科学主义的主旋律,尊重知识,提倡科学、学习科学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在这个大好形势下,科学知识的进步虽然提升了人们的文化,培养了现代人的素养,但是对一些人的心灵的关心,还不能完全做到。媒体在不断地披露封建迷信的思想在一些人中泛滥,特别是在一些掌握了一定权力的一些干部身上出现,结果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原河北国税局长李真,就非常迷信所谓的风水“大师”的指点,凡有大事,都向风水大师询问,甚至在检查机关要收审之前,还向大师询问前程,愚之可极。河北省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迷信“女大师”殷凤珍能够“预测前程”,并与其鬼混在一起。福建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在上任前的一天,到庙里抽了一个“上上签”,说他是“百万富翁”。自认为他的发财是“命中注定”,他收受贿赂、大肆卖官非法攫取100多万元。湖南省双峰县法院党组决定,由单位报支600元经费请“法师”到法院大楼“驱鬼祛邪”,“法师”从办公室到法庭,从食堂车库到领导住宅,一间不漏地“作法”;山西交口县主要领导在县委大院里埋“镇邪物”、“升官符”,数十名党政干部于夜深人静之时,跪在摆放在县委大院的香案前,虔诚地埋下了“镇邪物”和“升官符”。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迷信“大师”说他有当副总理的命,只是命里还缺一座“桥”。胡建学下令本将已按计划施工的国道改线,莫名其妙地穿越一座水库,最后在水库上修起一座大桥,以完成“功德”,企盼步步高升,早日登上副总理的“宝座”。福建省政和县,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名义,耗资上百万元“镇妖、避邪”,建造了一座“风水塔”。在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的国家级贫困地区——重庆黔江石家区渗坝乡,一座刻写“官爵至五品”等碑文的“豪坟”占地400多平方米。该墓自1998年1月开始修建,历时近3年。仅砌“活墓”围墙,就让16名石匠耗费了两年时间,这是为活人——重庆市烟草公司副总经理、副厅级干部冯文超修的!特别是最近刚出现的问题奶粉事件,让全人民震惊,许多生命,特别是婴儿的身体受到了摧残,让我们更多地生发出无奈与联想,所以有手机短信说中国人在吃的过程中完成了化学扫盲。

  面对这些各种封建迷信与唯利是图、缺少道德的违法犯罪活动,很多人都把其原因归结为宗教,也有的人认为是科学主义泛滥的结果。也就是说,宗教与科学同时都背上了这个罪名。对这个问题应该怎样看,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宗教与科学早在20世纪就已经开始分离,两者各自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他们交叉是始终存在的现象,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彼此互不干涉,现在宗教已经基本上不再去干涉科学的领域,当代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把上帝的交给上帝,把凯撒的交给凯撒”,道出了当代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现状,科学与宗教之间正在朝着减少冲突的方向发展,科学正在纠正了宗教在历史上曾有过一些不足的地方,宗教尊重科学取得的一切成果,特别是在实证的领域,宗教正在不断地进行自我的修正,但是科学并不能代替宗教,因为宗教代表的是一种历史传承,它有着内在的文化继承,有着独自的体系,有着自己的特殊领域,而且人类不断地对它有着深层的诉求,尤其是在思想的领域,有一部分人们还不断地需要宗教的关怀,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宗教生存的条件和土壤,这是宗教能够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问题奶粉事件的发生,是人们漠视道德,忽视教育人心向善的结果,金钱成为人生追求的唯一目的,科学技术成果转换为生产力时发生了偏差,成为不法商人用来牟取利益的不正当手段。由此可以看出,矫正人心,鼓励向善,正确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在法治社会更突显出重要意义。宗教与科学之间不是相互冲突的,反而应该相互相包容与共同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宗教与科学的目的都是在于改变这个世界。以佛教为例,用佛教的教化手段让人明知因果,行善却恶,获得善报,提升道德水平,广行慈悲利生的伟业,走好人生的道路。用科学技术成果,真正造福人类,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美好世界和平安顿,人类社会和谐早日到来。总之,佛教与科学的启示,告诉我们两者之间不是相对的,而是相待的,如果我们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就能促使社会更加安定,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全。

  

  

《浅议佛教中的科学知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