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谈空说有

  《星云大师讲演集》-谈空说有

  时间:公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地点:彰化县政府大礼堂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

  一.如何了解“空”“有”的意义

  二.如何从“有”了解“空”

  三.如何从“空”建设“有”

  四.如何过“空有不二”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各位讲的题目是:“谈空说有”

  在佛教里面,“空”和“有”是个不容易表达的意境,而且听讲的人也不容易深入“空”“有”之中。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空”和“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有”的就不是“空”,“空”的绝对不可能“有”。用二分法把“空、有”之间的关系一刀两断,是很肤浅的观念。佛陀时代有一种外道认为世间的一切常有不灭,和“空”完全无关,这就是执常的“常见外道”;另外有一种外道认为宇宙万象一切皆归于幻灭,和“有”没有关连,这是执无常的“断见外道”,相当于现代的虚无主义者。从佛教立场来看,执持常见固然错误,执取断见也不正确,这种“空”并不是真正的“空”,只不过是“断灭空”、“顽空”而已。

  佛教认为:“空、有”是一体的两面,像手心和手背都是肉一样,两者相需相求、相生相成;又譬如孪生兄弟,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从“有”之中可以体悟到“空”的妙谛,从“空”里面又可以认识“有”的义蕴。

  “真空妙有”,是佛教对“空、有”关系的如实诠释。

  我现在就分成四点来和各位谈讲“空、有”:

  一.如何了解“空”“有”的意义 a

  佛法讲求明心见性,不在形体上求,不在名相上求,而要在本体自性中见人之所不能见,明人之所不能明,要能撒手悬崖,踏破虚空,才能得到大解脱、大自在,游于诸佛毕竟空的真理境界;要了解“空、有”,也要用这样的方法。

  了解“空、有”是求得解脱之道,但是“空、有”的真谛并不容易理解,没有透过勇猛精进的大修行而体认“空”的真正道理,纵然有所认识,所认识到的“空”是对立于“有”的假空,而不是真正的“空”。真正的“空”是超越有无对待的,是绝对的绝对。事实上我们世间所认识的“有”也不是真有,“空”当然更不是真空了。譬如我们以为有自己、有他人,但是生命究竟有几个寒暑?我们以为有山河大地、田园财产,一切竟然不过是幻象而已。又譬如说横梗在我们之间有什么东西吗?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放在我们中间,好像空空如也,至少表相上是“空”的;其实在我们之中的空间充满了肉眼所不能见的浮游物质,如二氧化碳、微尘、水分子、电波……,也充满了肉眼所不能感觉的精神交流,如渴慕、企盼、瞩望、关切……,这个空间里面含有太多的事物,实相上是“有”,只是被人眼的盲点矇蔽了,望不见,可是它依然存在。

  要了解“空、有”的意义,就不能在表相上打转,而要深入本心,大破大立。

  以下我们分三个层次来说明:

  (一)“空”是什么?“有”是什么?

  “空”,是大乘佛教无限的意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诸法因缘生灭的道理,就是“空”;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空”;知一切诸法实相之毕竟空,是“空”。用最简单的话来说:“空”就是般若智能,由此可以了悟宇宙人生各种存有的真相;“空”更是一种正见,能由现象界存有之中发觉本体空无的真谛。

  “空”是什么?“空”是因缘,是正见,是般若,是不二法门。“空”是无限,像数字中的“0”,也像数学中的“X”:你把“0”放在“1”的后面,它就是“10”;把“0”放在“10”的后面,它就是“100”;把“0”放在“100”的后面,就变成了“1000”……,可以无限的增加至天文数字。你把“X”摆在那里,它就能解出什么,“空”无所不包、无限广大。“空”也像“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有万千的意义,代表一切的摄受:你给我东西,我说一句“阿弥陀佛”代表感谢;你升官发财了,我用一句“阿弥陀佛”代表祝福;有人去世了,我念一声“阿弥陀佛”表示哀悼。阿弥陀佛是真理,“空”也是真理。“阿弥陀佛”是万有,你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空”也是万有,你说它代表什么,它就代表什么──虚空孕育了万有,就如同空气孕育了大地万物一样。

  “有”是什么?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可以识察到的一切现象。我们看到花开,花是红色的,有香味,有叶瓣枝梗,花是“有”;看到一只小狗,牠会汪汪地叫,会跑会咬人,用石头打牠牠会痛,狗也是“有”。但这些“有”,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现象有、假名有,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有”。

  (二)“空”在哪里里?“有”在哪里里?

  “空”就像爱,你们说“爱”在哪里里?在眼睛里?在肌肉里?大脑里?心脏里?你把人的这些器官一一解剖分析之后,找得到“爱”在哪里里吗?但是没有人能否认人间有“爱”,父母爱子女,丈夫爱妻子……每个人都有爱,爱过别人也被人爱;爱,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爱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空”就和“爱”一样,空的未尝空,遍布人间万事万物,如如不动。

  “空”又像电,电在哪里里?在机器上?在电线中?在插头上?你把这些零件一一拆卸分解开来,电在哪里里?电能无远弗届,“空”也横遍十方。

  “空”又像风,风在哪里里?在天上?在山项?在林梢?在地面?你把这些一一独立分隔起来,风在哪里里?风能无孔不入,“空”也竖穷三际。

  “有”在哪里里?这里有没有人?有!这里有没有屋子?有!这儿有没有花?有!可是,“有”的未尝有,因为“有”只是一个假相,我们表面上所执着、认定的“有”,从空理上讲,从因缘上看,常常不是真有,都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而已。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故事来省察这个假相:有一对新婚夫妻,恩恩爱爱地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天,小夫妻俩雅兴大发,准备品酒赏心,做丈夫的就要太太到地窖里,打开酒缸取酒,她俯身一看,大吃一惊:

  “吓!怎么酒缸里藏了一个女人?哼!丈夫口口声声说他爱我,原来却暗中藏了个女人在此,可恶!”

  于是酒也不要了,转身回房跟先生吵吵闹闹起来,责怪先生金屋藏娇。丈夫听了真是啼笑皆非,分辩说:

  “胡说八道!那有这种事,我自己去看!”

  于是也下到酒窖来,谁知低头一看,忍不住怒从心上起,骂一声:

  “好了!明明是她藏了个男人在这里,还反咬我一口,这下可被我发现了!”

  夫妻两个于是各执一理互不相让,一个吵着说缸里藏了女人,一个闹着说藏着的是男子,相互指摘对方的错,谁也不肯让谁。闹到后来不分高下,就决定请他们的婆罗门教的师父来评理。师父听了这回事之后,就亲自下去看看,一看之下勃然大怒,责骂小夫妻说:

  “你们这两个忘恩负义的东西,竟然另外拜别人为师父,从今日起断绝师徒的关系!”

  说完,怒气冲冲拂袖而去,留下一对瞠目结舌的夫妻。正在迷惘不知所措的时候,正巧来了一位比丘,两夫妻于是请这位比丘下去地窖,掀开酒 一看,不觉笑了起来,就把小夫妻俩叫下来,当着他们的面,一伸手搅乱了缸面上的影子,又拿了一块石头对准酒缸一砸,“咚隆”一声,千娇百媚的女人和俊逸潇洒的男人,一时都化为幻影!

  我们所认识的世间万象,就像这个酒缸里面的虚幻形相一样,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如果执着不放,硬要以凡夫迷情起分别识,那就很容易跟这对夫妻一样以假乱真,纠缠不清了。

  所以说:“空”和“有”是无在无不在的,它在五蕴皆空处,也在一尘不起时。

  (三)“空”“有”的关系

  “空、有”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拿双手做一个有趣的试验:当我们把手握起来的时候,请问各位这是什么呢?有人会回答说:

  “这是拳头呀!”

  那么如果我们把手张开,请问这又是什么呢?大家也许会不假思索地认为:

  “这是手掌嘛!”

  但是我一会儿握拳头、一会儿伸手的,那么这究竟又是什么呢?到底说它是拳头还是手掌呢?其实它是手掌,它也是拳;它既不是手掌,也不是拳头。

  “空、有”就和这个拳掌一样:本来是“空”的,因缘聚合而成了“有”;本来是“有”的,因缘散灭便成了“空”。或有或空,都随着因缘而成而坏,不停的变化,从这里去认识“空、有”的关系,会发现“空、有”是二而一、一而二。

  譬如说:你们身上佩戴的耳环、戒指、手镯,还没有开采提炼之前,我们称它为矿石。它由矿场运到工厂,就摇身一变成黄金;从工厂进入银楼后,又变成了多样的戒指、耳环、项链、手镯,尽管形状上千变万化,其实它黄金的本体依然不变──从这个例子来识“空、有”的关系,可以知道:“空”是金,“有”是器;“空”是一,“有”是多;“空”是本体,“有”是现象。

  “空、有”又像大海里的波浪:海水本来是静的,一旦风吹海水,起了波澜,一波一波掀腾翻涌动个不停,海的面貌就变了;风平浪静时候的海,是水,惊涛骇浪时候的海,也是水。波浪没有离开水,动没有离开静,有没有离开空;波水一体,动静一如,空有是不二的。

  “空”如父,父严如日;“有”如母,母慈如露。父母结合而生育我们,空有的调和而成就万法,因此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煦日放射光线,看起来好像空无一物,却传布了生长的能源,是理,是性,是精神;雨露滋养水份,有实实在在散播甘霖的功效,是事,是相,是物质。这两者都是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是密不可分的。换句话说:在万有的上面,有一个“空”的理体;由于万缘和合,在“空”的理体中显现万有诸法。

  …

《谈空说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谈迷说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