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及价值

  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及价值

  方立天

  

  [编者按] 2005年3月16日,方立天先生做客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设立的“慈辉佛教文化论坛”,作题为《佛教文化的结构、特色与价值》的讲座。以下是讲座全文。

  今天,我将就四个方面:引言、结构、特质、价值,来与大家进行以下关于佛教文化的一些探讨。

  一、引言

  首先探讨佛教文化的意义及重要问题。佛教是三大世界宗教之一,世界上宗教很多,但只有三个世界性宗教,其它都是民族宗教;佛教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组成部分儒释道之一,其中,道教包括先秦老庄和后来的道教,儒道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本生,释是外来文化的舶来品,和重视现实人生问题的儒道不同,它特别重视生死的问题。

  儒道释分别提供了三个传统:人本主义传统、道家自然主义传统(不是自然界,而是自然本性,自然而然。客观规律),解脱主义传统。人类有很多迷惘、痛苦,三教符合各个层次的需要。当前,儒释道三教中佛教是最活跃的,因为儒教所依托的科举制度已取消,国子监、书院等很少,现在主要集中在大学教学,其中有孔教、孔子研究会等。道教:白云观,中国道协所在地,在白云路(320)直达,鲁迅指出道教是中华文化的“根祗”,我认为鲁迅这一观点是否定性的,我们可以看到祖先传下来的道教有很大毛病,它宣传长生不老,但没有一个人活到现在。由于这只能作为理想,皇帝“万岁”,贵生、长生,该理念无法证明,所以道教走向衰弱是必然的。

  佛教则不同。佛教讲生死,人人有生死,你们还不需要,我天天有考虑(笑),我总得上报生年,让别人对我有准确把握,这是精神上的问题。有一次,我问过季羡林:“三大宗教哪个更符合实际一些?”季老认为“佛教最契合实际,比上帝创世讲得更高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大家可以看2月4日《人民日报》中关于“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这一文章,它提到佛教理论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我们可以从几个现象看到现在确实社会对佛教是很关注的,比如佛教会议最多,和尚很忙,比我们忙,整天在天上飞(笑),还有就是意想不到的很多佛教文化遗产被发现,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到台湾供民众瞻礼,几百万人跪拜,据说阿扁也偷偷去了,后又去了香港,引起很大轰动,佛指,佛舍利(五颜六色的骨灰、头发、牙齿、肉,指)表明,佛教很值得我们重视。

  第二,佛教是文化,过去有人认为佛教是鸦片迷信,但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很少这样说,周恩来在50年代明确讲“不要说宗教是鸦片”,毛泽东、江泽民说宗教是文化,大家或许不知道这个故事:解放前夕,毛泽东带领解放军转战南北,到了一个村子的道观,警卫认为是“迷信”,信毛泽东指出这是“片面,那是文化。”毛泽东在建国后一次政协会议上讲“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是善于学习外国优秀文化的,我们唐三藏法师玄奘万里长征去取经”,说明佛教是属于外国优秀文化的,玄奘被鲁迅称为“民族的脊梁”。上面毛泽东解放前的故事其实是赵朴老讲的,赵老后来又说:“周树人写信给他,说范文澜正在补课,在读佛经。1987年,我到四川,回来写了一个报告,钱学森看到,写信告诉我说佛教是宗教”。从以上政界,学界和为教界公认的几位杰出人物,毛泽东、范文澜、钱学森以及赵朴初都认为佛教是文化。在座有学历史的,知道范文澜写过唐代佛教,并猛烈抨击,据我知道有人提供资料,后来认为不符合实际,就发生了改变。他写了论文关于“中国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应该发展的看宗教问题,也指出佛教是文化。

  第三,但是与佛教和佛教文化相比,佛教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佛教是人类有史以来各种宗派(可与党派、学派)中书籍最多,体系最庞杂的一家,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文学、哲学、艺术等内容。大家可以去图书馆看一看大藏经,在中国古代很多哲学家都是和尚。

  以上讲的是对佛教认识的误区。导致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佛教研究有很大难度。首先,概念、内涵不易理解;第二,思维方式不同,讲究体悟。佛教历史悠久,派系复杂。经历了二个大国印度和中国的发展,另有韩国、日本等。精英们把人生的体悟写出来,并且佛教是开放的体系,各种问题都可以在理论上进行探讨,于是佛教的内容就变得复杂起来,比如单单一个藏传佛教各个派别的内容就很复杂。告诉各位一个窍门:越困难的越要去做,一分的努力就有一分的收获。过去,我学中国哲学,听冯有兰的课,也没讲佛教,听任继愈的辅导课,到人大主要自学,六十年代初,用八个月时间到佛学院向和尚学习,收获很大。我当时就有忧患意识,搞哲学的人很多,搞中国哲学的人也很多,转到佛教,开始时看来是自私的,因为饭碗问题要解决(笑),但是其实研究佛学是很有味道的。每个专业,各有特色,很多我做不来的(原来我在税务学校做事,后来转干),但其实佛教越研究也就越有意思,因为我可以面临各种各样的人和对象,特别是要面对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打岔说了这些东西,但我想说的是现在佛教研究很薄弱,需要更多的年轻人。

  最后,佛教研究,有狭义的、有广义的,我这里是从狭义的方面去理解即相对区别于政治经济的那种文化,从这个方面来探讨。我们现在还要了解佛教的不同,要了解佛教的不同层次和类型。佛教有贵族文化与贫民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其实,古代很多和尚是饱学之士,天文、地理样样精通),有僧人佛教和居士佛教,有义理佛教和修持佛教,还有各个地区佛教,例如禅宗,从前主要在江西、湖南发展,“走江湖”这个词由此演变而来。

  二、佛教文化的结构,这是介绍重点,也是最重要的要点

  (一)相对于政治经济而独立的文化,佛教的主要特点在于:

  1.信仰。可分为两个方面。我们观察宗教,可分内在信仰和外在信仰,内在信仰就是因果报应理论。作因,则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因果报应理论,从伦理学角度应用,善因产善果,“自作自受”是佛教徒内在信仰的核心。

  日本文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川端康成说:“佛教因果理论是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我们很多领导人也有这样的提法。如陈毅说“林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立刻就报。”再比如从理念上对它给与思考,(六道轮回,动物,很难认同)但是我们在座的某位同学,帮助别人,也就“助人即助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如果一个民族成员懂得因果理论,很有益处,讲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原则,与人为善,诚实做人。(大家看法如何,可以思考)

  外在信仰有三个方面:①佛、菩萨、罗汉及其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世界的保卫、保安,“护法神”,佛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诸佛,罗汉有五百罗汉等,大家可以到碧云寺去看看,罗汉是释迦的学生或者听法者,已解脱生死了。另外中国人最信仰的四大菩萨: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峨眉山的普贤菩萨、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还有我老家浙江普陀山的观音菩萨,最受欢迎,原因在于大慈大悲(去年我写过一篇“中国慈悲理念”,新加坡宣读,后《新华文摘》转抄,很有意味,该刊一般不用佛教专业文章的)②佛塔、佛牙、佛舍利。西山八大处的佛牙塔很有名。③净土信仰,西方佛国信仰,念“南无阿弥陀佛”。(注意不能把南无念成nanwu,而应该念成namo,南无的意思是皈依、敬礼)据说不断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会前来接引,这或许就是“廉价的天堂门票”(列宁语)。对于此禅宗就反对,他们认为东方人求生西方,西方人求生何处?心即佛,所以禅宗没有彼岸世界,如有,即心,一种精神世界。

  2.伦理道德。佛教是伦理道德的宗教,很重视伦理道德,全面研究很复杂,实践操作的方法,完整体系,我有一篇文章,认为佛教是很圆满的,(注意,圆满不等于正确)有三条基本三原则:去恶从善,佛教徒一般比较善良,非常;慈悲平等,帮助别人解脱,给与别人欢乐,别人有问题,不会出现不理睬或者不认真指导,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众生平等,包括六道(前几天,看到报低上登载:日本侵略中国时,南京一个寺庙收容了2万4千人,包括难民和国民党部队);自觉觉他,自利利人,自己觉悟也要帮助别人觉悟。

  五条基本规范:a不杀生,没有权力不保护野生动物。b不能偷盗,也不能抢,现在我家也安了铁门,层层保护,就是怕偷,我住过红三楼,门开半个月也没有人偷,当时也没有什么可偷的(大笑),我这里不是美化别的国家,美国我也住过,晚上不用锁门的。c不妄语,不说空话,废话,花言巧语,假话,中华民族有的人,嘴一动就假,包括一些广告,佛教很早就指出说假话破坏人际关系,特别是在座的各位博士生们,以后不管做什么,都是学者型的,不要说假话,这有利于健康,能够睡好,心情好。d不邪淫,男女关系上不要出问题,我国现在离婚率很高,这是好是坏难定论,但它却使我们对国家民族进一步深思,美国过去很开放,现在懂得并不好,下班都回家,注意守护家庭,很重视道德。E不饮酒,这一点可以商榷,这么多酒造出来买不了,国家税收怎么办?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博士生毕业也得高兴高兴,所以又一次我与净慧大法师交流,可以将此条改为“不吸毒”,高!(大笑)决不能吸毒,听说吸了会上瘾,不能试。尤其前四条,维护人类伦理的最低线。我曾和著名神学家汉斯·昆探讨过,普世伦理是否可吸收这些?

  3.哲学思想。特别隋唐之后,理学包含佛学,主要研究人生宇宙的本质,讲“真实”,对人类生活经验的提升。

  例如“空”,释迦牟尼被称为空王,有人认为它是否定的含义,认为这是错误的。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空”是一个非…

《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及价值》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