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念了一个多小时,老妇人忽然表露出温和喜悦的神情,出声念佛,大家看了都非常欢喜,又再助念十多分钟,老妇人就在安详中往生了。接着又连续念了八个小时,佛号声不断。(改写自念佛感应见闻记第一三六页)
评论:观无量寿经曾提到:如果有众生,应该堕落恶道的,在临终时,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而他又能真心信乐,念满十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即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看看老妇人往生事迹,更可相信经上所言不虚。”
第四十章 病中念佛
药石不愈 必有业障
心能造业 也能转业
杨美玫女士是浙江省吴兴县人。
她随父母住在上海,聪明好学,长大以后,嫁给许先生。
民国二十六年春天,她生了病,医治不好,入秋后,病情转重,潮热不退,而且喉咙也非常痛。杭州大愿法师写信劝她默持观音菩萨的圣号。
冬月二十日,大愿法师到上海去探望她的疾病。师父问她:“你现在心情如何?”
她回答:“很好!只是父母年纪太大,放不下心,每次遇到病重时,我不胜悲伤,我母亲也悲泣!”
大愿法师顾虑她因情感的牵绊无法解脱,于是努力劝导她说:“一般人都说良医能治愈疾病,药石不灵的情况,一定是有业障存在。然而我的心既然能够造业,也能转业。如果能专心念佛,尽此报身,托生莲胎,永脱轮回的痛苦,现在正是念佛的大好时机。何况阿弥陀佛有大愿力,凡是至心念佛的人,临命终时,佛一定会来接引他。这是千真万确,不必怀疑的。”
她听了这段话,肃然起敬,觉得颇有道理,往生净土的意愿也越来越恳切。纵使父母的情、丈夫和儿女的爱,也不能摇动她的心志。
民国二十七年正月十五日,她病危,急忙请师父环绕着床榻助念,她也随着助念的声音念佛。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气氛逐渐缓和,她笑着说:“刚才我看见七宝莲池和琉璃地,快乐得难以描述,恨不得现在就去见阿弥陀佛,请他接我往生净土,离苦得乐!”
从此以后,她毅然摆脱一切,忆念西方,心不离佛。她自己说:“持这一句佛号,好像坚固地握住宝珠,不肯稍微放手!”
每次遇到亲戚和朋友来探望她,她总是把所见的境界告诉他们,而且喜悦的表情流露在言谈之间。她父母看见这个样子,转悲为喜,可是心里仍然半信半疑。因此就私下问她:“你说往生西方,是真的吗?”
她回答:“真的啊!”
她父母又问:“你能够做得了主吗?”
她回答:“能!”
她父母知道她平时不打妄语,于是对她所说的话也就深信不疑了。凡是她所劝慰和吩咐的后事,她父母都答应了。
当她痰哽住喉咙而气喘时,一定请法师们助念,不断地开示,以坚定她往生的心愿。她发誓:愿往生极乐净土后,回入婆娑世界,度父母眷属及一切病苦的众生。她又拿出七百两银子,请父母为她布施修福德。
到了二十四日中午,她在大众助念声中,不断地念佛。过了一会儿,她忽然展颜笑了一声,笑声停止时,她也逝世了。经过了一天,她的脸色栩栩如生,头顶的温度经久不散。(佛学半月刊第一八期)
第四十一章 带业往生
改业修净 结印而化
宋朝有一位先生名叫金奭,籍贯不详。他靠着打渔维持生计,后来改业,断绝荤食,持念佛号,每天不念一万声不停止。
有一天他忽然告诉家人说:“我看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我就要回西方净土了!”
隔天又说:“有金色莲华来迎接我!”于是焚香安坐,双手结印而往生。天乐及异香充满,整天不散,这件事发生在宋徽宗政和六年(西元一一一六年)。(龙舒净土文·往生集)
第四十二章 恶死往生
身罹绝症 痛苦呻吟
听随身听 安详逝世
台中县沙鹿有一位先生得了癌症,垂危时,被送到私人的综合医院急救。他住院以后,经常发出痛苦的呻吟和惨叫声。
有人请心观法师到加护病房去助念,心观法师对他扼要地开示净土的庄严和弥陀的悲愿以后,就给他一台自动倒带的随身听,装好电池,放上念佛的录音带。病患戴上耳机聆听念佛的声音,不久,师父也就离开医院。(因为加护病房是不能停留太久)
他反复地听念佛的声音之后不再发出痛苦的呻吟,表情变得十分安详。
他戴耳机听念佛,整整听了一日一夜,而后面带微笑地往生了。
第四十三章 念佛舍身
忘身济物 念佛生西
唐朝的常愍法师,是并州人。
他落发出家后,精勤不懈,诵经念佛没有间断。他曾经发了广大誓愿,要往生极乐净土,所以专门修持净业,称念佛名。
后来,他到洛阳来游化,专心崇尚净土法门,冥冥中有了感应,于是他就发愿书写了一万卷般若经。
有一天,他想要去印度去礼拜佛教的圣地和遗迹,把这种殊胜的福德,回向净土。因此,他就走到海边,搭上商船,想要从诃陵国到末罗瑜国,而后去中印度。
由于商船负载很重,解开缆绳,航行不远,遇到强风,眼看船就快要翻复了。许多商人为了争上另一艘小船,而互相排挤,船主大声请常愍法师上船。
常愍法师回答:“您载其他人,我不去了!为什么呢?如果为众生而看轻自己的生命,就是顺应佛心;忘掉自己而去救济别人,才是菩萨的行谊!”
于是,他就合掌,诵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到他的身体随着船支沉没水中,念佛的声音才告终止。 常愍法师舍身时,只享年五十余岁。有一位跟随他朝圣的弟子,也念佛与他一起沉没海中。这件事情是那些得到救济的人所描述的。(西域求法高僧传)
第四十四章 横死超生 有经为证
被牛触死 证入涅槃
有一天早晨,释迦牟尼佛着衣持钵,从耆阇崛山走到王舍城乞食。当时有一位阿支罗迦叶,为办小事,出离王舍城,走向耆阇崛山,远远看见世尊,就来到佛前禀告佛陀:“我有一些问题请教您!不知道您有没有空回答我?”
佛陀告诉阿支罗迦叶:“现在不是讨论的时候,等我从王舍城乞食回来,我再为你说法好吗?”
阿支罗迦叶不知道佛叫他等待,可能避过一场劫难,因此再三恳求,并且禀告佛:“世尊!您为什么为难我呢?一般人问您问题,您都马上回答,为什么对我却与众不同呢
我现在就想问问题,请您立即为我解说吧!”
佛告诉阿支罗迦叶:“既然你等不及,那就随意问吧!”
阿支罗迦叶问:“苦是怎么来的呢?是自作、他作或是……?”
佛回答:“苦不是自作、他作、自他共作或无因生的!但是苦的产生也离不开这些因缘。我不执著两边,而说中道。如来所说的是因缘法,因为有这些条件才有那种现象,因为这些因缘聚在一起,才会产生那种果报。所谓:因为无明和造业而受苦。如果没有无明,就不会造业,苦自然也消失了!”
阿支罗迦叶听了佛讲的这些道理,马上远离尘垢,得到清净的法眼。
阿支罗迦叶悟得“缘起无我”的真理以后,心中没有畏惧,合掌禀告佛陀:“世尊!我现在已经得度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归依佛、法、僧三宝,尽形寿做一位在家居士!”
阿支罗迦叶礼拜佛陀,欢喜而去,不久却被保护小牛的母牛所触死。他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
当世尊入城乞食时,有许多比丘也进入王舍城乞食。他们听说:阿支罗迦叶辞别世尊不久,便被牛触死。等比丘们乞食完毕,从王舍城回来,举持衣钵,来到佛前,顶礼佛足,退坐一面,禀告佛陀说:“世尊,今天早晨,许多比丘入城乞食,听说阿支罗迦叶闻法后,不久被母牛触死,到底他往生那一道,到何处去受生呢?证到什么境界呢?”
佛告诉比丘们:“他已经看见和明白真理,他已经证入涅槃了,你们应当去供养他的身体。”当时佛为阿支罗迦叶做了这么殊胜的授记。(《佛为阿支罗迦叶说自他作苦经》)
第四十五章 生西回报
归来附身 切劝念佛
商贾念佛 预知时至
清朝的陈鍠,法名广声,字西堂,是嘉兴石门人。他的职业是从商,就在苏州一带做买卖,他吃长素,信奉佛法,为人正直,归依杯渡海公,后来又跟著灵鹫义公受五戒。
有一天,他与朱麟书在定慧寺结社念佛,虽然很忙碌也不停念佛。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西元一八四五年)十月,陈鍠生病下泻。
到了十月初六那天,他有一位朋友谈云屏去看他,陈鍠就跟他说:“您来得刚好,我明天一大早就要走了,请您为我到小普陀邀请朱寅堂来,我好当面向他告别。”
那时候朱寅堂因为路途遥远,加上时候已晚,而没有来。
陈鍠又看他弟弟并且说:“你是学医的,你试著为人诊脉!以后凡是遇到类似这种脉象,就不必再开药方了!”
过了些时候,他从容念佛,一直到到半夜,他念佛声慢慢大声起来。
有人问他有没有看到佛,他回答:“看到大和尚,只是离我远了些。”
一直到天亮以后,他恬静地往生了。享年五十五岁。
经过四年以后,苏州地方有位叫薛绍基的人,陈鍠在世的时候,常主动到他家,劝他念佛,后来他也能够信心修持。
当薛绍基六十岁时,有一次他生病非常严重,神识昏乱,忽然从他口里发出陈鍠的口音说道:“这时候最要紧,为什么不好好念佛呢?而且必须卧向西方。”
薛绍基这时才向西卧,他家里的人去看他时,听他说话,完全像是陈鍠的口吻。
过了些时,薛绍基念佛而逝。这是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三月的事情(西元一八四八年)钱安轩,朱寅堂述)
评论:藉着助缘而往生的,屡屡听闻,至于像那些没有经过几年的念佛工夫,而能够由于念故旧的深情,感动故旧显灵来接引的,这实在是千古少有的奇事。(净土圣贤录)
第四十六章 示已往生
母已往生 梦示其子
清朝时林节母,…
《净土的见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