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明真心。”既知真心本性。所以我们修行念佛时,我们能不能和本心相应,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不能马虎。必须明了本心,明心才能见性,见性才能成佛。祖师大德说:“不明自心修法无益,经恒河沙劫尚不能成佛。”我们这个心灵灵不昧,抓不着,看不见,没有舍,没有得,没有用。如果你有用,那就是心意识。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般若无知,无知无所不知。”不是它什么也不知道,它没有世间心意识的知见,但它无所不知。它是大圆镜,它里面什么都可以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平时不用时什么都不知。有用就应是妙用,如果不是妙用,那就是心意识的作用。我们现在所用的都是,心意识的作用。当你不念而念时,佛号明明朗朗地,这时出来的佛号那叫智,能念的念那叫识。有人说,自己不念而念出来的佛号我不要了,并认为心意识念出来的佛号才是真的念佛。那就错了,你千万不要认为不念的念是假的。当您念到佛号成片以后,明明朗朗地,随着听就可以,不要再起念。
我们打佛七,一定要在理上明了,不要盲修瞎练。象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结莲社,同修一百二十人。首先就是造论。造什么论
就是将修行的方法先传给大众,让大众从理上明了如何修行,从事上明了如何用功。在此基础上才带领大众打佛七,当时就有十八个人证得了念佛三昧。我们要明确修行方法,要按照祖师大德的方法和他们走过的路去做。我们如何在心地上下功夫,这句佛号如何能与自性相应,与佛相应,这是关键。如果我们研究通了再打佛七,就不是盲修瞎练。
我们不明理去念佛,离不开在色相音声上去求法,有求之心就不在道。《金刚经》上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人说,阿弥陀佛呀,你给我消消业障吧!消业障靠自己,你心和佛一念相应就消业障。听了这话你可能会说,师傅你这不是谤佛吗
我这样说并非谤佛,一念和佛不相应就不在道上,就是邪道。你可以用《金刚经》上佛的话去鉴别。佛在《大涅槃经》上讲:“与上根人说下乘法是魔说,与下根人说上乘法是魔说。”要应机逗教,你念的佛号与自本心不相应,那就是外道。因为你没能取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实相,念念不离本心就是中道,就是正道。这是对上根人讲的,对下根人就不相应。若念念与自本心相应,这样念佛,一念的功德过于虚空。
不明理地念佛是暗入,这种修行慢,明理地念佛是明入。如果我们明理,一句佛号念得与本心相应了,这叫称性而念。禅宗叫扣兴而参。密宗叫大圆满,三密合一。不论哪宗修行都离不开心地。如果没有明白心地,那你修行就要慢。为什么
因为你不认取自性本心。禅宗讲的当下认取,一把逮住不撒手,当下你就是佛,干净利索。
当前,我们修净土宗的人,多数不明理路,念佛不得真实受用。烦恼业障现前不修了,或者改法门了,这就是不明理的原因。如果从理体上起修,不但消业障快,而且功夫得力,往生品位必高。一句佛号安住在佛的法身上念,那是不可思议的。一念功德过于虚空,是不可称量的,一念清净光明可以消无量的业障。
净土宗以理一心不乱为宗。一心不乱者,是一切行门之要道,一切法门总归处。华严百千万种三昧门,皆从一心不乱之法界体流出。
《阿弥陀经》是佛无请自说,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赞叹殊胜难信之法。祖师大德讲:“净土法门,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业力凡夫都能学。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利根及至等觉菩萨,下至八十岁老翁也能修,也能成佛。比如:文殊、普贤、马鸣、龙树等大菩萨,次有祖师慧远、二祖善导、以及永明、莲池、印光大师、咸归净土。我等末法业力凡夫,若不皈依净土一乘了义成佛之法门,真是可怜啊!哀哉,哀哉;
《大集经》云:“末法亿人亿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一句阿弥陀佛,是破五阴魔的猛将。一句佛号,至圆至顿。一句佛号,是方便之方便,直捷之直捷,究竟之究竟,了义之了义。有缘者请着眼。
修行念佛法门有事持、理持两种。事持是权教,理持是实教,开权显实。
事持者,也不管明不明心,什么也不懂,就是专心念佛。一句佛号死死咬住,象推重车上山,步步着力,象抓住救命绳一样不可放松。口念耳听,久久纯熟,念至成片时就有点法喜充满。再用心念心听,久久用功,心佛相应,法喜充满。佛号象泉水一样流出,心光开发,少有妄想。有时有入定状态,时间不长,十多分钟,或半小时左右。念念之间,佛号突然停,一片空白。几分钟时间佛号又起,功夫至此还不到家,还要坚持用功,不能松劲。接近念佛三昧,继续用功,日夜念佛,时节因缘到来,突然证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界境。能所双亡,根尘脱落,证到一心不乱,临终上品往生。事持者就是一心专念,信愿坚定,往生决定有份,不能怀疑,否则不能往生。
理持者,首先要入佛知见。应从文字般若入手去明理,参访善知识,依善知识而修持。我们念佛要万缘放下,要与本心相应。念念要开智慧,断烦恼,把我们的身心世界融化到大虚空里边去,当体即空。当我们的心与虚空相应,心如虚空,你这个心与虚空平等,那就是念的法身佛。念法身佛是最高的境界。起用大虚空中的无量光来洗刷我们无始劫的尘垢、烦恼、业障和无明。你看那效果是何等的殊胜!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下功夫契入念法身佛,即实相念佛。
何谓实相
观身无我,这句阿弥陀佛圣号从虚空中念出来,阿弥陀佛就不是四个字,而是实相。你看这句阿弥陀佛展开了就如同虚空那么大,不就是实相吗
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光就是我,我就是无量光,当下就具足。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
就在我们心中。心包太虚,量周尘刹,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我们念佛要把自性弥陀念出来。什么是自性弥陀呢
就是要在当下,把我们的心,安住在虚空法界无量光中。安住了,你说阿弥陀佛在哪儿
你在哪儿
你心与阿弥陀佛相应了,就成了我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我与佛,法身无二无别。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圆融无碍。
对于念佛没有成片的人,可以对这句佛号要念念回光返照。你念上三句两句可以当下回光,回光一次,与自性本体相应一次,你就消了一次业。时时回光,时时消业,这是初级念佛方法。
对于念佛成片的人,你可以将心安住在虚空当中,能安多久就安多久。从虚空中专注听这句佛号,这就是理上念佛。达到理一心不乱,当体即空,没有我,没有我能念,没有我所念。佛就是我,我就是佛,当下起用。
当念佛时,这句佛号怎样念
我主张用慢念的方法,以两个字为—句。有些人没有用慢念的方法打过佛七,可能不得力。念佛时如果念得快,这个心往往没有跟这个念头相应。因为快的缘故,就像世间法,囫囵吞枣没有尝到滋味。这边念佛那边打妄想,妄想就是心意识,这样就是口念心不念。莲池大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如果用快念的方法,念的时候必须心归一处,不使外弛,念念专注,不能散乱。这样念也能成功,但是成就慢一些。
要是理上念佛,慢念最得力;当念佛时,你必须把自性本体和心相应,你的心全部投入到大虚空中去。没有我在走,也没有我在念。虽然没有念,没有我念,但还是明明了了。这句佛号念出来后,要用耳根闻这佛声。行走时应该慢走,不适快走,而且不着走相,慢念不着念相。快就容易着走相和念相。祖师大德说,“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就是念佛三昧。所以,我要求你们要自自然然地走,自自然然地念。你走得再威仪,你走得再好,到我这里不赞叹,因为你着了走相,你的心与佛不相应。不着念相和走相,就破了我执,没有着境就破了法执。我法二执同时破掉,你就开智慧。这是我总结以往打佛七的经验。念佛的时候不要把佛号拉得太长,要避免伤气。
我们用慢念的方法念佛,也是为了把心平静下来。我们有人成天奔波,连跑带颠地忙碌。这样,心总不能清净,看不到自己的妄想、烦恼和习气,永远得不到真实利益。水清明月现,比如一桶水总动它,它总是浑浑浊浊的。水平静了,那太阳、月亮就映现出来了。用慢念的方法,慢慢起念,念念使妄动的心不动了。心不动就能见到庄严的佛刹,心净则佛土净,这叫唯心净土。
现在讲一下打坐。打坐所用的垫子,后边要垫高一点。单盘要比双盘高一点,散盘要比单盘还要高一点,不然就容易后仰。如果坐起来后仰,就容易压迫督脉,如果身体向前哈就容易压迫任脉。应该是既不向前哈也不向后仰,使任督二脉畅通。身体要坐直,也不要过于直直的,这样等于用无形的绳子捆绑自己。不要着坐相,你有坐相就是生灭法。我们的自性本体是无坐、无用、无色、无相。这就是妙用。耍把两肩放松,头抬得不高不低,头过低容易昏沉,头过高心火上燃。舌抵上腭,口干时舌抵上腭稍紧点,口水多时,舌头可放松一些。然后,眼观鼻、鼻观心,气沉下丹田。气走下丹田,道家叫胎息法。什么叫胎息法
就是当人还没出生时在母体内的呼吸法。禅宗叫数息,我们叫随息,不长不短,随其自然。.这样坐起来身体就如如不动,坐得稳当,随着一句佛号念下去,容易入静入定。
打坐时,我们用随息法念佛,念头不要放在身体的哪一部位,要随气息念佛。一吸时 “阿弥”,一呼时念“陀佛”。盯住这个念头绵绵密密地往下念,把一吸这个念直沉下丹田。用气将小腹压住,不要往上提气,用腹呼吸,用周身八万四千毛孔呼吸。可用意念领一领,这样气就息了。我们平常的呼吸不是息是“风”,一坐那儿就象拉风匣似的。那心能静下来吗
真正用上功夫,他往那儿一坐,你把耳朵贴到鼻子上听不到喘气声,这个气息非常细,觉察不到,所以叫胎息。这样功…
《证净法师佛七开示(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