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吗?哦,一般人还没这功夫。是啊,顺产的话,咱们都是母亲,拼尽了全身的力气,楞从产道里面给挤出来啦。不容易呀!娘不容易,咱也不容易呀!
再看您出来前后,陪伴您的,先是红色的血水,又腥又臭;然后胎衣破了,羊水流了出来;再然后,母亲开始疼痛,收缩,经过了好几个钟头的努力,顺利的话,您的脑袋,终于挤出来了——唉,大半个。
红彤彤的,为啥呢?这生存压力太大啦!磨损也挺严重的呀!从里到外,里面是温暖的羊水,外面是凉嗖嗖的风,您不由得感慨:唉,来了这么多回,这地球啊,环境越来越恶劣啦!
后面咱就不细说了,总之,咱出来的这个环境,人人都一样,实在是算不上清净呀!哎,专业名词,这叫做“来处不净”。
虚云老和尚,还有过去的大德们,把这里叫做“血窟窿”,不算文雅,但是呢,还挺贴切地。一旦有弟子修行偷懒,虚云老和尚就会骂他:我看你是血窟窿还没钻够!
——那么,这血窟窿,咱是咋钻进去的呢?
——那您得往前面,再观察一下了。
往前到啥时候呢?那要追溯到投胎的时候,就清楚了。
细节呢,咱不必多说,不合适呀!概括一下呢,《楞严经》上面说的明白,当时,咱的父母呢,那是“欲气粗浊,腥臊交媾,脓血杂乱”啊!
佛经里面的文字,含义非常深广,非常精微。咱就说其中“腥臊”这两个字,相当准确呀!指的是啥呢?是说父精母卵,以及它的气味。男子呢,是腥臭;女性呢,是臊臭;总之呢,就是臭味相投呀!
咱自己呢?也是一样,人家臭味相投,和咱有啥关系呀!本来没有。可是,咱有点儿不安分,多生多世的欲望心起来了,于是,咱就加入了进去,唉,嗖地一下子——咱的中阴身,投胎去了。
于是呢,“腥臊”的父精母卵,加上咱的中阴身,就成为了咱们的身体种子。毫无疑问,它也算不上清净,专业名词,这叫做“种子不净”。
在“种子不净”和“来处不净”的基础上,咱再仔细观察,会发现:“食物不净”,都是地里的粪、尿、泥土等等长出来的呀!“组成不净”,人人都会流汗,皮肤等等最终都会转变成为污垢啊!“排泄不净”,大小便,确实不净呀!“究竟不净”,唉——找了半天,没找到清净的地方呀!
这样一观察,结果很清楚,咱的身体不清净。无论是美女,还是帅哥,身体都不清净,于是乎,还有啥好贪爱的呢!这个淫欲心呀,欲望之火啊,也就随着咱的观察,慢慢息灭了。
这第二“受念处”咋观呢?为啥感受最终都是苦呢?
“受念处”,顾名思义,就是要仔细地观察一下,咱们的感受,到底是乐还是苦。
——有人会说了,感受嘛,当然是有乐有苦啦!
您说的很对,不过呢,还不全面,也不深入。咱看看佛陀是咋说的吧。
先说这个“受”,啥叫“受”呢?是的,就是感受。谁感受谁呢?五根感受五尘。那第六意根对于法尘的感受,咋不算在里面呢?因为,它属于后面的“心念处”,咱后面再讨论。
好,这个“受”,就是咱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感受境界当中的色、声、香、味、触。
哎,咱的眼睛,一旦面对着色相,就会感受到它的形状、明暗、色彩、大小,等等,不一而足哇。如果面对着的是美景呢?心里就会感到愉悦,这就是“乐受”;如果面对着的是惨象呢?心里就会感到悲伤,这就是“苦受”。如果面对着的是平常景象呢?心里就没有明显的苦乐感受,比较平淡,这就是“不苦不乐受”。
这三种呢,就是佛陀对于“受”的简要分类。然后,通过进一步地深入观察,佛陀帮助我们认识到,这三种“受”,最终都是苦,最终都没啥乐趣可言呀。
各位兄弟姐妹,当您面对着灾难等等悲惨景象,心里产生了有些悲伤的“苦受”的时候,您是否会觉得苦呢?哦,只要不是心理变态,正常人都是的。是啊,专业名词,这叫做“苦苦”,逆境之苦,本来就苦啊!
当您面对着美丽风景,心里产生了愉悦的“乐受”的时候,当然啦,此时,您是不苦的。不过,很快,您是否会在心里感慨:“唉,好花不常开,美景不长在呀!这美丽的风景,太少见啦!不在俺的窗户外面呀!”——此时,您的心里,实际上已经丢失了刚才的“乐受”,它被破坏了,转变成为一种遗憾,甚至是伤感了,于是,就不再是“乐受”,而是“苦受”啦!专业名词,这叫做“坏苦”。
——人们哪,所有的欢乐,都将会一去不复返呀,都是无常的呀,可大家,为啥偏要追求这无常而短暂的,没啥意义的“乐受”呢!
当您面对着平常景象,心里没有明显的苦乐感受,比较平淡,处于“不苦不乐受”的时候,实际上,咱们的人生当中,大多数情况都是如此啊。此时呢,表面上,您是不苦的。
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呢,您就会发现,心里的感受,虽然似乎不苦也不乐,却还是非常丰富的。哎,咱面对的,一会儿是人,一会儿是物;一会儿是红,一会儿是白;一会儿简简单单,一会儿缤纷万象。咱这眼睛里面呢,难得消停呀!心里的感受呢?千变万化,有点儿乱啊!以后会咋样呢?心里没底呀!有意思吗?没啥意思,无聊啊!
——这种情况时时都会发生,此时,您心里其实就是一种相对轻微的苦受,一种无奈,一种漂泊之感,一种没有办法停下来的迁流变化,专业名词,叫做“行苦”。
以上呢,是眼根对于色尘的感受,其它,耳根对于声尘,鼻根对于香尘,舌根对于味尘,身根对于触尘,观察的方法和结果也都是一样的,无非是“苦苦”、“坏苦”和“行苦”啊!咱就不再重复啦。
这第三“心念处”咋观呢?为啥说心念是无常的呢?
“心念处”,顾名思义,就是咱来观察一下自己心中的念头,看看它是否长久,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呀!
啥叫做“心念”呢?哎,它就是咱自己的第六意识,对于法尘境界,进行的思维分别。“法尘境界”是啥呢?差不多,就是一切外在事物吧,当然,也包括这些事物,留在咱心里的那些素材——行话叫做“六尘缘影”。
各位兄弟姐妹,当咱的第六意识,也就是咱的思维心,面对着种种法尘境界的时候,您会发现,它会迅速地进行分别思考,会得出种种数不清的“结论”——就是咱的看法呀!
但是呢,咱真有一成不变的看法吗?
您回想一下,小时候,咱看故事片,阅读童话书,把人呢,直接分成了“好人”和“坏人”。如今呢?您看看自己,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说自己是好人的,到了没人的地方,多半儿会心里没底,难免发虚呀!说自己是坏人的,嗨,也真坏不到哪儿去呀!
——这人哪,远远比好和坏,要复杂千百万倍呀!
所以说,咱这心里的念头,以及心念思考所得出的结论和看法,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长久呀!甚至,每天,每个小时,每分钟,每秒钟,都在不断变化当中啊!
——哎,这就叫做“观心无常”。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因此呢,咱就不应当过分坚持自己的看法,因为,它会变。也不应当过于相信自己对于事物的认识,因为,它往往并不全面呀!
——这样的观察,可以破除咱们对于心念的执着,实际上,也就破除了对于“自我”的执着,行话呢,叫做“我执”。因为,人们哪,往往会把第六意识的这个思想心,当做是“自我”呀。而实际上呢?它并不完全可信。
对此,佛陀在《四十二章经》里面说的很清楚:“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那咋办呢?咱还没有得阿罗汉果,那咱应该相信谁呢?
——作为学佛人来说,咱应该相信佛陀,相信佛经,相信真正的善知识。这样呢,咱就有了主心骨,有了人生的方向,在漫漫长夜里,有了曙光呀。
这第四“法念处”咋观呢?为啥说一切法最终都没有主宰之“我”呢?
“法念处”顾名思义,就是咱来观察一下,一切法,也就是万事万物,到底由谁来主宰?有没有个不变的主宰者——“我”呢?有没有固定的属性——“我”呢?
啥叫“我”?其一是指主宰者;其二是指固有的属性呀!
好,各位兄弟姐妹,咱仔细来观察一下,万事万物,背后的那个“主宰者”在哪里?万事万物,到底有没有“固有的属性”呢?
——有人说了,有啊!这天地万物,都由万能的“上帝”做主啊!
——好,既然您这么说,咱来观察一下。首先请问:这位“万能的上帝”,它是不是爱护一切世人,爱护一切生灵呢?
——当然是啦!上帝爱世人啊!
——啊,假的,假的!为啥呢?因为既然上帝是万能的,同时它又爱世人,那人世间就不应该有灾难了呀!要知道,这灾难也是万能的上帝创造的呀!这说明,它有点儿坏呀!它不爱世人呀!它是假的呀!
——MAY GOD! 愿上帝宽恕你这个恶人吧!要知道,上帝创造灾难,就是惩罚你们这些恶人的呀!
——嘿嘿,还是假的!为啥呢?如果说上帝创造灾难,是为了惩罚恶人,那就说明,所有的那些,在灾难当中死去的人,都是恶人啦!于是,唐山大地震当中死去的几十万人,都是恶人;汶川大地震当中死去的八、九万人,都是恶人;印尼海啸当中,被海浪卷走的二十多万人,都是恶人。等等,等等。这样看来,在上帝眼里,都是恶人呀!这位上帝的心眼儿,也太小了吧!
——MAY GOD! MAY GOD! 您宽恕这个魔鬼吧!
——嘿嘿,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请问,人的生死,是否由上帝做主呢?
——当然啦!一切都由万能的上帝做主呀!
——嘿嘿,假的,假的!完全假的呀!为啥呢?既然上帝是万能的,它就可以主宰人的生和死,如果它真爱世人的话,那为啥不让世人都长生不老呢?为啥,它要把世人一个个都弄死呢?这不完全是假的吗!
——很清楚,所谓万能的造物主,根本就不存在呀!否则的话,万物由它创造,它…
《趣品《圆觉经》之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