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品《圆觉经》 之八
(第二章 普贤菩萨所问章)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在第一章,由文殊菩萨发问,世尊解答了广大的圆觉智慧法门以后,普贤菩萨应机而动,哎,要替法会上的诸位菩萨们,以及咱们大家,来问问修行方法。大家都知道,文殊主智慧,普贤表修行嘛,哎,各司其职呀!
这段经文,仍是请法的仪轨,普贤菩萨在与会大众当中,从座位上站起来,先来到中央,面对着如来,极为恭敬地五体投地,礼拜佛陀。
——哎,所谓的“顶礼佛足”,就是在五体投地跪拜的同时,向前伸出双手,手掌向上翻开,表示在用自己的双手,托着佛陀的双脚。为啥呢?因为呀,人最尊贵的是头,最卑贱的是脚,至少,古印度人是这样认为的。
那么,弟子把自己最尊贵的头颅,放到了地上,用自己的双手,去托起老师最卑贱的双脚,这表示啥意思呢?哎,就是说呀,弟子彻底放下了自己的傲慢,完全尊敬和相信自己的老师,乃至于老师的缺点和不足,咱也同样尊敬呀!
然后,普贤菩萨跪拜起身,再围绕着佛陀,沿顺时针方向,绕行三圈,哎,又回到了最初礼拜佛陀的地方,双膝跪地,双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陀请问: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普贤菩萨同样先是赞叹世尊,哎,要想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嘛!菩萨赞佛陀,也就是学生赞叹老师,其实,是在给咱们大家做榜样呀!引导咱们敬重佛陀,敬重佛法呀!
——哎,在末法时代,各位兄弟姐妹,咱要修行,需要有榜样,榜样的力量无穷啊!所以呀,建议大家多看几部高僧的传记,或者是年谱等等,比如说《虚云和尚年谱》、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等等,都足以启迪咱学佛修行的信心呀。
普贤菩萨赞叹世尊,并且这样发问道:
“大慈大悲的世尊啊!但愿您能够为参与法会的菩萨大众们,同时呢,也为了末法时代一切修行大乘佛法的众生,当他们听闻了这样了不起的圆觉法门,以及如来圆满觉悟的清净境界以后,到底该如何修行呢?”
——这是总问,因为呀,在第一章当中,世尊主要讲的内容是“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哎,这是极为圆顿的妙法呀!可以说,是一念顿悟,不假修行呀!咱这部《圆觉经》,按照后文所说,首先是给大乘顿悟根器的众生讲说的。其次呢?也能够摄受渐修渐悟的,各种品类的一切众生啊!哎,无根不被,顿渐全收,这就是大乘了义的《圆觉经》呀!
如果您是大乘顿悟根器的人,只要学修这第一章,就足够您纵横法界,成佛作祖去了。但是呢?大部分人不是啊!所以,下面,普贤菩萨为了大多数,渐修渐悟的人们,哎,也包括您和我在内,继续向佛陀详细请问修行方法: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普贤菩萨主要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请问世尊,如果说那些修行圆觉法门的众生,已经知道一切都是空花,都如幻的话,那么,他们的身心也是如幻的,于是,应当怎样用如幻的身心,来进行如幻的修行呢?”
“第二、如果说所知的境界,是如幻的空花相,而能知的身心呢,也是如幻的空花相,于是,一切都是幻化,一切都归于消灭,也就没有心了,到底是谁在修行呢?为什么您常说,一切修行也是如幻的呢?”
“第三、如果说,一切众生本来就不用修行的话,因为,都如幻嘛!那么,他们就会在生死轮回当中,总是停留在幻化里面,根本就不知道一切境界都是如幻的,这样的话,让他们的妄想心,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呢?”
问完了这三个问题以后,普贤菩萨又进行了小结,期望世尊能够解答修行的方法和次序:
“但愿您哪,为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开示,应当采用哪些方法,有次序地修行,才能够让一切众生,永远离开各种幻化境界呢?”
——关于这几个问题,不需要再多说些什么了,咱哪,就一同来洗耳恭听世尊后文的解答吧。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如同文殊菩萨一样,普贤菩萨在向世尊问法以后,每回都要再次五体投地,礼拜世尊,以表示自己的虔诚恭敬之心。而且呀,像这样的请法程序,竟然要从头到尾,有条不紊地重复三遍,真是无比地敬重啊!
——哎,随应着普贤菩萨的虔诚请法,法缘已经具备,世尊呢,即将为咱大家进行解答。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当时啊,世尊告诉普贤菩萨说:
“太好啦,太好啦!善男子,你们呀,能够替诸位菩萨们,以及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向如来请问,修习菩萨如幻三昧的具体方法和次序,以便呢,让无数的众生都能够得以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呀!”
“那好,现在请你们仔细倾听,如来即将为大家解说。”
——普贤菩萨问了三个问题,世尊呢,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法门,啥法门呢?如幻三昧。哎,因为咱的身心如幻,所观照修行的境界也如幻,这叫做以幻修幻,成功了以后呢?就叫做如幻三昧。哎,乃至于菩萨的无量百千三昧,都在其中呀!
佛法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一个法门,并不仅仅是一个法门,往往呢?“一法遍含一切法”呀!也正因为如此,历代高僧大德,都教导咱们,学修佛法,应当一门深入。
——哎,您要是景仰藏传密法,就应当依止一位具格的金刚上师,把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统统供养上师,绝无二心,完全依照上师的教诲而修行,我执和法执就会逐渐消融,此心不退,肯定成就呀!
——您要是学修汉传佛教,咱的精华就在经、律、论三藏啦!哎,戒律是基础,论典是发挥,佛经呢?是根本。汉传佛教的特色,就是依法不依人,这是在遵照佛陀的教导而行,不是哪位祖师定的呀!所以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然后呢?您才可以选择一个法门,一门深入地实修,哎,这是非常稳妥的修行之路,先开智慧,再修行,有备无患,万无一失呀!
——嘿嘿,那些学佛了,又不知道该咋学佛的人,以上呢,供您参考。
——啊?您想学习南传佛教?该咋办?
——嘿嘿,很好哇!作为大乘佛法的基础,您尝试一下,未尝不可呀!但是呢?您要知道,声闻教法当中,以成就阿罗汉果为修行目的,既不相信自己可以成佛,也不相信有净土,更不相信大乘经典是佛陀说的,所以呢,如何取舍,您自己掂量吧!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哎,得到了世尊的允诺,即将为大家说法,这时呢,普贤菩萨的心里呀,充满了欢喜,哎,既为自己欢喜,更为大家欢喜呀!尤其是呢?为了咱这些末法时代的有缘众生欢喜呀!
——各位兄弟姐妹,您看到佛经的时候,比如说《圆觉经》,心里头欢喜吗?
——哦,您没感觉呀?唉,敢情这大日如来和十二圆觉菩萨们,白忙活啦!
——啊?您看到佛经就流泪,激动得念都念不下去?哎呀,咋说您呢,您这感觉也太丰满了吧!要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哪!
——嗯?您看到佛经就感到很亲切,就像家人相见一样?念起来呢,越念心里越轻松?越明朗?嘿嘿,普贤菩萨就是为您欢喜的呀!哎,您就这样坚持念经,天天皈依三宝,雷打不动摇,保准您呀,今生幸福,来世安乐,龙华三会上面证个大圣果呀!
哎,咱陪着普贤菩萨欢喜完毕。然后呢?普贤菩萨呀,和法会当中的大众菩萨们一起,悄无声息地,静静地等待着,聆听世尊的解答和教诲。
——这时呢,世尊轻舒圆音,开口说道: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世尊啊,首先准备回答普贤菩萨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第一、请问世尊,如果说那些修行圆觉法门的众生,已经知道一切都是空花,都如幻的话,那么,他们的身心也是如幻的,于是,应当怎样用如幻的身心,来进行如幻的修行呢?”
这一段经文,世尊的回答呢,并不仅仅局限于问题本身,因为呀,普贤菩萨是在替咱们大家提问,菩萨以他的智慧观察,知道咱们会有这些疑问,所以呢?特意站在咱的角度上,用咱的水平,哎,把问题提出来了,毕竟不够深入,也不够全面啊!
——哎,佛陀深知其微妙处,所以呀,您问一条溪水,世尊呢?却回答了腾云化雨,雨落山泉,泉流成溪,终归大海,哎,来龙去脉,无所不包啊!
好,咱看看世尊是怎样解答“云何以幻还修于幻”,以及相关问题的,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大家要知道,一切众生的种种幻化,无论是它们的身心相貌,语言行为,还是相关的外在世界,等等,都是从哪里来的呢?都来自于如来的圆觉妙心呀!”
“这像什么呢?就好像眼睛生病的人,所看到的虚空花,是出现在虚空里面的一样。将来呀,眼病好啦,虚空花的幻觉就消灭了,而虚空以及它的本性呢?从来就不曾被破坏过呀!”
“一切众生幻化的身心相貌,乃至于山河大地,等等,将来,都会随着幻觉的消灭而消灭。所以呢,消灭幻觉很重要,这就需要以幻修幻了,如幻的修行是必不可少的。”
“众生通过如幻的修行,灭尽了一切幻化境界以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呢?众生本来的圆觉妙心,…
《趣品《圆觉经》之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