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当咱在如幻三昧当中,观察到了自己的觉性,清净平等,如如不动,充满整个虚空,遍满无边法界的时候,咱呢?即将实证法身了,无穷妙用也即将开启。
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随着你们深入如幻三昧,已经实证了觉性遍满法界,清净平等,如如不动,圆满而无边无际的缘故,就会知道啊,自己的六根是遍满法界的;六根遍满法界的缘故,就会知道啊,六根所缘的六尘,是遍满法界的;六尘遍满法界的缘故,就会知道啊,组成六尘的地、水、火、风四大,是遍满法界的;像这样观察实证,乃至于,就会知道,菩萨的一切大总持法门,也是遍满法界的。”
——咱的六根是从哪里来的呢?
嘿嘿,咱的见闻觉知,乃至于六根,都来自于咱的觉知性,也就是觉性呀!哎,文殊菩萨在《楞严经》第六卷上就说得很清楚:“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呀!这个“一精明”,就是咱的觉性,“六和合”呢?就是咱的六根呀!
所以,当咱在如幻三昧当中,实证到了,觉性遍满虚空,乃至于遍满整个法界的缘故,那也就意味着,咱的六根,是遍满虚空,遍满整个法界的呀!
——哎呀,这太奇妙了!太不可思议了!
——这就意味着,咱将会具有无边无际,不可思议的妙用呀!
真到了这时候,举个例子,您的眼根是遍满法界的,于是呢?您就可以从任何地方来观察任何事物。哎,比如说,您就用您那遍满法界的眼根,从太空里面,看看咱这个地球,嘿嘿,那就好像一个椭圆形的果子呀!
哎,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当初就是这样观察咱这个娑婆世界的呀!所谓神通,都是从这儿来的呀!都是觉性的妙用,咱本来具足呀。
各位兄弟姐妹,如此学习这部不可思议的《圆觉经》,咱哪,首先要发起广大菩萨愿,但愿大家都能够如实证得如幻三昧,进一步,都能够如实证得清净法身。
在咱的六根遍满法界之时,六尘与四大,乃至于菩萨的无量大总持法门,也同样遍满法界。所以虚云老和尚说:“山河大地是如来”,山山水水都是咱的遍满法界之觉性如来呀!实证觉性圆满之际,就是成佛之时。
所以说:一切法,无非是佛法。因为,陀罗尼法门,本来遍满法界呀!一切法,当体就是菩萨的大总持妙法呀!
——接下来,这么多的东东,都遍满法界,岂不是要打架了吗?咋放得下呢?
——嘿嘿,您哪,咋又执着了呢?您以为它们都是实有的吗?如果一切都是实有的,如经文所说,众生就永远也不可能解脱了呀!如果,咱的业是实有的,如佛所说,整个虚空也装不下呀!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正因为一切如幻,一切无有真实,觉性虽不生灭,而如虚空,了无形相可得。于是,当咱实证无边觉性的时候,也就实证了一切法遍满法界,虽然遍满,而互不干扰,像啥呢?请仔细聆听世尊的终极开示:
“各位善男子!当你们深入如幻三昧,证得自己的觉性遍满法界,清净平等,如如不动,圆满而无边无际的缘故,就会知道,这个妙觉性就是清净法身。正由于这个妙觉性遍满法界的缘故,那么,妙觉性的六种作用——六根,它的根性,以及六根所对应的六尘,它的尘性,都是遍满法界,清净平等,如如不动,圆满而无边无际的。所以,根性和尘性之间呢?既不会相互破坏,也不会相互影响与掺杂。”
“根性和尘性不会相互破坏,不会相互影响与掺杂的缘故,这样观察实修,乃至于,就会知道,菩萨的无量大总持法门之间,也是不会相互破坏,不会相互影响与掺杂的。这像什么呢?就好像啊,在一个大房间里面,点亮了千百盏灯一样,每一盏灯的灯光都是遍满整个房间的,所有的灯光之间,既不会相互破坏,也不会相互影响与掺杂。”
以上,针对普眼菩萨所问的,关于如幻三昧的修行渐次与方便法门,世尊开示了一系列思维观察的修行内容,引导咱们,首先在“非幻不灭”和“垢尽明现”之处开悟觉性;其次,在“垢尽对除”和“证得诸幻灭影像”之处,证入如幻三昧;最后,随着如幻三昧的深入观察与修行,终于,在“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和“由彼妙觉性遍满故”之时,实证了清净法身。
哎,这就是本章当中,世尊所开示的,咱学佛修行之路上的三部曲:一、开悟觉性(相当于后文第六章当中凡夫的觉悟境界);二、证入如幻三昧(相当于后文地前菩萨的觉悟境界);三、实证妙觉性,即清净法身(相当于后文地上菩萨的觉悟境界)。
在证入遍满法界的妙觉性,也就是清净法身之后,依据马鸣菩萨所说,就会开始发起“不思议业用”,也就是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来广度众生。此时,菩萨已经证得初地,被称为“菩萨摩诃萨”,也就是法身大士和大菩萨呀!
“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这句经文,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不思议业用”的发生因缘,正因为如此,如《起信论》所说:“是菩萨于一念倾,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 *轮……”,等等。
有关于初地菩萨的觉悟情形、修行状况,以及广大的超越智慧,下面,世尊继续为咱讲解开示:
《趣品《圆觉经》之十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