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趣品《圆觉经》之十

  趣品《圆觉经》 之十

  (第三章 普眼菩萨所问章)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当世尊圆满解答了普贤菩萨的问题以后,这时呢,圆觉法会上的第三位大菩萨,普眼菩萨,以他的大慈悲心,观察到了在座菩萨们的根器,尤其是咱末法时代众生们的根器,还需要更加具体的修行指导,所以呀,他就准备替咱向世尊问法。

  哎,关于这位普眼菩萨,到底是谁,并无定论。有人说呢,他就是《华严经》上面那位名叫普眼的十地菩萨,哎,就是找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普贤菩萨的那位大菩萨。因为呢,以十地菩萨的证量,是无法衡量普贤菩萨之无边功德的呀!

  也有人说呢,普眼,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之别名,翻译不同而已呀。

  还有人说呢,哎,韦陀菩萨也叫做普眼菩萨,那是在遥远劫以前,韦陀菩萨最初成道的时候,是在宝华琉璃佛法会上面,当时确实名叫普眼菩萨。不过,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法会上,韦陀菩萨通常叫做真童身菩萨,因为呀,韦陀菩萨虽然示现天大将军身,护持如来正法,可是呢?他却不染天欲,再美丽的天女呢,他也不沾染,以童子身,专心护持佛法和修行人。

  另外呀,同名普眼的大菩萨们,那是数也数不清的,为啥呢?嗨,相对于咱的文字组合来说,菩萨们就太多太多啦!那远远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呀!

  ——所以呢,既然《圆觉经》里面,没有加以说明,咱哪,也就不要去追究菩萨们的来历了,这一位大菩萨呢?咱就叫他普眼菩萨,无论他到底是谁。

  哎,既然叫做普眼菩萨,那就应当具备普眼三昧,啥意思呢?就是说呀,尽虚空,遍法界,都好像是菩萨的眼睛一样,他可以轻松地遍观整个法界,以及当中的一切事物,乃至于一切众生的心念呀!

  咱中国古时候呢,也有这样一位类似的牛人,他呀,是一位禅师,哎,唐代的雪峰义存禅师,他曾经对自己的弟子们说:

  “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汝等诸人,向什么处屙!”

  ——意思就是说呀:这整个大地,都是本沙门,也就是你们师父的一只眼睛,嘿嘿,那么,你们大家,到底在什么地方拉屎呢?难道拉在我的眼睛上嘛!

  ——这一来,把弟子们都弄得面面相觑,哑口无言啦。

  

  没多久,北方的赵州禅师,从一位行脚僧那里听说了这件事儿,这位行脚僧呢,当时就在场。于是,赵州禅师马上告诉行脚僧:

  “你回去时,替我捎把铁锹给他!”

  ——这啥意思呢?就是说呀,俺赵州可不买你雪峰的账,你呀,忽悠别人可以,俺呢,随便找块地儿,挖个坑,就屙屎!

  

  闲话少说,咱继续来看这位普眼大菩萨,以他的普眼三昧呢,把咱大家的根器和心念,都观察得明明白白,知道咱大家还需要更为具体的修行方法。所以,就准备替咱向如来请法。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当中,从座位上站起来,先来到中央,五体投地,礼拜佛陀。然后起身,围绕着佛陀,顺时针绕行三圈,又回到了刚才礼拜佛陀的地方,双膝跪地,双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陀说道: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在第一章,文殊菩萨请问如来的因地法行,世尊用“知是空花,即无轮转”等等,来回答,直显最圆顿的大圆觉智慧。其修行,则是不假次第,顿断无明。

  第二章呢,普贤菩萨请问,以幻修幻的修行次第,是为了大家开方便,世尊则用重重远离的离幻法门来回答,最终呢?渐修而顿悟,虽运用次第,却终究又超越了次第。

  ——这前两章的妙法,的确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起修的,严格说来,所开显的,都是菩萨境界呀!

  

  所以,到了第三章,普眼菩萨大慈大悲,要替咱们大家,替咱这些凡夫来请法,以便呢,给咱一个修行思路,帮助咱们开悟自性,开悟妙圆觉心呀!

  因此,普眼菩萨恭敬地向佛陀请问:

  “大慈大悲的世尊啊!但愿您哪,为参加这次法会的诸位菩萨们,以及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详细讲说修行菩萨道的次第,啥次第呢?第一步,对于圆觉法门,对于如幻三昧,等等,众生应当怎样进行具体的思维观察?第二步,在这样观察的基础上,众生应当怎样调整并安住自己的心呢?总而言之,对于尚未开悟的芸芸众生,您将会教给他们哪些方便法门,让他们最终都能够开悟妙圆觉心呢?”

  

  哎,这第三章呢,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因为呀,普眼菩萨专门为咱请问了,从具体思维观察,一直到开悟自性的修行方法。嘿嘿,开悟?谁不想啊!

  所以呢,对于本章的内容,您可要留心呀!仔细学习,仔细观察,仔细体会,仔细实践,您哪,承蒙佛陀和菩萨的大慈悲,开悟有望啦!

  

  紧接着,普眼菩萨继续说道: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在向佛陀发问以后,普眼菩萨呢,又进行了一些补充,特意说明了方便法门的重要性。哎,如果没有方便法门的话,作为凡夫,作为初发心的凡夫菩萨,咱哪,对于这样深奥的圆觉妙法,以及如幻三昧等等,往往就会摸不着边际,不知道,究竟该从哪里下手实修呀!

  有鉴于此,普眼菩萨特意说道:

  “世尊啊!如果那些尚未开悟的众生,没有正确的方便法门指导,就不会有端正的思维修行,那么,当他们听到您讲说,如此深奥的如幻三昧的时候呢,他们心里就会迷惑不解,因此啊,对于妙圆觉心,就没有办法悟入。”

  “所以呢,恳请您运用大慈悲心,为了我们大家,也为了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善巧开示方便法门呀!”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普眼菩萨这样请法以后,再次五体投地,礼拜佛陀,以表示极大的诚恳与恭敬。并且呢,像这样的请法仪式,竟然重复了三遍,从始至终,有条不紊。

  

  由于普眼菩萨虔诚请法,法缘已经具备,这时啊,世尊就准备予以解答,为咱大家讲解开悟觉性的妙法呀。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当时,看到菩萨如此虔诚地请法,世尊啊,就对普眼菩萨说道:

  “太好了,太好了!善男子!你们能够替诸位菩萨,以及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向如来请问如幻三昧的具体修行次第,还有如何进行思维观察并安住心性,乃至于请如来善巧开示,种种开悟觉性的方便法门,等等。”

  “现在,请你们仔细聆听,如来将要为大家解说。”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时啊,承蒙世尊慈悲说法的允诺,普眼菩萨心生欢喜,和在座的大众菩萨们一起,默不作声,静静地聆听世尊的教诲。

  世尊轻舒圆音,说道: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世尊呢,首先从总体上来回答普眼菩萨的问题,告诉咱用功修行的先决条件,那就是要随时拥有离幻的正念才行。

  

  世尊这样说道:

  “各位善男子!对于那些初学佛法,刚刚发起菩提心的菩萨们,以及末法时代的众生们来说,如果他们想要求证如来的清净圆觉之心的话,应当怎样入手呢?他们应当呀,随时端正自己的心念,让自己的心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这一小段经文非常重要,它是咱所有人修行的起点。现在呀,有很多人都想开悟,无论是学佛的,还是半学佛的。

  ——啥叫做“半学佛的”?

  ——嘿嘿,就是那些三心二意,有一搭,没一搭的学佛人呀!

  哎,想要开悟,本来呀,是好事儿。为啥呢?您没听人说过嘛!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他不是好士兵呀。那不想成佛的和尚呢?肯定不是好和尚啦!哎,居士呢,也是如此呀!

  要想成佛,第一步,他先得开悟才行呀!然后再悟后起修行,修行而证圣果,于是才能发起广大妙用,普度一切众生,最后一步呢,自然就圆满佛果啦!哎,这是成佛的四部曲,俺给它总结四个字:悟、修、证、圆。第一开悟,第二修行,第三证果,第四圆满成佛。

  就算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地藏比丘,也就是地藏菩萨,哎,他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也说得很明白呀,他不是不成佛,而是呢?先帮助咱大家成佛,然后,他再成佛。真是无尽的大悲心呀!

  但是,众生度得尽吗?会有众生都度完啦,只剩下了佛陀的那一天吗?

  ——绝不会有的。佛经里面说得清楚:众生界无尽,不增不减呀!

  ——那咋办呢?这地藏菩萨还能成佛吗?

  ——嘿嘿,没问题。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二品的末尾,世尊这样赞叹地藏菩萨:

  “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世尊说的很清楚,一方面随喜地藏菩萨的功德,另一方面呢,也做了授记,告诉地藏菩萨,你广度众生的伟大事业,即将圆满结束了,你很快就会亲证无上菩提,也就是成佛呀。

  哎,问题来了,您说,等到了地藏菩萨成佛的时候,还会有众生吗?

  ——嗨,这不废话嘛!就算是在净土当中成佛,三恶道固然是不会有,也还有数不清的弟子们呀!那都是众生啊!

  ——哎,这不自相矛盾了吗?您自己说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呀!咋还没度完,您就偷偷成佛了呢?

  ——嘿嘿,您有所不知啊!众生眼观佛,无非是众生;佛眼观众生,无非是佛呀!您看人家都是众生,可在佛眼里,那都是佛呀!

  哎,普观一切众生,无非是佛,究竟平等,平等平等,如幻不实,那才是佛陀的圆满觉悟之境呀!

  

  所以呀,咱大家都应当发愿成佛,也必须如此,才能叫做“新学…

《趣品《圆觉经》之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