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趣品《圆觉经》之十四▪P3

  ..续本文上一页放下了思维心以后,不是啥也不干,而是要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提心,这里面,少不了要适当地运用思维心呀。嘿嘿,您先放下它,然后呢?再不加造作地运用它,那时呀,即使分别,也没有了分别之相,就是无分别了。

  ——不懂?嗨,不懂好啊!因为不懂,正好用功。那些明明不懂,还自以为懂的人,嘿嘿,生死路险,您多保重啊。

  

  下面,世尊继续破斥思维心的过患,咱仔细听,仔细学习。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想,无有是处。

  

  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那些有所分别取舍的思维念头,都是从幻有之心所发起的,它们呀,也就是咱们前文所说的六尘缘影之心,只是虚妄攀缘六尘境界所落下的影子而已。”

  “这个分别取舍的思维心,并不是真实心体,不是妙圆觉心,而是虚妄心,已经犹如虚空花了。”

  “如果你们,运用这个思维分别心,去辨别观察佛陀妙圆觉心的境界,就好比呀,请求虚空花,给自己结出些果子来,一样地虚妄啊。”

  “像这样,辗转往复地陷入于分别妄想当中,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啊。”

  

  哎,这段话,可谓是语重心长,意思并不难理解。

  ——各位兄弟姐妹,咱哪,尽力地要减少分别心的使用,逐渐学习直觉观察,心行爽直,内外一致,学佛修行,才比较容易入门啊!

  其实,减少思维分别心,并不会让人变得愚笨,恰恰相反,爽直的心灵,其中充满了灵感和智慧。到那时,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或者是艺术创作,乃至于待人处事,等等,都会变得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无不是智慧的流露啊!

  

  最后,世尊对于本章内容进行小结: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针对金刚藏菩萨所问的三个问题,里面充斥着思维分别,因此,世尊在详尽解答以后,再次予以破斥,旨在引导咱们大家,彻底放下这个分别取舍的思维心。

  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大家要知道,像这样的虚妄分别心,它极其浮躁,里面充满了投机取巧的见解,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契入妙圆觉心的修行方便啊。”

  “像这样对于如来圆觉境界的虚妄分别,不是问法的正确方式。”

  

  ——各位兄弟姐妹,大家看看,世尊说得太妙了,“虚妄浮心,多诸巧见”——这不就是咱这个时代,芸芸众生的基本特色嘛!哎,踏实修学的人很少见,到处寻找窍门与捷径的人,遍满天下呀。

  咱哪,千万要依教奉行,放下咱的虚妄分别之心,再来专注地,用爽直心,老老实实地依止经教,依止佛陀,依止常住三宝,依止善知识,本本分分地学习与修行。

  ——其实,这样的心境,距离咱本有的觉性,就不远了。哎,如是心,方能够契入如是法门啊。心与法相应,才能够开悟觉性;把所悟的妙理,落实到日常修行当中,所行与悟境相应,也就是所谓的“行解相应”,才能够得证三昧,乃至于得证圣果呀。

  所以呀,达摩祖师就曾经说过,啥叫做祖师呢?嘿嘿:“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后面还有一句:“须明他心,知其今古”。不用解释,观者自明。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本章行将圆满之际,全面解答了金刚藏菩萨的三个问题以后,这时啊,按照惯例,世尊准备用偈语,把长行当中的法义重述一遍,于是,这样说道: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始终。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

  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这个偈语的大意是:

  “金刚藏菩萨啊,你要知道,如来寂灭无相的圆满觉性,它是没有生灭,无始无终的。”

  “可是,如果有人,用轮回分别之心,去思维观察如来寂灭的圆满觉性,结果呢?圆满觉性似乎就随着思维心,而变成生灭回旋的了。像这样观察,只能到达轮回境界,而不可能契入佛陀的圆满觉性大海。”

  “就好比提炼金矿的道理一样,黄金呢,并不是因为提炼才有的,而是金矿里面本来就有。虽说提炼出来的,是本来黄金,但是,终究还必须通过提炼,才能成功。”

  “一旦提炼成为纯真的黄金,就不会再重新变成金矿了。”

  “在圆满觉性当中啊,所谓的生死轮回,以及涅槃彼岸;所谓的凡夫,以及诸佛,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空花相。”

  “众生的思维分别心,本来就如同幻化,本来就虚妄,再用它来反复推测,乃至于提出了三个问题,等等,就更加虚妄啦。”

  “如果你们能够了结这个思维分别心,然后呢,就可以求证圆满觉性了。”

  

  为啥思维分别心一起,就无法契入圆满觉性了呢?

  ——嘿嘿,这就好比呀,水波起来以后,有人呢,非要在里面寻找清净的水面一样,依您看,能找到吗?

  哎,倓虚大师说得好:“鱼鳖兴波寻静水,蛟龙乘雾觅晴天”哪,嘿嘿,把这种情形给说绝了,太形象啦,太生动啦!

  各位兄弟姐妹,其中的关键在于,咱呢?只有一个心,就这一个呢?也是无形无相,无名无字呀。哎,究其本源,咱就方便地把它叫做圆觉妙心,就是本来佛呀。

  于是,当咱发起思维分别心以后,圆觉妙心哪儿去了呢?嘿嘿,它随缘幻化成为您的思维分别心了。它俩,不二呀。同时,圆觉妙心犹如虚空一样,它可以幻化显现,显现成为思维心,但是,它不会被思维所破坏。就如同,水本身,不会被自己的水波所破坏一样。

  不过,平静的水面,随着水波的兴起,就不见了,明照的功能呢,也就随之暂时失去了。哎,同样,咱的思维心发起以后,咱的圆觉妙心不曾被破坏,但是,圆满觉照的功能呢,也就随之暂时失去了。所以啊,咱呢,暂时还没有佛菩萨的不思议智慧呀!

  

  ——那该咋办呢?

  ——嘿嘿,进一步修学呀!逐渐消融如幻的分别心呀。

  好,关于咱如何进一步修学如幻三昧,如何断除生死轮回的根本,下面,由本经的第五位大菩萨,即将成佛的弥勒菩萨,替咱大家,向佛请问上乘妙法。咱哪,继续洗耳恭听。

  

  

《趣品《圆觉经》之十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