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趣品《圆觉经》之十四▪P2

  ..续本文上一页,但是,因为无形,所以呀,它也是不会被破坏的,是最坚固的呀!不信,您拿把钢刀,砍砍试试,哎,“抽刀断水水更流”嘛!它丝毫也不会被破坏。反过来呢,就是最坚硬的石头,也会“水滴石穿”呀!所以说,它,又是无坚不摧的。

  佛心,依照经文所说,乃是“柔软而正直”的,的确如此。

  

  所谓的“而为虚空平等本性”呢,就是说呀,如来和咱共有的圆满觉性,它也是虚空的本性,虚空,是由圆满觉性所化现的。前文已经说明过,此略。

  因此,虚空,尚且不会被“幻翳”和虚空花所破坏;更为本质的圆满觉性,又咋会被虚假的无明和生死轮回,乃至于涅槃彼岸等等,所破坏呢!根本就不会呀。

  下面,世尊运用比喻,来进一步说明如此妙法: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就如同提炼金矿一样,黄金并不是因为提炼才有的,而是在矿石里面本来就有。那么,既然已经从矿石里面,提炼出了黄金,它呀,就不会再变成矿石了。即使经过了无穷的时间,黄金的本性,也是不会被破坏的。所以,不应当说,矿石本来不是黄金。”

  “如来的圆满觉性呢,也是同样的道理。”

  

  ——啥道理呢?咱一起来看看。

  在这里,世尊用金矿,来比喻一切众生;用黄金,来比喻圆满觉性,也就是本来佛陀;用提炼,来比喻学佛修行。哎,这其中的道理呀,就清楚了。

  黄金不是因为提炼才有的,而是在矿石里面本来就有;就如同,佛性不是因为修行才有的,而是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黄金提炼出来以后,就不会再变成矿石了,即使经过了无穷的时间,黄金的本性,也不会被破坏;就如同,成佛了以后,也不会再变成众生了,即使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佛性,也不会被破坏。

  所以呀,不应当说,矿石本来不是黄金;就如同,不应当说,一切众生本来不是佛陀,一样的道理啊!

  通过比喻,世尊清晰地告诉了咱们,根本就不需要产生像金刚藏菩萨那样的疑问,不用怀疑,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但是,就如同黄金需要提炼一样,成佛也是需要修行过程的,因为,金矿里面有杂质,而众生心中呢?有错认和幻觉呀!所以,本来是佛和修行成佛,这两者并不矛盾。

  

  ——不过,比喻总是有缺陷的。

  对于金矿来说,里面的确有杂质,必须要通过提炼,去除杂质以后,才是黄金。哎,杂质和黄金,是两个东西。

  可是,对于众生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实有的无明和烦恼习气,乃至于生死业力,等等,它们都是虚幻的。它们都是错认和幻觉,它们,本来就是圆满觉性的显现,本来就是佛陀法身。

  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不需要剔除什么,也不需要改造什么,而只是需要不断地觉醒和明了。这,就是学佛,就是修行。这,也就是本经,伟大的《圆觉经》所诠释的,不可思议的如幻三昧。

  ——在一场梦里面,生死着,烦恼着,追求着,痛苦着,无聊着,纠结着,该咋办呢?

  ——嘿嘿,无论您咋办,终归是一场梦啊!何如醒来呢!

  ——根据已经醒来的人,哎,就是佛陀,所免费提供的经验来看,告诉咱哪,醒来以后,就不会再有生死轮回和烦恼了。觉醒的方法呢,就记载在佛经当中。信不信呢,嘿嘿,随您自愿。

  

  下面,世尊将为咱大家,进一步开示圆满觉性,或者说妙圆觉心的情形: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如来的妙圆觉心当中,本来就没有某个东西叫做菩提,或者叫做涅槃;也不存在成佛,或者不成佛的问题;本来就没有虚妄的生死轮回,也没有一个东西叫做非轮回。”

  

  所谓的“一切如来”,咱前面说过,包括三世与十方世界的一切如来。毫无疑问,咱们大家,都在其中,咱都是未来佛啊!

  这段经文告诉咱,咱的圆满觉性当中,没有任何实有之法,既没有实有的菩提和涅槃,也没有实有的佛和非佛,更没有实有的生死轮回,以及非生死轮回。

  ——那么,圆满觉性,里面到底有啥呢?

  ——嘿嘿,本来呀,连圆满觉性都没有。

  虽然如此,其中深意,需要明白。啥深意呢?您看,咱的圆满觉性当中,只是“本无”,而不是一潭死水的空无啊!啥叫“本无”呢?嘿嘿,就是说,看起来有,听起来有,闻起来有,尝起来有,摸起来有,想起来也有,不过呢?只是本来没有而已。换句话说,一切的一切,都是幻有啊!

  一切幻有,不是没有,只是“本无”,本来没有而已。并不是不能有,而是呢?可以幻化出无穷无尽的妙有呀!哎,那就叫做诸佛的无量功德与妙用也,乃至于一切生死轮回,菩提涅槃,等等,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可以随缘幻有啊!

  ——此乃佛境,不可思议。

  ——咱凡夫差在哪儿了呢?

  嘿嘿,咱哪,把啥东西,都当做是“实有”的了。差就差在这“一念之差”啦。

  哎,佛陀是一念无念,明明了了,清清白白,咱呢?是念念攀缘,念念分别,念念执着啊!所以,一切“本无”的幻有们,就随着咱的攀缘、分别与执着,而被“实有”了。

  哎,人家本来是幻有,是通达而自在的;被咱给“实有”了以后呢?那就处处不通了,心境角立,矛盾重重啊。结果呢?咱不反省自己,反倒使劲地责备人家:哎,这老天爷不公平啊!我咋就发不了财呢?人家咋就亿万富翁了呢?我咋就这么累呢?人家咋就清闲呢?我咋就没生在某某国度呢?人家咋就那么民主与幸福呢?

  ——您这样在梦里斤斤计较,有何意义呢!穷梦、富梦,平常梦、风光梦,不都是梦嘛。

  哎,这个“计较”,就是问题的根本,就是它,把人家一切幻有之妙法,给变成“实有”了。要想明白,并且看破、放下这个“计较”,咱哪,就继续学修《圆觉经》吧。继续聆听,世尊的谆谆教诲。

  

  下面两段经文,乃世尊对于本章内容的小结。因为,金刚藏菩萨的三个问题,世尊已经解答清楚了。不过,对于那些疑问的来源,也就是咱的思维分别心,世尊继续予以破斥。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就算是那些声闻圣者,也就是阿罗汉所圆满证入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有人,能够做到彻底断除并消灭,自己身心和语言的种种造作,也终究没有办法到达,那些声闻圣者,通过亲证所显现的涅槃。”

  “更何况,怎么能够用有思维的分别心,来揣测如来妙圆觉心的境界呢!”

  “这就好像,拿了一个萤火虫来,准备用它去烧毁须弥山一样,终究是做不到的啊!”

  “像你们所问的这三个问题,表明了,你们是在用轮回分别之心,来发起轮回分别之见解。像这样,想要悟入如来广大寂灭的智慧海洋,终究是无法到达的。”

  “因此啊,我告诉一切菩萨,以及末法时代的众生,首先要断除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之根本,也就是思维分别心,然后,才有可能悟入妙圆觉心。”

  

  关于“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这句经文,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法义都可以贯通。

  前文是第一种,这里面还有一个常见的疑问:

  ——有人说啦,为啥“身心语言皆悉断灭”了,这相当了不起啦,咋还没有办法到达,那些声闻圣者,通过亲证所显现的涅槃呢?

  ——嘿嘿,您要知道啊,所谓的“身心语言皆悉断灭”,指的是断除了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心,哎,也就是啥都不想的无念境界呀!那些无想外道们,就是这样修行的呀。他们成功之后呢,就做到了“身心语言皆悉断灭”,这就是无想定啊!将来离世以后,就会投生到无想天。但是,终究不是解脱。

  这些外道的问题在于,只是断灭了第六意识妄想心,而没有觉悟到更加细微的第七识,其中具有不停的相续思量,这个相续思量,把第八识认做了自我,这就是俱生我执啊。哎,我执还在,细微地流淌着,就还没有到达二乘人的涅槃境界,天台宗所说的“偏真涅槃”啊。

  

  第二种理解呢?依据憨山大师《圆觉经直解》所说,是这样的意思:

  “就算是那些声闻圣者,所圆满证得的境界,其中啊,他们身心和语言的造作都已经断灭了,但是,终究也没有办法到达自证的涅槃境界。”

  憨山大师的原话是:“且二乘身心已灭,尚不能至自证涅槃。”为啥呢?大师又补充道:

  “二乘身心语言皆灭者,以断六识分别之心,七识已伏不行,故无觉观语言。但所证涅槃,乃第八识全体无明,认为涅槃。以二乘人无明,名字不知故,不能至亲证所现涅槃。”

  

  ——这些供大家参考。如何抉择,嘿嘿,您自定吧。

  

  总之,即使是二乘圣者,阿罗汉的涅槃境界,也是不可思议的,用思维分别心,根本就无法企及。甚至,即使断除了思维心之后,也还是无法企及。为啥呢?

  嘿嘿,因为:“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呀!哎,这是宋代张拙大居士《悟道偈》里说的,相当中肯。后面还有两句:“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哎,这就是妙用了。看来呀,这位张拙大居士,是仔细研读过《圆觉经》的,怪不得能够悟道呀!

  所以,用思维分别心,就更加没有办法,契入妙圆觉心了。因此,世尊说,它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首先要断除它,然后,再来求证妙圆觉心。

  ——哎,此处相当微妙,一方面要断除思维分别心,另一方面,世尊在后文就会说到,还需要“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啊!

  哎,…

《趣品《圆觉经》之十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