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品《圆觉经》 之十四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首先,世尊仍然运用比喻,来从总体上解答金刚藏菩萨的三个问题。实际上,咱前面就说过,看似三个问题,其实呢,都是一回事儿,无非就是“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与“一切无明”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演变出了三个问题。
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就好比呀,有人产生了幻觉,不是真地生了眼病,这个幻觉,咱们把它叫做“幻翳”,因为它,而使人虚妄地见到了,虚空当中的空花相。”
“那么,当这个人从幻觉当中醒悟过来以后,所谓的“幻翳”,就完全消灭了。但是,不应当说,这个“幻翳”已经消灭了,不过,它到底是啥时候产生的呢?”
“为什么呢?因为呀,“幻翳”和虚空花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对待而存在的真实事物,它们,完全是幻觉呀!根本就不曾产生过呀!”
哎,大家要注意,这里的“幻翳”,并不是指眼病,而是指无缘无故的幻觉。有人问了,无缘无故,咋会有幻觉呢?
——嘿嘿,如果有缘有故的话,就是因缘实有之法,就可以模拟复制,重复实现了,还能叫做幻觉嘛!
所以呀,就是因为无缘无故,莫名其妙地看到了幻境,才叫做幻觉的呀!
——无明就是这样的,所以,世尊在这里,用“幻翳”来比喻无明,用空花来比喻生死轮回和涅槃,用虚空来比喻圆满觉性,也就是本来佛陀。
于是,金刚藏菩萨所问的三个问题都清楚了。咱先看第一个问题: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毫无疑问,咱借用比喻,虚空本来就有,不生不灭,就算有了幻觉,看到了空花相以后,虚空呢,还是虚空,不曾变动,也不曾被破坏。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生不灭,就算有了无明幻觉,幻化出了生死轮回,乃至于涅槃假相以后,嘿嘿,众生还是本来佛,咱本有的圆满觉性,它不曾变动,也不曾被破坏啊!
——哎,如果有人,能够当下现量地,观察到这个无相的圆满觉性,就叫做开悟觉性,也叫做明心见性。从此以后哇,这个人,就从本质上超越了生死轮回。当然,幻化习气还需要不断地消磨,修行还需要逐渐圆满。但是,他已经认清了一切的真相,不会再痴迷于其中了。所谓的轮回,已经束缚不住他啦。
既然众生本来是佛,那为啥又有了无明呢?
——嘿嘿,还是要借用比喻,“幻翳”本来就不曾有过,它是幻觉呀!哎,无明也是一样的,本来就不曾产生过,只是幻觉而已。乃至于,一切生死轮回,一切所谓的涅槃,等等,都是幻觉假相,本来就不曾产生过呀。只是,咱把它们错认为是实有的罢了。
既然是幻觉,就根本不曾产生过,再去探讨它是啥时候产生的,哎,这就叫做颠倒,没有意义呀!
本经的第一章,文殊菩萨所问章当中,对此,世尊也说得非常清楚:“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哎,咱大家呢,要反复地仔细体会呀。
关于后面两个问题,咱看世尊的进一步解答: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世尊继续借用比喻,同时来回答前两个问题,这样说道:
“也就好比呀,人们由于幻觉而看到了虚空花,当这些空花随着幻觉的醒悟,而从虚空当中消失了以后,不应当这样说:在这虚空里面,到底是啥时候生起来的空花呢?”
“为什么呢?因为呀,在虚空当中,根本就不曾有过虚空花,也就根本不存在生起和消灭的问题呀!”
好,这段经文等于是把第一个问题又解答了一遍,同时,也和上文一起,解答了金刚藏菩萨所问的第二个问题,即: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很清楚,借用前面经文的比喻,所谓的“幻翳”,以及虚空花,它们根本就是幻觉,并不是实有的。
同样的道理,所谓的无明,以及生死轮回,乃至于涅槃,等等,根本就是幻觉,并不是实有的呀。因此,这个问题所说的“若诸无明,众生本有”,根本就不成立。
而“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呢?嘿嘿,也不需要任何因缘,此乃实际状况啊!就如同比喻当中的,那个虚空一样,无论“幻翳”和虚空花如何幻起幻灭,虚空本来就如此。同理,无论幻化的无明和生死轮回,等等,如何地幻起幻灭,一切众生所本有的圆满觉性,本来就如此,方便地,把它叫做佛陀。
关于后面第三个问题,咱看世尊的进一步解答: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世尊继续借用比喻,进行了小结,同时,把金刚藏菩萨的第三个问题,也解答了。世尊说道:
“因此啊,所谓的生死轮回,乃至于涅槃彼岸,等等,它们都和虚空花一样,是圆满觉性当中幻起幻灭的幻觉。可是,无论它们如何幻起幻灭,妙觉性从来都是圆满觉照的,它就是圆满觉性,它丝毫不受幻觉的影响,没有任何生死变动。它,就是本来佛。”
这也就回答了,金刚藏菩萨的第三个问题: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很清楚,“十方异生本成佛道”没问题,十方世界的各类众生,本来就是佛,因为“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呀。说它们是佛,也是语言文字的方便表达而已,咱大家呢,千万不要执着在“佛”或者“圆满觉性”等等,这些名词上面呀。哎,“十方异生本成佛道”,这本身就是无上秘密之法,是众生难信难解之法呀!整部《圆觉经》,都是在反复开示这个法门。
而所谓的“后起无明”呢?嘿嘿,这就是最典型的“错认”啊!提问者呀,把无明,乃至于生死轮回,等等,都当做实有的啦!根本就不知道,这些都是虚空花,都是幻觉呀。
有人问了,难道这些不是实有的吗?我咋看得清清楚楚呢?
——嘿嘿,咋说您呢?从电影到电视剧,乃至于照片等等,都看得清清楚楚哇,难道,它们是实有的吗?
哎,那就太好咧!嘿嘿,俺要是看谁不顺眼呐,俺就偷偷地把他拍到照片上面,然后,嘿嘿,拿回来慢慢收拾他!
——您真收拾得了人家吗?哎,看得虽然很清楚,毕竟是假的呀。
电视剧也一样,比方说,您看到里面那个主角很气愤,气不打一处来,随手拿起大锤,抡起来——直接把他砸扁了!请问,人家,有事儿吗?嘿嘿,人家是决定不会有事的,您哪,不光赔了一台电视机,说不定啊,还得触电呢。
所以,即使看得很清楚,即使听得很明白,即使闻得到、尝得到、接触得到,乃至于想得到,等等,都不能够证明它是实有的。恰恰相反,见闻觉知,都是幻觉。都是感觉而已嘛,咋能当真呢!
好,咱再继续看金刚藏菩萨的第三个问题。
所谓的“后起无明”,完全是错觉,无明并非实有,也根本就没有生灭,没有生起和消灭啊。
至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嘿嘿,就更加虚妄了,一切烦恼本来就是虚空花,本来就没有生灭,完全是幻觉而已呀。
即便是所谓的“一切如来”,也是语言文字的方便说法,圆满觉性超越生死变动,它本来没有名字,人人从来就具备,永远也不会失去,所以,把一切众生,方便地叫做“一切如来”。
到这里,世尊已经大体把金刚藏菩萨的三个问题,回答清楚了。但是,由于其中的妙法太深奥啦,为了方便咱大家进一步学习,世尊呢,继续对其进行讲说,继续慈悲地详加开解。咱哪,洗耳恭听。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世尊继续发挥上文的比喻,用虚空来比喻如来的圆满觉性,哎,当然,咱人人都有份儿,圆满觉性可不光属于如来呀!旨在说明,虚空尚且不会随着“幻翳”和空花,而幻起幻灭;咱的圆满觉性,又咋会随着无明和生死轮回,乃至于涅槃彼岸,等等,这些生灭法相,而幻起幻灭呢!
所以,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大家要知道,这个虚空啊,不是某种暂时的存在,也不是某种暂时的虚无。它呢,从来就如此,无边无际,无形无质,广阔无垠呀。”
“更何况,如来顺应一切的圆满觉性呢!它呀,其实就是广大虚空的那个内在的平等性呀!所谓的虚空,就是圆满觉性显现的呀。”
——啥叫做“如来圆觉随顺”呢?
——就是如来的圆满觉性,其特色呢?它能够自然平等地顺应于一切因缘,乃至于顺应于一切法呀!
哎,在《圆觉经》后面第六章,清净慧菩萨所问章当中,世尊会给咱们详细讲解,其中说到如来的觉悟境界,是这样的:
“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啥叫做大觉世尊的觉悟呢?哎,那就是在佛陀看来呀,一切都圆满了,本来就圆满了,不需要再做啥改动。啥叫做佛眼呢?嘿嘿,那就是一双不再挑刺儿的眼睛啊!无比地明白,无比地包容,那,就是大觉世尊。
正因为如此,佛陀,他不是改造世界的天神,也不是创造宇宙的造物主,他是本来的觉悟者,平等于所有众生的本来觉悟者。所以,佛陀能够自然地顺应于一切因缘,自然地顺应于一切法。
——这,是否太简单了呢?是的,同时,也太不可思议了。这是那些整天胡思乱想而自以为聪明的人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的呀。
佛心,像啥呢?它犹如一条小溪,沿着山势顺流而下,不用选择路径,也不需要考查前程,只是自然自在地流淌。其实,连流淌都不需要,那只是顺势而行罢了。
它,无比地柔软,无比地晶莹透亮。它,因为柔软而无比地坚固,犹如金刚宝一样,既不会被破坏,也能够无坚不摧呀!
——啊?您说自相矛盾啦?
——嘿嘿,佛心哪里会矛盾呀!是您的思维心自相矛盾啦。您看,这溪水虽然是最柔软的…
《趣品《圆觉经》之十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