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极大悬殊。这样的时代,真地有点儿令人触目惊心,真地有点儿可怕呀。
——嘿嘿,在俺这个“怯弱”众生看来,还是西方净土好一点儿。俺死了以后哇,就不陪诸位啦,您在这儿慢慢玩儿吧,俺就准备到极乐世界进修去啦。
在没死之前呢,哎,出家人不问国事,咱是修行出世解脱之道的沙门,咱的本分呢?就是修行与弘法,就是自利利他。效果呢?不强求,倓虚大师说得好:“岂能尽如人意,但愿无愧我心”呀。
这段经文,讲的是由于贪欲得不到满足,所以造下了恶业,来世呢,就会投生到三恶道当中。
下面,是由于贪欲,而投生到善道的情形。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世尊继续给咱开示生死轮回的景象:
“有些众生,知晓了贪欲的过患,知晓了欲望就是一切罪恶之源,所以,就开始厌恶欲望;转而呢,喜爱上了“厌业之道”,就是厌恶恶业,也厌恶所感生的三恶道。”
“这些众生,在舍弃了恶业造作之后,变得乐于行善积德,乐于助人,于是,在命终以后,还是会出生在人间和天道当中。”
哎,需要说明的是,善业和恶业的造作,主要是在人间实现。对于三恶道的众生来说,由于被自己的罪恶业力所主宰,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自由去修行,即使想要行善,也是非常困难的,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和因缘。
不过,一旦有了机会,它们的一个善念,就有可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据佛经当中说,地狱众生,如果能够念一句佛号的话,立即就可以脱离地狱苦海,投生善道。
——啊?念一句佛号,这也太简单了吧?
——嘿嘿,简单吗?就怕到时候念不出来了呀。所以,咱平时就多用功,念佛也罢,念经也罢,发起善心也罢,咱把自己训练得纯熟了,那就随时都可以提得起来正念,有备无患呀。
所谓的“爱厌业道”,其中,“厌业道”是一个专用名词,就是指厌恶罪恶,厌恶恶业,也厌恶三恶道的这个法门。
哎,这一类众生啊,他们明白了恶业和三恶道很苦,所以就非常讨厌种种恶业。但是呢?他们的爱心还是很执着,既然不爱粗俗欲望了,那爱啥呢?嘿嘿,咱就爱这个“厌业道”吧!
所以呀,他们就爱上了善业,特别喜爱行善积德,喜爱助人为乐,喜爱道德伦理,喜爱美好生活,等等。
——放在当今时代,这样的人非常了不起。但是呢,在佛法当中,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呀,他们还有“喜爱”这个割舍不下的执着,这让他们没有办法得到自在,仍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不过,由于善业的力量,他们还是会投生在天道,或者是人间。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还有一些众生,他们在喜爱善业的基础上,又有了升华,获得了更为超越的修为,世尊说道:
“又有一些众生,他们知道啊,所有的爱,最终都是苦的根源,所以呢,令人厌恶。于是,他们就舍弃了对于善业的爱,转而乐于修行舍弃之法。”
“结果呢,这个“乐于”,其实还是爱,还是会滋养那个润生无明,也就是爱的根本。于是,他们的来世,就会显现为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仍然属于有为法当中的增上善果。”
“以上这三种情形,贪爱欲望而造恶业,就会堕落到三恶道;舍弃恶业,喜好善法,就会转生到欲界天和人道;再进一步,乃至于舍弃善业和欲望,转而乐于修行舍弃之法,就会投生到色界天和无色界天。这些,都属于生死轮回,还没有斩断爱根的缘故,所以,无法成就出世圣道。”
下面,世尊对于弥勒菩萨所问的第一个问题:“云何当断轮回根本”,进行小结性的回答: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世尊说道:
“因此,一切众生想要解脱生死纠缠,免除轮回之苦的话,就必须先要斩断贪欲,除去心中的爱和渴望。”
——哎,斩断贪欲,大家或许还可以接受。可是,这除掉爱和渴望之心,很多人都会不理解,难以接受哇。
各位兄弟姐妹,大家都知道,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即便如此,听到这样的开示,您能够接受吗?
——嘿嘿,您要是真能够接受的话,您的善根,真是太了不起啦!毫无疑问,您哪,立即就会具足出离心;殊胜的解脱智慧,等等,就从这个当下,迅速发芽、成长,很快就会结果的呀。
到此为止,世尊完整解答了,弥勒菩萨的第一个问题,告诉咱,所谓的生死轮回之根本,就是爱和欲望。咱要想畅游如来的大寂灭海洋,首先就要断除它们。
下面,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因为呀,很多数不清的菩萨们,都示现在六道轮回当中度众生,哎,要入胎的。那么,难道这些菩萨们,也是以爱和欲望为根本的吗?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世尊针对这样的疑问,如此回答道:
“各位善男子!一切菩萨,依据其因地的广大菩萨愿,也会随缘变化,示现在人世间,但是,与普通众生不同的是,他们不是以爱为根本的。”
“恰恰相反,他们只是用慈悲心,来帮助有缘的众生,让他们舍弃无明之爱罢了。菩萨们,方便地借用贪欲法门,而进入生死轮回当中,广度众生。”
哎,有人问啦,既然是菩萨,比如观世音菩萨吧,本事多大呀!干脆就直接飞过来,就别入胎了嘛!来带领着咱大家修行,他啥都会呀!把一切殊胜的妙法都教给咱们,咱们一修,哎,都成就了,这多好哇!
——嘿嘿,您说的,那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形,咱这娑婆世界呢?它不适用呀。为啥?嘿嘿,因为呀,没有这个因缘哪。再说,咱大家,也没种下这么大的福分哪。
哎,就算是佛陀出现在人世间,也要示现入胎的,何况是菩萨们呢!
所以呀,诸大菩萨分身千百亿,广度众生,通常,都是要入胎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和光同尘,用菩萨四摄法,所谓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与无数众生广结善缘,共同圆满无上菩提。
在回答“云何当断轮回根本”这个问题的最后,世尊给咱做了修行上的进一步提示: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世尊这样说道:
“如果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能够按照如来的教导,舍弃种种贪欲,并除掉爱、憎之心的话,就可以彻底断除生死轮回。”
“然后,他们再发心,勤奋地求证如来圆满觉悟的境界,那么,对于自性清净心,就会得以开悟。”
哎,又是关于开悟的问题。世尊啊,清清楚楚地告诉咱们,只有断除粗重的贪欲,以及爱恨分别,才能够消除轮回之心。这时呢?再发起菩萨心,勤奋地求证圆觉妙境,时机一到,就会开悟清净心,也就是开悟觉性。
不过,其中妙义,大家要善巧理解,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贪欲习气都清除干净了以后,才能够开悟觉性。
实际上,刚刚开悟觉性的菩萨们,都还有着或多或少的贪欲习气,所以,进一步的修行,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修行到了贪欲习气都清净了的时候,就会得证圣果。
甚至,在家菩萨,有妻子儿女,没有断除淫欲行为,也是有可能见性成佛的。哎,这是达摩祖师在《血脉论》当中说的:
“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自尔断除,亦不乐着。纵有余习,不能为害。”
——意思很清楚,不需要多说。
总之,只有淡泊欲望,消融爱憎分别,心才会清净,才有可能开悟觉性。不可缺少的是:“勤求如来圆觉境界”,发愿和求道之心,必须要具备。因为,它就是咱开悟觉性的源动力呀。
但是,过分执着地追求开悟,又可能会着偏执之魔。其中的尺度呢,所谓的中道,各位兄弟姐妹,咱要善巧把握呀。
好,到这里,世尊就全面解答了弥勒菩萨的第一个问题:“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下面,将继续解答第二个问题,关于几种种性,和根性差别的问题。
《趣品《圆觉经》之十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