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趣品《圆觉经》之二十▪P2

  ..续本文上一页,无论是凡夫,还是二乘圣者,从无始以来,由最初的那一念不觉,也就是生相无明,而迷失了本来无我的法身,被无明所主宰的缘故。”

  

  哎,关于“无明”,马鸣菩萨在《起信论》当中,这样说道:“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相无明”,也就是最初的无明妄动,连等觉菩萨都还没有勘破,唯有大觉世尊朗然独照。

  因为呀,所谓的无明,其实就是最细微的我相,在无我的圆满觉性当中,由最初的那一点点“认知”而发起,所以叫做生相无明。它所认知的境界呢?哎,就是在本来的妙觉当中,认知出了一个“觉相”,揽“觉相”为我相呀。后面呢,世尊会为咱大家详加解说的,咱继续耐心学习。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哎,在无始无明的主宰下,包括咱在内的一切众生,是啥情况呢?世尊如此说道:

  “一切芸芸众生啊,生来就没有智慧眼目,他们的身体和心念等等一切习性,都是无明。”

  “就好比呀,一般说来,人们都不肯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就知道啊,有一个东西,它在维护着自我,它就是无明。”

  “而且呢,它总是要求境界顺从于自我,对于那些不顺从于自我的境界,就会产生憎恨和埋怨。”

  “一切众生,由于他们憎爱之心的存在,又会返过来滋养无明的缘故,使得无明越来越坚固,所以,不论他们怎样求学佛道,总是无法获得成就。”

  

  ——哎,原来呀,咱和一切众生,种种的身心习性,都是无明。咱哪,生来就缺少智慧眼呀。

  所以,咱不能自以为是,而必须要“常随佛学”,佛陀虽然涅槃了,咱还可以“常随法学”呀!即便是亲近善知识,咱呢,凭啥观察善知识呢?嘿嘿,还是得依据佛陀的教导啊!所以呀,在末法时代学佛修行,离不开对于“法”的依止,离不开对于“法”的闻、思、修呀。

  

  所谓的“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这是世尊以人之常情作为例子,来告诉咱大家无明的所在,哎,它在哪里呢?嘿嘿,就在咱的那个“贪爱自我的心境里”呀。

  这个“爱我者”就是无明心,也就是我执,对于咱凡夫来说,所谓的无明,首先表现为我执,它是第七识当中微细的相续念,念念不停,奔流不息。其中的每一个念头呢?都是在观察,看看周边的境界,是否符合“自我利益”。

  哎,这个无明心呀,它是想要求所有的境界,都顺着自己的妄想需求,来满足所谓的自我利益。可是,现实状况呢?嘿嘿,“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呀!

  于是,一旦逆境现前,咱这个无明心就会大发无明火,要么憎恨,乃至于愤世嫉俗;要么埋怨,乃至于郁郁寡欢。再严重点儿,嘿嘿,或者精神崩溃,或者抑郁失眠,哎,跳楼自杀的也大有人在呀。哎,以这样的心境来修行,不肯放下憎爱之心,无明心就会得到憎爱情绪的滋养,而越来越坚固。像这样修行,咋可能获得成就呢!

  

  下面,世尊为咱大家开示“四相”的具体内容: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首先是我相,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什么是我相呢?就是指一切众生内心深处所自证的境界。”

  

  哎,这里所说的我相,是修行当中最根本的我相,就好像树根一样;而本经前文“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的那个我相呢?它是生活当中的我相,就好比树的枝叶一样,它们是互为表里的。

  ——各位兄弟姐妹,这儿,咱要留意了,从相貌来看,一棵树的枝叶,和它的树根,样子是大不相同的。而且,枝叶很容易被观察到,可树根呢?嘿嘿,深埋在地下,不容易见到呀。

  所以呢?四大色身和六识心之我相,还比较好理解;而这个“众生心所证者”之我相呢?咱就需要在世尊的引导下,仔细反复地观察,才能够有所明了啊。

  

  这里的“众生心”,指的是咱大家内心深处的第七识,也就是所谓的“俱生我执”,哎,与生俱来的相续思量心呀。这个相续思量心,在极为缜密的念念生灭当中,把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的“相分”,揽为己有,当成了自己所实证的境界,也就是“所证者”,这呀,就是我相了。

  显然,这个我相,很难被观察到。因为,它太微细了,而咱大家呢?咱的第六意识妄想心,又太粗心了。用咱大家这张粗大网眼的渔网,去捞水里的小小鱼,嘿嘿,结果呢?大家都说,哎,水里根本就没有鱼呀。

  ——因此呀,这个根本的我相,很难被观察到。

  不过,只要水里有鱼,哪怕是小鱼,它也总有露头的时候,哎,偶尔,它还会跳出水面呢!

  哎,咱的这个微细我相也是一样的道理,它呢,总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啥时候呢?请仔细聆听世尊的解说: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各位善男子!就好比有人,当他身体调养得很好,日子过得很舒泰的时候,倏忽之间呢,不觉时光流逝,甚至,忘记了自我,也忘记了色身。”

  “一旦呀,由于饮食等等调养不当的缘故,他出现了四肢或急或缓的各种症状,于是,就需要治疗。当医师轻轻地为他针灸或者艾灸的时候,他就感受到了痛、痒、麻、热等等,于是就知道了,还有个自我,它会感受。”

  “因此呀,只有在有所证,有所取的时候,才会显现出我相之体。”

  

  哎,这里的“忽忘我身”,就是所谓的忘我境界,不仅仅是修行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尤其是一些艺术家和科学家,当他们沉浸在创作或科研当中的时候,由于精神高度集中,也会有忘我的现象发生。

  人们在生活顺利,身体健康的时候,也是如此,哎,美好的日子,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悄然流逝,浑然忘我呀。

  ——嘿嘿,不过,好景往往不长啊!咱大家在这人世间,吃的是五谷杂粮,外带农药、化肥加转基因;穿的是“美丽冻人”,哎,现在的人都爱美呀!都想装扮成帅哥美女,所以呢,大冬天的,女士穿裙子,男士穿单衣,嗨,这才有线条嘛!

  美则美矣,它有违于养生保健呀!所以呢,吃的不合适,穿的不合适,这就叫做“摄养乖方”,哎,那就该生病了。生的啥病呢?按脉象来说,无非就是急症和缓症,“弦”就是急的意思,也是一种中医脉象。

  既然生病了,咱就得去就医,在古时候呀,咱中医,常常用针灸和艾灸的疗法,所以说:“微加针艾”。哎,有人马上就会发问了:在古印度,佛陀在世的时候,难道就有这些疗法吗?

  ——嘿嘿,俺不知道。而且呀,这也不重要。也许有,那么,就是如实翻译;也许没有,那么,就是顺应于咱中土习俗的方便翻译。总之呢,就是看病就医,进行治疗的意思呀。

  哎,只要进行治疗,不管是针灸,用细细长长的银针扎穴位;还是艾灸,用燃烧的艾条烤穴位;或者是其它方法等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嘿嘿,那就是呀,肯定会有痛、痒、麻、热,等等明显感觉。

  一旦有了身体感觉,哎,这位享着清福,过着太平日子,浑然忘我的大爷呢?忽然之间明白了,原来,咱还有一个我,正是它,感受到了痛、痒、麻、热呀。哎,所以说:“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只有在咱那个我,对于境界有所证,有所取,也就是有所感受的时候,它才会显现出来呀!

  ——其实,咱的那个“我体”呀,它从来就在那儿,就在咱第七识念念相续的思量心当中潜藏着,被微细念头维系着,不曾失去,也不曾被放弃。人们所谓的忘我呢?只不过是第六意识心,它太粗心了,暂时把自己的“我体”忘记了而已呀。

  这个所谓的“我体”呢,也就是咱第八识的“相分”,在无明还没有被彻底摧破之前,它就不会消失。在生相无明被摧破以后,咱就圆满了正觉佛果,咱的第八识,就转变成为了如来藏,第八识的“相分”,也就是咱原来的那个“我体”呢?就成为了咱的清净法身。

  哎,所以说呀,凡圣一体。即使是所谓的转变呢,也终究没啥好转的,只不过,当咱勘破了无明幻觉以后,我执与我相就随之消融了,于是,方便地叫做转凡成圣了。

  但是,如果有人以为,自己已经实证了清净法身,已经实证了如来境界,那么,世尊说呀,他还在我相当中,这呢,是指修行当中最根本的我相。咱来认真学习: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各位善男子!修行人的心中,乃至于自以为证得了如来境界,自以为已经究竟了知了清净涅槃,这些呀,都是我相。”

  

  ——哎,那就是说呀,如来,并不会把自己当做是如来,也不会以为自己通达了清净涅槃。为啥呢?嘿嘿,因为呀,如来消融了狭隘的自己,早已超越了我相呀。

  《金刚经》说得很清楚:“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菩萨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如来呢。有我就是众生,就在幻化的我相当中;无我呢?就是菩萨,乃至于大觉世尊,超越了一切对立差别,唯一广大圆满觉性,幻化一切,圆融一切。其中,没有丝毫我相可以树立呀。

  为啥呢?嘿嘿,清净慧菩萨所问章当中,世尊说得很清楚:“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说到底呀,所谓的我相呢,就是一种自我的虚妄认知,乃至于有人自以为实证了如来的境界,自以为通达了清净涅槃,都还在自我的虚妄认知当中,所以,都是我相。

  哎,一旦有了我,有了我相,就有了局限性;而无我,无我相呢,就没有了局限性。有了我相的局限性之后,就会被我相所束缚,就陷入了虚妄的无明烦恼当中,而不得自在,那就是一切众生;没有了我相的局限性以后呢?本性也不会死亡,…

《趣品《圆觉经》之二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