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星云大师宗派融和想与实践▪P2

  ..续本文上一页台湾佛教会理事长的法智长老就认为:“这次佛指舍利可以顺利来台……多亏有星云大师这位俱足相才、内才、人才的“火车头”,才有办法拉起海峡两岸这么多佛教团体,成就这件大事 。”最重要的是每一次的努力,对教界、对社会都是一种学习融和的机会。净耀法师事后就说:“经由此次的机会让诸山长老,有了一次彼此沟通的机会。……也(才能)化解开许多原有的歧异…… 。”

   (四) 对等的沟通平台建制

   融和的第一步就是要形成共识,也就是佛教第一的思想。然而在建立共识之前,必须要先让大家有机会交流、相互了解,才能消弥误会与隔阂。对此大师强调建立沟通的机制是必然之路,且提倡以会议的型态为主,因为“世界上任凭科技如何发达,都不及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讲话来得重要。”基于这样的想法,大师积极的建立各式各样沟通平台的机制,一方面让佛教界有机会坐下来互相交流,另一方面藉由会议的场合,来宣扬教界融和的理念。

   大师宗派融和的实践成果是很显著的。这样善意的交流使国际教界也开始彼此伸出友谊的双手,甚至得以冲破政治的藩篱,使两岸佛教界有机会开始互相往来。 大师认为宗派融和的方式是先由认同双方的理念,辅以良性的互动,来达到教界间的互尊与共荣, 而这种模式可以在佛光山与其它道场缔结兄弟寺 而频繁的互相参访、参学中见到。同时,由于“世界显密佛学会议”的成功,促成南传、藏传佛教戒子在一九八八年于美国西来寺求受北传戒法,更重要的是南北传佛教界的高僧能共同于该戒会中担任戒师 。南北传戒子们在戒会中得以多方交流 ,进而增加对其他教派的理解与包容性。更因此成就了一九八九年大师与达赖喇嘛的会面,为日后显密交流订下具体计划。

   一九八八年的三坛大戒并非昙花一现。十年后于《国际僧伽研习会》中,世界各地的僧众 联署提请佛光山前往印度传授三坛大戒。因此,来年佛光山于佛陀成道处菩提伽耶启建的三坛大戒。此次戒会恢复了在印度中断千余年的比丘尼戒法,回归佛世二部僧众之景。这是佛教界一次跨越种族、地域、宗派、法脉传承的戒会 ,并深受佛教一体支持。 三坛大戒延续着僧伽的命脉,而跨越南北传的三坛大戒象征宗派融和的初步成果,更是一种佛教界以具体行动表示对回归佛陀时代的一种渴望。

   四、结语

   任何一位实践家必定由自我实践开始。与其大唱高调宣扬宗派融和,不如踏实的以行为来亲证自己的理论。星云大师确实以他的行为来印证他自己为融和所下的定义:融和是一种容人的雅量、平等的相待、尊重的言行、也是相处的艺术 。后学不敢说本篇文章能完全掌握星云大师的宗派融和思想,却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让与会大众正视宗派融和的重要。还望与会大德能不吝赐教,让我们有机会藉由交流与对话来让这篇有关“宗派融和”的文章愈显融和。

   以现阶段而言,后学认为星云模式的融和已为教界打下融和团结的基础。然而在这个基础上要如何深化合作的模式,使这样的融和模式在将来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实在人间佛教的推广中,这将是当今佛教徒该省思的课题。而眼前当下的会议,就是一个最好的起点。

   今日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能到台湾闭幕,除了是教界人士近年来对融和理念的体认与实践,更是星云大师二十多年来对两岸教界融和长期耕耘的具体成果。虽然本次会议能顺利召开,但在会议中能获得多少成果却也考验着与会者对融和的体认与实践。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得到的就有多少;我们对佛教第一的信念有多坚定,能得到的就有多少。在人间佛教思想急速发展的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将影响未来数百年佛教的传承。为了佛法永续,这个时代的佛教徒应该要准备好未来人间需要的佛法。但愿“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附录:参考数据

  (一) 专书

  1、 《星云日记》,共四十四册,星云大师着,佛光出版社,1994年。

  2、 《往事百语》,共六册,星云大师着,佛光山宗务委员会,1999年。

  3、 星云大师着,《当代人心的思潮》,台北:香海文化,2007年。

  4、 《星云大师演讲集》第四集,星云大师着,佛光出版社,1986年。

  5、 《星云法语》,共两册,星云大师着,华视文化,1992年。

  6、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佛光篇》,香海文化,2006年。

  7、 《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满义法师着,天下文化,2005年。

  8、 《传灯-星云大师传》,符芝瑛着,天下远见,1995年。

  9、 《佛光山徒众手册》,佛光山宗务委员会,2006年。

  10、 《万佛三坛大戒会同戒录》,台湾灵岩山寺传授三坛大戒委员会印行,1997年。

  (二) 期刊/特刊/报纸

  1、《化世与益人》,星云大师撰,《普门学报》第三十六期,2006年。

  2、《觉世月刊》, 觉世出版社。

  3、《普门杂志》,普门杂志出版社。

  4、《佛光山开山四十周年纪念特刊》,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7年。

  5、《寺院行政管理讲习会特刊》,佛光宗务委员会,2000年。

  (三) 网络数据

  佛指舍利来台

  http://www.fgs.org.tw/buddha;

  http://www.fgs.org.tw/buddha/两岸教界感想.htm。

  

  

《星云大师宗派融和想与实践》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